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癌

常吃隔夜飯菜 一家三口相繼罹癌

常吃隔夜飯菜 一家三口相繼罹癌#消化道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許多人都有「節省」的習慣,而這行為最常表現在食物身上,因為擔心晚餐沒吃完會浪費,就用保鮮膜包起來放進冰箱,隔天只要經微波爐熱過,又是豐盛的一餐。不過這可能會讓你省了餐錢,花上大筆醫藥費。中國江蘇省一名56歲男子日前檢查罹患胃癌,不料他的母親及妻子,竟相繼被查出大腸癌及胃癌,而禍首就是「隔夜菜」。隔夜食物亞硝酸鹽含量高 誘發消化道癌菜吃不完丟掉好浪費!這是多數家庭的心態,以為只要微波加熱、重新煮過就可以把隔夜的細菌殺光,但事實上,這些飯菜中的有害物質大多是耐高溫,因此不管溫度多高,都無法解決問題。而加上食物裡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若長期吃隔夜菜或腐爛的食物,會讓亞硝酸鹽累積於體內,久而久之將誘發消化道癌。據了解,該男子一家三口因為省吃儉用,常捨不得把吃不完的食物丟掉,有時候甚至連腐爛的水果都拿來吃;醫師表示,他們就是因為長期吃隔夜菜,導致過多的亞硝酸鹽堆積於體內,誘發癌變。細菌2小時入侵剩菜 產生有害物質至於有些人認為冬季天氣較冷,食物可以放久一點,醫師提醒,雖然氣溫低不會使食物腐敗變質,但亞硝酸鹽含量仍會增加;尤其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更是「留不得」。因為空氣中的細菌,會在2小時內附著於剩菜上並且繁殖,產生硫化氫、胺、酚等有害物質。而除了隔夜菜與發霉食物有危險外,其實煎炸、燒烤或路邊攤,都有致癌風險。醫師強調,剩菜的保存時間應以「不隔夜」為主,盡量於5~6小時內吃進肚,而吃剩飯前也要徹底加熱。 

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內視鏡剝離術

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內視鏡剝離術#消化道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十大死因裡,癌症已經連續蟬聯29年榜首,著實令國人個個談「癌」色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在十大癌症死因當中,大腸直腸癌、胃癌及食道癌就佔了三位,其中又以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有逐年上昇趨勢。他提醒民眾,若能儘早診斷,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都有不錯成果。黃庭章醫師指出,隨著醫療儀器和技術的進步,如果腫瘤侵犯深度未超過黏膜下層且無淋巴轉移,就可以考慮利用內視鏡來切除,免除傳統手術治療的痛苦。因此,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日本已經是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他說,透過染色內視鏡、擴大內視鏡和窄頻影像技術等三項利器,能將病灶區分為適不適合施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操作方法是利用各種不同的內視鏡刀,將病灶和黏膜下層慢慢剝離切開,使其完整切除,再將切除後的檢體送至病理科判斷,若病灶侵犯的深度超出術前內視鏡評估,則有淋巴轉移的風險,應建議病人追加手術切除。黃庭章醫師還說,與內視鏡黏膜切除術相比,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的大小較不受限制,對於比較大的病灶更能提供較完整的一次性切除。但相對而言,就需要更高明的操作技術和儀器設備。此外,穿孔和出血的風險也比較高,所以病患皆需住院治療,住院天數大約3~5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