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心

器官移植推手李明哲醫師接任雙和醫院院長 精進核心醫療能力 目標成為醫學中心前段班

器官移植推手李明哲醫師接任雙和醫院院長 精進核心醫療能力 目標成為醫學中心前段班#醫學中心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今(31日)舉行第六屆院長交接典禮,新任院長由專精器官移植的一般外科李明哲教授接任,將帶領雙和醫院持續精進核心醫療能力,肩負起醫學中心救治與照護「急、重、難、罕」病症之醫療使命。交接典禮在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林慶豐執行長、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陳潤秋局長、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及吳麥斯校長與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的共同見證下進行,由程毅君院長將印信交給李明哲院長,期許雙和醫院持續茁壯,邁向新高度。 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董事長表示,雙和醫院在歷任院長的帶領下,打下良好的基礎,程毅君院長以創新思維帶領雙和醫院克服層層挑戰,不僅通過醫學中心評鑑,於2024年正式升格為醫學中心,持續守護大台北地區居民健康,並將永續文化及精神深化至全體同仁中,率領雙和醫院貫徹淨零碳排目標,並斬獲「國家永續發展獎」殊榮,持續朝永續醫療領頭羊的角色邁進。此外,北醫大雙和校區與生醫園區也在2023年6月正式啟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擘劃也逐一實現。 吳麥斯校長指出,新任院長李明哲是台灣器官移植領域的權威,不僅醫術精湛,更具備俠醫仁心的情懷,並擁有豐富的溝通協調及跨團隊整合經驗 他秉持器官移植是推動尖端醫療火車頭的理念,期許李院長肩負起醫學中心的榮譽與重任,帶領雙和醫院持續進步。除引領神經醫學發展,精進急重症等核心醫療能力外,面對世界瞬息萬變,更要運用Gen AI等先進技術,優化改善人類的生活,提升人類的健康,以病人為中心,積極發展智慧醫療,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品質,邁向醫學中心的前段班。 程毅君院長表示,這三年來雙和醫院秉持「永續、共融、創新」的經營理念,在醫療本業上,積極配合國家衛生政策,幫助民眾在後疫情時代管理自身健康,並佈局智慧醫療,將先進科技、人工智慧與臨床醫療照護結合,優化民眾就醫體驗與醫療服務品質;在內部經營管理上,致力打造幸福職場,讓同仁以成為雙和人為榮。卸任後,將擔任北醫大創新發展執行長,持續為醫療服務及教育奉獻心力。 李明哲院長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隨後即在花東地區進行醫療服務,深耕器官移植領域超過30年,曾任慈濟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慈濟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科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花蓮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萬芳醫院專案副院長、雙和醫院醫務副院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及董事長、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台灣移植醫學學會常務理事,後續將憑藉自身專業及經歷,帶領雙和醫院急、重、難症醫療、照護,與器官移植等核心能力更上一層。 李明哲院長表示,雙和醫院是年輕的醫學中心,充滿幹勁與創新,並具備醫學中心、醫學大學及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豐厚資源,與雙北地區龐大的服務量能,將持續以此優勢精進核心醫療技術,落實醫學中心救治急、重、難、罕病患之使命,提升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不負民眾對於醫學中心之期待,也期許雙和醫院成為區域內指標之醫學中心,並且讓所有同仁都能以此為榮,共同書寫令人驕傲的雙和醫院歷史。

臺中榮總榮登美國《Newsweek》 2025 全球百大、台灣第一最佳智慧醫院

臺中榮總榮登美國《Newsweek》 2025 全球百大、台灣第一最佳智慧醫院#醫學中心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 與調研機構Statista 合作進行2025年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9月17日揭曉,臺中榮總勇奪全球第 99 名,為國內入選的8家醫院中唯一進入全球百大的醫院,也是台灣醫院第一次榮登全球百大智慧醫院的行列。 臺中榮總陳適安院長表示,臺中榮總於 2023 年首次參與評比就獲選為兩岸三地唯一入選前300名醫院,2024年為唯一入選前250名,今年更首次進入全球百大最佳智慧醫院的行列,感謝全體同仁的努力,也代表國內資通訊產業與醫療成功結合,才能得此殊榮。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與調研機構Statista今年已是第四次辦理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2025年主要評量依據資料包含: 一、同儕醫院人員推薦:邀請具備智慧醫院知識的醫院管理人員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推薦全球領先的智慧醫院。 二、Statista醫院成熟度問卷評估:由參加醫院填寫醫院導入使用數位技術成果評估,並由醫院數位長/資訊長進行確認。 三、JCI 與其他智慧醫療評比成績:參考納入評量總分。 陳適安院長指出,參與這次評比的醫院必須提交自評問卷資料,今年度問卷擴增為10大類別,分別為:醫院資訊系統完整度、電子功能、遠距醫療、人工智慧、虛擬醫療、機器人應用、病人滿意度、員工滿意度、病人安全科技與醫院取得國內外智慧醫療評比成績等。各項目還要求醫院補充提供智慧醫療實施成果、論文發表、創新成績、物聯網運用情形等資訊。 陳適安院長表示,透過先進資通訊技術與醫療作業結合,可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改善醫院服務流程與效率、大幅降低員工工作負荷、更有助於推動遠距醫療、遠距照護、精準醫療、預防醫療、提高病人生活品質等項目。 評比調查於今年6月進行,Statista共收集全球超過6000位智慧醫院專家推薦意見,依據國內專家推薦、國際專家推薦與Statista成熟度評估結果,計算每所醫院評分,其中,國際專家推薦權重高於國內推薦,讓評比更國際化。 2025年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共有28個國家、350所醫院被納入全球智慧醫院,第一名為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第二名為美國梅約診所,第三名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臺中榮總為全國醫院首次進入全球百大最佳智慧醫院行列,證明台灣智慧醫療成果已受國際矚目。 陳適安院長同時身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委託辦理「智慧醫療系統跨院驗證與取證計畫」總召集人,引領全國醫學中心共同發展人工智慧AI模型跨院驗證、取得專利、技轉與商化等工作 臺中榮總在陳適安院長領導下,榮獲多項國內外智慧醫療評比與獎勵肯定,重要成果包括:2024年獲得美國醫療資訊與系統管理協會 (HIMSS) 數位健康醫療指標評比 (DHI) 全球第二佳績;2023年為國內第一所通過美國醫療資訊與系統管理協會 (HIMSS) Stage 7 認證之國家級政府醫學中心;亦為國內第一所連續於2015年、2019年與2023年三次榮獲「智慧醫院全機構獎」獎勵之智慧醫院;為國內第一所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簽訂「智慧醫療教育訓練」長期合作備忘錄,吸引來自全球五大洲、超過40國80人次參訪臺中榮總,將智慧醫療成就分享給國內外醫院和專業機構,成績斐然。 臺中榮總將持續發展智慧醫院,團隊核心成員包括陳適安院長、李政鴻副院長、智慧醫療委員會陳昆輝執行長、資訊室賴來勳主任、以及陳信華、蔡尚峰、林維文及黃勝揚4位主任醫師兼副執行長,及8大組別組長共同努力。期待與國內各個醫療學研機構暨產業界合作,持續發展各領域智慧醫院應用。

回應滕西華 衛生署:保留法律追訴權

回應滕西華 衛生署:保留法律追訴權#醫學中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採訪報導)針對今(13)日有媒體報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批評,衛生署長想捧特定醫院是「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衛生署立即發布新聞稿回應,這次所有決策都是回應立法院的重要決議,並考量縣市首長及立委建議,替無醫學中心及偏鄉離島民眾就醫的權益著想,並為提升醫療品質所做的決定,可受社會公評。衛生署強調,院評鑑須經過公正公開的嚴格程序,絕不可能受個人的影響,對少數人士涉人身攻擊的不實言論感到相當遺憾,將保留法律追訴權。衛生署表示,全國仍有14 個縣市沒有醫學中心,縣市首長及立委已經多次積極爭取設置醫學中心,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也在今年4月決議,醫院評鑑結果如有通過醫院評鑑醫學中心合格標準的醫院,就應評定為醫學中心,衛生署也在 5月8日依此公告。之後因該委員會在5月9日又再次作成決議,應該在3個月內提出配套措施,並考量對健保財務及分級醫療的可能影響,回應立法院重要決議,衛生署決定本年度醫學中心評鑑,仍維持以往家數限制為原則,待研議配套措施後,再決定醫學中心家數的相關規範。依據健保局初步評估,每家區域醫院如經嚴格評鑑合格,升級為醫學中心後,平均每年健保申報增加約6千萬元,但因醫院需要相對增加醫護人力,並必須負擔支援偏鄉離島醫療的任務,對民眾就醫品質及提升偏鄉離島醫療有極大助益。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醫院,才能經嚴格的醫院評鑑程序升級為醫學中心,它升級在於服務品質及教學研究能力的提升,並不以增加病床數為條件,絕非如督保盟團體所言將增加病床4400床,健保費用更不可能因此增加132億,衛生署強硬表示,「這樣的推算毫無根據,非常離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