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

半夜遇大地震驚醒「先做3動作」專家:千萬別離開床舖

半夜遇大地震驚醒「先做3動作」專家:千萬別離開床舖#半夜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今(23)日凌晨1時6分起,台灣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之後接連發生高達57次餘震,相信很多人沒睡好,在睡夢中驚醒或被手機國家級警報簡訊叫醒。 ​ 遇地震記住「趴下、掩護、穩住」 消防署表示,地震發生時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3動作來避難: 地震避難3動作 1. 趴下:將頭部和身體壓低。 2. 掩護: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家具下方。 3. 穩住: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 消防署說明,當民眾躲在桌下或是牆角時,若是躲在桌子下則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邊等地方避難時,要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 深夜大地震!睡前、睡夢中驚醒應變方式 而近年除了發生在白天的地震,消防署也在FB紛絲專頁特別提醒民眾,像這次規模6.6的大地震是在深夜發生,若地震當時是在睡夢中驚醒、身處在房間床鋪上,應如何迅速保住性命: 睡前防震準備 1. 床鋪位置要注意:不要在電視、書架或大型家具前 2. 手電筒放置在床邊 3. 床邊準備拖鞋或鞋子:以防震後誤踩物品或玻璃 4. 手機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睡時地震應變 1. 驚醒時,請勿驚慌,不要離開床鋪 2. 翻身臉部朝下趴著,並用枕頭護住頭、頸部,保護自己 3. 維持姿勢直到搖晃停止 (睡夢中因大地震驚醒時,趕快翻身並用枕頭護住頭頸部保護自己。圖片提供:消防署FB粉絲專頁)

3歲童常嘔吐、半夜抽筋 枕葉型癲癇惹禍!

3歲童常嘔吐、半夜抽筋 枕葉型癲癇惹禍!#半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3歲大男童半夜癲癇發作送急診!媽媽指出,男童最近容易嘔吐,到一般診所檢查,醫師都診斷為腸胃炎,直到晚上睡覺睡到一半起床吐,吐完竟開始抽筋,才將孩子送往急診,詳細檢查後發現是「枕葉型癲癇」惹禍。枕葉型癲癇:發作時間長、伴隨嘔吐男童發展正常,過去從未有癲癇的病史,家族裡也沒聽說有抽筋的病史,經腦電圖(EEG)檢查後才發現是枕葉型癲癇。收治個案的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洪宣羽醫師表示,枕葉型癲癇發生原因不明,第一次發作通常為3~10歲之間,有些孩子會產生癲癇發作時的眼球偏斜和強直陣攣性運動,超過一半發生在睡眠時,且發作時間較正常人久,約20~60分鐘,常會伴隨嘔吐發生。所幸男童經過治療後已平安出院。洪宣羽醫師表示,此癲癇症候群發作時雖然可怕,但卻是「良性」的,並不會對男童的智力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只要服藥控制並定期回診追蹤腦電波即可。常被誤診為腸胃炎洪宣羽提醒,這類型的癲癇容易被誤診為腸胃炎、偏頭痛或是睡眠障礙。因此,孩子若出現不尋常的嘔吐,並且伴有不正常的眼神呆滯甚至抽筋,要儘速至小兒神經科就診,最好是拿起手機錄下發作時的影像,讓小兒神經科醫師作出正確的判斷。他強調,早發型良性兒童癲癇如果好好控制,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正確的診斷並接受最適當的治療。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

冬天清晨夜尿 瞬間溫差恐引中風、心肌梗塞#半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季節來到冬天,氣溫就如同溜滑梯般越降越低,尤其半夜想上廁所時,更能感受瞬間溫差。當夜尿來襲時,大多數人都抱持著能忍則忍的心態,真受不了才會起身如廁,但對於老人而言,因泌尿系統逐漸失去功能,尿意變的更加明顯,導致老人家容易在半夜起身時,因瞬間溫差,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所以,醫師建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使用集尿器,來避免半夜起身如廁,所產生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為避免如廁不喝水 恐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袁明琦醫師表示,冬天半夜起來上廁所,容易因瞬間的溫差,對心臟、血管造成較大負擔,一旦供血量不足,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等問題。因此,有多數民眾為避免半夜起來上廁所,就習慣在睡前開始不喝水。然而,這樣的行為恐會增加疾病的好發率,因為飲用熱水、熱湯等,有助於保持體內水分,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內部熱能,一旦什麼都不喝,就會導致內外皆冷,增加心肌梗塞風險。不僅如此,當血液供血量不足時,也會引發腦中風。攝護腺肥大恐有排尿障礙 使用紙尿布易引起濕疹、異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有排尿困難的老年人,為了解決夜尿,使用尿布成了最佳替代方案,但袁醫師表示,其實紙尿布有兩大缺點,第一是側漏風險,當尿量過多時,可能會因側漏,導致尿液流出,進而產生異味;第二則是尿布疹,因長時間穿戴悶熱,容易產生濕疹,嚴重者甚至還可能會引發生殖器發炎。因此,建議民眾可改用由氧氣面罩改良而成的集尿器,因為它完全包覆生殖器,不論坐著、站著或是以起身30度於床沿側坐方式排尿,尿液都可順利流入尿袋。對於患者而言,可安心地排尿,且就算尿量多,也不擔心外漏,尿袋中有逆止閥設計,尿液只進不出,減少異味產生,只要每日將尿袋清洗即可。謹記3大招 有助於保持體溫雖說紙尿布與集尿器可幫助排尿障礙患者解決半夜上廁所的問題,但為減少一般人半夜好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機率,袁醫師也提供3大招保持溫度平衡的方式,協助民眾降低發生率:1)維持室內溫度/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減少溫度落差,因此,建議民眾可在家中擺放電暖爐、暖器等,有助於維持室溫。2)減少廁所通風/雖然打開廁所窗戶,有助於通風,但冷空氣變多時,就會使得廁所溫度處於低溫狀態,因此,建議晚上睡覺時,可將窗戶關上,以免因低溫引發疾病。3)維持衣服溫度/不管是起床或是上廁所,在冬天時都會習慣穿上外套,因此,可將習慣穿著的衣服,放置被子、毯子等,減少冷空氣接觸,以免冰冷的衣物,瞬間接觸到肌膚。只要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小方法,就可以降低肌膚與冷空氣間的接觸。隨著冬天氣溫越降越低,也提醒家中有老人的民眾,最好多注意半夜起身的保暖問題,也千萬別因半夜上廁所麻煩,而不敢喝水,避免因一時的疏忽而引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風險。

他半夜突發主動脈剝離不理會 早上已經奄奄一息

他半夜突發主動脈剝離不理會 早上已經奄奄一息#半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季,早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要多加當心!日前,台中一名五十歲的陳姓男子,半夜突發嚴重胸悶與胸痛、頭暈症狀,不料他竟以為是多年前因工作意外傷到耳膜,所帶來的耳鳴暈眩,當他的妻子建議就醫時,男子稱這是多年毛病,所以不以為意,直到早上起床,妻子見他奄奄一息,症狀加劇,遂趕緊送醫診斷,確診為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包膜填塞,所幸經緊急手術後,才救回一命。多年前耳傷導致誤判 差點喪命該名患者表示,前幾年因工作外傷傷到耳膜,從此常耳鳴頭暈,病發當天凌晨四點多,一度劇烈胸悶、胸痛,後來又出現頭暈症狀,妻子詢問是否就醫,他認為平常也暈習慣了,應該沒什麼大礙,沒想到天亮時,症狀加劇,妻子帶著他直接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就醫,才驚覺四點多的胸痛是要命的警訊,原來是主動脈剝離造成的頭暈。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志賢表示,該名患者約莫八點半送至急診,血壓已經降至收縮壓70mmHg,急診醫師非常警覺讓病人快速檢查、診斷,確診為急性升主動脈剝離和心包膜填塞,導致心因性休克。李志賢說,一旦診斷升主動脈剝離,醫師就要與時間賽跑,因治療每延後一小時就增加1%的死亡率,在童綜合醫院的心臟血管外科團隊通力合作下,一個小時內立即為患者進行手術,將患者的升主動脈用人工血管置換並移除心臟周圍血塊後,順利搶救成功。手術後患者已康復出院,後續休養一個月,即可恢復正常工作。胸痛、背痛 就得要當心主動脈剝離他解釋,主動脈剝離的臨床症狀通常是劇烈的突發性胸痛、背痛,如同肌肉被撕裂一般,令人難以忍受,之後則出現因血管剝離而導致其他器官缺血的症狀,包含頭暈、休克、中風癱瘓、心肌梗塞、腸阻塞、肢體缺血等。李志賢提醒民眾,陳姓男子雖未有高血壓病史,但四分之三的主動脈剝離患者為男性,超過六成主動脈剝離的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所以平時要注意自身的血壓狀況,而且平時若沒控制好血壓,更有可能造成主動脈剝離,尤其近來天氣變化早晚溫差大,也是主動脈剝離的好發時間,高血壓與心臟病患者,要特別留意自身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劇烈的胸痛、背痛症狀,切忌拖延,應立即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