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連續三年乾旱、五個消失雨季東非瀕臨「飢荒」邊緣

連續三年乾旱、五個消失雨季東非瀕臨「飢荒」邊緣#非洲

在距離台灣8,300公里的地方,災難正悄然發生。連續三年乾旱使東非陷入糧荒,世界展望會預估4-6月,索馬利蘭與索馬利亞至少有650萬人面臨極度飢餓和營養不良。今年邁入第34屆的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以「翻轉危飢·救要現在」為主題,持續援助國內外脆弱兒童需要,邀請林柏宏擔任代言人,歷經19小時飛行、轉機時間,於4/30(日)抵達索馬利蘭,關懷當地營養不良兒童及旱災下失去生計的牧民家庭,盼望將他們無助的心聲,傳遞給世人聽見,也號召更多人一同響應飢餓三十、捐出一日餐費,共同與時間賽跑搶救生命。 極端氣候面臨生存的挑戰 長期關注兒童權利、環境永續等公益議題的林柏宏,一直期待有機會為氣候變遷下首當其衝的弱勢兒童盡一分心力。「極端氣候使原本就很辛苦的家庭、孩子,面臨生存的挑戰,讓人很心疼,難以想像『飢荒』依然可能在地球另一端發生,因此想藉著我的眼光,帶大家認識索馬利蘭的真實狀態,幫助他們度過危機。」首度踏上非洲大陸的林柏宏,也希望帶給身處困境的當地孩子一些些力量:「我想陪他們玩、作他們的朋友,鼓勵他們在困乏的童年裡,依然保有突破難關的希望。」 世上發生的危機,都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即使是遠方的氣候變遷、東非的糧食危機,身在台灣的我們,總會在某一個時刻深受影響。邀請大家一起期待林柏宏從索馬利蘭帶回台灣的真實故事與心情分享,也呼籲大家即刻響應飢餓三十、搶救脆弱兒童,因為生命無法等待,而可以避免索馬利蘭與索馬利亞陷入災難性「飢荒」的時間,已所剩無幾。

每家庭3公升 非洲婦女日花6小時取水

每家庭3公升 非洲婦女日花6小時取水#非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在台灣,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每人每天平均的用水量就高達72.3加侖,然而一戶非洲家庭每天的平均用水量只有5加侖(約3.78公升),相當於三次馬桶的沖水量,水資源嚴重匱乏。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每年630萬個離開人世的5歲以下兒童中,有半數因為飲用不安全水而死亡;每天有超過2,000個兒童死於衛生環境不良及飲用汙染水造成的腹瀉,而每90秒鐘就有一個孩子因水相關的疾病死亡。為取水每天走6公里在水資源問題最嚴重的非洲,婦女及小孩每天用在取水的平均時間是6小時,光為了取水每天得走上約6公里,不但婦女無法關懷兒女、從事具有經濟果效的工作,兒童也失去了上學的權利;而且,辛苦取得的水往往污濁骯髒,讓他們生病,生存受到威脅。而在開發中國家,每天婦女、女孩花在挑水的時間高達2億小時,平均每天花費四分之一的時間在為家人取水,而非用在增加收入、照顧家庭或上學。除此之外,全球未能擁有改善過衛生設備的人口有25億,他們缺乏如有沖水、化糞功能、衛生下水系統的抽水馬桶、廁所或茅坑。髒水發現死老鼠 嚴重腹瀉險死10歲的哈莉葉.慕稜加住在尚比亞的卡塔卡村,她說,以前喝的水裡會有小蟲。水很髒,有時候還會發現水裡有死掉的老鼠,就算把老鼠撈出來,水裡還是會殘留一些老鼠的毛。她的媽媽也說,他們很常因為喝到髒水出入診所,有一次,哈莉葉和她的哥哥路易斯因為嚴重腹瀉差點死掉。直到世界展望會在村裡鑿了一口井後,哈莉葉和村裡其他孩童終於嚐到乾淨水的滋味!世界展望會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應該享有乾淨的水。過去五年來,世界展望會結合全球夥伴國的力量,已幫助超過700萬人口取得乾淨的水及衛生設備,其中擁有乾淨飲用水的人口超過550萬,使世界展望會成為全球「提供最多人乾淨飲用水」的非政府組織。而台灣世界展望會亦在2015年透過「資助兒童計畫」及「發展型方案」,於非洲10個國家、22個計畫區執行「水資源計畫」。同時,更透過糧食保障、基本醫療、教育發展等服務方案,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順利上學,也透過生計發展改善兒童家庭生活,全面幫助社區轉型、發展,邁向自立。

流腦疫苗全台缺貨 疾管署籲暫緩前往非洲

流腦疫苗全台缺貨 疾管署籲暫緩前往非洲#非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日前有報導指出,國內腦脊髓膜炎疫苗大缺貨,有民眾跑遍整個台北都無法施打疫苗,讓他很困擾,日前疾管署出面說明,因國際疫苗供應短缺,導致國內疫苗無法如期進口。疫苗短缺 留學生可入境當地再施打疾管署表示,近期非洲爆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情,國際疫苗供應短缺,導致原訂今年6月進口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無法如期進口,預計8月底才能正常供應。籲請民眾於疫苗短缺期間,延緩前往非洲烏干達、衣索比亞等23國,及因簽證必須接種疫苗的地區,至於將赴國外之留學生,請於入境該國後再行接種。咳嗽遮口鼻 良好習慣取代疫苗注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腦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疾病,而現用四價流腦疫苗則可預防A、C、Y、W-135等四種血清型的細菌所造成的感染症,目前疫苗由疾管署統一專案進口,於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提供赴高風險國家的旅客自費接種。8月底前赴國外留遊學者,因本預防接種項目不影響旅客入出境,建議於國內可先諮詢醫師相關預防措施,以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良好習慣取代注射疫苗。

來勢洶洶!3分鐘了解伊波拉病毒可怕之處

來勢洶洶!3分鐘了解伊波拉病毒可怕之處#非洲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張瓊之/整理報導)今年二月,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伊波拉病毒感染事件,然而,因傳染速度之快,均讓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導致疫情迅速擴散至周邊鄰國,包括,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地,截至昨日為止,世界衛生組織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公告伊波拉病毒死亡人數,共累計至729人,感染人數共達1323,且數字仍未看見盡頭,全世界政府,均嚴密觀察,伊波拉病毒是否會突破封鎖,擴散至非洲以外的國家。來勢洶洶的伊波拉病毒,近日因感染人數大幅增加,任何風吹草動,都讓各界繃緊神經,包括前往人道救援的醫師與護士相繼感染,前日,又傳出一名香港女子,因前往西非後,出現類似伊波拉病毒的發病跡象,所幸經篩檢後證實為陰性反應,讓各界頓時之間大鬆一口氣。為什麼港女出現發燒與嘔吐現象會讓亞洲各地政府,包括台灣如此緊張?原因就出在,伊波拉病毒能輕易的透過體液或其遭體液的汙染物,如被子、衣物等傳染,倘若女子經證實感染病毒,很可能會藉由國際航班的運輸,將病毒運送至亞洲亦或歐洲國家,而目前,並未有任何疫苗亦或藥物,能直接與一波拉病毒進行對抗,其嚴重程度,被稱為本世紀的黑死病。以下列出伊波拉病毒簡介。什麼是伊波拉病毒?伊波拉病毒是一種線狀病毒,死亡率高達9成,主要是人接觸蝙蝠或是與蝙蝠接觸過的動物,經由接觸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換句話說該病毒可直接傳染給人。此外,病毒潛伏期長達2~21天,潛伏期並不具有傳染力,早期症狀主要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而嚴重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目前有任何方式能夠治療伊波拉病毒?在治療方面目前無特定或標準治療方法,也沒有任何的疫苗可接種預防,只能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病患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維持血壓及氧氣狀況、補充失血和凝血因子、併發性感染的治療等。什麼方式能避免感染伊波拉病毒?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需接觸動物則應戴手套及穿著合適衣物。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具專一性,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台灣目前須擔心伊波拉病毒入境?伊波拉為接觸傳染,雖然可能透過搭飛機傳染,但目前國內幾乎沒有旅行團前往,且連美國都判定該病毒傳至美國率低,所以台灣民眾可先別擔心,只是若有民眾計畫出國旅遊時,應盡量避免前往旅遊疫情第二級警示(Alert)的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等西非國家,預防傳染病上身。

東地中海及非洲 為小兒麻痺症危險區

東地中海及非洲 為小兒麻痺症危險區#非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27日宣布東南亞區署為小兒麻痺症根除地區,是自1988年推動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以來,繼美洲、西太平洋、歐洲區署後,第4個達成根除目標的地區。但惟有疾病管制署還是要提醒各位民眾,在全球根除之前,仍有疾病傳播的風險,應按時攜幼兒完成預防接種,若要前往流行地區,也應提前評估接種疫苗。巴基斯坦、阿富汗、奈及利亞未解除警報現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奈及利亞等3國的疫情,仍未有效控制,並持續透過頻繁的國際交流傳播至鄰近多國,本年病例數為去年同期的3倍,情勢極為嚴峻,此3國所在地為東地中海區署及非洲區署尚未被宣布根除。而臺灣所在西太平洋區雖已於2000年由WHO公告為根除地區,但仍無法免除病毒進入國內的風險,提醒民眾應按時接種疫苗,以維持高疫苗接種率,可遏止病毒傳播。小兒麻痺症 超過95%的症狀不明顯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6週,傳染力極強,且由於超過95%以上的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麻痺症狀。疾管署也呼籲,若未完成接種小兒麻痺疫苗的幼兒,應避免隨行前往小兒麻痺流行地區,也建議民眾可於出發前2~4週,可至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 

北醫募二手相機 助非洲童記錄心中美好

北醫募二手相機 助非洲童記錄心中美好#非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拿起相機、透過觀景窗,孩子眼中的非洲小瑞士風景之美你想看嗎?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史瓦濟蘭有著壯闊草原與天性樂觀開朗的史瓦濟民族,他們接觸外界的機會不多,隨著台灣和史瓦濟蘭的邦交日趨穩固,愈來愈多旅者都想一窺這個美麗國家的面貌,然而部族裡的生活、人文風土,卻不是簡單行腳就能到得了的地方。由臺北醫學大學發起,與在當地設立兒童養育與安置機構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er,ACC)合作,為孩子們徵募「十臺」二手相機,以照片說故事的方式,未來將在台灣新聞網站展出孩子所拍的照片,並舉辦攝影展。史瓦濟蘭ACC表示:「如果能給孩子一臺相機,拍攝出他們心裡的如詩風景,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國家和環境,也是學習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教育服務最為實質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是由來自台灣的慧禮法師所創辦的國際人道救援組織,2011年在史瓦濟蘭設立孤兒院與學校,以人為本、大家庭為中心理念出發,撫養教育非洲的孩子們。今年適逢ACC附設的圓通小學正式啟用,臺北醫學大學的暑期志工團將在史瓦濟蘭ACC組織和小朋友相處一周,進行衛生教育以及生活體驗等服務。教育是對當地最有意義的援助,此次的生活體驗主題是教史瓦濟蘭ACC的孩子拍照,臺北醫學大學校方指出,每年到達史瓦濟蘭ACC服務時,看著他們能開心地學著刷牙、洗手,一步步養成基本衛生習慣,團員和當地老師們心裡滿是感動,如果能進一步和孩子們一起拍照、感受當地實際生活,這將是國際援助工作裡莫大的鼓舞。啟動「非洲赤子心」計劃 募集二手相機為使史瓦濟蘭ACC的孩子能有使用相機的機會,台灣阿彌陀佛關懷協會與臺北醫學大學共同發起徵募二手相機的活動,名為「非洲赤子心」的計劃,將帶著向台灣社會大眾募捐的十臺二手相機到史瓦濟蘭,由臺北醫學大學暑期志工團的服務員指導孩子拍照,並將照片上傳至網路,介紹孩子從觀景窗內看到的史瓦濟蘭美麗景色。目前相機仍在徵募中,家中若有不需使用的二手相機,即日起至7/1止,連同電池、充電器,若有記憶卡不限容量隨同捐贈優先,寄到臺北醫學大學即可。(二手相機收件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管理發展中心國際醫療服務組 黃炯諭先生收)

非洲宣導愛滋認知 感染比例降低

非洲宣導愛滋認知 感染比例降低#非洲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在愛滋疫情嚴重的國家,青壯年人口因愛滋而病重或病故,造成許多兒童乏人照顧、成為愛滋遺孤;這些兒童若無法獲得及時的關顧,所造成的身心靈問題,愛滋患者或遺孤面臨被遺棄、或因求生困難淪為犯罪工具等,也在全球許多黑暗角落屢屢發生。這25國大多位於疫情嚴重的非洲;在世界展望會的推廣下,非洲在過去6年來因愛滋相關因素的死亡病例也減少一半。在烏干達,安聶(Annet)與她的丈夫亨利都感染愛滋。她產後加入世界展望會的婦女團體,學習如何避免母子垂直感染愛滋病毒。很幸運的,她的孩子約蘭並未受到感染;而婦女團體還提供婚姻輔導、健康衛生、營養、生計、家庭規劃和農業等訓練。目前安聶與先生都有接受藥物治療,同時也獲得世界展望會所提供的甜薯幼苗和豆類種子,讓他們無須擔憂食物來源。透過世界各國在醫療服務及藥物開發上的長期努力,全球愛滋病防治工作於近年有了顯著成果:有25個國家10年來新增愛滋病毒感染病例至少下降一半,;而在2011年,新增感染愛滋的兒童病例亦比2003年減少43%。種種成效都顯示,要在2015年前達成聯合國愛滋病計畫署的目標:「朝零邁進~零成長、零歧視、零死亡」,已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世界展望會在愛滋病高度流行的國家及地區,進行愛滋防治宣導、醫療諮詢及愛滋遺孤關顧等服務工作,讓兒童及社區能脫離愛滋陰霾,看見轉變的盼望。從2010年底起,世界展望會開始推動遏止愛滋病的五年策略,著重在兒童及新生兒的愛滋預防措施,期望透過宣導、醫療服務等方式,提升婦女對於愛滋的瞭解,進而降低產孕婦及兒童感染愛滋的比例,為世界的下一代開啟希望未來。 

北醫大赴非洲援助 呼籲愛惜醫療資源

北醫大赴非洲援助 呼籲愛惜醫療資源#非洲

(優活健康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聖多美普林西被稱為「地球的起點」,位在赤道零度,面積與台灣彰化縣相差不遠,雖受海洋的調節,島上16萬人衣食不缺,但看似無虞的地方,其醫療資源卻即為匱乏;從2009年起,臺北醫學大學國際醫療團隊的醫師、護理師,在國合會的協助下,離家幾萬里,飛行48小時赴非洲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提供人道援助。一同赴聖多美普林西的護理師余天佑說,在台彎的手術台上,見病患的傷口逐漸縫合,被丟棄在旁已用的沾血紗布,竟然還捨不得丟棄,因過去三年在聖多美普林西,連「滅菌紗布」都沒有,必須從國外進口紗布胚,由住院病患幫忙裁剪摺疊紗布,回收後放入乾熱滅菌櫃中消毒,眾人奮力製作的紗布常僅夠半天使用。當他回過神來,才驚覺他已回到醫療充足的台灣,而不必為一塊紗布而錙銖必較。余天佑說明,以慢性傷口為例,在台灣慢性傷口多發生於糖尿病控制不良的病患,藉由敷料與高壓氧治療,通常可以復原良好。在聖多美,鐮刀型貧血、細菌感染、火山灰等多重因素,造成許多的慢性傷口病患,病患的傷口三、五年不收口,甚至拖延十多年,一大片的潰爛傷口流出濃稠的膿汁,遠遠就可以聞到腐臭味。他解釋,聖多美仍使用煤油照明,不時發生燙傷事件,在醫療缺乏情況下,燙傷後嚴重疤痕攣縮的病童,疤痕導致腳部發育畸形。孩子天真爽快的說,「那就切掉吧!」北醫大醫療團員們卻是不忍心輕易截去孩子的腳,在窘迫的手術環境、貧乏的器材下,硬是保住孩子的腳。「一定要保留住孩子未來行走的能力」。余天佑說,在聖多美的三年時間漫長,轉眼間回到台灣,心中多了無限感嘆;牆壁上有自動流出的氧氣、滿櫃的衛材、全天均溫的空調,讓他感到有些「難以言喻的隔閡」,再再提醒他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不論是醫師、護理人員、病患,都更應珍惜現有的資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