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繞道

微創手術減肥找回健康 兼顧安全美觀

微創手術減肥找回健康 兼顧安全美觀#胃繞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包括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摺疊、胃束帶四種,對於病態性肥胖者可說是不錯的方法。24歲的許小姐因產後肥胖,體重直逼百公斤大關,便積極的節食、喝減肥茶、推脂,卻屢不見效後決定開刀,現在是63公斤的犀利人妻。另一位大學生阿育BMI曾高達54!除了行動困難,更被糖尿病前期、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下背痛壓得喘不過氣,他也像神農嚐百草般用各種方法全力減肥,最後還是藉開刀撿回了健康。從157公斤降到目前的116公斤,甩掉41公斤之後,阿育身心都感到輕鬆不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5且合併代謝性疾病,或BMI大於40者,通常只有動刀縮胃才有望挽回健康。現在的腹腔鏡微創技術,已能兼顧安全與美觀。李旻憲說,大部分人的減肥動機,都只是追求外表的美觀,忽略最終目的應在維護健康。一般來說,BMI大於27者,靠飲食及運動控制就足夠,但超過35的病態性肥胖者,過度的脂肪堆積將引發骨牌效應。舉凡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風、心肌挭塞等問題,都會形同失控,出現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 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有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摺疊、胃束帶四種選擇,只要在肚皮上打三到五個小洞,就可以近乎不著痕跡的方式完成。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術後因為饑餓感降低,最能見到效果,約可減少超重部分的七成。李旻憲說,雖然手術的安全性無虞,畢竟是胃部的大改造,因此術前的充分溝通與詳細評估非常重要。另外,醫學上減重成功的定義,應是維持五年不復胖,沒有體重忽上忽下的溜溜球效應,方能擺脫慢性病的困擾。

遺傳性肥胖 胃繞道手術成功甩肉

遺傳性肥胖 胃繞道手術成功甩肉#胃繞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24歲的許小姐,身高156公分,結婚時體重重達70公斤,家族都是胖子,因遺傳性肥胖,生完孩子後更是差點飆破100公斤,試盡許多減肥方法都沒用,嚴重的高血脂,更是讓醫師警告再胖下去恐怕會肝硬化,脂肪過度囤積,除了健康問題堪慮外,也讓她對自己的身形產生自卑感,直到接受胃繞道手術,配合飲食控制、運動,四個月下來,已減掉41公斤,不僅健康、美觀,也讓她拾回信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表示,利用減重手術達到減重目標,是不得已的手段,減肥最好還是能靠健康飲食控制來減重,但是對於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5,且合併代謝性疾病,或BMI大於40,通常只有動刀縮胃才有望挽回健康,另外李旻憲主任也提醒,進行胃縮小或胃繞道手術是有限制條件的,BMI不足35、心臟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精神患者或無法全身麻醉、年紀超過70歲老人等都不能進行這類減重手術。李旻憲說,目前腹腔鏡微創減重手術有4種,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摺疊、胃束帶,胃繞道與胃袖狀切除,是將胃縮小、切除,食量變小、食慾減低,因此減重效果最好,通常術後前四個月到半年期間,是減重的黃金期,體重下降速度最快,另外胃摺疊和胃束帶則是胃部可回復性,不過復胖率較高,不過李旻憲醫師也表示,不管使用哪一種手術來幫助減重,都應該要維持5年不復胖,才能擺脫慢性病的困擾。

病態性肥胖症的治療方法

病態性肥胖症的治療方法#胃繞道

在工業化社會中,肥胖症是導致早衰死的主要原因,台灣人的過重和肥胖人口已達39%。根據台灣近幾年十大死因統計,居首的癌症有好幾種癌症(例如結腸癌、乳癌)、第二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三名的心臟病和第五名糖尿病都與肥胖脫不了干係。我國肥胖之定義是根據衛生署在2002年對成人肥胖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平方公尺))小於18.5為過輕,18.5-24正常,24-27過重,27.-30.輕度肥胖,30.-35.中度肥胖,大於35為病態肥胖。此外,女性腰圍80公分,男性腰圍90公分做為中央肥胖的切點。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45公斤,或BMI大於或等於35並已有因肥胖引起之合併症,或BMI超過40對健康已經形成危害時,即稱為『病態性肥胖』,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各種資料都顯示減肥手術是安全、有效的病態性肥胖外科療法。以下簡單介紹目前有關肥胖症的外科治療。1.胃繞道(gastic bypass):此種方法乃利用胃部分隔併行腸道繞行達到食量變小及吸收變差的效果。此種手術除了胃囊的容積限制進食外,繞道本身也有幫助減肥的效果。由於食物直接導入空腸,如進食高熱量的液體食物會導致傾倒症候群,因此也防止病人轉而尋找高熱量的液體食物,避免導致胃間隔及胃束帶失敗最主要的原因。胃繞道及胃隔間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1991年所認可的兩種減肥手術.同時也曾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到目前為止有數篇的前瞻性隨機比較的報告,結果都相當一致在減肥的效果上胃繞道術優於胃隔間術。2.胃束帶(Gastic banding):胃束帶是另一種完全是限制胃容量的手術。手術乃以一種人工帶將胃的上部綁起,原理跟胃隔間相同。此法最主要的好處是沒有切割胃部,較無胃穿孔之可能性。近年來更發展出可調節的胃束帶,可由一個置於皮下之注射器來調節開口的大小。正式名稱為可調節矽膠胃束帶,之後更發展出可經由腹腔鏡手術置入之胃束帶,商品名為腹腔帶(Lap-band)。3.胃內水球:胃內水球是一種矽膠質的水球經由胃鏡置入的方式放入胃中佔據400-600c.c.的胃容量以減少食量而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它的好處是不須要開刀就可完成、但卻最多只能放置胃內六個月時間到了或是體重下降成功後必須再以胃鏡方式取出。目前已在衛生當局核可中。在台灣近年來社會經濟進步、飲食行為改變,幾乎是人人「吃得多、動得少」肥胖人口就會節節上升。肥胖除了對外觀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心理和社交活動的品質降低,也會對個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根據統計 BMI大於40的病態性肥胖者其存活壽命是正常體重者的一半,所以健康的控制良好體重,不僅僅可以維持身材,也可有效的減低肥胖所帶來的合併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