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談雍雍)(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採訪諮詢/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資深糖尿病衛教師:林紋琴)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福部所公布2013年10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四,要比2012年上升一名。而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回診就醫,配合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按時吃藥控制血糖外,自我測量血糖也是一大控制的關鍵因素。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近6000名糖尿病患所做的品質監控調查統計,發現第2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注射病患,平均一天監測一次血糖,有落實做到的人只有17.5%,而使用口服降血糖藥者,平均一週監測2次只佔20.2%,顯示糖尿病患對於自我血糖的監測觀念還是不足。 人為使用不當常造成血糖誤差有些病患買了血糖機回家使用,發現自己驗的數據和醫院檢查結果有所差異,普遍會認為是血糖機不準,所以用沒幾次就擱置一旁。其實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機的操作使用觀念,也可能是造成數據不準的原因!因此,林紋琴衛教師提醒,以下是血糖機常見的7個人為問題:●操作方式錯誤/試紙沾取血液後插入血糖機、血糖機感應區有殘留血跡沒清潔乾淨、血糖機曾摔落過等,皆會導致血糖數據出現誤差。目前市售血糖機多數是先將試紙插入血糖機後,出現血滴符號再開始吸入血液,如果太快吸取血液則會無法出現結果或數據誤差。●血糖機、試紙未調碼/更換試紙時必須重新校正血糖機的編碼,部分新型的血糖機可自動校對試紙編碼(免調碼),而舊型的血糖機需要透過設定試紙編碼或插入晶片才能校正,但病人常會忘記此動作,因此,若編碼錯誤,恐會造成誤差。●採血量不足/試紙沒有沾取足夠的血液,將無法正確判讀;因此建議使用具有血液足夠才啟動功能或可以判讀血液量是否足夠的血糖機。●試紙未妥善保存/試紙打開後未關緊、反覆打開試紙罐或手潮濕時直接用手拿取試紙等。還有些人習慣將試紙存放於冰箱,認為低溫較能保存,但卻讓冰箱的水氣使試紙受潮。●試紙超過使用期限/試紙外盒打開後應於有效期限內使用完,以免長時間與空氣接觸而影響品質及量測效果,部分品牌盒裝試紙需於開蓋後3個月內用完,建議可於開封當天後在外盒寫上日期,以免試紙過期而不自知,或者選用防潮性較佳的試紙盒或單片包裝。●試紙包裝/有罐裝也有分50片、25片、單片等包裝。無論是幾片裝,都要注意有效期限,使用後應確認關好並妥善儲存,切記罐裝試紙不可分裝。●血糖機無定期維護 / 血糖機應該定期保養,包括外觀尤其是感應區的清潔、電池更換、6至12個月定期到原購買點進行品質管控,才能維持血糖機正常運作及準確性。 糖尿病患怕痛拒挨針 自我控制血糖意願低血糖機是病患自我監測血糖值的必備工具,但病患卻常因為扎針採血會痛,或採血量不足,一再浪費試紙,而導致患者在自我測量血糖上變的較卻步不前。而市面上血糖機種類眾多,該如何挑選血糖機,及降低採血的疼痛感,林紋琴衛教師提出6要點,供糖尿病患做為參考:1 )採血部位/傳統多為指尖採血,但因較有疼痛感,現在也有指尖採血同時具AST採血,AST採血即可採取指尖以外部位的血液,以減少採血時的疼痛感覺。但AST採血只能執行在空腹時、用餐之前及睡前。另外,採血部位應等酒精乾,而輪流採血部位可用乾棉球代替酒精棉壓住採血部位,亦是減輕疼痛的好方法。2)採血針/可挑選愈細的針,或選擇血液量少的血糖機,也可使用能調整深度的採血筆,採血深度愈淺,愈能減少採血時的疼痛。3)試紙/由於試紙容易受潮、受熱而變質,因此選擇血糖機時,也應詢問試紙包裝與保存方式,購買有防潮設計的試紙包裝較為理想。4)記憶功能/許多病人無法確實記錄血糖值,可能就需要有連續記錄時間、日期、血糖值的血糖機。且手寫血糖值紀錄可能發生寫錯、漏寫等情形,若有記憶功能,較能避免錯誤記錄。5)自動調碼功能/建議可選免調碼血糖測試機,可在每次插入試紙後自動校正,避免人手調校的錯誤,使檢測誤差率降低。6)個人需求問題/血糖機的選購最重要的是使用者需求,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針對不同需要而設計的血糖機,如病患為老年人,可考慮螢幕字體大、按鈕較大的血糖機,或是有語音功能的機種。平日血糖監測 可減少未來併發症糖尿病人平時自我健康管理照顧,除了飲食控制及多運動、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外;利用血糖自我監測,也能做為飲食、藥物的調整依據,而且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進而還能降低因血糖控制不良所帶來的風險,如心肌梗塞、腦中風、洗腎、失明、截肢等併發症發生;這過程中家屬的支持及醫護人員鼓勵,能增加病患本身控制血糖的意願。也提醒若遇血糖控制問題及執行血糖監測的疑問可至糖尿病照護醫療單位諮詢。想了解更多血糖監測知識,請至:http://www.abbott-freesty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