#身心健康

老人憂鬱量表篩檢 照護長者身心健康

老人憂鬱量表篩檢 照護長者身心健康#身心健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你知道什麼是高齡化社會,怎樣才算是老年人嗎?在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裡,滿65歲以上者即為老人,只要有7%以上老年人口即為高齡化社會。台灣的外島地區澎湖縣由於產業不豐,青壯年多到本島就學就業,留下許多身心孤獨需要照顧的老人,讓澎湖縣老年人口在台灣縣市裡排名第三,共14000人,約佔全縣人口15%。澎湖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置在衛生局,職責為推動澎湖縣心理衛生健康。衛生局長鄭鴻藝表示,心衛中心不僅對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的篩檢,還針對老人心理衛生之諮詢、諮商、協助賦予推動之使命。而先期的方式就是對老年人口做憂鬱量表的篩檢,以確認老年人對於自我情緒管理或者需求提出相當的協助。 衛生局承辦科醫政科長林凱逸說明:至今澎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對於澎湖縣老人的憂鬱量表篩檢已經達到2268人數,佔全縣老年人口百分之十六強。他表示心衛中心將持續關心老者的心理衛生健康,並協助相關需要,健全老人心理。

重視老人身心健康 熱舞競賽秀活力

重視老人身心健康 熱舞競賽秀活力#身心健康

高齡化社會是未來即將面臨的議題,不僅老人的福利措施需要更加完善,為了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為鼓勵老人積極參與健康休閒活動,舉辦「長者健康促進競賽」,活動當日將有900多位長者參加,其中更不乏有高齡99歲的長者。活動中阿公阿嬤們不分年齡,個個活力四射、創意十足。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局長劉宜廉親自到場致詞,並呼籲所有長者保持運動的好習慣。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29日於本縣龜山鄉公所綜合行政大樓4樓演藝廳舉辦長者健康促進競賽縣內複賽,本次競賽由初賽83隊中評選出19隊隊伍參與這次的縣內複賽,每隊表演更融入健康促進的元素,表演內容有排舞、日本舞、千歲大鼓、動感舞曲、瘦瘦拳、打擊樂等,更有乘坐輪椅的長輩,發揮運動精神,努力的在台上表演。當日選出的優勝隊伍,將於10月代表桃園縣參加全國北區決賽。 桃園縣衛生局局長劉宜廉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統計截至民國101年6月:65歲以上的長者占全國總人口數約10.98%;而桃園縣截至今年6月:6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17萬960人,已達縣內總人口8.46%。雖然桃園縣是全國最年輕的縣市之一,但對於長者的健康照護還是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除了讓桃園縣長者在舞台上盡情表演外,也讓長輩們能夠發揮創意一起「舞」動起來。

改善小兒腦性麻痺 三歲前是治療關鍵

改善小兒腦性麻痺 三歲前是治療關鍵#身心健康

小兒腦性麻痺是指胎兒在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大腦在尚未成熟階段受到損害或損傷,而引起的以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和姿勢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症,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疾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表示,該主要表現為站立遲緩、行走遲緩、發展遲緩、牙齒發育遲緩、語言遲緩或頭軟無力、不能抬頭;手無力,不能握拳,下肢癱弱,口唇軟而無力,不能咀嚼,皮膚鬆緩,肌肉軟而不長;或相反的一種現象:頭項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等。它是西醫病名,在中醫學科中還沒有專有病名,屬於中醫學中“五遲”、“五軟”、“五硬”的範疇。目前治療的方法是利用復健,刺激小兒肌力,重建腦內迴路,使他能做到生活自理、語言表達,進而學習能力與正常小孩一般。至於中醫方面,針灸對於刺激腦神經迴路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成果,推拿治療和中藥治療也陸續證實對小兒腦性麻痺患者有治療效果。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指出,針刺治療腦性麻痺能緩解肌張力,提高肌力,改善患兒運動功能,達到治療目的;推拿治療具有舒經、理筋、整復、祛瘀、活血、改善內臟功能作用;中藥治療更注重從患兒整體調理出發,給予辨証分型治療,治療以益氣活血、祛瘀通絡。另外“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所有的經絡都匯聚在頭,頭皮針對於各臟腑器官功能的調整及神經系統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病程短、年齡小、治療時間越早,效果越好,也就是說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療小兒腦性麻痺的首要條件。3歲以內的患兒,大腦處於迅速發育過程,如接受早期治療,能使受損傷的腦組織所支配的功能得到較為有效的代償。中醫治療方法再與現代復健方式及其他治療如藥物療法、外科手術療法、物理療法、運動療法、語言訓練、感覺統合治療、矯形器等治療手段進一步結合,能夠早一步改善患兒的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