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酸

婦大量喝水只吃青菜 竟疲倦、頭痛酮酸中毒

婦大量喝水只吃青菜 竟疲倦、頭痛酮酸中毒#酮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60歲婦女因患結石,上網蒐尋相關資訊以為只要多喝水即可,因此每天猛灌水,以求可以將結石自然排出,經過一段時間後,發覺經常感到疲倦、沒有食慾、時常頭痛,有一天因為嘔吐、不能呼吸而送急診。日飲5000毫升水 驗尿發現大量酮酸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問診得知,患者沒有肝腎心臟病史、也無糖尿病,也沒有使用利尿劑,但檢驗發現血鈉低到119mEq/ml,比正常人少了20,診斷為水中毒,緊急治療後,轉門診追蹤。婦人表示自己每天喝超過5000cc的水,早餐吃生菜沙拉不加鹽,中餐吃燙青菜,晚餐吃蔬菜捲,偶爾才吃一點肉,飲食力行無醣(碳水化合物)、無油、無鹽,持續一年,經驗尿發現大量的酮酸。長期低熱量、身體挨餓所致洪建德醫師表示,酮酸血症是一種代謝現象,通常正常人一天沒有攝取75~100公克以上足量的澱粉;或是糖尿病人,沒有治療或未按醫囑用藥,飲食毫無節制等因素容易發生。此案例的日常飲食極低熱量、極低醣、極低鹽,一年來身體處於挨餓的狀態,呈現類似飢荒時的生理反應。沒有醣類分解成大腦所需的葡萄糖,只好分解肌肉與脂肪組織來促成葡萄糖新生,但伴隨著的是極大量的酮酸生成,產生酮酸血症。天天無醣無油無鹽 當心慢性自殺當不均衡的飲食造成酮酸血症時,易引起滲透壓性利尿,流失鈉鉀氯等電解質,倘再加上大量喝水稀釋,使得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加劇,更容易引起水中毒;且長時間鈣質負平衡,會加速骨質疏鬆症,長期下來形成慢性自殺。洪建德提醒,有疾病時應尋求正規治療方式,遵從醫囑治療追蹤,勿道聽途說,或嘗試偏方;日常飲食均衡,攝取適量的油、鹽、醣、蛋白質與維生素、礦物質,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長期無醣無油無鹽不均衡的飲食,會使得體內酮酸增加,提高水中毒機會,另外,糖尿病患倘未適時控制血糖,也易引起酮酸血症,產生滲透壓性利尿,稍稍不留意,增加喝水,中毒風險也容易發生,需特別留意。

台灣高達65%第I型糖尿病患 曾併發酮酸中毒

台灣高達65%第I型糖尿病患 曾併發酮酸中毒#酮酸

(撰文/Megan Chen)(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專業諮詢/中中山醫學大學設醫院新陳代謝科楊宜瑱醫師)什麼!台灣第一型糖尿病患發生酮酸中毒比例竟高達65%,比對岸中國大陸的41.7%還要高出五成多!酮酸中毒症屬於高血糖併發症狀,好發於血糖值高於250mg/dL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醫師指出,尤其是胰島素缺乏的糖尿病患,更要小心酮酸中毒發生的危險。阿源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某天因頭昏想吐,就醫後發現血液中酮體濃度過高,引發酮酸中毒,經急診室醫師施打胰島素後,阿源的症狀即緩解,出院前,醫師特別叮嚀他,一定要按時監測血糖、血酮及使用胰島素,以免酮酸中毒再度發生,引起生命的危險。糖尿病患引發酮酸中毒 死亡率約5~10%什麼是酮酸中毒?中山醫學大學設醫院新陳代謝科楊宜瑱醫師表示,所謂的酮酸中毒是由於糖尿病患體內的胰島素不足,而無法分解利用葡萄糖時,體內便會以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造成過多的脂肪分解因而產生酮體,當血液酮體濃度越來越高,身體會發生頭暈、噁心想吐等症狀,嚴重可能會脫水,造成意識混亂、昏迷,統計顯示酮酸中毒症死亡率高達5~10%。 楊宜瑱醫師接著說,糖尿病引發酮酸中毒,其實就意謂著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而臨床上發現,酮酸中毒高危險族群包含:(1) 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及青少年。(2) 使用胰島素幫浦的糖尿病患者。(3) 當使用胰島素注射的患者生病、處於壓力,或遭感染、發生嘔吐時。(4) 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忘記施打胰島素。(5)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懷孕婦女:嚴重恐會造成胎兒的死亡。 測血液中含酮量相較尿液測試較為準確 身體中的酮體有三種類型:β -羥丁酸 (β–hydroxyburate)、乙醯乙酸(Acetoacetate)及丙酮(Acetone),在身體處於正常狀態下,β -羥丁酸及乙醯乙酸的成分幾乎是各一半,從尿液及血液都能測得酮體,但當酮酸中毒發生時,β -羥丁酸會高達九成的比例,這時候單靠尿液測乙醯乙酸就無法完整呈現酮酸中毒時的酮體值,楊宜瑱醫師說,加上尿液檢查因干擾物質較多,且為非量化測量,故測試結果會有相當誤差,還是建議以測血液中酮體的量較為準確,而目前測血酮不再只有透過醫院生化儀器,因其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知曉血酮值,利用血糖機可以立即測值比較迅速方便,只要糖尿病患在測血糖時發現有血糖值較高的現象(一般為250mg/dL以上),直接以同機換成血酮試紙測酮體反應,若測量出的血酮值過高(正常值為<0.6mmol/L),請至醫院與醫師協尋治療方式! 血酮監控好 糖尿病不煩惱很多人都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句話可真一點也不誇張,尤其以酮酸中毒而言,台灣第一型糖尿病患發生比率有65%之高,比起鄰近大陸的41.7%,及澳洲的37.2%都高出許多,也意味著台灣糖尿病患多數血糖控制不佳的事實,楊宜瑱醫師就這麼說,糖尿病患有規律的監測血酮,除了可以減少急診及住院事件發生外,也可以幫助醫師快速辨別病患的病情;對姙娠孕婦而言,也可以降低胎兒早產及死亡率的發生。楊宜瑱醫師呼籲,「飲食」、「運動」、「藥物」及「監測」是糖尿病患自我管理關鍵四步驟,透過良好的飲食及定期的運動習慣,並配合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同時定期測血糖及血酮值,才是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1) 飲食:依照營養師的建議監控飲食。(2) 運動: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以333為原則,每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130下。(3) 藥物:依照醫師的指示服用相關藥物。(4) 監測:定期使用血糖機測血糖及血酮,一旦發現血酮值過高,可先施打胰島素,補充水分、預防脫水,若已經開始喘、噁心想吐時,就建議立即就醫。想了解更多血糖相關知識,請上:http://www.abbott-freestyle.com.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