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熱

夏日熱昏了! 急診室中暑患者增

夏日熱昏了! 急診室中暑患者增#抗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雖然颱風剛過沒多久,而天氣也恢復夏日的酷熱難耐,醫院急診室湧進不少熱症的患者如中暑、熱衰竭等,醫師提醒民眾,夏天氣候酷熱,很容易造成中心體溫直線上升,無法將體內的熱排出去,引起昏迷、意識不清等情形,甚至死亡不可不注意。童綜合急診室主任楊忠謀說,一名60歲的楊先生從事戶外工作,突然發生昏迷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他的體溫高達43℃,為中暑的現象,緊急幫患者進行降溫處置,才慢慢的恢復。中暑的症狀皮膚發熱及潮紅,體溫可能超過40.6℃,所謂中暑是指在濕熱的環境,人體無法將體內的熱排出去,造成中心體溫直線上昇超過40.5℃,若中心體溫超過42℃有氧無法代謝完全,造成心臟、腎臟、肝臟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破壞,及橫紋肌融解破壞進而造成急性腎衰竭,若處置得當這些破壞是可恢復的。楊忠謀主任表示,天氣炎熱,儘量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陽光底下,若無法避免應適時至陰涼處稍做休息,隨時補充水份,防止中暑發生。尢其是務農者,避免在日頭正中時,於田裡工作。發生中暑時,幫患者潑水,並移到陰涼或有冷氣的地方,患者意識清楚給予補充水份,再施以冰濕毛巾敷患者的腋下與胯下,並擦拭全身讓體溫降溫,再給予電解質的補充。臨床上急診室每年會有中署的案例發生,因此楊忠謀醫師提醒民眾,除了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太陽底下,尤其慢性病患如糖尿病、心臟病及高血壓等,外出儘量戴帽子或撐陽傘;從事體力勞動工作者,有可能因為酷熱的天氣而中暑,導致身體健康受損,所以應保持體能多補充水份,建議年輕人每天應喝3000㏄至4000㏄,老年人則2000㏄至3000㏄左右。

炎炎夏日 防止中暑有3招!

炎炎夏日 防止中暑有3招!#抗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近日氣溫飆高,提醒民眾,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中暑導致熱急症,尤其是高危險的族群更需要特別注意,如嬰兒、幼童、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或高血壓)、戶外工作者或運動員等。依國民健康局提供民眾預防中暑等熱急症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 提高警覺。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建議民眾,在酷熱的夏日, 儘可能將活動安排在早晨9點以前或傍晚4點以後的時間, 每天補充2000cc的水分,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 隨時注意防曬並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當民眾有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快速就醫。

氣溫屢創新高 抗暑四招不可少

氣溫屢創新高 抗暑四招不可少#抗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最近氣溫屢屢創下入下新高,因而中暑的民眾更是不少。國民健康局提供民眾「抗暑四招」,分別是:躲太陽、補水份、勤防曬和要通風,希望大家都能一起抗暑過一「夏」!中暑初期,身體會感覺很熱、皮膚乾且發紅、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嚴重者會無法流汗、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民眾如果發生疑似中暑症狀,應儘速移離高熱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儘快送醫處理。天氣炎熱,台中市衛生局也建議民眾,盡量選擇早晨和傍晚時間進行戶外活動,並適時選擇陰涼處休息。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或工作,尤其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每小時喝2杯到4杯(1杯等於240cc)的開水;在戶外應撐陽傘、戴寬邊或通風的遮陽帽子及太陽眼鏡;外出前30分鐘就應先擦防曬乳液,且勿將嬰兒、兒童、寵物單獨留置於汽車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