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母奶是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收到的第一份祝福,媽媽飲食習慣間接影響到寶貝營養,要怎麼吃才能給他們最好保護呢?前幾天,中國有一名1個月大的嬰兒出現嘔吐、腹瀉、反應差等症狀,當地醫師表示,因為嬰兒一出生就喝純母奶,加上產婦哺乳期間從不吃綠色蔬菜,導致他維生素K缺乏,而引起顱內出血。據了解,維生素K是參與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質,若人體缺乏維生素K,就等於少了凝血因子,容易造成出血或流血不止的情形發生,然而出血點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顱內出血,嚴重恐致死。30-50天是高危險期 多吃深綠色蔬菜、肝臟 當地醫師表示,純母乳哺餵的優點有很多,但缺點也不容忽視,像是維生素K不足是最常見的問題,因為目前許多醫院在新生兒出生時都常規補充維生素K1,所以暫時不會缺乏,但嬰兒在滿月後到50天左右是高危險期,家長應注意有無出現嘔吐、腹瀉、反應差等症狀,另外,建議飲食要均衡,蔬果類食物不能少,多吃深綠色蔬菜、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禍從口入 孕媽咪勿踩3大地雷不過並不是要媽媽刻意吃大量的特定食物,一般建議維持平常的進食型態,不管種類、量還是次數不需要有太大的改變,但是在哺乳期間有些飲食上的禁忌要注意,根據國健署母乳哺育網站資料,有3大地雷應當心。1)咖啡因/在攝食60分鐘後母乳中的量最高,若攝取量一天超過750毫克,可能造成寶寶躁動不安,咖啡因在寶寶體內的代謝隨著年齡而加速,因此影響越來越小,盡量在下午三四點之後不要再喝。2)酒精/美國藥物協會建議,媽媽的飲酒量不要超過每天每公斤體重0.5公克,會抑制乳汁分泌,即使勉強擠出也無法加速酒精排空,哺乳期間宜避免飲酒。3)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寶寶可能對媽媽食物中一些蛋白質過敏,像是牛奶、豆、蛋及奶製品、麥、玉米、花生及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