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

攝取蔬果3原則 助童遠離肥胖、增免疫力

攝取蔬果3原則 助童遠離肥胖、增免疫力#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容易攝取過多精製糖,且蔬果攝取常常不足,導致近年來兒童肥胖人口逐年增加;根據衛福部調查發現,國小男童大概每3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女童則約有1/4有相同問題,使得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發生年齡層逐漸降低。那麼該如何從飲食當中做調整,讓家裡的小朋友都變成「好食小子」擁有標準體重、健康身體呢?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攝取「蔬果彩虹579」,原則如下:1) 高纖食物,增加飽足感/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預防便秘,營養素高、熱量低可幫助減重,建議小朋友一天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除可在正餐中選擇不同顏色的蔬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平常點心也可以五味番茄、蔬果海苔手卷、水果優格等,取代精製麵包、油炸物、餅乾類等高熱量低營養密度的點心,從正餐及點心中攝取足量蔬果、均衡營養素,並從家庭開始,從小培養攝取蔬果的好習慣。2) 多吃蔬果,提高學習力/早餐是一日活力的來源,然而許多小朋友的早餐大多為飯糰配米漿或者漢堡配奶茶,其營養成分主要為澱粉類、油脂類、精製糖等,除營養不均衡外,吃了如此高GI指數的早餐反而會使人昏昏欲睡,降低學習力。建議可添加蔬果於早餐中,幫助專注力,像是蔬菜蛋三明治,或蔬果起司堡搭配無糖豆漿,外加一份女性拳頭大的水果,高纖維低GI食物有助於血糖穩定,蔬果中的葉酸、B群更可以幫助學習專注力。3) 多元食物,增加免疫力/家長最害怕的莫過於腸病毒、流行性感冒期間,然而,只要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多蔬果飲食,就能增加小朋友的免疫力。最主要是不同蔬果中富含不同抗氧化的植化素,像是胡蘿蔔的β胡蘿蔔素、番茄的茄紅素、葡萄的花青素等,建議可以讓小朋友攝取多元化的彩虹蔬果,增強抵抗力。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

吃肉補蛋白質?專家提4原則 別再吃錯了!#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蛋白質能構造器官、修補細胞、調節機能,是發育與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說到補充蛋白質,大多數人會想到多吃肉,但是,鮮少人知道攝取超量蛋白質時,這些未能排出身體的多餘蛋白質,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於肝臟或脂肪組織!那麼肉該怎麼吃才健康?專家分享吃肉4撇步,排除民眾對於吃肉的錯誤觀念。紅肉白肉怎麼吃?份量最重要臺灣大學營養教育與傳播講師洪泰雄指出,談到吃肉,多數人認為白肉比紅肉好,但鮭魚不論生熟都是紅色、蝦子煮熟也是紅通通,該如何分辨紅肉與白肉呢?最簡單的分類法為,家畜類如牛、羊等,歸在紅肉;家禽類如雞、鴨、鵝等,則為白肉;至於魚、蝦、蟹、牡蠣、蛤蜊等海鮮,則屬於白肉。白肉的脂肪量比紅肉少,而紅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促進體內合成壞膽固醇,減少能預防動脈病變的好膽固醇量,因此專家多建議少吃紅肉多吃白肉,但不論紅白肉,關鍵因素其實在適量攝取!洪泰雄也分享4步驟健康吃肉:1) 適量攝取肉類,每餐1份,約2兩重,大概是手握拳之份量,盡量選擇脂肪量較少的白肉。2) 坊間流傳多吃白肉、少吃紅肉的觀念,但紅肉其實是鐵質的優質來源,不僅被人體的利用率高,也不太容易被其他營養物質影響而減低吸收率,尤其發育期的孩子,對於鐵質的需求更是迫切,因此不可完全避免,建議一週攝取量少於3份即可。3) 選擇瘦肉,少吃肥肉,避免吃看得見脂肪肉類,如肥肉、皮層,和動物內臟,如豬肝、雞胗、雞心等。4)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多吃脂肪含量低的肉類,脂肪含量由低到高分別為魚→雞→鴨→牛→羊→豬。不同部位也有差別,以牛肉為例,盡量選擇菲力、牛腱、里肌;避免沙朗、牛小排、牛五花、牛腩這些脂肪較多的部位。

4片吐司=一碗飯!烤肉5原則 熱量不超標

4片吐司=一碗飯!烤肉5原則 熱量不超標#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月圓人團圓,親朋好友趁著節日聚在一起賞月、燒烤、吃月餅和柚子,已經成為中秋節不可少的活動,但在燒烤時,高鹽的醬料、加工品與高油脂食材都會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表示,只要掌握少油、少鹽、低糖、高纖的飲食原則就對了。此外,肉類經長時間高溫燒烤、燒焦處以及油脂滴落炭火產生的油煙等,都會產生致癌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因此,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婉琪建議,燒烤時以蔬菜為主,既美味又健康,可把握下列5原則:1) 避免加工品及高油脂肉類/選用天然食材,避免香腸、熱狗、甜不辣等高熱量之加工品。以豆製品,如板豆腐、豆干、豆皮等,取代五花肉與雪花肉片等高油脂肉類。2) 澱粉類需節制/4小片薄片白吐司的熱量等於1碗白飯。白飯、吐司、玉米、地瓜、米血糕、甜不辣均屬主食澱粉類食材,須注意攝取份量。3) 增加高纖蔬菜量/選擇杏鮑菇、香菇、青椒、筊白筍、金針菇、絲瓜等燒烤常見的高纖蔬菜,熱量低且美味又健康。4) 降低鹽的攝取/以醬油、辣椒、九層塔、胡椒粉、醋等天然食材,混合調配成健康沾醬,取代市售烤肉醬及沙茶醬,降低鹽量及熱量攝取。5) 搭配無糖飲料/以白開水、無糖綠茶及麥茶取代汽水及酒精等高熱量飲品。一天不超過1個小月餅此外,中秋節當然少不了月餅,然而其中添加的酥油、乳瑪琳及豬油等,富含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容易造成身體負擔,且增加肥胖、高血糖與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購買月餅時,應注意營養標示,並避免選擇外皮酥、豆沙餡等熱量高且富含膽固醇的月餅。宜少量攝取,可與他人分食半個月餅,或一天不超過一個小月餅為原則;若當點心時,要減少正餐烹調用油或半碗飯量。當然,吃太多的話,就要增加運動量,周婉琪指出,健走每小時可消耗熱量5.5大卡/公斤體重,慢跑每小時可消耗熱量8.2大卡/公斤體重,以體重55公斤為例,分別可消耗熱量約300大卡及540大卡。

運動傷膝蓋?醫:健走3原則保護骨頭

運動傷膝蓋?醫:健走3原則保護骨頭#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年紀一大,容易造成鈣質流失,骨質疏鬆跟著上門報到,許多民眾認為,想要保護骨頭與關節,就應該少動,然而醫師表示,怕傷關節不運動更糟糕!唯有透過運動前暖身、運動中腳跟先著地、運動後補充鈣質3大原則,才能保骨固關節!30歲起骨骼開始耗損 運動可增加骨密度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醫師鼓勵民眾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她指出,不少中老齡民眾因擔心磨損關節而「不敢動」,殊不知不運動除了減損骨密度,同樣也會傷害關節。人體的骨骼與關節在30~40歲開始進入損耗期,然而透過運動,除了可以啟動骨重塑機制、增加骨密度以外;還能使關節滑膜層受壓分泌組織液,進入軟骨組織提供養分,若長期不運動,恐讓骨骼關節兩敗俱傷。可以從訓練門檻較低的健走,作為入門首選。健走作為入門首選 遵守3大原則陳芳萍醫師指出,走路能增加股骨骨密度,且結合有氧與負重特性的健走運動,相較慢跑有更低的衝擊力道,更不易造成關節負擔,能同時維持骨骼關節健康,唯需注意以下3原則,方能達成保骨、固關節的目的。1) 動態暖身比靜態好,強化肌腱韌帶更護關節/暖身其實有分動、靜態,健走前光做靜態暖身還不夠,加做動態暖身更能強化肌腱長度與韌帶組織的彈性。若跳過暖身步驟或只做局部靜態伸展,容易因為肌肉溫度以及伸展不均而無法確實保護骨骼與關節,甚至造成運動傷害。2) 別用跑步方式健走,謹記腳跟著地避傷害/仍有不少民眾採用慢跑方式健走,姿勢明顯錯誤。健走與跑步不同,慢跑時腳尖先著地能幫助減緩碰撞產生的衝擊,但健走則反之,著地時須用腳跟,並依循腳跟-腳掌-腳趾的順序踏步,才能讓腳踝和膝蓋均勻地承受身體重量。3) 運動後喝高鈣牛奶,延緩關節退化/美國研究針對2148名膝關節炎患者進行飲食介入調查,結果顯示日飲1杯牛奶以上之女性,兩年後關節間隙寬度的減少較無牛奶飲用習慣者低0.12mm。另一項國際期刊研究調查也顯示,每天喝牛奶的人,罹患關節炎的機率較平時很少飲用牛奶者降低71%。

颱風過境水質、食安堪憂 清潔、煮熟5原則

颱風過境水質、食安堪憂 清潔、煮熟5原則#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蘇迪勒颱風過後,各地已發生停水、停電狀況及淹水災情頻傳。食藥署籲請民眾於颱風過後注意飲食衛生安全,食品業者於此時應更加強衛生管理,飲用水務必經過煮沸,儲水也應加蓋以避免細菌孳生。食藥署表示,水災時水源易受汙染,飲用水需煮沸後才可飲用,切記勿生飲自來水、井水或天然水源的水;如需儲水時則應加蓋,防止孳生細菌,造成二次污染。停電地區,注意冷藏、冷凍食品的保存溫度,避免溫度升高使食物變質腐敗。清潔、消毒 5要原則維持食品衛生食品業者之作業場所及容器具、設備若經泡水,應落實「清除、清潔、消毒」三步驟及營業場所環境衛生。食品製造及餐飲調理更應把握「食品安全五要原則」,為食品衛生把關。1) 要清潔/調理食物前雙手應徹底清洗消毒,調理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2) 要生熟食分開/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3) 要徹底煮熟/食物要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生食。4) 要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飲水須煮沸至少1分鐘,必要時喝市售包裝水,並使用新鮮的食材與乾淨的水烹調食物。5) 要注意保存溫度/冷藏溫度需低於7度C,冷凍溫度需低於-18度C,室溫下放置不可超過1小時。

藥物保存不當易變質、傷身 3原則你不可不知

藥物保存不當易變質、傷身 3原則你不可不知#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看完醫生拿了一堆大包小包的藥品,但這些五顏六色的藥丸和瓶瓶罐罐的藥水,到底該如何保存,才能確保藥品療效及品質?因為藥品不當存放,就可能會讓藥品療效降低、變質,吃下肚不但不能治病,還可能會傷身,甚至延誤病情。藥品因特性、劑型差異 保存條件皆不一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由於藥品之特性及劑型上的差異,以致每種藥品有不同的儲存條件及使用方法,所以,在使用藥品時,最好先詳細閱讀藥袋或藥品包裝上之注意事項及使用說明,如果對藥品有疑慮時,應詢問專業藥師人員,以確保使用藥品之品質安全與有效。至於藥品的保存,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避光、避濕、避熱」,藥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如暗處的抽屜;不可存放在潮濕、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需要放置冰箱的藥品,要和食物分開保存。藥品應放置在原有的包裝內,內服及外用藥最好分開保存,以免混淆;保留說明書與原包裝,以易於辨識其有效日期與參考其用法、用量,有些民眾習慣將藥品領回後,將藥品分裝到藥盒內,這時需注意該藥品如為容易吸濕潮解時,則不可分裝。養成正確觀念 提升自我照護力最後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拿到藥品時,可向藥師確認5項資訊,包括確認所服用藥品、藥品作用、藥品的使用方法、要使用多久、有沒有應該要注意的事情,透過用藥資訊的確認,養成正確用藥觀念,提升自我照護的能力。

一餐最多一顆!掌握6原則 端午吃粽無負擔

一餐最多一顆!掌握6原則 端午吃粽無負擔#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各式不同的粽子,不管是鹹粽、甜粽、南北粽等應有盡有,若以一般傳統肉粽來看,熱量不僅相當於一個便當外,也會有易胖、消化不量、高血壓等風險。所以,在眾多種類中,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健康無負擔?對此,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張安妮醫師提出6大原則,只要把握就能讓這個端午節過得滿足又健康。1)一餐最多一顆粽子/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其較難消化且不易被排空,容易造成腹脹或腹部悶痛不適等症狀,且因糯米是高升糖的食物,一顆粽子的熱量約等於一碗飯的熱量,不宜攝取過量,建議一餐以不超過一個粽子為宜。2)減少調味料使用/鹹肉粽含有較多鹽分,有高血壓或腎臟病的病人需限制鹽分的攝取,不可攝取過多,也須盡量減少調味料的使用。3)控制熱量攝取/甜粽的餡料多是豆沙或棗泥,糖分及熱量較高,對於糖尿病的病人來說,需嚴格控制食用的量,建議淺嘗即止。4)調整粽子食材/若要自己包粽子,糯米盡量不要先用油炒過,並考慮以五榖米取代部分的糯米。食材則可減少五花肉或火腿的用量,以瘦肉、筍子或蒟蒻等取代,減少熱量、鹽分和油脂的攝取。5)避免搭配含糖飲食/一般來說,肉粽的口味較重,吃了容易口渴,常會不自覺得想喝飲料,間接增加糖分及熱量的攝取量,建議搭配一些清湯,飲料選擇不含糖分的,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6)增加蔬果攝取量/端午節前後,不少民眾會把粽子當作正餐,這樣的飲食型態一天以不超過一餐為宜,且可搭配一些燙青菜和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免費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免費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原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是由於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於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甚至尿中有糖的現象,同時也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不正常,因此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相當重要。為此,亞東醫院特邀蘇筱媛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教導患者平時吃東西該注意些什麼,配合營養師的指導,病人可由飲食控制達到滿意的血糖,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3月9日(一)14:00~15: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