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

冬季想養生!中醫師教養腎必按三穴位

冬季想養生!中醫師教養腎必按三穴位#穴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很多人知道養腎的重要性,尤其是冬季,我們更適合適當的補充一些黑色食物 來補充腎氣、抵抗寒冷,提升免疫力!中醫認為腎藏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更是生長發育及生殖之源,此外腎主骨生髓,而腦為隨海,由此可知中醫的腎和大腦功能也有相關密切的關係。扶原中醫總院長郭大維醫師表示,簡單地跟大家介紹足少陰腎經上的三大穴位,這三大穴位記起來,冬季養陽穩妥當!一、太溪穴-滋陰補腎氣、壯腎陽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和原穴,為補腎的重要穴位。所謂輸穴就是指經氣匯聚之地;而原穴則是原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腎經的原發力和原動力都在這裡。取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二、照海穴-滋腎清熱、補益腎水、通調三焦照海穴為八脈交會之要穴之一,尤其針對腎陰虛所引起的症狀,如健忘、失眠、頭髮乾燥、畏寒怕冷等,也可以按摩照海穴來緩解。取穴:位於足部內側,內踝尖的下方凹陷處。三、大鐘穴-益腎平喘,調理二便大鐘穴為腎經上的絡穴,什麼是絡穴呢?顧名思義就是「聯絡」的意思,大鐘穴可以同時調節我們的腎經,以及與腎經相表理的膀胱經,主治咽喉痛、神經衰弱、月經不調、泌尿道疾病等。是的,看到主治咽喉痛不要懷疑,腎經通咽喉,所以也常用於治療咽喉部位的疾病。取穴:在足內踝下方,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除了按壓以上三大穴位之外,每天睡前泡泡腳,也有助刺激穴位,起到滋補元氣、壯腰強筋的作用喔!冬季養生就從養腎開始~

無徵兆突發暈眩 按穴道可即時舒緩

無徵兆突發暈眩 按穴道可即時舒緩#穴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暈眩相信大家對於暈眩一定不陌生,暈眩通常發生的很突然,事前完全沒有原因或癥兆。造成暈眩的因素很多,多數人是因為內耳的耳石脫落、肩頸僵硬影響,而少數人則是因為耳朵內部發炎、梅尼爾氏症等因素,想要改善、治療暈眩問題,還是要先找出本原因才行。症狀原理有些人在暈眩發作時,會因為緊張而顯得精神緊繃,身體不舒服,再加上心理因素,使得暈眩症狀加劇,嚴重者甚至會併發呼吸困難等問題。其實,多數人的暈眩是壓力、疲累、睡眠狀況不佳等造成,通常在短暫休息後,都可以獲得緩解。頸部僵硬造成的暈眩可按壓頸部反射區,而耳石脫落因素則可按壓內耳反射區。若頭暈伴隨有嘔吐、說話不清楚、意識不清、視力模糊、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就不單純只是頭暈,建議就診查出病因,再對症下藥。穴位‧反射區的點穴‧刮痧按摩方式1)湧泉穴/位置/位於腳掌上,將腳趾頭往前彎,足心前1/3處最凹陷處,也就是第二與第三的足趾縫至足跟的連線前方前方1/3處。方式/以大拇指抵住刮痧板,由上往下輕輕刮,在刮時會有微微的脹痛感。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2)昆侖穴/位置/位於外踝尖與足跟腱連線的中點凹陷處。尋找穴位時,可坐著並把足部垂直著地,外踝尖與足跟腱連線會有個明顯凹陷處,即是昆侖穴所在。方式/以刮痧板輕刮,會有輕微的脹痛感。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3)內耳反射區/位置/內耳反射區為足背反射區,位於足背的第四腳趾與第五腳趾下方帶狀區域。右耳反射區位於左腳,而左耳反射區在右腳。方式/以刮痧板輕刮,會有些疼痛感。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4)頭部腦部反射區/位置/頭部腦部反射區為腳底反射區,位在兩腳的腳掌大拇指的下緣處。左半邊的頭部腦部反射區位於右腳;右半邊的頭部腦部反射區位於左腳,若是左腦痛則刮右腳。方式/以點穴筆輕刮,有微輕微脹痛感即可。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5)頸部反射區/位置/頸部反射區為足底反射區,位於兩腳腳底腳拇指的最下緣(也就是頭部腦部反射區下方處)。方式/以點穴筆輕刮,有微輕微脹痛感即可。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本文摘自/睡前3分鐘足部按摩疲勞BYE!:46種腳底點穴X刮痧X反射區按摩技巧,遠離到處痛的大小毛病/出色文化)

女性必備!舒緩經痛急救5腳底穴道

女性必備!舒緩經痛急救5腳底穴道#穴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經痛經痛是現代女性常見毛病之一。女性在經期時,常伴小腿疼痛、腰痠,有時更有經血過少、顏色暗紫或血塊、頭痛、嘔吐等症狀。若經痛已經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或每次經其實都會痛到下不了床,建議在非經期時,找專門醫師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肌瘤等疾病造成的因素。症狀原理造成痛經的原因可大致分為原發性、續發性,通常原發性經痛是從初經來潮時,即有的症狀,大多發生在月經來潮的第一至第三天;而繼發性痛經則主要是骨盆腔內疾病引起,像是子宮肌瘤、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症等。一般來說,若是原發性痛經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在經期結束後,症狀就會解除,而續發性痛經則需要治療造成原因,才能徹底改善痛經問題。穴位‧反射區的點穴‧刮痧按摩方式1)太衝穴/位置/位於足背上,足背第一趾骨與第二趾骨骨底結合部的前方凹陷處。方式/以點穴筆按壓時,會有脹痛感。每次壓十秒鐘後,休息五秒鐘,再繼續按壓。三次為一組,每次按壓三組。按壓太衝穴時,可用點穴筆輕微轉動,加強效果。2)行間穴/位置/位於足背,腳背大拇指與第二趾終間夾縫的赤白肉際處,也就是第一與第二趾縫端的凹陷處骨底結合部的前方凹陷處。方式/以點穴筆按壓時,壓的力度以有痛感即可。每次壓十下後,休息五秒鐘,再繼續按壓。三次為一組,每次按壓三組。3)三陰交穴/位置/位於足內側,於內踝尖上三吋,脛骨內側後緣處。方式/以刮痧板輕輕刮,會有明顯的痠麻脹痛感。刮十下後休息五秒鐘,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4)子宮或前列腺反射區/位置/子宮或前列腺反射區位於足內側反射區,在內側踝關節下方的部位。男性為前列腺反射區,女性為子宮反射區。方式/以刮痧板輕輕刮,若有問題時,會有明顯的痠麻脹痛感。刮十下後休息五秒鐘,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5)生殖腺反射區/位置/生殖腺反射區位於足外側反射區,在雙腳跟骨外側。男性此區為睪丸反射區,女性為卵巢反射區。方式/以刮痧板輕輕刮,有輕微的痛感即可。刮十下後休息五秒,再刮十下。三次為一組,每次刮三組。(本文摘自/睡前3分鐘足部按摩疲勞BYE!:46種腳底點穴X刮痧X反射區按摩技巧,遠離到處痛的大小毛病/出色文化)

輕按腹部4穴位 改善便祕、消水腫

輕按腹部4穴位 改善便祕、消水腫#穴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上班族都因為久坐又缺乏運動,長期下來肚子就累積了一層厚厚的脂肪,想要瘦小腹就要從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下手,只是腹部因為裡面內臟多,不適合使用魔法拍拍棒,我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手指或是手掌去按壓,以順時鐘方式輕輕拍打腹部,刺激經絡,同時可以搭配精油或按摩油,使皮膚吸收天然植物精華,達到瘦小腹、幫助排便的效果。改造部位|腹部排毒經絡|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拍打方向|順時針輕按肚臍周圍美容穴位|水分穴、天樞穴、大橫穴、關元穴1.倒 10 元硬幣大小份量的精油按摩油於手掌上,均勻塗抹於腹部。2.以四指靠攏,用順時鐘方向,繞著肚臍輕以圓弧狀按摩,刺激肚臍旁所有經 絡。3.以手指指腹輕壓水分穴、 天樞穴、大橫穴、關元穴各1分鐘,促進局部循環。激瘦!瘦身穴位加強版-水分穴水分穴位於肚臍上面1寸處,一個大拇指寬,也就是一橫指寬的地方。水分穴顧名思義與水分代謝有關,經常按摩此穴位可以幫助排除多餘水分、消除腹部腫脹、改善腸胃炎。-天樞穴天樞穴分別位於肚臍兩側2寸處,也就是三根手指頭的地方。可以改善腹痛、 腹脹、便祕、腹瀉、水腫的問題,進而促進腸胃蠕動,達到加速脂肪代謝的效果。-大橫穴大橫穴分別位於肚臍兩旁4寸處,大約是五根手指頭的地方。大橫穴可以溫潤腹部,並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問題。-關元穴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3寸處,也就是四根橫指的地方。關元穴可以改善內分泌失調、腹瀉、頻尿的問題,並加強腹部血液循環、延緩老化。(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

中醫治失智症 按摩2穴位緩腦部退化#穴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衛生環境改善、醫藥進步,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大幅成長,失智症的人口也快速增加。一名80多歲老太太,1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情緒不穩定、嘴亂碎碎念停不下來,就醫至中醫科診療。經密集以針灸治療3個多月後,老婦病況明顯改善。阿茲海默症 佔所有失智症中高達6成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人有失智困擾,80歲以上再提高為每5人中有1人。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發現,在失智症的常規治療中,再輔以針灸治療,可有效幫助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失智症依病因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約占所有失智症60%;血管性失智症,是腦血管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可逆性失智症,則是由某些原因,例如營養失調造成,治療後可恢復。家人可幫忙按摩百會穴、四神聰穴 促進氣血循環康鍾禧主任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研究證實,中醫療法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來看,比起單純使用西藥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後,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都比較好。中西醫合併治療雖可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改善病人的認知及日常生活能力,但不論是中醫或西醫都無法治癒,預防就成為重要關鍵。康鍾禧主任建議,讓失智症患者多參加團體活動,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家人在家中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例如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直上的交叉點)和四神聰穴(距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4個穴位)多加按摩,促進頭部的氣血循環,有助減緩腦部退化。

過敏性鼻炎影響入睡 中醫2穴位安神

過敏性鼻炎影響入睡 中醫2穴位安神#穴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陰虛陽亢的體質,對環境或食物的反應度特別高,休息和放鬆都有助於改善敏感度。生活中有兩個時段如果大腦不放空,過敏幾乎都會上身,就是吃飯和睡覺。 一般我們都認為只要打噴嚏、流鼻水就是鼻子過敏,其實真正的過敏性鼻炎是接觸到「過敏原」才引發,在國外最常見的是「花粉熱」,遇到百花盛開的季節,空氣中充滿各種花粉,如果對花粉過敏,吸入之後就會引起過敏性鼻炎。 台灣則是由於空氣汙染,或季節轉換,尤其是濕度變得很大的時候,塵蟎生長快速,許多小朋友接觸到就會開始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甚至眼睛發紅、發癢、流淚。從接觸過敏原到發作的時間通常只有幾分鐘,一般不會超過幾個小時。發作時所流出來的鼻水是很清澈的,和鼻竇炎那種黏稠鼻涕顯然有區別。 延伸閱讀: 失眠睡不好?就吃水果吧!營養師教你吃「3大助眠水果」一覺到天亮 睡不好又頭鈍鈍,過敏性鼻炎痛苦誰人知 過敏性鼻炎最大的痛苦是會影響睡眠,因為鼻塞無法好好入睡,隔天頭昏腦脹,專注力變得很差,以至於影響課業學習和工作能力。由於長期鼻塞缺氧,加上睡不好,自律神經失調,又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對抗感染的功能降低,變得容易感冒,或發展成為「慢性鼻竇炎」。所以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常常混雜在一起,而過敏性鼻炎才是引發一切的根本病因。 過敏性鼻炎不只影響鼻子而已,也容易合併氣喘、過敏性結膜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甚至還使很多小朋友產生了「過動」現象,這些都是極為難治的毛病。在外觀上,因為鼻過敏的關係,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也不順暢,造成黑眼圈,甚至出現眼袋。 延伸閱讀: 長者睡覺老是抽筋?5方法可預防 中藥調理加足夠休息,降低過敏機率 我們身體的反應度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一些變化,例如過敏原檢驗出來強度很大,但碰到時卻沒事,原因就在於身體的反應度很低,也就是說,過敏反應被身體抑制下去了,所以當事人完全沒有感覺。那要如何讓身體對過敏的反應度降低呢? 1)陰虛體質要用中藥調理/ 第一就是要改善「陰虛陽亢」的體質,因為這種體質的反應度特別高,不只對過敏原,就連對燥熱的食物也會有很大反應,一碰到就容易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雖然發作時間很短暫,不像過敏性鼻炎要一兩個星期,但這就代表身體的反應度太高。此種陰虛的易感體質可用中藥來調理。 2)要多休息,別過度消耗精、氣、神/ 第二就是要「多休息」。過度忙碌容易造成陰虛體質,也會大量消耗精、氣、神,讓身體的敏感度加劇。現代人真的太忙了,學業、事業、家庭、人際各方面,都讓我們終日不得閒,如果很多事放不開,無形中給自己很多壓力,最後身體都會變得非常敏感。 休息足夠,放鬆得法,過敏好一半 而有些人明明就可以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但成天想東想西,擔心這煩惱那,還不時讓一大堆無意義的事情卡住自己,一刻也不得清閒。殊不知大腦使用過度會「耗陰」,形成陰虛陽亢體質,若還不知休息,隨後會「耗氣」、「耗血」、「耗精」,一路消耗下去,最後身體變得極端敏感,百病叢生。如果再加上老是吃得太飽、吃得太快,或是隨便亂吃,還會衍生出各種奇病、難病和怪病,日子就真的不好過了。 所以,休息和放鬆都有助於改善身體的敏感度,尤其是吃飯和睡覺兩個時段一定要絕對放空。如果覺得很難做到常常放空,至少要能做到每兩個小時強迫自己「暫時」清除大腦雜念兩分鐘,這段時間閉眼放鬆做深度腹式呼吸,並告訴自己這兩分鐘是「真正做自己,為自己人生而活」的時間,讓身心進入暫時的舒緩狀態,這樣對改善敏感體質會非常有幫助。 良好的睡眠就是在「養陰」,這是改變陰虛體質的第一步,也是改善身體敏感度的首要任務。生病,雖說是身體上的問題,但其實心理層面的影響更大。心理影響生理的結果,在此可見一斑。 改善過敏性鼻炎的兩大穴位 每天早起時,先將兩手搓熱,再按壓迎香穴和印堂穴各3分鐘。 迎香穴:兩側鼻翼外緣,與法令紋的交叉處。 印堂穴: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本文摘自/五代中醫救命之方:保心臟、斷焦慮、抗血糖、去肝炎,急慢症實證病案大解析/幸福文化)

揮別頑固偏頭痛 清淡飲食法2原則

揮別頑固偏頭痛 清淡飲食法2原則#穴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偏頭痛患者多半愛吃重口味,試試水煮食物,比最強的西藥止痛藥還有效!而且不到兩週就能改善。現代人由於飲食的西化,加上生活和工作上各種壓力,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頭痛的困擾。根據統計,全台有一百五十萬人為偏頭痛所苦,吃止痛劑過活的人更超過十萬人,而且絕大多數是30、40歲的青壯年,偏頭痛到底有沒有能根治的方法呢?發作前看到閃動線條 懷疑是偏頭痛老陳是我相交30幾年的高中同學兼老友,也是個標準的「美食家」,全台灣哪裡有頗負盛名的美食,他通通瞭如指掌。然而他說不知為何偶爾會突然出現頭痛欲裂的情況,但我覺得他發作的時間實在太久了,有時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漸漸平息。他說發作起來還會怕光、怕吵,甚至噁心、嘔吐,幸好吃止痛藥還算有用。就讀醫學院的我,對疾病有較深的敏銳度,希望他先去檢查看看,因為我覺得他的頭痛很不尋常,他的頭痛是有「預兆」的,就是發作前會看到一些線條不斷閃動,有時候是亮點,有時候是重疊影像。預兆出現大約一小時就會開始發作。我懷疑這是目前醫學上非常難治的「偏頭痛」,和一般的頭痛不一樣,我要他去檢查看看,但他說算了,反正痛過就好了。調整飲食口味,偏頭痛不藥而癒我懷疑是一個原因引起,便問他:「我們每次見面都會享用美食,雖然是好吃沒錯,但我覺得口味大多偏重,例如煎炸、大火快炒、又鹹又甜,或是很多調味料或醬料,甚至有些是加工品......你是偶爾才吃,還是常常吃這些重口味食物?」他的回答果然不出我意料之外。除了早餐為了方便,吃的東西比較固定之外,午餐、晚餐都是盡量找知名或排隊的美食。但其實就連早餐也很重口味,比較常吃燒餅、油條、煎包、煎餃之類,就連平常的點心也是餅乾、麵包、甜食、油炸食物。偏頭痛患者多半愛吃重口味臨床這麼多年,因為偏頭痛來求診的病患日益增多,就我的觀察,絕大多數偏頭痛都和重口味有關,我都會勸他們如果能改變飲食習慣,對病情會有很大幫助。不過,飲食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口味更是難上加難。老陳嘆氣的說:「要我改吃清淡,那還不如死了算了,目前吃藥還算有用,先試看看吧!」「你記不記得我以前說過,如果口味改為清淡,偏頭痛很有可能不藥而癒。事已至此,你不妨試試看!」我建議他不要再吃藥,也不要吃外食,請個會煮飯的華人大嬸,要她把所有食材都一律清蒸水煮,盡量少放鹽和所有調味料,用薑、蔥、洋蔥增添風味,至少先試一個月看看。清淡飲食法,兩週見效兩星期後,他興奮地來電說:「奇蹟出現!才兩星期,頭痛就減輕一半,比世界上最強的西藥止痛藥還有效!而且,舌頭的味覺也改變了。」以前他的口味要越吃越重,才能感受到味道,改為清淡飲食後,剛開始的確很不習慣,但幾天後卻發現竟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是一種清新可喜的感覺,反而覺得以往的重口味像是濃妝豔抹。三個月後,他又打給我,接到的第一句話是:「報告!完全沒有再發作頭痛,已經超過一個月了。」我心裡為這位老朋友開心,困擾將近十年的頭痛,竟然完全沒有用藥,不到兩個月就好了。如果你也經常受到偏頭痛困擾,強烈建議使用奇蹟式的清淡飲食療法,只要先試試兩週,你會感受到食物神奇的力量,也才能真正治好偏頭痛。清淡飲食法的原則 重點一所有食物一律用清蒸水煮,蔬菜一定要比肉多,肉類以兩隻腳(雞、鴨)或沒有腳(魚、海鮮)的為主。 重點二蔬菜汆燙後拌入少量的鹽和冷壓亞麻仁油,半油水炒也可以,絕對不可以爆香、大火快炒,重口味的調味料更要避免。(這飲食除了頭痛之外,三高也適用)緩解頭痛的三大穴位 穴位:常見能緩解頭痛的穴位有百會穴、風池穴及合谷穴。 做法:熟知這三大治頭痛的穴位,在頭痛時,趕緊按壓或環形按揉,可以幫助舒緩不適。位在頭頂正中心,兩耳交連線和頭頂正中線的交點處。百會穴是全身氣之匯集處,頭痛時按壓此穴,能有效緩解疼痛。在耳後頭枕骨下,髮際附近的凹陷處。又名虎口穴,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中點處。(本文摘自/五代中醫救命之方:保心臟、斷焦慮、抗血糖、去肝炎,急慢症實證病案大解析/幸福文化)

便秘好煩惱!按壓2穴道輕鬆改善

便秘好煩惱!按壓2穴道輕鬆改善#穴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許多女性都有便祕的煩惱。因為腸齡老化使得功能衰退,許多高齡者也會出現便祕。此外,即使有定期排便,但仍有因為排不乾淨或腹漲的話,也要考慮便祕的可能性。毒素和老舊廢物一旦留在體內,就會造成各種不適症狀。減肥、壓力、血不足使腸道乾燥 造成便秘大部分的便祕是由於生活習慣和飲食所引起的。如果過度減肥、纖維與水分不足、過多的壓力、運動不足……等這些生活習慣的人,請先改善這些壞習慣。就東方醫學來說,以上這些生活習慣,再加上「血」的不足會使得腸道乾燥,糞便因此不容易排出,這也是造成便祕的原因之一。好好攝取不足的營養素和水分,再好好地消化,以重整體內循環是有必要的。此外,攝取水分時,推薦大家飲用有助於體內淨化,並消除手腳冰冷的白開水。除了雙腳按摩之後,早上剛起床或吃飯前飲水也是很好的。可改善便秘的穴道• 承筋/就位在腓腸肌正上方一點的位置。• 怎麼找?/從阿基里斯腱往上到腓腸肌的中央,找到肌腱與肌肉的交界處。從這裡再往上,也就是腓腸肌最凸出的地方。• 足三里/位於膝蓋下方骨頭凸起處外側的凹陷裡。• 怎麼找?/沿著脛骨前緣往上,在手指停下來的地方往外約兩公分,就在膝蓋下方的凹陷處。(本文摘自/按摩小腿肚,一生都不胖/高寶書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