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總

「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四喜臨門 共創新猷

「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四喜臨門 共創新猷#臺北榮總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馮世寛主任委員,今(6)日上午出席臺北榮總重粒子治癌百例、達文西手術5,000例感恩會,並為國內首座負壓科技加護病房及「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 馮主任委員嘉許並感謝陳威明院長帶領的北榮團隊,在癌症治療、重症防疫及智慧醫療上優異成果,嘉惠病人,並期許榮總醫療體系共同努力,以最先進的設備、最優質的醫療、最有温度的服務,提供最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陳威明院長感謝臺北榮總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在歲末年終時展示這四項優異的成果 首先是重粒子完成百例治療,初期的成果令人驚艷,臺北榮總率先引進重粒子治癌技術,今年5月15日開幕啟用的重粒子中心,至12月5日為止,半年內已完成100例病人治療,本來被認為無法治療的胰臟癌,經過化療及重粒子治療後可以手術切除,其他如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的治療也獲得病人極高的滿意度;過程順利且病人復原良好,持續追蹤治療成效中,目前仍有多人在等候治療。醫院不惜營運虧損籌建重粒子治療,看到重症病人的康復,一切都值得了,因為病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此外,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營運之後,來自各國的參訪更是絡繹於途。 第二項成就是完成達文西手術5,000例,其中許多案例是困難的癌症手術,其中胰臟癌、壺腹周圍癌及腎臟癌部份腎臟切除之達文西手術病例數都是居全國之冠。輔導會整體醫療體系合計已完成近1萬2千例達文西手術,對提升國人健康及醫療水準貢獻卓著。 第三項成就是首座專為醫院設計的叢集式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啟用,大幅提升整體運算的能力,可望加速北榮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疾病預後預測、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精準診斷、智能藥物開發的發展,並且提供AI應用程式最佳發展平台。「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為新一代超級運算平台,具有強大的AI計算能力。包括全方位的資料中心、創新的運算架構以及多功能的軟體工具,將推動生成式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不僅提升診斷的精確性,更加快針對各種疾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的制定,不僅是北榮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更代表臺灣在高速計算醫學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國際醫學合作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推動醫學AI的創新與發展。 最後是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國內首座智慧科技加護病房的啟用,醫院投資逾一億元興建15間智慧負壓隔離加護病床,位於科技大樓,與主要的住院大樓分艙分流,並且引進或自行研發多項最新科技包括AI防護衣穿脫魔鏡、溼洗手監測系統,已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肯定;衛星護理站進行影像監視與呼吸器遠端調控;設置智慧電視與三方視訊系統等,同時導入機器人協助護理師傳送物資,減少人員暴觸風險。在疫情發生時可提供最高防疫標準的負壓隔離重症治療,平時則可作為一般呼吸系統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達到「病毒擋得住、訊號出得來、治療進得去、夥伴找得到、家屬看得見」的目標,大幅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多項科技產品,以提升照顧的品質及防疫安全,臺北榮總不因疫情減緩而停下腳步,持續努力守護國人健康。為以後可能發生的新興傳染病,做好充分的準備。

融合科技與醫學 引領癌症治療新紀元 

融合科技與醫學 引領癌症治療新紀元 #臺北榮總

臺北榮總10/2舉行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剪綵暨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啟用儀式,融合科技與醫學,將診斷與治療無縫結合,引進並開發針對特定腫瘤的放射性藥物,結合 AI智慧醫療及堅強的醫療團隊,建構完整的癌症治療中心,引領癌症治療新紀元。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民國57年,葉鑫華教授自美返國開創現代核醫子醫學;59年於臺北榮總成立核子醫學中心,81年設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引進臺灣第一台PET/CT,首開國內代謝及功能性正子電腦斷層造影診斷先河。在葉鑫華、劉仁賢、王世楨、黃文盛等歷任主任帶領下,將核子醫學發揚光大。今日啟用的數位化PET/CT,斥資9千多萬元設置,加上PET/MR等先進的儀器,將幫助第一線臨床醫師做最快速、最精準的診斷及治療。 數位化PET/CT:高效率、低輻射、快速 彭南靖主任表示,PET/CT高效率、低輻射且檢查快速,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4.1%至98.5%,是目前公認偵測癌症最有效的利器。核醫精準醫療中心引進最新數位化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儀(PET/CT),影像解析度由3.75 mm提高至 2.1mm,造影靈敏度提高了1.8倍,正子藥物注射劑量可減少一半,病人可以在更舒適的狀況下接受更低輻射劑量的正子造影檢查,為精準治療提供更快速便利的工具。本中心設有高階正子造影中心及同位素治療病房,提供一站式個人化精準醫學診斷及治療服務。 診斷治療:融合科技與醫學 彭南靖主任說明,從正子影像中可以觀察到不同腫瘤的特徵,包括腫瘤代謝、特異性抗原表現、腫瘤細胞膜合成以及免疫相關反應,結合迴旋加速器正子製藥的技術,開發針對特定腫瘤的放射性藥物,目前已應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及前列腺癌治療等領域。 臺北榮總核醫部成功引進「鎦-177 DOTATATE體內核種」藥物,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一名50歲女性病人,罹患神經內分泌瘤併多處肝轉移,以「鎦-177 DOTATATE體內核種」藥物進行四次完整療程後,病灶及數量大幅減少。 今(112)年9月14日,臺北榮總核醫部獲得TFDA首度核准,可自行生產製造F-18 PSMA 1007檢查藥物,此藥物可附著在攝護腺的癌細胞上,讓癌細胞看的更清楚,不僅可進行癌症分期評估,也可評估「鎦-177 PSMA 體內核種」藥物治療可行性,提供晚期轉移攝護腺癌患者,在荷爾蒙治療和化療失敗後的治療選擇。目前治療的六位病人中,其中一位72歲男性,患有攝護腺癌併局部復發及骨轉移,經過一次治療後腫瘤指數已降為一半,過程並無任何不適,持續治療中。 對於什麼樣的人需要做PET/CT? 彭南靖主任說明,根據日、韓及臺灣研究顯示,對於一般無症狀病人篩檢癌症的發現率僅1.2%,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增,60歲以上可達1.5-2.6%;另外不同族群及共病狀況可以高達3.3-18.8%。疑癌病人篩檢癌症的發現率為25%,因不同原因的罹癌風險比例而有所不同,若是臨床症狀疑癌(含體重不明原因半年內下降5公斤)為37.1%,影像檢查疑癌為19.5%,腫瘤指標升高為15.9%。此次PET/CT裝機測試期間共23位受試者參與,發現四位有明顯病灶,陽性率達17.4%。 彭南靖主任強調,正子造影檢查對風險較高的族群及疑似癌症的病人較有價值。在一般無症狀偵測癌症發現率僅1.2%,不建議以PET/CT去普篩,但是其好處是可以偵測到早期的病灶,預後較佳。50歲以上成年人若是疑癌,建議每隔1-2年規劃做一次健康檢查,有癌症家族史,要提早10年做準備。 核醫精準醫療中心結合PET/CT、PET/MR與同位素治療病房,發展核醫診療一體化。包括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之胜肽受體(PRRT)與針對攝護腺癌之特定膜抗原(PSMA)正子造影與核種治療,以及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前的特殊正子造影。 PRRT與PSMA之診療一體化是透過特殊正子造影,偵測並定位患者體內之腫瘤以及腫瘤表面特有之接受器或抗原,再透過治療性放射核種標定之藥物與腫瘤緊密結合,並給予腫瘤精確的放射治療;而硼中子捕獲治療本身即為一種高精確的細胞內放射治療,其原理為透過腫瘤攝取硼藥物,再用熱中子射線引發腫瘤內的硼分裂反應以殺死腫瘤。在治療前會進行針對硼藥物設計之特殊正子造影,觀測與模擬硼藥物於腫瘤的分布攝取,協助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硼中子捕獲治療,以及協助放射治療計畫的擬定。

放射線癌症治療「最後一塊拼圖」我國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開幕

放射線癌症治療「最後一塊拼圖」我國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開幕#臺北榮總

斥資新台幣45億元,由臺北榮總籌劃設立我國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15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蔡英文總統特別親臨致詞,並與總統府林佳龍秘書長、總統府張惇涵副秘書長、退輔會馮世寬主任委員、衛福部薛瑞元部長、原能會張靜文主任委員、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泉裕泰代表、日本重粒子醫學之父辻井博彥教授,及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共同按下啟動柱,以高能量放射線破壞惡性腫瘤的DNA,象徵我國癌症放射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國人多一項治療選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泉裕泰代表也應邀致詞,並表達祝賀之意,對於臺灣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有效率的執行重粒子籌設與運作,給予高度肯定。 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再寫臺灣放射治癌新歷史 蔡英文總統表示,癌症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醫界無不殫精竭慮,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癌方法。臺北榮總從民國98年起,開始規劃籌建世界最先進的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期間經歷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但終能克服重重困難,於今天起正式服務病人,並完成臺灣放射腫瘤治療「最後一塊拼圖」,再寫臺灣放射治癌的新歷史。她期許未來在臺北榮總與所有醫院的合作下,共同提升臺灣治癌的能力,與世界一流的醫院並駕齊驅。她也特別感謝臺北榮總團隊及所有幕前、幕後英雄的努力,讓全世界再次看見臺灣。 陳威明院長說明,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於民國108年1月正式動工,109年6月建築及基座完工,創下15個月內完成建築物本體的紀錄,並與日本技術團隊無縫接軌,興建過程中雖遭逢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在臺北榮總與所有工程與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之下,克服一切困難,終能如實、如質峻工,在日本輸出海外重粒子設備中,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最快開始治療病人,也是全世界第14座運轉中的重粒子中心,今天也是台日醫療合作的新里程碑。 陳院長特別感謝總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子能委員會、退輔會、國輻中心、及臺北市政府的支持。臺北榮總結合社會善心人士的力量自行籌建和營運重粒子中心,感謝歷任林芳郁、張德明、李發耀及許惠恒四位院長的接續努力,更感謝潤泰尹總裁捐建整棟重粒子建築,以及宏國集團、宏泰集團、中興保全、與華新麗華集團的慷慨解囊,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同時也感謝江賢二大師捐贈巨幅大作,讓環境更溫馨療癒。 陳院長也特別向所有參與這個計畫的醫療團隊、工程人員、國內外技術團隊致敬,從今天起國人不必遠渡重洋,就能在臺灣接受世界級的重粒子治療,為癌症病人帶來新希望。 陳院長強調,病人的勇氣與堅強是重粒子團隊進步的動力,臺北榮總是為病人而生,將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初衷,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病人提供最好的照顧和治療,遠離癌症的恐懼,重拾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重粒子中心引起新南向國家關注 並與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簽訂合作意向書 臺北榮總的重粒子中心已吸引國際的目光,不僅引起新南向國家的高度關注,全球排名最佳的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已經三度派專家來北榮,並且於4月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針對重粒子癌症治療及研究進行交流合作。此外,由於重粒子中心是國內最高能量的同步加速器,不只嘉惠癌症病人,更可協助太空元件的抗輻射驗證,臺北榮總已和國家太空中心合作,並且在去年8月進行首次福衞八號太空元件抗輻射檢測,未來可望為臺灣太空產業盡一份力量。 臺灣每年有將近12萬名新增癌症病人,今天起臺北榮總結合重粒子放射治療與其它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化療、光子治療、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提供跨專科且更完整的全方位癌症治療,為許多過去被視為困難治療的癌症,帶來新的希望。 病例說明 童先生72歲,因B型肝炎定期於腸胃科門診追蹤。111年3月,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肝2.1公分病灶,疑似為肝細胞腫瘤,建議手術切除或進行射頻燒灼術,童先生考量治療風險未予同意。111年5月,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肝病灶為2.3公分,且有典型的肝細胞癌之影像特徵,同時癌症指數已明顯上升。醫師再次建議手術或射頻燒灼術,童先生仍因治療風險考量拒絕。隨即轉介參加重粒子人體試驗案評估,經重粒子委員會審查,獲選加入臨床試驗。 經過一連串繁瑣程序且縝密的治療計畫,確定準確性與安全性後,於111年8月25日至8月30日一週內,進行四次呼吸調控重粒子放射治療。111年11月肝臟核磁共振追蹤檢查,右肝腫瘤已完全消失,治療期間無任何不適,皮膚僅輕微泛紅,無任何可觀察之副作用,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並無任何復發情形,體力及精神十分良好。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臺北榮總

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臺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共同響應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免費講座,呼籲民眾關注青光眼的威脅,守護眼睛健康。活動將於3月12日(日)上午10點至1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舉辦(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步行2分鐘)。 青光眼難以察覺卻對視力有嚴重影響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也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致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成長速度讓人心驚,此外伴隨著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青光眼患者也不斷成長,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將對國人的視覺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是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患者發現時通常病情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可能面臨失明危機,因其無聲剝奪視覺功能,青光眼素有「視力小偷」之稱,如何避免視力小偷偷走我們的光明?如何面對視力小偷的攻擊?是需要民眾、醫師、病患共同努力的課題。 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青光眼的迷思 是否一旦罹患青光眼就難逃失明的命運?青光眼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嗎?如何與青光眼共存?這次講座由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心理迷思,帶來正確的衛教及治療資訊,教導民眾該如何覺察青光眼,雷射與藥物治療的功效、手術治療的角色及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青光眼。有興趣的民眾請趕快點擊下方網址進行報名,期盼各位可以在講座中吸收知識,不讓自己與親友的視力被偷走,一起來打擊視力小偷「青光眼」。 免費講座線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NPXKyg6oywRTafr8

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 臺北榮總於國家醫療品質獎獲22項獎

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 臺北榮總於國家醫療品質獎獲22項獎#臺北榮總

 國家醫療品質獎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主辦,是國內醫療品質領域的權威獎項。第23屆國家醫療品質獎(NHQA)頒獎典禮12日下午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行,臺北榮總大放異彩,共計獲得22件各類獎項。 臺北榮總持續導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優化醫院服務流程與疾病診斷治療,改善病人就醫體驗,在住診、手術、急診、門診、藥事、與行政管理等六大領域皆獲得認證標章,其中五項是優良等級,榮獲「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的最高肯定,由賴清德副總統親自頒發,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代表領獎。在受獎記者會上,陳威明院長特別強調,智慧科技導入醫療領域,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病人的醫療照護,也同時減少醫護人員工作負擔,讓病人和醫護一起更好。 臺北榮總醫療團隊合影 「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車來速醫療資訊系統」獲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銅獎 在疫情最艱困期間,臺北榮總廣受社會好評的「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車來速醫療資訊系統」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銅獎的肯定,是科技導入防疫的重要成果。在臨床應用方面,人工智慧發展中心的「智慧腦影像平台:解析思覺失調症腦內風暴」,建構自動的影像分析工具,將腦影像上傳後,即可呈現三度空間大腦透視之腦病變結果,為知覺失調症患者提供客觀的診斷輔助工具,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佳作獎。 「嬰兒遠端監測智慧照護」得到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特別獎 此外,新生兒醫療中心之「嬰兒遠端監測智慧照護」系統,為嬰兒穿戴智慧血氧與體溫偵測設備,並將監測數據上傳至雲端人工智慧監測平台進行分析,若有異常之生理訊號則即時通知照護者,可用於COVID-19負壓隔離病房監測、或用於高風險新生兒之居家照護,獲得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特別獎肯定。另外,臺北榮總團隊在AI防護衣穿脫、急性心臟衰竭整體照護、及氣道處置之教育訓練、AR虛擬運動教學系統、培訓人員之智慧化雲端管理系統,皆獲得智慧醫療標章認證。 在實證醫學方面,2022年也是成績斐然,臺北榮總團隊獲得文獻查證菁英組金獎,在擬真應用上,獲得急重症照護組金獎與新人組銀獎的肯定。

【免費講座】104年臺北榮總戒菸班招生

【免費講座】104年臺北榮總戒菸班招生#臺北榮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全球每年因菸害而死亡的人數高達540萬人,科學實證也指出,沒有「無害的二手菸」,煙不只對吸菸者本身造成傷害,燃燒不完全的二手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大,吸菸者不應置不吸菸者的健康權於不顧。對此,台北榮民總醫院特舉辦「臺北榮總戒菸班」,由專業的胸腔科醫師、呼吸治療師以及營養師帶領,讓民眾認識煙霧中的真相,學習拒菸技巧,並成功戒菸,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名稱:104年臺北榮總戒菸班招生時間:104年4月18日起每周六上午,共四周地點:臺北榮總中正樓13樓呼吸治療科會議室洽詢:(02)2875-7626、(02)2875-7457葉小姐、謝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