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

B肝帶原未追蹤 每年奪萬條命

B肝帶原未追蹤 每年奪萬條命#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肝病俗稱台灣的國病,肝基會楊培銘教授指出,台灣每40分鐘就有一人因肝病死亡,主要是B、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而保肝第一步就是人人驗B、C肝。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所做調查,一般民眾普遍缺乏肝病防治的正確知識。肝病知識不足 多數民眾不知自己帶原目前全台約250萬名B 型肝炎帶原者,僅三分之一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全國約有40至60萬C肝患者,也僅十分之一患者知道。民眾不僅對肝病知識一知半解,甚至不清楚是否有B、C肝,更沒有定期接受完整檢查。大多數是肝病末期、症狀出現才求醫診治,往往為時已晚。楊培銘教授說,肝基會20多年來結合社會愛心與醫療專業進行肝病防治宣導與免費保肝篩檢,就是為了國人的肝臟健康把關,找出更多病友。他並呼籲,確認後一定要追蹤治療,現在都有很好的藥物,倘若不治療,就無法避免肝炎、肝硬化與肝癌三部曲。B肝帶原率高 每40分鐘一人因肝病死亡肝病是「本土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發佈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癌症連續33年居冠,其中肝癌位居十大癌症殺手的第二位;而慢性肝炎與肝硬化位居十大死因排行第九位。雖然台灣在民國75年即全面為新生兒注射B型肝炎疫苗,但目前台灣仍有約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是全世界B型肝炎帶原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帶原率約15%~20%。此外,約有40~60萬C型肝炎患者,帶原率約2%~6%。絕大多數民眾整日都在忙碌中生活及工作,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即便擁有充沛的醫療資源,但肝臟沒有神經,民眾往往容易因忙碌而疏於關心,造成每年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居高不下。B、C型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最大元兇,每年奪去上萬人的性命,平均約40分鐘,就有一個家庭的成員因肝病往生而致家庭破碎。因此,肝基會呼籲帶原者,一定要定期接受完整的肝臟檢查,以免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造成遺憾。

長期血糖過高 當心出現併發症恐休克奪命

長期血糖過高 當心出現併發症恐休克奪命#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51歲的吳先生出現嚴重口渴、多飲仍不解渴、飲後多尿頻尿、極度倦怠乏力、頭暈等症狀卻未留意,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就醫時血糖飆到450~550 mg/dL,糖化血色素大於13!健保署分析,近年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後一周常見的門診疾病,糖尿病名列榜中。醫師指出,過年期間不少人大吃大喝,失去警覺心,除了原有患者外,新增病例也不少。作息不規律、愛吃甜食燒烤要注意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陳建雄醫師指出,糖尿病會使全身血液內糖分高,影響身體各器官正常運作;一般人如果經常熬夜、飲食不節,愛吃甜食、炸雞或燒烤等高熱量高糖分食物,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可能會引發糖尿病。中醫治療時,經過辨證論治,往往要依個人體質、從多方面施治。陳建雄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血糖都是慢慢升高的,若血糖沒有好好的控制,又缺乏警覺,對全身將造成嚴重影響。若長期處在血糖過高的狀態,很有可能會出現「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HHS)」,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併發症,嚴重可導致肌肉痙攣、意識障礙、休克昏迷、更甚恐會奪命。急性感染、腸胃道出血 易誘發HHS陳建雄醫師指出,HHS常會因為急性不適或藥物使用不當等因素被誘發,如各種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腸胃道出血,或類固醇、利尿劑過量等;其病程進展較為緩慢,容易讓人掉以輕心,誤判為是太勞累所造成的症狀。當血糖嚴重升高時,會出現極度口渴、大量飲水,由於體內滲透壓過高,導致體液大量排出體外,造成脫水、休克昏迷等,出現這些嚴重的症狀,應儘速就醫穩定生命徵象。若糖尿病患者有在規律控制血糖,但血糖值突然急速升高,此時應尋找原因,治療急性所導致的身體不適狀況,尤為重要。中醫常用降血糖的中藥材,經科學方法證實包括黃連、知母、石膏、天花粉、葛根、生地、山藥、黃耆、麥門冬、黨蔘、北沙蔘、柴胡等,有四十多味中藥材能改善血糖;只要遵醫囑按時服藥,應可改善病況。陳建雄醫師呼籲糖尿病患者,平常應維持規律生活、運動和控制飲食,不碰菸酒,定時檢測血糖;為避免此急性併發症,切勿聽信偏方自行服用來歷不明之藥物,或聽信坊間流言(如服藥後會導致洗腎等),放任血糖升高而不顧,可能會因此而害命。

PM2.5年奪6千命 肺結核、慢性病風險飆升

PM2.5年奪6千命 肺結核、慢性病風險飆升#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PM2.5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因子,根據環保署2014年空氣品質監測報告,臺灣所有空氣品質監測站的PM2.5年平均濃度為25μg /m3,為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2.5倍。根據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最新研究顯示,細懸浮微粒PM2.5不但增加結核病風險,也會提高人口健康中慢性病之負擔。每增加10微克PM2.5 結核風險增4成結核病一直是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傳染病,每年超過一萬人發病。目前為止,關於PM2.5對結核病發病風險的影響,仍然缺少實證研究。台大公衛學院碩士賴亭君追蹤新北市參加健檢的民眾長達6~7年,利用住家地址推估居民的空氣汙染暴露量,評估空汙與結核病發病的風險。結果顯示,每增加10μg /m3的PM2.5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的風險會增加39%。另外,當交通相關的污染物二氧化氮(NO2)以及氮氧化物(NOx),每增加10ppb的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的風險會分別提高33%及21%。4大慢性疾病與PM2.5有關此外,公衛學院博士生羅偉成利用空氣品質測站資料以及死亡資料評估台灣各縣市因為PM2.5所造成的慢性病死亡負擔。結果顯示,2014年台灣有超過6,000名的死亡人口是由於PM2.5暴露所造成,其中包括2,240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2,140名中風患者、1,250名肺癌患者,以及645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且PM2.5造成的疾病負擔存在明顯的縣市差距,以上述四種慢性病而言,空汙嚴重的雲林縣有22%因這四種疾病的死亡是源自PM2.5;而在花蓮縣則僅有9%的四大慢性病死亡與PM2.5有關。由於全國人口主要居住在空汙較嚴重的西半部,因此平均而言,全國有1成9的四大慢性病死亡與PM2.5有關。本研究結果指出,PM2.5是同時造成慢性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子,並且造成健康上的不平等。台大公衛院研究結果,由林先和副教授及詹長權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並且已在《職業及環境醫學雜誌》刊登。

降尿酸藥易過敏 治病不成恐奪命

降尿酸藥易過敏 治病不成恐奪命#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用來治療痛風、癌症的藥物allopurinol,竟然會引起嚴重過敏!據統計指出,台灣過去10年,每年20人死於此藥物所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就算經過治療幸運活下來,也會面臨腎功能衰竭或眼部後遺症等副作用,且據國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別是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此藥物所引起的過敏風險、致死率較高。allopurinol具潛在致命危機由於降尿酸藥allopurinol有潛在的致命風險,所以,衛福部過去有修改過適應症,但近年來此藥物在臨床上卻被用於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之高尿酸血症,以期改善腎臟或心臟功能。因此,為了解此藥物對患者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藥劑部門和中央健康保險署合作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中新服用allopurinol的患者,藥物過敏的發生率、致死率及風險因子。結果發現,2005~2011年間,每年每1000位服用allopurinol的患者中,有4.68位會引發藥物過敏反應,其中有2.02位需入院治療,更有0.39位病患死於嚴重過敏反應,包括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或毒性表皮溶解症等。老人、腎功能不佳 皆為藥物高危險群經過研究分析還發現,60歲以上長者、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的患者,都是引起allopurinol藥物過敏反應的高危險群,特別是腎功能不良或是心血管疾病合併症的患者,服用此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風險、致死率皆明顯提高。因為allopurinol須由腎臟代謝,所以,慢性腎病患者一旦服用此藥引發過敏反應,將雪上加霜,因過敏藥物排不出體內,引發更強烈之免疫風暴,最後常因腎衰竭、心衰竭及敗血症死亡,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

男子罹盲腸炎 竟腸破流膿險喪命

男子罹盲腸炎 竟腸破流膿險喪命#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肚子突然猛然劇痛,哀哀欲絕,一天比起一天更為嚴重,可要當心不是普通的腸胃炎!台中一名四十歲莊姓男子,近日突感食慾不佳,肚子頗為悶脹,原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想說過幾天病情就會好轉,不料,病情卻是每況愈下,痛到全身顫抖,無法站立,緊急就醫後才發現是闌尾破裂併腹內膿瘍,更合併敗血症,所幸經急救後,才救回一命。別小看闌尾炎 久拖容易奪命臺中醫院外科醫師徐瑋呈表示,急性闌尾炎是很常見的疾患,闌尾炎就是一般民眾常說的盲腸炎,主要是因為闌尾管腔受到阻塞,原因可能包括糞便硬塊、淋巴組織發炎腫脹或其他異物阻塞造成發炎,導致闌尾黏膜分泌的黏液無法排出,闌尾管腔壓力升高會導致內膜糜爛、壞死,甚至破裂,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可能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而喪命。徐瑋呈提醒,在現今的時代,診斷工具的精進,更有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術後恢復快,闌尾炎已經不算是大問題,但不可輕忽的是,未及時治療,闌尾炎可是會致命的疾病,若拖到一、兩週後等到膿瘍形成,就不僅只是切除闌尾,甚至可能要做右半結腸的切除,也因此,若有腹痛的症狀和發燒,一定要提早就醫,以免延遲治療時間。

流感又奪三命!已31人死

流感又奪三命!已31人死#奪命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3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高雄市34歲男性、屏東縣77歲男性及新北市82歲女性,3例個案分別具有肥胖、肝硬化、大腸癌、糖尿病及乳癌等慢性疾病史,除77歲男性外,其餘兩人都未接種流感疫苗,感染病毒型別2例為B型,1例為AH3 (34歲男性),發病後分別因敗血性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及吸入性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等因素死亡。衛生署指出,流感疫情可能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最高峰,春節返鄉及旅遊人潮眾多,衛生署籲請大眾運輸業者協助政府宣導,提醒旅客注意個人衛生,並定時清潔及消毒運輸工具與候車地點的公用物品,準備口罩,提供有呼吸道症狀者使用,以保障旅客健康,平安過新年。此外,春節天氣濕冷,民眾至人潮眾多處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並須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如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 小時等),如有上述症狀應即刻前往醫院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疾管局已擴充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配置點達2757家,並協調急救責任醫院,於春節期間開診持續提供公費藥劑予民眾使用,民眾可洽所在地衛生局,或撥打24小時免費防疫諮詢專線「1922」詢問。此次流感季(自100年7月1日起)迄今,累計共663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31例死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