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癌是極容易復發及生長次發性原發癌(不同的區域再長另一個同樣的惡性腫瘤)的癌症。復發的病例中,將近90%都是在原來的病灶區。台灣的口腔癌大多是罹患在頰黏膜(嘴皮)、嚼食檳榔造成的黏膜下纖維化(嘴皮變硬)、手術後的疤痕、電療後的後遺症等都會造成張口度變小。嚴重的患者術後張口甚至不到一公分,嘴巴張不夠開醫師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就有可能沒有發現癌症復發而延誤早期治療,所以追蹤口腔癌復發的關鍵因素就在:張口度!張口度在兩公分以下就很難完整地檢查口腔的每一個角落。以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治療的口腔癌患者中來說,60%是第三期及第四期的中晚期口腔癌,術後都須要配合整形外科以顯微手術重建游離皮瓣、放射治療科輔助電療及血液腫瘤科輔以化學治療。雖然所施行的治療必將影響張口度,但是在口腔顎面外科楊榮武醫師以特定手術方式全心地治療下,95%以上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療程結束後八個月,張口度仍可達三公分,未來只要持續規律地練習張口,維持三公分的張口度是可預期的。張口度的改善除了兼顧到門診追蹤之外,對口腔衛生的清潔照顧、牙齒的治療等生活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