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輪狀病毒肆虐 小兒腸胃遭殃!

輪狀病毒肆虐 小兒腸胃遭殃!#咳嗽

好發於秋冬季節的輪狀病毒近來仍持續發燒,光田綜合醫院大甲分院小兒科彭圭城醫師指出,近來醫院門診中因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而前來求診的病童就佔了三分之一左右,有的甚至已出現脫水現象,若不加以治療嚴重者可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醫師表示,近來仍是輪狀病毒腸胃炎高峰期,再加上氣候不穩定,家長仍應避免帶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平時多洗手並注意個人衛生,飲食勿過油膩,將可減少被傳染的機會。「輪狀病毒」顧名思義,是病毒的形狀環形如車輪狀而得名。彭圭城醫師表示,台灣地區一年四季皆有輪狀病毒感染的病例,但以秋冬季節最嚴重。大致上為每年十一月起病例逐漸增加,至隔年的一、二月達高峰。受感染者以幼兒居多,其中有半數以上年齡層在一歲以下,因此屬於幼兒急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病原體。主要症狀是嚴重水瀉、嘔吐、腹痛、發燒,部份病例會合併出現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大部分在三至五天可自行痊癒,但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發生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酸中毒及休克的危險,甚至危及生命。幼兒輪狀病毒可藉由糞便特殊檢查來證實,但並無特殊抗病毒藥物可用以治療,因此只能針對症狀加以緩解,醫師將給予適當的止吐及止瀉藥劑,如出現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需再補充口服電解質水或靜脈輸液來改善。由於輪狀病毒常造成小腸黏膜受損,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原本吃嬰兒配方奶粉的幼兒也需要暫時換成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奶粉為佳;或將牛奶濃度降低、少量多餐等等。幼兒亦可能有痙攣發生的可能,但一般而言預後良好,不必長期服用抗痙攣藥物。醫師建議各位父母親,幼兒平時飲食以清淡為佳,在疾病高峰期少出入公共場所,最重要的是大人及幼兒都應多洗手,以避免帶有病毒的糞便經由口或呼吸道造成感染;若有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症狀儘速至醫療院所就診,以免造成傷害。

出現流感重症死亡病例 呼籲接種流感疫苗

出現流感重症死亡病例 呼籲接種流感疫苗#咳嗽

針對台灣南部出現老人感染流行性感冒重症死亡病例,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3天,花蓮慈濟醫院提醒,11月即將進入流感流行季,特別是年滿6個月至3歲、65歲以上的高危險群,應該儘快接種疫苗。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通報資料,這名流感重症死亡個案是一名75歲女性,居住在台灣南部地區,有高血壓病史,她在10月13日發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燒(38℃以上)等類感冒症狀,隔天在區域醫院就醫接受X光片檢查發現有肺炎、兩側肺浸潤,住進加護病房中治療,不料發病第三天,病況持續惡化,最後因為心肌炎、敗血性休克與心臟衰竭,不幸往生。經檢驗確認感染A型流感。 花蓮慈濟醫院自10月1日起即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注射,65歲以上老人及罕見疾病患者單純施打免費,合併看診收取看診掛號費一百元,診療費比照健保標準收費;滿6個月至3歲以下的嬰幼兒,比照預防接種收費二百元,疫苗免費,若採取合併看診施打則收取掛號費用一百元,其餘看診的診療給藥部分,依健保收費標準收費。若75歲以上老人不接種流感疫苗,單獨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或與流感疫苗錯開時間注射,也比照預防接種收費兩百元、疫苗免費。 花蓮慈院感染科專家王立信副院長呼籲,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的老人與孩童,請趕快到醫院或衛生所接種。由於台灣相較於其他地區,是比較特別的,一年到頭都會有流感病毒被分離出來,但流感真正的高峰期,是在11月到明年2月,現在接受施打還來得及,因為疫苗在接種二周後就會開始產生抗體。王立信也提醒家長,小兒病患如果感冒時間超過3天以上,並出現意識障礙或是發燒後出現癲癇症狀,就要特別注意,而流感重症在幼兒身上,也經常會以腦炎或腦膜炎等症狀表現。 家中有65歲以上的老人家更要注意,王立信強調,流感容易引發肺炎與各式併發症,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所以當老人出現嚴重高燒、咳嗽、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休克、神智障礙等一定要迅速送醫。75歲以上長者還可合併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另外,有免疫功能異常的病患,也建議施打流感疫苗。 花蓮慈院目前已經施打1300多劑流感疫苗,王立信副院長認為,除了小孩與符合資格的民眾等流感高危險族群應及早施打之外,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自費接種流感疫苗,為預防流感多一層保護,減少重症發生。

感恩教師節 提供老師喉嚨保養撇步

感恩教師節 提供老師喉嚨保養撇步#咳嗽

開學已過了一個月左右,根據以往經驗,在耳鼻喉科門診形形色色的聲音沙啞患者中,又將見到許多老師的身影。老師是標準的職業聲帶過度使用者;學生吵鬧時要維持秩序,嗓門總不能比他們小;趕課業進度時,又恨不得自己能變身成機關槍;人員不足時,一天要上七、八堂課…種種因素下,想維持健康的聲帶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耳鼻喉科廖伯武醫師,貼心的在教師節前夕,介紹一些有助保養聲帶的方法,除了可供老師參考,業務員、服務業等必須經常說話的職業,也不妨多注意:1. 不要在背景噪音過高的環境下,勉強提高音量,如果無法避免,建議可使用麥克風、擴音器等輔助工具。2. 講話速度不宜過快,要給自己換氣休息的時間;在連續說話一段時間(約20分鐘)後,最好休息幾分鐘。3. 衣著宜寬鬆一些,太緊的衣服會妨礙正常發聲。4. 保持喉部的濕潤,乾掉的聲帶不僅發不出聲音,還更容易磨出繭來,可以在身邊放一杯溫開水或草藥茶飲,盡量利用說話的空檔休息喝水,不要等刺痛感出現才想到。5. 飲食要注意,避免接觸辛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另外像巧克力、甜點、菸、酒和堅果類也是少碰為妙。6. 如果聲帶平常已經使用很多,其他聊天、唱歌、夜生活的負擔盡量減少,並保有充足的睡眠。7. 感冒咳嗽時盡速就醫,避免在發炎狀況下依舊過度使用聲帶。必須注意的是,聲音沙啞的原因很多,廖醫師表示,除了過度使用外,聲帶結節、聲帶息肉、聲帶水腫、聲帶發炎、聲帶囊腫、聲帶溝症、聲帶白斑、聲帶感染、聲帶麻痺…等,也都是可能成因。此外,許多人在聲音沙啞之外,同時有著其他問題,如鼻涕倒流、胃酸逆流、胸式呼吸、發聲過度用力等,最好由醫師詳細評估,再依照個人的狀況來安排不同的治療課程。最後廖醫師提醒,少部分的聲音沙啞背後其實隱藏著嚴重疾病,如喉癌等,所以當沙啞伴隨著劇烈疼痛、反覆嗆入、其他神經學症狀、頸部腫塊、或是沙啞持續無法改善等情形時,一定要儘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咳嗽

各級學校九月陸續開學,面對新學期,除了收心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外,隨著季節轉換,天氣不再那麼燥熱,學童的衛生保健也需多注意。首先,夏、秋兩季為腸病毒的好發期,今年腸病毒的疫情頻拉警報,重症案例是近十年的高峰,雖然目前疫情已獲控制,但根據過去經驗,九月開學後可能會有另一波小流行,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科林泳秀醫師提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腸病毒主要經由接觸及飛沫傳染,只要正確洗手(淋「濕」抹肥皂、手「搓」20秒、「沖」洗小手、「捧」水冲龍頭、手手「擦」乾乾),就可有效降低接觸傳染的機會。若不幸感染腸病毒,兒童宜居家休息一週,以免成了散佈病毒的傳染源。秋冬也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流行性感冒不同於一般感冒,不僅症狀嚴重,抵抗力較弱者還可能致命。流感病毒主要經飛沫傳染,預防之道除了勤洗手、病童帶口罩等,特定高危險族群最好提早接種疫苗。國內免費流感的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慢性心肺疾患、醫護及禽畜工作人員,而國小一、二年級學童亦從去年起納入施打範圍。林泳秀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相當安全,但對蛋過敏、發燒或過去曾有不良反應者,不宜接種。除了流感疫苗,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新生將追加成人型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好發於冬、春季,經由飛沫傳染,臨床症狀為咳嗽超過兩週,且咳嗽後臉潮紅或嘔吐,伴有吸入性哮聲,嚴重時併發肺炎或急性腦病變,對嬰幼兒是一大威脅。臨床發現,近年來成人、青少年感染百日咳的人數有上升趨勢,且許多嬰幼兒百日咳是被家中年紀較大的子女所傳染;儘管嬰兒期已接種四劑百日咳疫苗,但疫苗保護力會在五至十年後減弱,故今年開始,政府將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列入小一學生常規接種,以提升下降的免疫力。另外,季節交替之際也是過敏疾患常發病的時刻。入秋後早晚溫差變大,加上環境汙染(空氣浮塵或塵蟎刺激)、不當生活作息等因素,不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病童會出現鼻塞、流鼻水、眼鼻搔癢或喘鳴、夜咳不止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影響記憶力、集中力,降低讀書效率,也比一般人容易感冒。林泳秀醫師提醒,過敏兒在秋冬季的保養應注意保暖,溫差大時可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觸冷空氣,以減少鼻腔不適及支氣管收縮,也可使用熱毛巾敷鼻,或以熱水蒸氣使鼻道暢通。另外要保持環境清潔、勤洗被褥、控制環境溼度,降低生活中的塵蟎、蟑螂、黴菌、灰塵、動物毛等過敏原;更重要的是,過敏兒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適度運動,多食用富含維他命B群與維他命C的蔬果,不但可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且可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及學習能力。

作好咳嗽護理措施,不明症狀不輕忽

作好咳嗽護理措施,不明症狀不輕忽#咳嗽

咳嗽是因為喉頭或氣管受到刺激所引起,是一種人體保護性的呼吸反射動作,作用在於幫助呼吸道清除外界入侵的異物及分泌物,以清理與保護呼吸道。咳嗽過久,會造成身體上的不舒服症狀,如胸痛、頭痛、聲音嘶啞、食慾不振等。常見於感冒、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呼吸道傳染病,以及物理壓迫刺激、化學刺激、溫度刺激、或服用某些藥物等,都可能引起咳嗽,而咳嗽的發生也不止氣管或肺部的問題,其他如鼻子、心臟、胃腸方面也是造成咳嗽的來源。以中醫理論,咳嗽的病因可分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的原因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病邪再牽累影響到肺,不論邪從外入,或著自內而發,可造成肺氣宣發汗肅降功能失常,使肺氣上逆而引起咳嗽,所以要有效的治療咳嗽,必須針對病因及病源加以處理。中醫是講究辨證論治處理,所以在使用藥物上是根據病患的病情及體質的不同表現臨床證型,以整體考核分析後才能給藥物治療。咳嗽的護理措施1、平時應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有利於提高抗病能力。2、需戒煙,並改善生活環境的品質,若空氣品質不佳,最好戴上口罩,或儘量少出門。3、平時也應注意氣候變化,預防感冒。4、在飲食上宜清淡,忌食油膩、辛辣、燥熱(如辣椒、胡椒、酒、羊肉)、刺激性食物及冰品和寒涼性食物要避免過量。5、太甜的東西不適合吃(因為太甜易生痰)。6、若有感染症狀時、應禁食薑母鴨、羊肉爐、當歸、人參、黨參、黃耆…等補品,只有在身體虛弱時,才可以服用補品。7、若有黃痰、咽喉腫痛,屬於熱證時,應禁食補品,也不直食用辛辣、油炸、咖啡、濃茶、荔枝、龍眼、榴槤等熱性食物,而白蘿蔔、瓜類、楊桃、梨子、枇杷等凉性食物可吃。8、若有痰稀白色、咽喉癢,屬寒證時,涼性食物及冰品不宜食用,可食較平和的水果(如柳丁、蘋果),亦可以用老薑和黑糖或用生蔥和淡豆豉一同煮水來喝,並到被窩裡微微發點汗,有助病情。9、若咽喉乾燥,痰不易咳出時,應多喝溫開水,喝水時宜先含在口中,在慢慢吞下,如此潤喉化痰的效果較好,而且不會造成腹脹、頻尿等副作用。10、若鼻子較敏感者,除避免刺激性食物外,宜注意鼻子的保暖,並加強鼻子穴道的按摩。11、若心臟引起的咳嗽,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宜多休息,並避免過度運動,天氣變化大時,應避免出門,以防止病情惡化。12、不要忽略咳嗽的症狀,若有不明咳嗽發生時,應即時就醫,詳細檢查,找出病因,切勿胡亂吃藥,以免發生意外。

咳嗽、咳嗽、別輕忽!

咳嗽、咳嗽、別輕忽!#咳嗽

一般急性咳嗽,大多因為發炎(例如:感冒、肺炎)引起,其他原因則包括吸入異物、刺激性氣體、過敏原、或者心臟衰竭引起的肺水腫等。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 劉宜讓醫師表示超過3個禮拜的慢性咳嗽,通常病因不易察覺,唯有依賴有經驗的醫師幫忙找出真正咳嗽的原因,方能解決惱人的咳嗽。而慢性咳嗽常見的原因,包括:抽煙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鼻涕倒流症候群、胃食道逆流疾病及哮喘等,其他不常見的原因包括:服用某類型的高血壓用藥、心臟衰竭、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肺纖維化以及高居癌症死亡率榜首的肺癌!依序介紹幾種造成慢性咳嗽,但胸部X光檢查都是正常的疾病:據統計,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是鼻涕倒流症候群,這些患者通常有鼻炎或鼻竇炎的問題;除了鼻分泌物過多外,甚至會自覺喉嚨後壁有液體流下,所以常有清喉嚨的反應,或者痰卡在喉嚨的感覺。而哮喘發作的病人大多合併氣促、哮鳴(呼氣時)、慢性咳嗽、胸悶等症狀,但也有少部份患者單純只有慢性咳嗽的表現;一般哮喘的病人通常容易有家族或個人的過敏性體質存在,以及感冒後的咳嗽通常比一般人來的長久!至於胃食道逆流疾病的表現,有心灼熱感(灼熱感可以由胃延伸到頸部)、反胃、甚至有胃酸逆流到喉嚨的感覺,尤其於飽食飯後特別明顯。至於容易傳染家人的肺結核與大家最擔心的肺癌【抽煙者得肺癌的機會是不抽煙者的10~20倍;台灣婦女的肺癌約有50%歸因於油煙、30%歸因於菸害(包括吸煙與二手煙)】,通常是先藉由胸部X光檢查來篩選,進而開立相關檢查。因此,奉勸大家千萬別輕忽了咳嗽,尤其長期不明原因的咳嗽,最好先到醫院照張胸部X光,排除肺結核或者肺癌的可能;之後再配合醫師找出真正咳嗽的原因,對病下藥,才能永保健康的身心!

秋高氣爽話養生

秋高氣爽話養生#咳嗽

入秋之後,晝熱夜涼,由於氣候變化大,提醒民眾可要多注意養生。傳統醫學認為秋三月容易有燥邪來犯,臨床上可再細分為「溫燥」、「涼燥」。當天氣久晴無雨、秋陽正烈時,溫燥會讓人出現咳嗽少痰、咽乾鼻燥、口渴頭痛、無汗發熱等症。當深秋初涼、西風肅殺時,涼燥會使人咳嗽痰稀、咽乾唇燥、鼻塞不通、畏寒頭痛。但是不論是溫燥還是涼燥,總是常合併皮膚乾燥發癢、大便乾結、津液缺乏等體徵表現。「燥者潤之」。新店耕莘醫院中醫部 黃慧君醫師表示關於秋燥証常用的治療處方有桑杏湯、杏蘇散、清燥救肺湯、沙參麥門冬湯等等。此外,建議大家還要注意補充水份,平常可配合服用一些潤燥滋陰的食療來養生。常用的食材有:1.) 百合:能潤肺止咳,還可寧心安神、幫助睡眠。可單獨炒菜或與蓮子、白木耳、冰糖作成甜羹食用。2.) 白木耳:生津潤肺,滋潤皮膚。將白木耳與枸杞合燉,有滋補健身之功。3.) 黑芝麻:與蜂蜜同熬成糊,可滋潤皮膚、滑腸通便。4.) 水梨:梨肉生食可清火,蒸熟之後可潤肺止咳生津。古人常謂「入秋之後,天氣多燥熱,日食秋梨,功勝參茸。」5.) 柿子:甘寒,養肺胃之陰,潤肺止咳。6.) 玉芝地仙金髓丹(養生茶):成份有西洋參、雲苓、甘菊、枸杞、大生地、麥冬、陳皮等。本方為慈禧太后服用方,常服此方,可充養五臟、潤膚澤顏、常保青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