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刺激穴位不臃腫 遠離雙下巴

刺激穴位不臃腫 遠離雙下巴#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姊妹喜歡具有時尚感的「小V臉」,最怕雙下巴跑出來,常有女性朋友問我:「有沒有方法可以甩掉W形的雙下巴呢?」其實,大部分的雙下巴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就拿飲食來說,現代人大多攝取過多熱量,尤其是蛋白質、澱粉類吃得太多,自然容易轉變為體脂肪或內臟脂肪,囤積在體內。在全身肥胖的情況下,下巴當然也會變得肉肉的,一不小心就跑出雙下巴囉!所以,澱粉類、蛋白質食物適量攝取即可,並且盡量在白天吃,晚上的蔬果類比例則加重,減少熱量囤積的機會。另外,吃飯應該定時定量、細嚼慢嚥,如果每次用餐總是囫圇吞棗,咀嚼食物的次數太少,下巴周圍的肌肉群太少運動,附近的皮膚就容易鬆垮喔!建議每餐至少二十分鐘,每口至少嚼二十下,好好享受每一頓飯。想要擁有好膚質,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預防雙下巴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長期睡眠不足,皮膚容易流失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失去足夠的支撐力。久了以後,脂肪組織位移,造成鬆弛和下垂,臉頰越來越鬆垮,掉下來就變成W形的肥下巴了!從中醫陰陽學說的角度來看,夜晚屬陰,而組成我們身體營養的物質也屬陰,睡覺就是養陰的時刻。所以,提醒愛漂亮的姊妹們,晚上12點以前一定要上床睡覺,才能避免雙下巴喔!若從中醫望診的全息律來說,下巴屬於卵巢、子宮的位置,女孩子在生理期前後,特別愛吃重口味、高熱量的垃圾食物,這樣很容易降低身體代謝能力,導致經血排放不完全,多餘的水分滯留體內形成水腫,影響下巴的線條。提醒姊妹們,生理期前後尤其要避免上述食物,配合每天熱敷小腹、促進子宮收縮,對於消除水腫、預防雙下巴都有幫助。值得一提的是,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很容易出現聳肩、縮脖子、頸椎偏移的現象,很多姊妹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都有這些動作,造成下巴周圍組織結構改變,悄悄形成雙下巴。同時提醒大家,使用電腦時應維持正確姿勢、適度放鬆,平時可以做瑜伽、皮拉提斯來修正體態,減少下巴肌肉的鬆垮!以下針對三種常見的雙下巴類型,提供相對應的穴位按摩方式,大家趕快學起來,就不怕雙下巴出來見人囉!‧脂肪型雙下巴成因:飲食過度造成。按摩穴位:下關、頰車、承漿、地倉。‧水腫型雙下巴成因:與婦科功能不佳有關。按摩穴位:三陰交、血海、足三里。‧肌肉型雙下巴成因:與姿勢不良有關。按摩穴位:風池、肩井。(本文摘自/女神才知道的子宮逆齡術/布克文化)

下午就腿腫鞋緊 趕緊按穴位消除水腫

下午就腿腫鞋緊 趕緊按穴位消除水腫#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經歷一天的疲憊,下班後總覺得腳腫腫脹脹的,誤以為腎臟出了問題。扶原中醫郭大維中醫師表示,在中醫的觀點,水腫問題其實不只是腎,還有膀胱和脾經出了問題。因為脾臟主導水的運輸,同時也掌握體內濕氣的去留,所以顧好脾臟的健康不僅可消水腫,還能兼顧養生。最懂穴道的郭醫師,告訴大家消除水腫的三大穴位。此外想消除身體多餘的水分,除了飲食不要吃太鹹外,最重要一定要搭配適合的運動,以免變成泡芙人喔!消水腫三穴1.湧泉穴:在足底前端的凹陷處,這個穴道就是湧泉穴。2.委中穴:在膝蓋後方膝膕窩的正中央。3.陰陵泉穴:位於膝蓋的內下方,從膝蓋到小腿會按壓到一個凹陷處。消水腫三小撇步第一:按摩的時候建議先熱敷,或是做足浴,讓肌肉和皮膚得以放鬆,這時按摩效果最好。第二:按摩時最好是能夠達到酸脹感,不過如果下手太重感覺到痛,可能在按摩之後出現瘀青現象。第三:按摩的時要多呼吸,可以增加淋巴循環,代謝身體多餘的水分,達到消水腫的功用。

轉涼就猛過敏?3食物2穴位助改善

轉涼就猛過敏?3食物2穴位助改善#穴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天早上哈秋哈秋,包餛飩包不完,家中孩子的過敏又發作了嗎?最近門診來了許多兒童,都是因為過敏而出現氣喘、鼻炎和皮膚疾病。甄至翔醫師表示,台灣濕熱的氣候,加上嚴重空汙及飲食的西化等等,導致台灣過敏兒的比例居高不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甄至翔醫師和大家分享如何改善過敏。你的孩子可能是過敏兒嗎?過敏常見的症狀,以新生兒來說,常常會打噴嚏,出現濕疹及尿布疹。孩童則是會在溫差比較大的早上、進出有空調的室內或在睡前,常常噴嚏打不停、眼睛癢、鼻塞而且容易感冒,長大之後也可能有氣喘的症狀,影響日常的學習、生活。為何孩子會有過敏體質?過敏性疾病有近4成都是發病在10歲之前的兒童。除了因為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也被認為和遺傳以及媽媽的懷孕過程、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果家族有過敏體質,加上媽媽懷孕期間不注意作息與忌口,新生兒是過敏體質的機率就會提高。過敏和肺、脾、腎 虛損失調有關圓扶原中醫診所甄至翔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過敏的內因和肺、脾、腎三臟的虛損,造成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外因則是因為感受風寒、異氣的侵擾而誘發。雖然鼻子過敏症狀表現與肺系為主,但醫師分享,在臨床案例上也經常看到脾肺兩虛,久病的話還可能造成肺、脾、腎三虛。如何從生活中改善過敏【三大食物】1.山藥:入肺、脾、腎。能健脾補肺,補而不滯、溫而不燥,能夠改善過敏體質,可以煮成四神湯、山藥燉排骨都可以。2.核桃:入肺、腎。甘溫有養肺收攝、補氣養血的功用,可以用核桃燉粥,幫助改善體質。3.紫蘇:入肺、脾經。性味辛溫,可以解魚蟹毒,如果孩子是對海鮮類 容易過敏的,適合用紫蘇來泡茶,改善過敏症狀。【兩大穴位】1.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眼珠中心點往下垂直線的法令紋處。有助清熱、通利鼻竅的功效。2.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的根部,接近骨頭處。有助清熱祛風、改善鼻過敏。甄至翔醫師表示,以上兩個穴位都在肺經上,建議爸媽們平常不妨可以多幫孩子按壓,不只增強免疫力也能抗過敏喔!

揉揉手部2穴位 皮膚更光滑細嫩

揉揉手部2穴位 皮膚更光滑細嫩#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平日通勤時,或許不要再滑手機而善用時間揉揉手,皮膚在無形中就能光滑細緻。手指有個讓肌膚更加美麗的穴位,叫做關衝穴,關衝穴位於無名指指甲根部,靠近小指這一邊,按摩時,通常以另一隻手的拇指及食指夾住穴位揉按。關衝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井穴,是身體有名的排毒及解熱大穴,經常按壓可以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幫助皮膚恢復光滑細嫩。此外,在大拇指下方、手心與手背交接處,有一個魚際穴,魚際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中醫理論認為,肺與大腸相為表裡,經常按摩肺經的魚際穴,有助於改善皮膚排毒的效果,對於呼吸系統也有幫助。按摩魚際穴還可以幫助心臟活動,幫助深呼吸,促進臉部肌膚的血以循環。我們可以,以拇指及食指指腹輕輕貼於另一手的魚際反射區域,以力道極輕、似有若無的力道輕摸,切記動作務必輕柔緩慢。(本文摘自/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穴位按摩不做白工 正確取穴3大祕訣

穴位按摩不做白工 正確取穴3大祕訣#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穴位如同氣血運行所行經的孔洞,要疏通瘀塞堆積,先通大的孔洞效果自然比較好,大的通暢了,再清除小穴的堆積物,例如要瘦臀部,以「承扶穴」的效果最好,所以可別亂按一通,要針對需求,選擇最有效果的穴位!如何選擇最有效的穴位?但身體各部位是相輔相成的,不是只單獨刺激某一個穴位,就能治療一切疾病,也不是某種疾病只刺激某單一穴位才有效果。有時候對某種疾病可以列出數個有效的穴位,但並不表示要全部對這些穴位治療才有效,此時,應該正確選擇對患者產生反應的穴位,進行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在按摩方式上,最好以一開始壓迫時有刺激感,但不久後卻能讓人感覺舒服的方式。因此,有了正確穴位療法的觀念後,在實際施行時,還要針對個人體質的差異而調整,這不但是穴位療法的精妙之處,也是較好的治療方式。但人體的穴位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會躲藏在皮表組織之間,且穴點有大有小,例如:位於手指末端的少商、商陽,經估計大概細如筆心,而環跳穴則有五元硬幣的大小,因此常讓初次接觸穴位按摩的人找不到穴位。一般人在找尋穴位時,可先藉由看書來判定穴位的正確位置,如果壓下去沒感覺、無任何反應,可能是按壓的地方不正確,或是因個人差異而使得穴點的位置有一點點的不同,此時可在原來按壓的附近尋找,再壓壓看、揉揉看,如果附近有部位出現疼痛或舒服的感覺,就可以將此處作為穴位使用。精準取穴的3大祕訣按摩時,會談到取穴,但對很多人來說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取穴,這裡就是要告訴你,如何輕鬆取穴、做到萬無一失。1) 透過身體標誌尋找穴位/身體標誌,如:眉毛、乳頭、腳踝、肚臍等,都是常見判別穴位的指標。如:印堂穴位在雙眉的正中央、膻中穴在左右乳頭中間的凹陷處。2) 利用手指度量尋找穴位/中醫臨床經驗上,常以手只作為尋找穴位及度量尺寸的方法,稱為「同身寸法」。‧大拇指的寬度為一寸。‧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其橫寬面為二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併攏,其橫寬面為三寸。3) 利用身體度量尋找穴位/利用身體部位及線條作為簡單的度量參考。‧兩乳頭的間距約為八寸。‧心窩到肚臍約為八寸。‧肚臍到恥骨約為五寸。要按多久才有效?一般而言,早晨及睡前各按摩一次,每次約10∼15分鐘,療程一般以6天為一個療程,持續6天後可以稍微休息1∼2天,再繼續療程,進行一個月後可以視症狀緩解的情況,而加以調整。慢性病則以1個月為一療程。按摩最重要是持之以恆,才能讓你的身體在每天的按摩中,慢慢變得健康、美麗!(本文摘自/穴位按摩圖典【熱銷16年精裝典藏版】/三采出版)

氣血暢通更強身 穴位按摩3大優點

氣血暢通更強身 穴位按摩3大優點#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穴位按摩是最溫和、自然的治療方法,只要以簡單的按摩手法,就能消除不適,讓你通體舒暢!穴位按摩之所以能產生神奇功效,是因為穴位與經絡、體內臟腑環環相扣,所以要了解穴位,首先就要先了解「什麼是經絡?」什麼是經絡?中醫認為,人體器官之所以能運作正常,是因為有一個供給臟腑所需能源(中醫稱之為氣血)的循環通道,這個循環通道就是「經絡」。「經絡」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代表主幹,「絡」為分支,因此經絡是佈滿全身,縱橫交錯的。經絡能溝通內外、貫通上下,將氣血流通於人體各個器官,使之運作,並組織成一個和諧的整體。經絡不適,氣血就不順!因此,可以將「經絡」視為氣血的通道,而「穴」是孔洞,當氣血在身體裏運行,循線會經過許多孔洞,就好比水流經湖泊,如果不順暢或淤塞,久了就會囤積,能活動的水自然就會變少,循環也會被阻礙,所以只要從這些孔洞中,祛除不好的淤積物,讓氣血流通變順暢,自然能達到保健功效;也就是說,要祛除體內的異常,常按摩穴位就能有效加以改善。按摩活絡氣血的神奇功效氣血是臟腑運作的能源,如果氣血凝滯不通,人體就會生病。而氣血可以分為「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與生俱來的,是由父母遺傳給子女,而「後天之氣」是人體出生後,會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來補足、加強先天之氣。中醫認為脾胃主司後天之氣,因此不管是藉由藥物或按摩,都可以強健後天之氣,使先天、後天之氣的能量在體內不斷循環,氣血因此而暢通,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而根據研究,使用摩擦的手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所以可以保持皮膚的光滑與彈性。在中醫的說法中,按摩有行氣活血的功效,以現今醫藥的觀點解釋,因為按摩會使局部組織的微血管擴張,可促進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增生,增強局部的營養供應、促進組織修復,進而增強抵抗力,達到中醫所謂「通經活絡」的功效。按摩,趕走身上的「邪氣」!中醫認為,只要陰陽平衡,內臟機能處於正常的狀態,經絡能夠順暢流通,就能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當能量不能流通與內臟的機能異常時,就無法保持健康狀態,人體就會因此生病。而疾病的成因,中醫認為就是「邪氣」侵入身體,如果邪氣的強度超過人體的抵抗能力時,就會產生各種失調及不適的症狀。邪氣可分為七種,就是寒之邪氣、暑之邪氣、風之邪氣、濕之邪氣、熱之邪氣、燥之邪氣、火之邪氣。例如:感冒就是「風」之邪氣,從風門穴入侵人體,就開始產生各種感冒的症狀。如果此邪氣長久積存於風池、集中於頭部後方的風府,就會使感冒更加惡化;也就是說,當邪氣進入人體,會影響全身氣血的流動,影響全身運作,也就招致疾病的產生。除了「寒、暑、風、濕、熱、燥、火」這七種致病的「外因」,人體的健康狀況還會受到情緒、精神因素影響,所以,中醫將人的情緒因素稱為「內因」,主要分為「喜、怒、憂、思、悲、驚、恐」,稱為「七情之亂」。由中醫的致病理論得知,對於因環境變化及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或症狀,使用中醫療法可以得到相當良好的療效。因此,從穴名當中,就可推知各穴位的主治疾病,如「風池」穴就是治療感冒的穴位,「睛明」穴主要治療眼部疾病,「肩井」穴則是可有效治療肩部疾病的穴位。按摩能反應臟腑疾病每條經絡因為主掌每個臟腑的運作,有其相對的名稱;而人體有六臟六腑,所以共有十二經絡,而其走向和分佈,有一定的規律,它的流經順序是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顧名思義,肺經與呼吸系統有關,胃經與腸胃道有關,而穴位就是分布在經脈的運行路線上,也就是每條經脈各有其固定的穴位,而同一條經脈上的穴位,都有治療本經疾病的功效。如承泣穴和足三里穴,其位置雖然一個在臉部,一個在足部,但是二者都屬胃經,所以,都具有改善消化道疾病的效果。除了可用作疾病治療外,穴位皮表的冷熱粗細或硬塊腫脹等特徵,都可作為醫師觸診時的參考。因此,當你頭痛而醫生卻幫你按壓手部的穴點,或是腰疼卻看到醫生刺激腳部的穴點時,可千萬別覺得太奇怪,因為經絡運行的緣故,而有所謂「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這種對症治療的口訣。所以,對於不易自行按壓的穴位,可以另選位在同一經絡末端(手、腳)的穴位替代,不僅施壓容易,也有相同的療效。按摩時為何會痠麻脹痛? 藉由按壓來刺激經絡穴位,輕則出現酸、麻、脹的感覺,重則會發生軟、痛的反應, 這些都是按壓穴位時,同時作用於相對應的經絡、血管和神經,所發生的綜合反應,而形成了一般人對穴位按摩「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治療印象。因此各種手法對經絡穴位的刺激,都會經由經絡、血管、神經系統,來影響臟腑的功能,進而調節經絡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達到扶正祛邪、保健養生的目的。穴位按摩的3大優點1) 施行容易/只要按壓身體的穴位,就可以針對某種症狀而加以治癒。而且不必經由專業的醫療器材,利用手部的按壓動作,隨時隨地都可進行。2) 應用效果廣泛/人體的穴位遍佈全身,從頭頂到腳尖都有能夠治癒疾病的特效穴位,不但可以達到治癒單一疾病的效果,還可以調整全身機能,強身健體,十分適用於平日保健。非疾病的症狀有即時緩解的功效,更能進一步預防疾病的發生。3) 治療方式安全/在治療過程中,只要懂得選擇合適的穴位,並注意按摩的手法及病患的反應,一般來說,穴位按摩是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可以說是人人都可接受的治療方式。(本文摘自/穴位按摩圖典【熱銷16年精裝典藏版】/三采出版)

每10人有1人失眠!按4穴位可舒緩

每10人有1人失眠!按4穴位可舒緩#穴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慢性失眠率居高不下!根據研究,台灣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高達11.3%,相當於每10人中就有1人失眠。隨年齡增加,失眠的比例也相對提升。中醫師建議,透過穴位按摩就能有效改善失眠、神經衰弱等的問題,體貼的子女不妨學幾招,讓爸媽能一夜好眠。睡前泡腳15至20分鐘 幫助促進下肢氣血循環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鄭秝丞表示,失眠會降低工作效率、人際關係惡化、生產率下降和增加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率,也會增罹患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引發憂鬱症或其它精神疾病,不容忽視。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男性更年期失眠與心、肝、腎的臟腑機能退化有關,建議平日可作家庭保健。睡前泡腳是簡單又方便的選擇,用一盆溫熱的水浸泡雙足至腳踝以上,約15至20分鐘,不但可以舒緩整日的壓力與疲憊感,也有促進下肢氣血循環、減少痠痛及抽筋、安定心神等功效。平日按摩4穴位 安神避失眠鄭秝丞醫師說明,改善失眠不但可以提升工作表現,增進人際關係,幫助體力的維持,更可以減緩老化速度,預防多種生理及心理疾病的發生,是現代人保持健康最重要的秘訣。穴位按摩也是中醫法寶之一。平日可多按摩4個穴位:百會、神門、太衝及湧泉穴,一天1到2次,每個穴位約5分鐘。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在兩耳間連線與兩眉正中到頭頂連線交接處,可化解疲勞、預防頭暈頭痛、促進新陳代謝等,有助釋放腦部壓力,幫助入睡;神門穴位於手腕內側,小指向下延伸至手腕關節的橫紋處,有鎮靜、安定心神、補益心的功效,可調節自律神經、緩解心神不寧以及改善神經衰弱、多夢、健忘等症狀。太衝穴位於大腳趾和第二趾趾骨結合處上方凹陷中,可疏肝理氣、解除壓力、清瀉肝火,協助安定憂慮、鬱悶、焦躁等情緒問題;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前1/3處,有「長壽穴」之稱,可鎮靜安神,改善憂鬱、失眠、神經衰弱等現象。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天來臨前想要好好瘦身,必須先找出自己的肥胖體質,才能根據相對應的經絡來拍打,讓姊姊妹妹們都能告別肥胖,讓身體更輕盈!氣球型胖妹妹煩躁.胸悶.口乾.口苦.暴躁.憂鬱-肝鬱型肥胖特徵:水桶腰、上半身肥厚、腹部大、虎背熊腰肝鬱型的肥胖者只要一遇到壓力就會感到煩躁、胸悶,就會靠大吃大喝做為紓解壓力的管道,因此體型主要會明顯是中廣肥胖,而且容易隨著情緒出現忽胖忽瘦的情形,像是氣球一樣伸縮自如,平時容易出現肝鬱的症狀,像是容易煩躁、胸悶、口乾、口苦等,脾氣較暴躁或憂鬱,很難控制情緒,夜間容易失眠。常見於繁忙、壓力大的上班族身上,或是大老闆、業務,或需要輪班的工程師等。-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若想瘦身,則必須同時調整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因為中醫認為這兩條經絡相互連結,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飲食上首要均衡且清淡,可多吃含B 群和高纖的蔬果,如糙米、燕麥、小麥、深綠色蔬菜等,感到情緒暴躁時可以補充一些鈣質含量高的牛奶、豆漿等以穩定情緒。青蛙型胖妹妹腹部鬆軟.四肢纖細.臀部贅肉多-氣血虛弱型肥胖特徵:疲倦、貧血、腹部突出、代謝異常這類型的人食慾大多正常,四肢也算纖細,但小腹卻鬆軟且突出、臀部贅肉也相當多,只要稍微穿上貼身一點的衣物,就容易被發現肥胖部位,看起來就像青蛙一樣,肥胖主因大多是因為年輕時過度節食、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身體代謝機能下降,因此氣血變得越來越虛,當血液運送出現紊亂情形時,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就無法運送到各個內臟與組織,體內多餘的物質也會在原處囤積,引起肥胖。減重處方籤建議這類型的肥胖者應該改善氣血循環,可以從拍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下手,提高腸胃消化功能,平時也可多補充補血食物,恢復體內元氣,使身體代謝機能恢復正常,將體內不必要的物質排出,才能順利減肥。要注意的是,千萬不可以依靠節食方式減肥,因為體內血液含量本來就少,若是再少吃,就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反而使身體更虛弱。西洋梨型胖妹妹皮膚白.水腫.懶洋洋-脾虛濕寒型肥胖特徵:虛胖、水腫、下半身肉肉的這類型的人屬於虛胖型,他們並非真的肥胖,但卻最需要接受體質調理,特徵包括肌肉摸起來鬆軟、皮膚白、水腫、糞便軟稀,早起眼睛容易浮腫,平時看起來懶洋洋、精神倦怠、沒有活力。辦公室久坐的人最容易是這類型,典型的肉肉族,尤其是下半身尤其容易水腫,看起來有點像是西洋梨的身形。-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通常嗜吃生冷食物,像是生魚片,因此腸胃功能不佳,脾臟也較虛弱。基本上脾與水分代謝功能有關,若是長期吃生冷食物、加上久坐少動,新陳代謝速度就會下降,導致水腫,若是想瘦身就必須從足太陰脾經下手。多多運動、吃少一點,尤其要戒吃甜食和生冷食物,才是這類型胖妹妹的瘦身之道。(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