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法

防失智別靠銀杏!營養師推地中海飲食

防失智別靠銀杏!營養師推地中海飲食#飲食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好怕到最後,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記憶一點一滴流逝的失智症,是很多人比起癌症、中風等各種重大疾病還要更害怕的病,因此當然希望可以預防失智症,但是聽說過去被認為能預防失智的銀杏好像沒有效用,那麼,還有什麼是能預防失智的呢?醫師表示:「運動是預防失智最好的方法,不要迷信某些食物或健康食品,只要『健康飲食』就能預防失智!」銀杏證實無法預防失智 不如現在起身動一動早期一直被標榜可以預防或改善失憶症狀的銀杏,已經在去年被證實對預防失智沒有幫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游家銘表示,銀杏早期在研究中發現具有增加末梢血液循環的作用,所以被認為可能有助腦循環,但是在大型的研究中,卻看不出明顯的效果,也發現沒有統計上的意義,因此已被認為預防失智無效。他表示,若想要預防失智,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可以增加換氧量的、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例如快走、慢跑。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百誼也說,無論是動腦,或是動身體的運動都能有效預防失智症,不需要多激烈,或一次一定要做多久,只要是能帶動全身系統的血液循環的運動,都將帶來幫助,而運動時良好的情緒,更能幫助預防失智症,隨時能多活動就動。是咖啡還是咖哩可以預防失智呢?至於在飲食上,到底要吃什麼才能有效預防失智呢?是咖啡?還是咖哩呢?游家銘醫師說,雖然新加坡早先曾發表研究,認為多吃咖哩的人比較不容易發生失智,但是此說法仍沒有大型的研究可以確認與支持其理論。而之前有報導提到-喝咖啡可以預防神經病變,也只顯示在預防偏頭痛與保護肝臟上。另外,在小型研究上,似乎有喝咖啡習慣的人,是巴金森氏症的病例較少,而非失智症,因此喝咖啡在預防失智的成效上,並未看到有利的證據。游家銘認為,目前失智症主要還是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有關,因為目前引起失智的原因仍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很難從食物上去建議該如何補充或治療,但是在臨床上發現,失智症患者大多脫不了有三高症狀;有些病人後來慢慢走向中風,而有些人則走向了失智。由此推測,「三高」可能會對腦部的代謝產生傷害,所以預防三高,亦能預防失智。怎麼吃防失智?「地中海型飲食」不可少邱百誼醫師表示,與其說吃什麼東西可以預防失智?倒不如從日常的飲食習慣改變開始做起,包括飲食清淡、多蔬果、少紅肉。飲食的原則,建議偏向採取「地中海型飲食」。地中海型飲食採取的是多蔬果、少紅肉原則,青菜水果含有多種必需的維他命,而目前已知紅肉中的膽固醇和油脂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同時還會產生阿茲海默症的變性蛋白,所以地中海型飲食的原則,可以說是預防失智症最好的飲食模式。臺式食物也能吃出「地中海飲食」但說起「地中海型飲食」,大家就想起生菜沙拉、火雞胸肉、橄欖、橄欖油......在台灣這些食物並不是那麼好取得,也不太合臺灣人的胃口,該怎麼辦呢?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其實地中海型飲食不一定要完全照歐洲人的吃法,只要抓住它的大原則:1) 蔬菜要比肉跟飯加起來還多。2) 主食類只選擇粗糧,例如糙米。3) 肉類一天不超過自己一個手掌大,並且以魚類為主。4) 水果一天不超過自己兩個拳頭大。5) 不吃喝任何額外加糖的食物、飲料。6) 油脂盡量選擇冷壓,或可以聞得到堅果原有香氣的油脂,並且買小瓶裝,用完再買,不要貪買大罐的便宜,或想要「呷卡久」。7) 堅果類每天吃兩湯匙。營養師劉純君說,臺灣人怕生食蔬菜會「太冷」,蔬菜可以不必生吃,可以煮熟吃,而烹調法也不一定只能吃水煮蔬菜,畢竟我們的腦部還是需要油脂;因為我們的腦組織本身就是由很多油脂所組成,所以菜也可以用炒的,但是要稟持「少油」的原則,炒菜的時候油也不要爆太久,最好熱鍋、冷油,快速拌炒,以免讓油質變而傷身了。最後,在肉類的選擇上,除了魚肉以外,我們的土雞肉也很好,用少油脂的雞胸肉來煮,一樣美味、低脂又健康。至於這幾年的食安風暴,你是否擔心橄欖油有太多假貨呢?那麼,我們也可以用冷壓的花生油和苦茶油來涼拌,營養價值絕對不輸橄欖油的。(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哪種飲食好?阿優吠陀療法區分3體質

哪種飲食好?阿優吠陀療法區分3體質#飲食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阿優吠陀療法中,最好的飲食方式與照料情緒的方式取決於你的體質。而體質則取決於不同元素、生理及心理屬性。三種體質的基本原則如下:風性體質(Vayu,亦名為vata):屬於脈動原則,主要負責神經系統,由風和乙太組成。風型人:高瘦體型、多話、心思易變,膚色偏土色、毛髮茂密、喜歡吃辣和油膩的食物、易便秘、喜歡旅行、享受生命、淺眠。膽汁體質(Pitta):屬於能量原則,負責管理膽、新陳代謝系統,由火和水組成。膽汁型人:中等體型、多汗、膚色粉嫩、早禿、沒耐心、非常多話、喜歡吃喝、勇敢、有雄心抱負、睡眠正常。黏液體質(Kapha):屬於體液原則,負責處理黏液—痰或排泄系統,由水和土組成。黏液型人:矮胖體型、多汗、膚色偏白、心智穩定、安靜、胃口正常、容易口渴、時常休息、熟睡。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請閱讀下列針對每種體質的失衡與平衡的描述,想一想,哪種描述最符合你的情況? 風性體質擁有這種體質的人一旦處於平衡狀態,就會精力充沛、充滿生氣、熱情洋溢、心智清明警覺、靈活應變、興高采烈、想像力豐富、善解人意、十分健談、反應迅速。一旦失衡,就會坐立不安、心緒不寧、焦慮或擔憂、淺眠、容易讓自己過度操勞、疲倦不堪、便祕、體重過輕。 膽汁體質擁有這種體質的人一旦處於平衡狀態,就會溫暖親切、很有愛心、心滿意足、享受挑戰、消化能力強、容光煥發、注意力集中、表達能力清楚準確、勇敢無畏、靈敏機智、聰明過人。一旦失衡,就會成為嚴厲的完美主義者,老是感到沮喪、生氣、易怒與沒有耐心;患有皮疹、少年白或早禿。 黏液體質擁有這種體質的人一旦處於平衡狀態,就會深情款款、富有同情心、耐心十足、寬宏大量、情緒穩定、輕鬆自在、動作慢、很有條理、性情沉穩、樂觀正面、擁有好回憶、耐力十足、自然的抗病能力。一旦失衡,他們往往就會沾沾自喜、沉悶乏味、無精打采、占有欲強、過度黏人、體重超重、油性皮膚、容易過敏、消化緩慢、老是睡過頭。撫慰不同體質的食物依照你的基本體質評估,你可以閱讀以下內容,了解哪些食物可以撫慰你的體質、以及季節性飲食與阿優吠陀六種味道的重要性,看看現在你的飲食中是否可以改變一、兩件事物,藉此恢復能量的平衡。而且,當你行動的時候,要記得聆聽直覺的細語。 風性體質:偏好較濃郁的溫熱食物,例如野米濃湯或麥片牛奶粥;所有的油;鹹、酸、甜的味道;撫慰人心、讓人滿足的食物。需要避免的食物是紅肉、玉米和黑麥。最好也少吃一些澀味的水果,例如石榴、梨子、小紅莓和蘋果(不過這些水果拿來煮,效果會很好)。 膽汁體質:選擇冰或溫的食物,避免熱氣騰騰的食物;可吃稍微濃郁的食物;苦味、甜味和澀味。不要攝取太多脂肪和油脂,試著避免太鹹和太酸的食物,例如醃漬食品和酸奶油。有澀澀的綠葉蔬菜的涼爽沙拉, 是平衡過度活躍的膽汁體質的絕佳選擇。冷麥片牛奶、肉桂吐司和蘋果汁是最完美的早餐組合。 黏液體質:選擇溫熱的清淡飲食,烹煮時不要加太多水。在食物中增加苦味(生菜和其他綠葉蔬菜)、辛香味(香草和香料)與澀味(蘋果、石榴、小紅苺、梨子和豆莢),即使無法在所有飲食中都加入這些味道,至少盡量在大部分的食物中加進去。只能加最少量的奶油、油和糖。吃辛辣的食物將促進消化功能,讓身體溫暖起來。避免攝取所有的糖,只有未經加工的蜂蜜例外。(本文摘自/精微體療癒指南/心靈工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