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0歲有三高病史的男子,日前因為聲音嘶啞持續2個月沒改善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做X光檢查後,發現竟是一顆達7.7公分的大型主動脈瘤壓到返喉神經,才造成聲音嘶啞無法痊癒。
一名60歲有三高病史的男子,日前因為聲音嘶啞持續2個月沒改善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做X光檢查後,發現竟是一顆達7.7公分的大型主動脈瘤壓到返喉神經,才造成聲音嘶啞無法痊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以往多數人的認知,總覺得心血管疾病好發於高齡者。事實上,隨著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此類疾病已年輕化,而如何從飲食改變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現代人重要課題。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表示,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與血管的疾病,可能因血管的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血流不順,產生各種不適症狀。想預防這類疾病,建議可選擇「地中海飲食」,這是一種著重吃「好的食物」,來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模式,相較於其他注重「食物份量」的模式,是更容易執行的健康飲食方式。預防心血管疾病,靠地中海飲食5原則林昱蓁進一步說明,地中海飲食將「好的食物」分成「每餐要吃」、「每天要吃」、「每週要吃」以及「偶爾吃」,建議參考原則如下:1. 「每餐要吃」的食物:未精緻的全榖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相較於精緻穀類,未精緻全榖雜糧類含有較多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可以補充身體所需微量營養素,不同顏色的蔬菜與水果,所含的植物素不同,可以增加身體抗氧化、抗發炎能力。豆類,如鷹嘴豆、毛豆、黃豆等植物性蛋白質,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2. 「每天要吃」的食物: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天然香料、乳類可使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作為烹調用油,並將無調味堅果當作點心選擇,使用蔥、薑、蒜、洋蔥等天然香料,減少鹽分的使用。奶類可選擇發酵奶類如無糖優格、優酪乳等有助於補充腸道好菌。3. 「每週要吃」的食物:魚貝類、白肉類、雞蛋大部分民眾的肉類選擇以紅肉類居多,如豬肉、牛肉,地中海飲食原則建議,每週選擇低脂的蛋白質來源,如魚貝類等海鮮食物、白肉類(如禽肉)、雞蛋,以上食物每週都至少2次,取代紅肉類,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4. 「偶爾吃」的食物:紅肉類、加工肉類、甜點、適量飲酒紅肉類建議每週少於2次,而加工肉類(如香腸、熱狗)每週應少於1次,甜點與精緻糖類食物建議不要太常吃,一次最多1份。適量飲酒指的是選擇紅酒,女性一天最多攝取110毫升酒精,男性一天最多則是220毫升。5. 需持續維持的好習慣:每日飲水1500~2000c.c.,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與充足的休息的習慣,地中海飲食中鼓勵大家要一起用餐,維持好心情,才能常保心血管的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許久不見的患者,因為嚴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幾個月來住院好幾次,可以說是從鬼門關繞了一圈,但出院沒多久,又出現胸悶問題,於是又住院做心導管手術,「心臟科醫師說,我這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很麻煩,所以這次出院,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看用中醫調身體,能不能不要再一直反覆?」需控制三高 老菸槍要戒菸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是粥樣斑塊沉積在血管壁並造成動脈狹窄的疾病。生活中許多會造成血管內皮發炎的因素,例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吸菸等,持續不斷地刺激血管內皮,這些發炎及受損的地方,會吸引白血球和血小板聚集,之後會伴隨膽固醇、脂肪、血栓、各類結締組織、鈣離子的堆積以及血管平滑肌增生,共同形成粥狀瘤斑塊,進一步使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這就是動脈粥狀硬化,而出現在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就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症。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因為冠狀動脈的血液是專門供應給心臟使用的,所以,當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時,就會出現心臟供血不足的症狀,也就是心肌缺血的症狀,稱為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病。最常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但是有少部分病人,特別是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並不會感到胸痛,需要特別注意。如果反覆引起胸痛,即是大家常聽到的心絞痛或狹心症。治療上,通常要控制動脈硬化危險因子,包括戒煙、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另外,也會依照症狀不同給予不同的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硝酸鹽類、鈣離子阻斷劑、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抗凝血劑、抗心律不整藥物、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藥物控制差的患者,則會做心導管手術,或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治療主軸冠狀動脈粥硬化症,中醫方面是屬於「胸痹」、「胸痞」、「心痛」的範疇,最早的描述見於《黃帝內經.靈樞‧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則病心痛」。到了東漢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進行專門論述,對其病因病機作了詳細的分析,同時提出具體治療的方藥,認為心痛是胸痹的表現,「胸痹緩急」也就是心痛時發時緩為其特點,其病機以陽微陰弦為主,以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治療大法。中醫認為胸痹的病機關鍵,在於外感或內傷引起心脈痹阻,其病位在心,但與肝、脾、腎三臟功能的失調有密切的關係。大多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虛者多見氣虛、陽虛、陰虛、血虛,尤以氣虛、陽虛多見;實者不外氣滯、寒凝、痰濁、血瘀,並可交互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濁多見。但虛實兩方面均以心脈痹阻不暢,不通則痛為病機關鍵。治療上會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分型,加以不同調理,另外會特定加入保護血管、通陽宣痹的藥物,不但可以改善病情,也可以預防復發。(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動物缺乏鎂數天後,就會開始痙攣,使腎臟受損,並且出現腎結石。心臟出現異常,並且有細胞死亡、出血或心臟肌肉鈣化等情形,即鈣質沈積在許多柔軟的組織中,如骨骼肌、腎臟,特別是動脈血管壁內。飲食缺乏鎂 心臟病死亡率高必須要有適量的鎂,細胞才能儲存鉀。所有的症狀,尤其是組織鈣化,在鈣質缺乏時更容易惡化。美式飲食中磷的含量過高,經常會引發致命的心臟病。只要給予充足的鎂,動物即使吃含大量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也不會出現心臟疾病。同樣地,追蹤那些飲食含豐富鎂的人們,令人驚奇的是,沒有出現任何心臟病或動脈粥狀硬化症。因此,缺乏鎂是導致心臟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這是無可置疑的。鎂能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鎂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催化劑;心臟病的存活者,每天服用一些愛普森鹽,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在一個研究中,血液中含鎂量高的人(每一百CC血液中含二‧○六毫克),平均膽固醇的含量為一七○毫克;含鎂量低的人(每一百CC中含一‧七一毫克),平均膽固醇的含量為四七○毫克,這是心臟病隨時可能發作的危險數字。(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及轄內分駐所警察,3月開始進行心肺功能檢查,檢測發現警察肺功能異常比例偏高,可能是工作壓力還有汽機車排放廢氣的煙害,使得肺功能問題比例較多,有將近3成,目前受檢的200多人中,8人有心血管功能異常,比院內檢查異常的比例低,但是55人有肺功能異常,比例偏高。「動脈波」測血流 彈性好血流慢豐原醫院心臟科醫師曹承榮表示,心血管功能檢查部分,以「動派波」測試血流的速度,如果血管彈性好血流速度就會比較慢,相對地如果血管開始硬化,血流速度就會比較快,以年紀為基準檢測動脈波,就能測出血管是不是比實際年紀老。動脈波速度快 血管硬化現象另外「踝肱血壓指數」,則是透過手臂跟腳踝的血管壓力比,檢測有沒有血管狹窄或阻塞的問題,受檢員警中有8人指數異常,大部分是動脈波速度快,有血管硬化現象,少部分是出現血管阻塞現象。PM2.5 會造成肺部慢性發炎肺功能檢測則透過最大吐氣量評估肺功能,此項檢查,可篩檢出有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的潛在病人,員警可能因為工作壓力、排班值勤等作息問題影響身體狀況,另外在路口指揮交通,吸入車輛廢氣,PM2.5懸浮微粒會造成支氣管及肺部慢性發炎,影響肺功能,另一個可能的問題則是抽菸或二手菸。肺功能異常 高機率致慢性肺病受測員警肺功能異常值高達27%,比例偏高,將近3成,肺功能異常的族群,有很高的機率演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但是如果初期及早控制,就能避免惡化,但是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易忽略警訊,醫師建議若有異常狀況,就要回診進一步追蹤確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生活形態、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越來越多人有心血管方面的困擾,只要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產生!日前,一名菸齡約有50年的施先生,因平時抽菸偶爾會出現胸悶,所以每當症狀出現時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爬樓梯,差點喘不過氣來,才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心臟血管有嚴重的粥狀硬化及堵塞現象,且心肌嚴重缺氧,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他接受了藥物治療及心導管支架置放術,而目前冠狀動脈已沒有明顯再狹窄狀況,胸悶症狀也恢復正常。膽固醇攝取過多 恐易造成血管硬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群耀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心臟及血管,提供了身體的血液循環,但隨著體內膽固醇過高、血管內皮不完整,就會使得血管逐漸纖維化、鈣化、硬化,進而誘發其他的併發症。然而,併發症主要可以分為3種,第一血管窄縮,造成血流不足,心肌供氧量減少,就會容易引發胸悶、腦中風等;第二血管擴大,形成血管瘤,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第三則是血管本身較差者,一旦受到外在刺激(如過冷、情緒激動)時,就會引發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塞。抽菸、三高、肥胖 皆為高危險群目前在台灣發病年齡約為30~40歲,且正逐年降低中,除了膽固醇外,抽菸、肥胖、三高、代謝症候群等,也是容易引起動脈粥狀硬化的因子,只不過,黃群耀醫師表示,有些心血管患者並非高危險群,因此,推測可能與食品添加、環境因素等有關。且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隱形的疾病,通常並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建議高風險群民眾,早期偵測、早期預防,如此一來,才能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發生率,而過去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容易增加血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可藉由超速雙源電腦斷層掃描,來偵測早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只是目前這台健保尚未給付,需自費(約5千~1萬8)。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個性格開朗的人不太可能有高膽固醇。研究發現,中年樂觀者有更好的「好膽固醇」水平,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並有助於消滅壞的膽固醇。此外,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也有較低的甘油三酯水平,參與血管硬化的脂肪分子。研究人員說,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樂觀的傾向,可產生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審慎的飲食、良好的體重控制。美國分析研究數據,包括電話訪問和實驗室測試990位40-70歲的中年者。訪談的基礎,根據同意或不同意的語句,如「我不確定」、「我會期待更好的」等,參與者的樂觀程度分數為6-30。樂觀分數較高的人,也有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這個理想的膽固醇形式,被認為是能預防心臟疾病。對於樂觀的規模每增加五點,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每100毫升就會增加1毫克,相同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將轉換為3%減少心臟疾病的風險,而適量運動也可降低6%心臟疾病的風險。領導研究報告的作者朱莉亞說,這是一個額外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相互交織的,有樂觀的觀點看世界,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不過紐約羅斯福醫院心臟病專家弗朗茨則表示,很難去說是否樂觀會改變、影響膽固醇,或者還有其他導致膽固醇變化的可能性。
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三名。血管硬化阻塞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患者年齡層不斷下降,不少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經常外食,蔬果攝取量不足,使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造成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平等院區三樓內科病房-施麗香護理長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年輕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及正確飲食習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應保持好心情、不隨意動怒;根據研究指出,睡姿採右睡者,心跳會趨於緩慢,全身會容易放鬆,可幫助入睡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需長期規律的運動、不抽煙、健康均衡的飲食。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消除血中脂肪的能力減少動脈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球、健身操、爬樓梯、爬山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施麗香護理長建議,運動方式請遵照三三三法則:(1)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2)每次至少要有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3)心跳的速率至少要有130次以上。在飲食方面,要做到三少二多,少鹽、少油、少糖及多新鮮與多蔬果。「蔬果579」是近年來一直被提倡的健康飲食型態,建議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選擇5-9種不同種類與顏色的蔬果。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柑橘類水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血管的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讓您遠離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可避免自己年紀尚輕卻有80歲的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