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鈣血

背痛就醫竟是「多發性骨髓瘤」醫:「三合一」治療讓癌患免受化療之苦

背痛就醫竟是「多發性骨髓瘤」醫:「三合一」治療讓癌患免受化療之苦#高鈣血

一名60幾歲男性因背痛就醫,結果經過磁振照影檢查後,發現脊椎骨有空洞現象,做切片檢查後發現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所致。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性癌症,是體內漿細胞(白血球的一種)出現病變、大量增生所引起,不僅治療棘手,更容易反覆發作 。 漿細胞是白血球的其中一種,主要功能是產生抗體對抗外來病原菌,如果漿細胞出現惡性變化,就會發生血液與骨頭甚至是腎臟的問題 。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提到,儘管民眾較少聽到多發性骨髓瘤,但其實案例每年都在增加。不僅發生在年長者身上,近年也發現不少年輕病患。 四大症狀:骨痛、貧血、高鈣血、腎功能衰退 多發性骨髓瘤主要侵犯骨髓,症狀多為骨頭疼痛,集中在頭骨、骨盆、肋骨、脊椎、胸骨、大腿骨等處,另外也有貧血可能,以及骨頭中的鈣離子會釋出到血液中形成「高鈣血症」,進而也會造成腎臟傷害和神經症狀,例如嗜睡和昏迷。 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族群為65歲以上年長者 ,症狀又與老人常見症狀例如貧血、骨頭痠痛、腎功能差類似,因此也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李典錕醫師表示,在10幾年前這個疾病很難治療,也以化學治療為主,一般存活期大概只有3~5年,現在已經有多種進步的標靶藥物,存活期甚至可以到10年。 「三合一」主流治療: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類固醇  李典錕說明,多發性骨髓瘤在治療上,會先評估病患是否能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如果不是年紀太大或是肝腎等功能已相當低下,通常都能做。在藥物的使用上,目前是以合併標靶藥物、免疫調節藥物與類固醇來治療,相較於以往以化療為主的效果比較,可以看到病患在1~2個月腫瘤指數就有明顯下降和症狀緩解,且不需要忍受化學治療的副作用。當腫瘤指數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進行自體造幹細胞移植。這是先以高劑量化療藥物將癌細胞消滅之後,接著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部分病人甚至可以達到完全根治。 以60幾歲這位病患來說,在移植後2年後曾復發一次,後來透過新一代的標靶藥物和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治療後偵測已沒有腫瘤指數。 新藥降低復發率,也避免化療副作用 李典錕說明,以往治療多發性骨髓瘤遇到的困難就是容易多次復發,必須一直更換治療藥物甚至使用到傳統化療藥物,對於病患的生活品質影響甚鉅。然而,目前已經有新一代單株抗體抑制劑、二代蛋白酶體抑制劑和新的免疫調節藥物等治療選擇,都能提供醫師評估病患合適的治療方式。 透過持續性的新藥發展除能協助病患控制病情,也能夠過基因檢測找出適合的藥物,甚至有機會在不接受化療的狀態下,也能有長期穩定緩解疾病的機會,降低復發風險,李典錕認為,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來說,是相當好的發展,也期盼為病患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HE-TW-2200043 (Dec-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