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鹹

口味愈吃愈重鹹嗎?這招讓味覺重開機

口味愈吃愈重鹹嗎?這招讓味覺重開機#重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不知道你是否過剛起床後吃早餐,覺得食物的味道好像不太夠的經驗呢?明明平常喝起來還滿甜的奶茶,這時候怎麼沒啥甜味;或是覺得淋在蛋餅上面的醬油糕不夠鹹,忍不住多擠了幾下呢? 像我會覺得沒差,味道淡了照樣吃掉,但還是會有些人會多加點糖或是多加調味料,想辦法調整到記憶中的口味;如果長期這樣加料的話,其實會給身體健康帶來相當深遠的影響,例如多吃糖可能會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加鹽或其他鹹味調味料,則會增加鈉的攝取,會有水腫與高血壓的風險;也就是說,基於健康考量,我們應該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說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味覺改變的事情發生呢?答案或許跟你的睡眠品質有關係喔! 幫助你吃東西的基本能力–味覺與嗅覺 正常的味覺與嗅覺不僅能讓我們感覺這世界的美妙,同時也是促使我們獲取營養與食物,相當重要的感官能力,能正確的感知酸、甜、苦、鹹、鮮,就能對食物有正常的感覺,可確保營養獲取,也能避免對身體有壞處的化學分子入口,為什麼這麼說呢? 事實上,每一種味覺都有對應的作用,例如甜味幫助人類確保「糖」,也就是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鹹味,感知鈉是維持人體體液重要的礦物質,只是現代人大多攝取過多的關係,它才變成比較需要被限制的礦物質;鮮味代表蛋白質的食物來源;酸能幫助辨識有機酸,或是食物有沒有腐敗;苦味幫助我們避免吃到有毒物質。 另外,要能完整吃出食物的味道,嗅覺也很重要。你可以試著捏著鼻子吃東西,然後再跟平常的吃法作比較,應該會發現食物的味道會變得很不一樣;本來吃起來美味的食物,捏著鼻子吃之後,就會覺得少了些什麼,變得沒那麼好吃。 睡眠與味覺/嗅覺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味覺與嗅覺的感知能力並不是固定不變,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例如刺激疲乏、飽足或飢餓、運動前後…,有許多情境會影響人類的味覺;因此睡眠不足也能影響味蕾的感官能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前已經有研究發現,人體內某些荷爾蒙,例如昇糖素類似胜肽(glucagon-likepeptide1,簡稱GLP-1)、瘦體素(leptin),和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Y),能影響味覺與嗅覺;有趣的是,這些荷爾蒙與神經胜肽可能受睡眠問題而影響;此外,也有研究發現睡眠短缺很可能引起影響味覺,變得偏好更鹹、更甜或是更酸。 睡眠品質與味覺的研究 先前已經有相關的小規模臨床研究,但卻少必較大規模的調查;新發表於《JournaloftheAcademyofNutritionandDietetics》的研究不同以往,規模較大,參與人數超過1萬人。 研究者以25歲以上,且未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成人為對象,於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期間,在醫院進行問卷與相關檢測;研究團隊以問卷評估參與者們的睡眠品質與味覺感知變化。 其中睡眠品質評估是以失眠、日間嗜睡、睡眠時間、打鼾等四種指標,評估參與者的整體睡眠品質分數,計分方式請見下表:根據參與者的整體睡眠品質得分,分成「小於3分」、「3~5分之間」和「大於5分」三群,分別代表睡眠品質最佳、中、最差。 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相對於睡眠品質最佳,睡眠品質最差的人,有較高風險的味覺感知改變;而這情形跟失眠、白天想睡覺和睡眠時間短等三種情形特別有關。至於睡比較久或打呼,就沒有顯著的關係。 食之無味?從提高睡眠品質開始 回過頭來,在台灣有睡眠問題的人還不少,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此外,兒童福利聯盟2020年公布的台灣學生睡眠及使用提神飲料調查報告裡,台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每天睡眠時數為6.9小時,而這樣的時間其實不太夠。 假設未來有更具規模與證據品質更好的研究,證實了睡眠品質與味覺之間的確切關聯,那麼從這個地方著手的話,也能幫助人們吃得更健康,減少肥胖與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下次要去吃美食之前,記得那幾天要睡飽飽喔!不然味蕾無法發揮敏感度,那可就浪費錢了呢。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重鹹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今(29)日是世界中風日,為了關懷國人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國內民眾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不再呈下降趨勢,反而有逐年上升現象,且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下降趨勢亦有趨緩現象,值得警惕。這和飲食「重鹹」恐脫離不了關係,民眾若不改變飲食習慣,後續將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或嚴重的中風問題。根據2005-2008年、2010-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各年齡層民眾的鈉攝取量已超過每日建議量(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且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及青壯年(19-30歲) 男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899、4962及4494毫克,已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重鹹是血壓升高的主因 高血壓者患腦中風為常人3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年輕人鈉攝取量超標的情形,已比想像的嚴重許多,目前每12個年輕人(20-39歲)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其中更有高達3/4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覺,更可怕的是,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略「重鹹」的飲食習慣,其實早已對自我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飲食偏重鹹、作息不正常 小心高血壓先找上你

飲食偏重鹹、作息不正常 小心高血壓先找上你#重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吃火鍋愛喝湯,或是愛吃重鹹的年輕朋友要注意了!現在年輕(20-39歲),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壓,其中半數以上的高血壓青年,對於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知,因現代人飲食習慣偏好重鹹,所以應該注意鈉含量的攝取,並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夠遠離高血壓。一位20歲男同學,來衛生所體檢時,發現自己血壓值偏高,多次測量皆如此,經詢問下原來作息顛倒,飲食不正常,時常吃重鹹的醃製食物,火鍋來者不拒,時常打電玩,極少運動,平日無任何異狀的情行下讓他驚恐自己如此年輕就有潛在性高血壓,經由醫師了解其生活習慣,目前積極按照醫師指示執行健康生活中。基隆市安樂衛生所李炯宗主任提醒,民眾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醃製、加工、含鈉量高之調理食品,吃火鍋的時候,可以把握多吃新鮮食材、多用天然調味料,少喝湯的原則,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身體活動也很好,如走路上下班、上下樓爬樓梯、幫忙做家事等,定期量血壓皆為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大家一起做好高血壓預防,遠離高血壓威脅。

年輕人吃重鹹 高血壓自知率不到3成

年輕人吃重鹹 高血壓自知率不到3成#重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到39歲的e世代族群正是工作上衝勁十足的階段,但工作壓力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讓自己遭受高血壓的威脅而不自知。根據衛生署國民營養調查及國民健康局全國三高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年輕族群鈉攝取量超標,加上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每12個e世代年輕人(20-39歲)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而其中高達四分之三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2005年-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9-30歲的男、女性民眾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599毫克及4096毫克,若依據WHO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000毫克之標準,19-30歲的男、女性鈉攝取量已達建議值的2.3倍及2倍。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指出,時下年輕人聚會、聚餐常喜歡選擇吃火鍋,且偏愛重口味的湯頭,如麻辣鍋、酸菜白肉鍋等,再加上搭配醬油、沙茶醬、豆腐乳沾醬等含鈉量高的醬料,以及黃金魚丸、蛋餃等加工火鍋料,一餐火鍋吃下來,鈉攝入量高得驚人!一人份麻辣鍋加上一碟沙茶沾醬含鈉量高達6,400毫克,一人份酸菜白肉鍋加上一碟豆腐乳沾醬含鈉量也高達5,100毫克,一鍋火鍋所含之鈉含量就達每日鈉攝取量的2倍以上!又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39歲的民眾高血壓自知率僅為26%,即平均每4個有高血壓的年輕人就有3人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另外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結果也指出,高達3成3的18-39歲的民眾過去「一年」內都沒有量過血壓,顯示年輕族群並未有量血壓的習慣,不易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上述調查亦顯示,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2.84倍、1.93倍及1.66倍。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的第一名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為喚起全球對高血壓危害的重視,今年4月7日世界健康日的主題呼籲透過高血壓防治來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生。對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規律就醫及服藥以外,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是達成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

你也愛吃重鹹?當心身體細胞分不清敵我

你也愛吃重鹹?當心身體細胞分不清敵我#重鹹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人愛喝湯,外面店家所販賣的湯湯水水,只要稍微喝一碗,就可能納含量超標。而吃重鹹的後果,除了造成心血管疾病產生之外,根據英國《BBC》報導指出,歐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吃重鹹很有可能會導致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自家細胞的情況,引發自體免疫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等。吃太多鹽巴,怎麼會產生身體細胞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產生?而這些科學家原本是懷疑,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改變,吃太多加工食品,或是速食類食物,而導致近十幾年來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增多!但是,科學家們,經過大規模的研究之後卻發現,這些食物之中,都有含高鹽的現象。因此,科學家推論,可能是因為這些重鹹食物,才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產生。可是為什麼吃重鹹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呢?研究人員表示,有一種輔助細胞稱為「Th17」,專門負責幫助免疫T細胞發揮作用,除了對抗感染,這種細胞一旦失控,也可能造成自體免疫疾病。而這次研究團隊進行細胞實驗發現,鈉鹽(氯化鈉)會讓Th17細胞產生變化,當鹽分濃度增加,細胞就會更有攻擊性、侵略性。而在實驗當中,老鼠實驗也發現,當飲食中的鹽分攝取量增加,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症狀也會變得更為嚴重。多發性硬化症為中樞神經系統自體免疫疾病,有研究顯示,Th17細胞異常反應也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聯。對此,「多發性硬化症生物醫學研究協會」負責人蘇珊科爾哈斯(Susan Kohlhaas)表示,這項研究的確有其突破性意義,為患者帶來新的契機;至於吃高鹽就會導致多發性硬化症一點,或許還有討論的空間,目前只能說維持低鈉鹽的飲食,無疑仍是保持健康的基本要素之一。

重油重鹹外食族 小心高血壓年輕化

重油重鹹外食族 小心高血壓年輕化#重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可以說是台灣地區盛行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根據衛生署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有一半的慢性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高血壓)和高血壓有直接或間接的相關。調查顯示,發現20至39歲年輕上班族血壓異常高達6成,出現高血壓年輕化現象。究竟高血壓跟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有什麼關係呢?潘懷宗博士說明,以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油脂跟鈉攝取量,但是國人普遍都會超過標準值許多。如每日油脂的攝取量大約45公克的油脂及每日鈉的攝取量約2400毫克(6公克的鹽巴)。而油脂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對心臟有害,且容易導致肥胖。少吃油煎油炸類食物,最好改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等。而鈉攝取過量,一般中菜多用鹽、醬油、味精調味,容易吃到過多的鈉。如果活動量少,難以靠流汗代謝掉,鈉積存在體內增加血液量,心臟和動脈就必須花更多力氣工作,造成血壓上升。而且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問題,都是到醫院量血壓才發現自己有高血壓問題,其實可以先從生活中的小症狀來查覺是否有高血壓?潘博士回應,包括肩部僵硬、頭暈、頭痛、心悸,及臉部潮紅、視力模糊、流鼻血等;而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容易讓您血壓高,如喝酒抽菸、生活壓力大、不運動、生氣易怒,及激烈運動和感冒(因為感冒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引起血壓高)或常進出冷氣房,由於三高患者血管長期彈性不足,室內外的溫差若是太過懸殊,很容易因為熱脹冷縮的應變不足,而出現腦溢血或是腦栓塞的情況。了解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的關係後,究竟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降血壓呢?以含硫化物的有洋蔥、大蒜、高麗菜、含鉀的蔬菜,如香蕉、胡蘿蔔、香菇,及含膳食纖維的番茄、木耳、玉米、蘿蔔,還有含不飽和脂肪的堅果、植物油等,都是降血壓的好食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