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

冬令進補 中醫預防醫學重要一環

冬令進補 中醫預防醫學重要一環#體質

每到冬至前後,居家常瀰漫濃郁竄鼻的陣陣藥香。易經「冬至一陽生」此時,寒冷的陰氣盛極而衰,人體內的陽氣開始滋生,藉由中藥適時煽風助燃以積蓄能量,可使身體有足夠的熱能對抗寒冬。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醫師說,傷寒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以及「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得知冬令進補可使來春生病的機會大大減少,是中醫預防醫學極重要的一環。雖說「冬宜溫補;秋宜平補」,但臺灣地處亞熱帶,冬季仍屬暖和,適合平補。只有寒風刺骨的寒流來襲時才宜溫補。平補可用補血湯:1兩黃耆、當歸2~3錢,紅棗、枸杞子適量,也可用八珍湯、四物湯加減之。傅宗楷醫師表示,氣虛血弱、體質寒冷,如四肢冰冷、倦怠乏力、脘腹冷痛、肢節酸痛、容易感冒的人,無論是秋冬或暮春三月皆適合溫補。以十全大補湯、當歸生薑羊肉湯(即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最為常見。傅宗楷醫師指出,十全大補湯是冬令進補常見的基礎,再依不同需求加減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四君、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四物。如四物補血加四君補氣即成八珍湯,對氣血兩虛,症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乏力、說話有氣無力、婦女月經失調者都具良效。若虛寒症較重,則再加上黃耆、肉桂成十全大補湯,每味藥各用3~5錢,對虛勞疲極可奏奇功。虛寒容易心悸者,人蔘可選用高麗蔘2~3錢。若虛症不甚或血壓易高可用粉光、太子蔘、黨蔘取代人蔘。胃腹寒痛或四肢冰冷、易鼻子過敏者,可加生薑1-2兩,棗、枸杞適量,補血滋養又可增加湯頭甜味。肉類可用羊、豬、雞、鴨,即成藥香味美的進補極品鍋了。

中醫治產後憂鬱 重產婦個別差異

中醫治產後憂鬱 重產婦個別差異#體質

新產婦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後恢復期及哺育嬰兒過程,難免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一旦這種壓力持續存在,沒有得到適當的紓解,導致情緒及行為上的異常而發生產後憂鬱。產後憂鬱依症狀的嚴重度分為產後沮喪、產後憂鬱症、產後精神病。根據統計,七、八成的婦女在產後一週內,會出現短暫且程度不等的失落感、空虛感、易哭、失眠、疲倦、頭痛、吃不下、焦慮、情緒不穩等症狀,稱產後沮喪,通常藉由心理的支持在兩週左右可恢復,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邱碧瑩表示,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約10~20%,通常出現於產後二到四周,病程可能超過六個月,對產婦身心健康和新生兒的心智及人格發育有重大影響,應重視並積極治療。邱碧瑩醫師說,中醫認為婦女經歷分娩用力、出汗、產傷、出血等都是耗傷元氣及陰血的過程,產後處在氣血雙虧、百脈空虛、臟腑虛弱、瘀血內阻的狀態,故產後體質屬多虛多瘀、虛陽浮散、易生他病。中醫治療產後憂鬱的特色是了解產後婦女生理及心理變化、重視產婦體質個別差異,會根據臨床症狀及產婦的體質、心理狀況作辨證治療。中藥早已普遍運用在坐月子的文化中,民眾接受度高。對於輕度、中度產後憂鬱的患者,擔心服用西藥抗憂鬱劑影響哺乳的患者,或是不願意看精神科門診的患者,中醫藥能提供另一種不錯的治療選擇。

亞洲人有高血壓體質?胖小孩風險更高

亞洲人有高血壓體質?胖小孩風險更高#體質

2011年第八屆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 (the 8th Asian-Pacific Congress of Hypertension 2011)於本月24至27日召開,透過此一非政府醫療組織協調推廣下,辦理相關醫療衛生交流活動,以促進全世界高血壓防治與心血管疾病研究資訊交換。長期以來,高血壓及相關之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亞洲最大的健康問題之一。多項研究指出,亞洲人與西方人相較,在同樣的血壓狀態下,中風的發生率是西方的兩倍。亞洲人雖然體型較西方人纖細,但成人高血壓的盛行率一樣在25~30%之間,顯示亞洲人體質容易罹患高血壓,而且跟高血壓息息相關的代謝症候群也如此。根據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WHF)預估,到西元2025年,全球罹患高血壓的人數將會攀高至15億,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係來自於亞洲地區,可見其影響之劇。有鑑於此,本屆會議主題特別訂為「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及其防治」,以強調高血壓早期防治的重要。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陳明豐表示,「血壓防治應該從孩童時期做起,並應注意在家裡的血壓測量,及預防肥胖」,在此次會議中,發表研究結果顯示,孩童期肥胖會增加成人期罹患高血壓風險達八倍之多。在一項於韓國進行長達25年的追蹤資料顯示,孩童期血壓與成人期血壓有密切相關,這些資料都顯示孩童期良好健康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陳明豐特別提到,台灣中風死亡率自1980年代開始即逐年下降,至今降低達40%,在亞洲地區僅日本有相同的成績,台灣與日本也是亞洲地區中風死亡率最低的兩個國家,這相當程度要歸功於健保制度下的醫療普及化。但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對於高血壓的認知率卻停留在約60~70%。在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所公佈「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專輯」中顯示,20歲以上民眾對高血壓的平均自知率為63.4%,「這是我們與政府要喚起民眾注意的地方,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壓多少」。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指出,要提升民眾對高血壓的自知率,落實居家量測的觀念是刻不容緩的課題,正確量測血壓的觀念更需要扎根在年輕族群當中。王宗道指出,「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是協助民眾預防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的小幫手。口訣:7、連續七天量測; 2、早晚各一次; 2、每次量兩遍,值得向民眾推廣。2011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學術主委林幸榮表示,在本次學術會議當中,除了讓與會國家提出各國在防治上的觀念提升外,也將會針對治療趨勢、基因研究及各類相關議題,進行全盤的簡報與論述。藉此提升整體治療水準,協助醫師在高血壓治療上有共通的治療概念與準則。此次大會其餘重點還包括遺傳、肥胖與高血壓關聯性,亞太人口高血壓特色與心血管疾病研究,由代謝症候群談高血壓的防治,老年化社會將引發的疾病與解決方案,各國高血壓量測指引與治療趨勢。

高油脂高熱量 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見

高油脂高熱量 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見#體質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中醫科黃炳勳醫師表示,肝臟是否健康,可以從肝功能檢驗中得知,常見的肝功能檢查包含GOT,GPT,r-GT,ALK-P等,其中GOT(AST)與GPT(ALT)是民眾較為熟悉的指數,許多肝細胞受損、壞死或發炎都會造成GOT與GPT升高,而其中以GPT較具有參考價值。另外膽管阻塞或大量飲酒時,會造成r-GT上升,而肝臟或膽管疾病造成膽汁排出受阻時,ALK-P上升。肝功能異常並不一定會有身體不適的症狀,民眾常常在健康檢查或體檢時意外發現肝功能過高,才知道自己有了肝臟方面的問題。造成國人肝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有:病毒性肝炎(A型、B型、C型等)、酒精性肝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另外,不當使用藥物造成的藥物性肝炎、自體免疫造成的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也會造成肝功能異常。過去B型肝炎是導致國人肝功能異常的主要原因,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高油脂及高熱量食物攝取量增加,使得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了現代人肝功能異常最常見的原因。黃炳勳醫師說,在中醫的觀點中,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常有肝火、濕熱、肝陰血不足、肝氣鬱結等體質。患者平時可能沒有身體不適,也可能有口乾口苦、身熱、面紅、胸悶、目紅目澀、頭痛目脹或腸胃不適等症狀。中醫在治療上會依據體質來用藥,常用的藥物有小柴胡湯、茵陳蒿湯、知柏地黃丸、一貫煎等。治療的時間會因為疾病嚴重程度、生活習慣等而有所差異,治療時間長短約1個月到數個月不等。

冬令進補抗寒冬 別忽略體質狀況

冬令進補抗寒冬 別忽略體質狀況#體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任葉裕祥表示,「冬令進補」是許多人在冬天不可或缺的習慣,民眾常在寒冷冬天吃些溫補藥膳,的確有溫暖身體抵禦寒冬的功效。葉裕祥提到,儘管民眾知道在冬天進補,有助於抵抗嚴寒,卻多不知中藥進補在中醫是有其理論基礎及專業性。葉裕祥指出,進補是中醫一大特色,乃補其不足,是針對虛弱體質的調理方式,遇有虛弱寒性體質的人,非得從進補著手不可。如何補的正確、補的健康,則是進補先決條件,但如果忽略中醫進補原則,甚至錯誤食用,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不適。他提醒,唯有充分了解進補原則及個人體質,才是正確進補,也才能在沒有副作用下,有效發揮功能。葉裕祥再次強調,冬令進補是對抗寒冬的一大法寶,氣味香醇、口感其佳,深獲國人喜愛,食用者應注意自己體質狀況再行進補為宜,不諳體質又忍不住想吃的人,切勿冒然大量食用,以免發生補後不適情況!進補時若能多加注意,必能吃的愉快、補的健康。

常換奶粉致寶寶腸胃不適? 針對體質選擇才正確

常換奶粉致寶寶腸胃不適? 針對體質選擇才正確#體質

對新生兒來說,母乳是經濟又營養的最佳選擇,如果媽媽不能哺餵母乳或無法持續餵母奶的時候,配方奶就成了嬰兒最重要的營養來源。有大陸報導指出,如果不斷更換嬰兒奶粉,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應。對此,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方旭彬表示,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需要常常更換不同廠商的奶粉。方旭彬醫師解釋,嬰兒配方奶粉是專給一歲以下的嬰兒,用牛奶或羊奶當材料,並添加一些營養素,讓整體的營養價值跟母奶更接近,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要的一種人工食品,也就是俗稱的嬰兒奶粉。父母在選購前除了認明衛生署的合格標章,若嬰兒有特殊需求,像是乳糖不耐症的寶寶,可以先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選用特別配方的奶粉來給嬰兒食用。如果採用特殊配方奶粉的寶寶,需要觀察一天到一週的時間,只要沒有出現拉肚子、脹氣或是突然不吃等症狀,就可以繼續使用。方旭彬醫師強調,滿6個月的寶寶不一定要換成第二階段性奶粉,因為六個月後的主要營養來源不是牛奶而是添加的副食品,即使食用第一段性奶粉,營養成分也能由副食品補足。方旭彬醫師解釋,這個階段是寶寶養成飲食的重要時期,不僅能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也能決定體質的好壞,像是不容易便秘或有慢性病等等,所以父母應該要好好把握這段時間,為小孩的身體打下好基礎。父母教養態度影響小孩人格 正面積極才能培育快樂寶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9想小朋友健康長大 切勿只照著年齡喝奶粉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127厭奶期的營養補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266

九型體質初談之 人體氣血與年齡的關係

九型體質初談之 人體氣血與年齡的關係#體質

攝影/許肆海年齡在變,體質也在變有些邁入中老年的人,常常會感慨:「唉!體力明顯大不如前阿!」從中醫體質觀點解讀,這是因年齡逐漸增長,體內元氣隨之衰減,使得體質產生變化。基本上人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先天體質因素,並且具有相對穩定性。但隨著年齡增長,會受不良的因素影響而形成各種異常體質;當然你也可透過適當的調養,使偏頗體質趨近於平和的正常體質。體質以10年為漸變單位在古老醫書靈樞、天年第五十四中,以10歲為一個單位,將體質與年齡的關係作了極為透徹的解析。(也有人持相異論點,認為男生以8歲為一輪、女生以7歲為一輪。)「人生人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廿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中醫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宛如旭日初生般充滿活力,表現在人身上即為活潑好動、發育快速。但這個階段的體質比較嬌弱,容易感冒、消化不良,但因氣血通順,只要及時治療,很快就能復原。而隨著年齡增長至青壯年時期,陰陽會慢慢調合成血氣方剛的狀態,思考意識也越趨明朗。「卅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 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幸頹落,髮頗斑白,平盛不搖因好坐…。」中壯年時期的人,精神體力各方面都已抵達顛峰,但體質卻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產生偏頗。從陽盛陰衰走向陰盛陽衰的過程隨著發育中止,身體臟器開始衰老,臟腑之氣不足,體質也會有所改變;此時人喜歡端坐勝於站立。「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 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由於老年後腎肝逐漸走向下坡,所以腎、肝主管的眼睛開始有老化跡象;而心肺功能衰退,則使人容易懶散,大多時間都俯臥在床。老年人屬於「陰盛陽衰」之體,不僅外貌佈滿老化皺紋,五臟六腑也開始分崩離析,脾胃逐漸衰弱,難以維繫性生活,並慢慢走向人體極限。「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將體質維護在平衡狀態在了解體質隨年齡變化的規律後,同時能認識從生長、壯盛,乃至衰老、死亡的過程中,人體氣血及內臟盛衰的複雜關係。對此,我們對自己每個階段身體體質的微妙變化,可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並透過適當的飲食及作息將體質維護在平衡的狀態。延伸閱讀:九型體質初談之 什麼是體質?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395。九型體質初談之 中醫體質的簡易判定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428。

九型體質初談之 中醫體質的簡易判定法

九型體質初談之 中醫體質的簡易判定法#體質

攝影/許肆海望、聞、問、切四口訣中醫師臨床判定體質的方法以望、聞、問、切四步驟依序觀察。首先會看病人的氣色、舌象以及身材胖瘦,徐慧茵醫師提醒:「我們通常會要求看診的病人素顏前來,這樣才有助於精確觀察氣色。」所謂的聞,可以是氣味或聲音。有的人一張開口就有口臭,甚至散發出一股熱氣,就代表該人屬於熱性體質。中醫師也會透過詢問生活起居、飲食喜好,以及大小便的頻率,了解體質哪一部份較虛。最後再經由把脈,確認初步診病的結果,一般來說,不同體質與病症皆有其特殊的脈象。體質養生因人而異徐慧茵醫師說:「不悲、不亢、不寒、不熱、不虛,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從體質可觀察出每個人身體有不同的病徵體現。中醫理論及臨床觀察體質共分為九大類型:平和體質、氣鬱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陰虛體質、過敏體質。平和體質為最理想的體質,也是人體質不受任何因素影響的最初始狀態,只要順應四時養生就能身、心兩健。當心理影響生理,感到胸悶、氣短,經絡就會不通,形成情緒問題繁多的氣鬱體質。血液循環不良、臉色看來黯沉有瘀點,屬於血瘀體質;尤以女性居多,容易痛經、引發婦女病相關問題。一般認為,血瘀體質的形成與氣滯有密切關係。所謂的「氣」,泛指五臟六腑之氣,一旦經絡阻塞、氣血不足,就容易耗損元氣導致氣虛體質。很多人常把氣虛和陽虛混淆,其實兩者截然不同。「陽」包含脾陽、腎陽、心陽,為先天陽氣。這類的人又叫「怕冷一族」,冬天怕冷、夏天怕冷氣,而且還容易精神不振、缺乏活力與紅潤氣色。痰濕體質與濕熱體質都是一看就知道的類型。多數痰濕體質者外型肥胖或易胖,油光滿面、雙眼浮腫、容易出汗,甚至還有三高疾病的問題。因為體態臃腫,所以容易有怠倦、無力的病狀。濕熱體質者經常滿臉油光和爛痘,體內則像一爐悶鍋,氣結不通順、大小便不暢行,嘴巴常感覺有苦苦的味道。陰虛體質是目前最多人擁有的體質,通常是愛吃易上火食物或熬夜不睡覺的人,也好發於更年期婦女。陰虛指人體「津液」不足,一旦吃錯東西就容易上火,早上睡醒常有口乾舌燥的傾向,也因如此,近來許多人流行吃燕窩養生,就是因燕窩能滋陰解燥。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氣候變化大,後天誘發因子較多,過敏體質者亦不在少數,必須長時間耐心治療,才能緩解此慢性發炎的狀況。中醫講究「上工治未病」徐慧茵醫師強調:「會把體質拉出來特別解說,就是為了上工治未病,營造理想的平和體質。」現代人大多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很多身體上的小毛病常常沒有嚴重到需要用藥,卻又無法刻意忽略、或西醫難以確切診斷出身體不適的原因…。這些都可透過中醫體質調養及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來獲得改善。延伸閱讀:九型體質初談之 什麼是體質?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395。 九型體質初談之 人體氣血與年齡的關係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42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