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

企業家打高爾夫視力變差揮桿總落空,以為近視變深換眼鏡皆無法改善,一檢查才知白內障作祟

企業家打高爾夫視力變差揮桿總落空,以為近視變深換眼鏡皆無法改善,一檢查才知白內障作祟#糖尿病患者

一名50幾歲企業家,平時除了忙於公事,假日也會與球友一起打高爾夫,前陣子發現視力漸漸有退化的情形,以為是近視加深,頻頻換了很多副眼鏡都沒有得到改善,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經過醫師諮詢,個案表示希望遠、中、近都能看清楚,後來換上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之後,不但大幅改善視力品質,也不用再戴眼鏡,開車看儀表板等日常生活狀態都便利很多。 白內障大部分是老年性的疾病,但是双眼明眼科診所院長何一滔醫師表示,近年來卻發現有明顯年輕化趨勢,甚至不乏30、40歲族群,特別是高度近視、糖尿病患者、長時間使用3C產品以及紫外線都是風險因子;門診就曾有30幾歲的年輕族群竟然看手機追劇導致近視度數已經飆到2、3千度一直換眼鏡都沒有改善,一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 老花眼突然變好也可能是白內障警訊 以往迷思認為白內障要熟了才開,何一滔醫師說明,這已是40年前的觀念,當時手術並不進步,傷口很大,因此需等成熟一些手術較妥當。現在是微創手術透過飛秒雷射輔助及超音波乳化術進行,傷口都相當小,水晶體太熟再開反而提高風險及手術難度,因此建議在視力上若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就可以考慮手術處理。 白內障的症狀相當多元,除了看東西變霧、雙影、暗影、近視度數增加、畏光等,何一滔醫師提醒,如果是老花眼突然變輕也是一個警訊,這是一種老年核性白內障因光學折射產生的影響,千萬不要以爲是視力好轉了。 隨著白內障手術進步,能選擇的人工水晶體也更多元,何一滔醫師說明,1949年Ridley醫師首先植入人工水晶體,因當時人工水晶體厚重,併發症當然非常多。後來也發展了前房人工水晶體,也因為當時對內皮細胞的不夠瞭解,引起角膜的併發症;最後才發展了後房人工水晶體。現在植入後房就是用比較進步的超音波乳化術,隨著技術進步,人工水晶體的材質已改用壓克力,穩定性高及細胞相容性高,可折疊或用注射器植入,而且透過手術的技巧很快就能置換,手術時間也縮短許多。特別是近15年發展非常快速,人工水晶體從球面、非球面、單焦點、延焦段及三焦點(光動低眩)的需求都能滿足,甚至也可矯正散光、增加景深等。 現代人中距離使用情境多,三焦點改善視力品質 現代人對於視力品質要求較高,當溝通置換人工水晶體時不乏希望遠、中、近距離視力都能獲得改善,或者不用再戴眼鏡,希望可以“返老還童”。何一滔醫師表示,目前三焦點人工水晶體較能滿足這樣的需求,不過以往三焦點較有夜間眩光及光暈的情況,現在改良後的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除了改善這一點之外,也針對現代人常使用的中距離情境,如用電腦、煮飯、開車看儀表板與導航等做了優化,讓民眾生活能更便利。此外,可以選擇單眼視力的方式,不但可以減少眩光及光暈的不適,同時也有遠、中、近的功能。 双眼明眼科診所院長何一滔醫師說明,以往三焦點較有夜間眩光情況,現在新型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已改善許多,優化了遠、中距離的視覺品質。 何一滔醫師強調,不要懼怕白內障手術,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需求都能夠根據個人生活型態、工作模式等來做客製化的選擇,一旦視力有問題,都應儘早檢查確認病因,才能找回最好的視力品質。 醫師小檔案: 双眼明眼科診所院長 何一滔醫師 專長: 白內障、老花、屈光 三合一手術 (超微創白內障三合一乳化手術) 飛秒雷射老花白內障小切口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 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屈光手術 高度近視專用微型鏡片植入手術 視網膜雷射治療

糖友注意!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

糖友注意!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糖尿病患者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豐原醫院護理師 鄧琇云)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每日定時、規律運動,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定期服藥、控制血糖、維持體重是大部分糖尿病友每日的功課,大部分的病友因為容易疲倦,或者認為每日的勞動已經足夠而忽略運動,然而運動不只能夠協助控糖,也可協助高血脂的糖友降低血脂、降低心臟血管等慢病併發症的風險,另外,高危險群的病人也能利用規律運動讓自己避免進入糖尿病階段。 低血糖吃不飽 易引起頭暈、冒冷汗 豐原醫院護理師鄧琇云表示,高血糖的病友血糖值可能高達400(mg/dl)還不會有明顯症狀,等到「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三多一少症狀逐漸「現形」,體重突然減輕,到院檢查才發現患有糖尿病,而典型的高血糖症狀會導致脫水、頭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 另也有些病友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後,可能會擔心澱粉熱量高而不敢吃飯或是吃的量不足8分飽,由於用藥方式及藥量都相同,因此容易導致血糖過低,頭暈、手腳發抖、心悸、甚至嚴重冒冷汗或者暈倒等症狀,因此基本上低血糖會比高血糖更加危險。   (飯吃太少,容易營養不良、頭暈昏倒。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行動不便、無法久站 可累積分次運動 鄧琇云護理師表示,「用藥、飲食、運動」是控糖3大招,但大部分的病人都只做到前2項,忽略定期活動帶給身體的好處。若是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糖友,藉由漸進式運動,從一次10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至一次半小時,可減緩肌肉萎縮速度,如果有行動不便、無法久站的病友,也可以用累積的方式分次運動。 病友可以練習每周運動3~5天,每次運動至少累計半小時,運動強度約為有點喘但仍可以好好說話的程度,不用一定要跑到流汗,門診時可與醫師討論運動種類及強度,護理師也會依照病友狀況設計運動類型。一般來說運動會包含3部分:   (膝蓋不好的糖友,水中走路是一項無負擔的選擇。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1) 柔軟跟伸展/ 因為運動前後要避免運動傷害,要做柔軟操,約10分鐘的暖身 2) 主要運動/ 主要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 ‧ 有氧運動 快走、跑步、游泳、自行車都可以幫助訓練肌群,膝蓋不好的病友也可以用水中走路來達到同樣效果,有氧運動建議持續30分更有效。 ‧ 肌力運動 如推牆壁、倚靠牆壁深蹲、彈力繩或是自己做的啞鈴,這類的阻力運動,都可以幫助增加肌肉力量,減緩肌肉無力現象。 3) 緩和運動/ 一輪運動結束後,可以藉簡單動作舒緩拉扯過的肌肉。 在運動部位打針 恐間接導致低血糖 鄧琇云護理師提醒,盡量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機也最好選在飯後1至2小時,運動時要攜帶糖果預防低血壓,千萬不要自己單獨出門。另外,因為糖友的傷口難癒合,因此建議運動時不要赤腳,太極端的天氣也要避免外出。 每日定期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在打胰島素的那一餐要記得避免在運動部位打針,比如早上去跑步,就不要打針在大腿上,因為會讓胰島素作用加速,更容易導致低血糖。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的病友,發現有頭痛、胸悶、心悸、流汗、頭暈等症狀時要盡快停止運動。   (記得別將胰島素注射在運動部位。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 規律運動不只能夠強健身體,對糖友來說,是一項能預防疾病惡化的緩衝,只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慢慢加強並變成一種習慣,只要長期維持下去,每位病友都能夠輕鬆控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