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

從事醫美要注意 3要2不4問訣確保安全

從事醫美要注意 3要2不4問訣確保安全#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醫學美容正夯,不少廣告也做得相當吸引人,消費者接受微整手術之前應注意相關牌照與手術內容。台北市衛生局為民眾醫療安全把關,101年查緝密醫案件計153件,移送地檢署23件。衛生局針對醫療機構疑有密醫,經移送地檢署仍加強稽查,以保障及維護民眾就醫權益,並於102年1月無預警與警察前往列管機構稽查。北市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不要被天花亂墜的廣告所影響,挑選美容醫學診所謹守「三要二不四問訣」。「三要二不四問訣」的三要:要檢視診所現場是否揭示開業執照於明顯處、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二不:不要參加團購、不要聽信誇大不實的廣告;四問:問療程是否由醫師親自診察、問執行雷射及超音波等醫療儀器之人員是否為醫事人員、問使用之藥品如:肉毒桿菌、玻尿酸等是否有衛生署核准字號、問是否確實開立收據。如有發現密醫,可撥打檢舉專線或臺北市民專線1999轉7106查詢。

醫美術後臉紅紅?「舒緩」不可少!

醫美術後臉紅紅?「舒緩」不可少!#醫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不少愛美的民眾趁著過年打算利用醫美手術進行改頭換面,但除了診間的醫療品質之外,術後保養也需要消費者加強注意。皮膚科醫師表示,部分民眾反應,醫美術後已經按照醫生指示塗了保濕乳液,但術後傷口泛紅、發炎的現象卻未加速改善?原來主因竟是「舒緩」步驟沒做好!皮膚科醫師沈兆煇表示,醫美術後肌膚通常變得比較敏感,且多伴隨部分傷口、泛紅、發炎、紅腫等現象。然而,一般民眾在術後的保養卻多放在修護保濕,而忽略修護皮膚前的「舒緩」步驟。唯有做好肌膚舒緩步驟,才能有效緩解紅腫發炎的肌膚,否則擦再多的保濕產品都一樣達不到效果,醫師呼籲民眾:建立好「先舒緩」的概念,才是照顧醫美術後敏感性肌膚的重要關鍵!沈兆煇醫師建議,消費者可在術後選擇含有天然礦物質「硒」(selenium)成分的溫泉水來鎮靜、舒緩肌膚。高效舒緩成分「硒」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的功能,除了能有效抑制皮膚發炎反應,並緩解肌膚紅腫、發炎的情況,同時可以幫助提升皮膚的修復及防護的能力。此外,沈兆煇醫師提醒,醫美術後除了選擇含「硒」的溫泉水,舒緩改善肌膚敏感現象之外,再選用成分精簡、不含酒精、香精及防腐劑的保濕產品以修護肌膚屏障功能;另外,術後傷口消炎後2~3天,應開始使用高係數的全護防曬產品以保護術後肌膚免於UV光傷害,在醫美術後只要遵循皮膚科醫師建議的「先舒緩」保養步驟,就能有效維持醫美手術的效果,真正改頭換面變美麗!

北市稽查醫美廣告 竟三成廣告不實!

北市稽查醫美廣告 竟三成廣告不實!#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愛美的你,是否曾經被誇大不實的醫美廣告吸引,花了錢卻苦無效果,變成冤大頭呢?有鑑於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開始對誇大不實的醫美廣告祭出處分,其中,光是去年台北市竟被舉發649件,其中網路廣告高達50%以上。對此,衛生局呼籲民眾,做醫美前,需注意「三要一不四問訣」。台北市醫美亂象,到底有多亂?北市衛生局表示,執行醫美業務之診所計335家,自101年7月15日至今,共查核197家執行醫美業務診所之廣告(市招、布條、海報),符合規定133家(68%)、不符合規定64家(32%),其中現場有不正當方法招攬等違規業務(優惠、折扣)計16家。而不符合規定之店家,多為刊登宣稱就醫即贈送各種形式之禮品、折扣、彩券、健康禮券、醫療服務,免費兌換券等優惠價格;及誇大不實、強調最高級及排名等敘述性名詞或類似聳動用語。為此,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不要被天花亂墜的廣告所影響,挑選美醫診所應謹守「三要一不四問訣」,三要,要檢視其開業執照,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一不,不要參加團購;四問,療程是否由醫師親自診察,;執行雷射、超音波等醫療儀器之人員;是否預收訂金、預購單、分期付款;是否確實開立收據。注意這些事項,才不會花冤枉錢!

愛美請先張大眼 醫美陷阱處處見!

愛美請先張大眼 醫美陷阱處處見!#醫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您是否曾經看到極為吸引人卻可能涉及違法的醫美療程廣告而心動嗎?千萬別貿然行動,這些聳動且以不當優惠方式招徠業務的醫療廣告,極可能是令人踏入醫美糾紛的陷阱!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可別花大錢卻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品質。衛生局表示,101年台北市違規醫療廣告檢舉都達數百件,其中網路廣告高達50%以上,且廣告方式在技術上最多變也最難處理,相關規範也亟待建立。為淨化醫美廣告,衛生局從去年起重點監測團購網站,並對醫療院所的市招進行全面輔導,發現有14家團購業者違法刊登醫療廣告。衛生局指出,一般醫美廣告最常見的陷阱樣態,像是刊登宣稱就醫即贈送各種形式之禮品、折扣、彩券、健康禮券、醫療服務、免費兌換券或優惠價格等。或是誇大不實、強調最高級及排名等敘述性名詞或類似聳動用語。北市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不要被不當廣告影響,在挑選醫美診所謹守三要一不四問訣,要檢視其開業執照、要檢視醫師執業執照、要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不要參加團購;詢問療程是否由醫師親自診察、執行雷射或是超音波等醫療儀器是否為醫事人員、是否有預收訂金,預購單,分期付款之違法情事、是否確實開立收據。另外,提醒民眾就診後應保留相關收據、同意書等資料,以避免發生爭議時,缺少相關資料佐證。且針對醫療機構優惠、折扣等不當招攬行為,衛生局將發動大規模查緝行動,若查獲違法行為屬實,將依醫療法規定處5萬元至25萬元罰鍰。

整飭亂象!「美容醫學」機構認證上路

整飭亂象!「美容醫學」機構認證上路#醫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美應正名為「美容醫學」!衛生署今(4)日表示,「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國內所稱「醫美」一詞,考量係為專業醫師、或護理人員於醫師的指導下執行醫療業務,應正名為「美容醫學」,而不是「醫學美容」。主要包括三大類:第一類是光電治療:如雷射、脈衝光、電波、超音波等;第二類是針劑注射治療:如注射肉毒桿菌素、玻尿酸或膠原蛋白等;第三類是美容手術:如抽脂、隆乳、隆鼻、植髮、雙眼皮手術、拉皮手術或削骨手術等。對於美容醫學糾紛之主要原因包括醫美可能風險未充分告知、醫美項目及品質資訊不易取得、執業人員資格及經驗未充分揭露或說明。衛生署將針對美容醫學之機構認證、執業人員資格及美容醫學之廣告三方向加以管理。基於為維護美容醫學品質及確保病人安全,將針對從事美容醫學之醫療機構執行認證,考量「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長期過去辦理醫院評鑑與多項品質認證,對於辦理品質認證具有充分之經驗,將由該會辦理「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而為協助民眾辨認通過美容醫學認證之醫療機構,通過者將授與標章,申請低侵入性光電治療或針劑注射治療者,將授與綠色標章的證書,申請侵入性美容手術者,將授與粉紅色標章的證書,證書上將詳細記載實際通過認證的美容醫療項目。針對美容醫學所衍生之醫療廣告問題,衛生署將請地方衛生局加強取締,另為避免美容醫學之醫療機構利用不同廣告型態招攬病人,衛生署將針對美容醫學所產生之醫療廣告,另外研修廣告規範,以杜絕美容醫學之醫療機構利用不正當方法招攬病人。衛生署說明,美容醫學基於醫療業務屬性,為維護民眾健康權益,將一方面藉由醫策會辦理機構認證鼓勵高品質的美容醫學機構,並將認證結果提供民眾選擇美容醫學機構之參考。另一方面相關醫學會組成美容醫學教育訓練聯合委員會,規劃醫事人員從事美容醫學之教育訓練,提升美容醫學執業人員之專業知能,以兼顧醫療品質與民眾權益。

新規:醫美醫師須經認證才能上路

新規:醫美醫師須經認證才能上路#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學美容亂象可解決,並且朝向國際發展?日前,行政院衛生署為了解決台灣醫美各科醫師皆可在民眾臉上動刀、做雷射,因此,祭出新規範,從事醫美之醫生,必須上課通過認證給予標章後,才能開業替民眾的臉上「變美」。近年,台灣醫界因為醫療糾紛不斷,醫美商機又日漸龐大,使得內、外、兒、婦、急診科五大科,紛紛改換跑道,撈過界朝往醫療糾紛較少,但又好賺的醫美前進,讓台灣醫界出現「救醜不救美」的亂象,且導致台灣醫美到處林立,品質良莠不齊的怪現象。為解決此種情況,衛生署指出,衛生署經過多次與醫界共同討論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制度,今年開始推出認證,讓從事醫學美容機構自願申請,通過認證後給予標章。醫事處長許銘能說,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分為機構認證、人員資格認證與廣告。醫事處簡任視察周道君也表示,以往除了皮膚科與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可以從事美容醫學外,法令並無規定其他專科醫師不得從事,因此坊間有許多醫師轉行跨入醫美領域,不過,從今年起,若要取得認證則需修畢相關學分。

泌尿科醫生也可做醫美?醫美亂象可望解決!

泌尿科醫生也可做醫美?醫美亂象可望解決!#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醫美,商機因達數百億,醫學美容因而成了醫療界「各科」都想跨足的領域。又因為,在台灣政府法規,對醫學美容之醫生資格審查不夠嚴謹,你可以看到,泌尿科、小兒科等,各科醫生都能在民眾的臉上動刀、雷射、美容,使得台灣醫美業,出現許多亂象,醫療糾紛也不斷傳出。對此,衛生署終於宣布,要嚴格審核醫美醫生的資格,醫師才得以在民眾臉上做出「行動」。你知道台灣到底有多少醫美醫生是非皮膚科醫生,撈過界幫你「變美」嗎?答案是一萬名!據統計,全台4萬名現職醫師當中,至少有4分之一、1萬多人「撈過界」跨足醫美,因為只要儀器合法、擁有醫師證書,不管是急診、家醫還是泌尿科醫師都可以做醫美,衍生不少消費糾紛及爭議。對此,衛生署明年起,決定比照GMP標章做法,針對全台醫美診所頒發「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只要通過醫策會評鑑,即可取得標章張貼於醫療院所供民眾辨識,品質有衛生署掛保證,且得動刀的侵入性手術,還進一步排除非泛外科系醫師參加。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也表示,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將針對從事醫美整形的醫療院所,進行能力以及設施、設備的認證,合格者就頒給認證標章,並在衛生署官網上公開,提供消費者做為選擇醫美診所的依據之一,讓台灣醫美亂象,能夠解決。

全民瘋凍齡 肉毒桿菌夯

全民瘋凍齡 肉毒桿菌夯#醫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男性女性越來越愛美,臉上的任何小瑕疵都不放過,因此讓醫學美容成了現在最夯的商機。而根據數據顯示,現在男性對醫美的接受度,也漸漸升高,過去,男女求診者比率從1:9變成如今約3:7,可見,「愛美」已經成為了全民運動。皮膚科詹育彰醫師指出,近來年輕的求診者已將注射肉毒桿菌素作為預防老化方法,與其十年後才開始除皺,遠不如現在就開始凍齡、抗皺,讓外表維持在現在的年輕模樣。在美國人們稱肉毒桿菌素為「卡布奇諾咖啡」,因為美國的熟齡男女認為接受肉毒桿菌素除皺治療就像喝卡布奇諾咖啡一般稀鬆平常。就連美國最受歡迎的影集慾望城市中珊曼莎都曾經說過,打肉毒桿菌素比婚姻還可靠。而目前台灣注射肉毒桿菌素除皺、抗老化的人數增多,已是十分的普遍的醫美療程。醫美藥品公司總經理劉美黛表示,肉毒桿菌素開啟了不動刀的醫美新時代,早期原用於治療,2002年後開始轉用於美容。在台灣,目前接受肉毒桿菌素除皺治療的人次較10年前成長10倍,10年總累計注射超過100萬人次,而施打肉毒桿菌最多的年齡層為31-40歲佔31%,其次是41-50歲佔25%,而21-30歲年輕人,隨著療程越來越普及化,這幾年間也漸升為24%。皮膚科醫師吳敏綺也說,觀察十年來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的求診者發現,女性求診者多怕鬆弛及魚尾紋、男性則多數在意眉心皺紋;施打時間短,沒有恢復期的問題、術後不影響正常作息、且可明顯看到效果,是求診者接受度高的主要原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