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學佛茹素20年 她排便不順竟罹腸癌第四期

學佛茹素20年 她排便不順竟罹腸癌第四期#第四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大家都知道,愛吃紅肉是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然而不吃肉,一樣可能罹患大腸癌!60歲林老師長年學習佛法,茹素20年,生活作息按鐘聲操課,大約一年半前,因排便不順暢、裡急後重,起初以為是便秘,經檢查竟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台灣腸癌發生率全球居冠 首要預防是篩檢大腸直腸癌不只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台灣發生率甚至是全世界排名第一,每十萬人口標準化發生率為45.1人,打敗韓國45.0人,約每35.1分鐘就增加一名大腸直腸癌病例,且罹患人數逐年上升,平均壽命減少13年之多。由於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新診斷大腸直腸癌病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人已經轉移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陳鴻華指出,民眾常認為,只有生活飲食習慣不佳、嗜吃肉類者,才有機會得腸癌,但事實上,癌發生原因包括基因突變、環境及遺傳等因素,預防的不二法門就是定期篩檢,透過早期發現、治療,降低腸癌威脅。許多人發現腸癌時是晚期,就認為自己是末期,其實不然,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從單純化療,新增多線標靶及化療合併治療策略,患者平均存活期已從原本的不到半年,提升到兩年半。目前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有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兩者都有助於延長存活時間。換化療不換標靶 能延長存活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僅非末期,甚至有治癒可能。陳鴻華醫師表示,若能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有很好的5年存活率。但如果一開始無法手術切除,也不要氣餒,先使用標靶合併化療,可提升治療反應率,更高機率將轉移病灶縮小後再進行手術,亦大幅增加存活機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魏柏立醫師表示,不論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癌細胞基因是否產生變異,在一線治療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即使治療一段期間後,腫瘤惡化,仍可使用相同標靶藥物,只需換其他化療藥物。研究發現,換化療不換標靶的治療方法,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第二線持續使用相同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可降低3成惡化風險、2成死亡風險,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近6個月,提供醫師、患者另一項新機會,不過健保尚未給付,患者需自費,患者可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

第四期腸癌別放棄 健保給付兩次標靶降負擔

第四期腸癌別放棄 健保給付兩次標靶降負擔#第四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經手術切除後復發轉移,幾乎是被宣判為死刑,如今透過標靶藥物搭配化療,能延長存活期。一名60多歲陳先生確診為第二期直腸癌,手術切除後復原良好,一年後卻癌細胞卻轉移肺部,所幸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並搭配化療,穩定控制病情達一年半,比預期的還久。十大癌症之首 標靶藥物+化療延長存活期大腸直腸癌連續七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三軍總醫院腫瘤科何景良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發現時癌細胞多已發生轉移。而針對已發生轉移且手術難治癒的患者,治療目標僅設定為爭取患者存活時間。30年前,化療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的治療方式,隨著醫學進步,病人擁有多種、多線標靶及化療治療組合可選擇,過去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平均存活期只有5個月,現在提升至30個月,有的病人存活時間甚至長達五年以上,能夠親眼看到女兒結婚,還如願抱孫。健保給付有限,一線治療標靶藥物如何選?然而,目前健保僅給付一線及三線標靶藥物,一線標靶藥物可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或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而在接續三線標靶藥物治療時,由於標準嚴格,只有在一線選用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患者才能獲得健保給付。至於二線治療,衛生福利部2014年核准一線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患者,二線治療可續用此藥。臨床研究也顯示,搭配化療,能降低近2成死亡風險,疾病無惡化的時間可延長至近6個月。一線標靶藥物該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還是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何主任認為:「不論癌細胞基因是否有變異,患者一線治療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效果與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相當。第二線續用血管新生抑制劑,但需自費使用,日後若是基因野生型患者,可接續健保給付的第三線標靶治療,患者如果經濟條件許可,接受該治療策略,有機會爭取更多存活時間。」何主任提醒,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外食為主的民眾一旦出現長期腹痛不適及血便,應提高警覺查明原因。若確診罹患癌症,應積極與醫師配合接受正規治療,切勿盲目追隨民俗療法,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病情失控,後悔莫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