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

半數台灣人缺碘 後年起強制規定食鹽須標註

半數台灣人缺碘 後年起強制規定食鹽須標註#半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碘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尿碘濃度偏低比率高達51.2%,若無法由天然飲食獲得足夠的碘,將造成胎兒智能受損及甲狀腺肥大等問題。有鑑於此,食藥署於25日預告訂定「包裝食用鹽品之碘標示規定草案」,規定所有的包裝食用鹽品必須於包裝上標明有加碘或未加碘,以及所加的碘化鉀或碘酸鉀的含量,預計於106年7月1日起實施。51.2%國人尿液碘濃度不及格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結果,我國6歲以上全人口尿碘中位數99微克/升,有51.2%國人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尿碘濃度中位數下限100微克/升,顯示國人碘缺乏。為了讓民眾及餐飲業、食品業者能更清楚辨明所選用的鹽品是否加碘,預計於106年7月1日實施的「包裝食用鹽品之碘標示規定草案」中,便增加幾項新規定,包括加碘鹽的品名須以碘鹽、含碘鹽及加碘鹽命品,並於產品包裝上強制標示「本產品加碘,碘為必需營養素,但不適用於高碘性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及碘131放射患者」,以及營養成分中標明「碘化鉀」或「碘酸鉀」的含量。食鹽攝取量仍以6公克為原則不加碘的食鹽僅供少數特殊族群使用,如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以及甲狀腺疾病患者等,標示新規定讓需遵照醫師指示選用未加碘鹽的患者,更容易從標示辨明以選購適合自己的鹽品。國健署同時提醒,食鹽本身是鈉的主要攝取來源,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是導致血壓升高以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人每日食鹽總攝取量不宜超過6公克,因此一般民眾只需將平日使用的食鹽改為加碘鹽,不可為了補充碘而多攝取食鹽。

3C盛行苦了脖子 逾半數國人有肩頸痠痛

3C盛行苦了脖子 逾半數國人有肩頸痠痛#半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身處網路世代,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已經進駐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然帶來便利之餘,似乎也導致民眾肩頸問題增加,根據雜誌報導指出,台灣人肩頸痛問題的盛行率是55%;此外,網路調查也指出,近8成上班族表示身體經常痠痛、疼痛或不舒服,其中肩頸就佔了半數。脖子前傾 承受頭部2倍重量台灣人肩頸痠痛比例高,除了生活中的多種壓力與緊張所造成以外,最關鍵的原因其實在於長時間的使用3C產品,馬偕醫院物理治療師蔡麗瑛解釋,頭的重量約是體重的十分之一,體重60公斤的人頭部重量約6公斤,彷彿一顆保齡球。但只要頭部往前一吋,脖子的負重就會變為兩倍。有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後,等於電腦隨身帶著走,肩頸痛更加惡化。雖然疼痛剛開始發生時,可透過局部熱敷、休息、按摩等舒緩不適,但若反覆發作、疏於預防,使症狀惡化的話,恐怕就連藥物、物理治療,甚至手術都無法獲得緩解。運動治療、穩定核心 緩解頸肩問題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杜育才醫師也指出,頸部是頭與身體的橋樑,也是腦部輸出訊息至身體各部位必經途徑,因此,頸部疾患除了會引發肩頸痛外,亦會導致頭痛及五官症狀,甚至還可能影響身體平衡,出現耳鳴、暈眩、噁心等症狀。杜醫師強調,改正姿勢、運動訓練、加上合適的治療,可大幅減輕頸頭症候群症狀,減少復發。而當中的運動就十分重要,不僅可訓練、重建頸部和上背的生物力學,穩定深層核心肌肉,適度矯正頸椎排列,緩解頸部引發的頭部症候群,同時耳鳴、暈眩和平衡能力也能因此得到改善。

糖尿病肥胖率近7成 半數沒有運動習慣

糖尿病肥胖率近7成 半數沒有運動習慣#半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依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40歲以上民眾BMI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9.0%,但是40歲以上之糖尿病友BMI過重及肥胖比率竟高達將近7成,且BMI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糖尿病友,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者竟也高達6成;國健署提醒,體重控制有助於糖尿病的血糖、血脂及血壓控制,要預防糖尿病發生,應從打擊肥胖開始!腰圍反映腹部肥胖 糖尿病風險增國健署邱淑媞署長表示,根據前述調查中,更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上糖尿病友BMI為正常但腰圍超標者(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女性為49.8%,高於男性的13.2%,女性病友是男性病友的3.5倍以上!腰圍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藉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的一種測量; 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尚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因此,除了看體重、BMI,還要注意腰圍,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提醒女性糖尿病友要特別注意,避免成為小「腹」婆。依據前述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上糖尿病友BMI過重及肥胖者,過去1個月沒有運動者近5成,顯示病友在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上仍需加強,鼓勵病友們養成規律的運動,將其融入生活當中,別讓肥胖偷走健康!此外,也給糖尿病友運動時的5提醒:1) 問-詢問醫師/建議先與醫師討論適合病情的運動處方,應考慮運動種類、時間、次數及強度,並配合生活作息,找出適合自起的運動,漸進式的開始執行。2) 護-防護適當/穿著適當的服裝與鞋襪和其他保護物,絕對不可赤腳運動。3) 帶-隨身攜帶/隨身攜帶葡萄糖片、含糖果汁、餅乾等,萬一發生低血糖時,可以立即食用。4) 伴-邀約逗陣/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或糖尿病是別證件,避免單獨一個人運動。5) 暖-做足暖身/運動前後應做適當的暖身和徐緩的運動,運動強度要慢慢的增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