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三大AI中心啟動 解決落地、取證、給付關鍵議題

衛生福利部三大AI中心啟動 解決落地、取證、給付關鍵議題#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於今(7)日正式宣布成立「負責任AI執行中心」、「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以及「AI影響性研究中心」。三大類型AI中心補助計畫於今年7月23日公告並舉辦全國性教育訓練,8月1日截止收件,各層級醫院熱烈參與,共計30家醫院提交48案,經過國內外委員三階段評選,共計16家國內醫院通過決選(19案),包含臺大、中榮、北榮、成大、中醫大、三總、林口長庚等指標醫院。各中心將透過建立跨層級、跨體系醫院之合作,有效解決AI應用於臨床場域所面臨的「落地」、「取證」及「給付」三大關鍵議題。此將不僅為國內AI醫療應用重要里程碑,更展現臺灣政府推動智慧醫療之前瞻性政策。 各國在推動智慧醫療時,面臨的挑戰包括 AI 軟體在臨床應用時可能出現的偏見、不透明性以及資安與隱私問題。此外,AI 產品在取得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認證過程中,需要廣泛的數據來進行驗證,驗證數據取得困難。最後,一些關鍵應用如何透過科學方法來評估其健保給付,並驗證臨床效果,這些都是智慧醫療推動時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因此,先進國家開始推出一些法案架構和共識指南,作為監管的指引方向,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之負責任AI六大原則,歐盟之AI法案,以及美國AI運算法透明及資訊共享規則(HTI-1)等。然而,這些政策宣示尚未在各國具體落實成為推動中心。為前瞻布局,衛生福利部輔導臺灣醫院成立三大類型AI中心,作為解決推動智慧醫療最後一哩路。以下分別對三大類型AI中心進行介紹: 第一類「負責任AI執行中心」透過制定符合資安與隱私保護的管理辦法,公開AI模型、資料和效能等重要資訊,提供可解釋性分析結果,提升AI透明度,同時建立AI模型生命周期管理辦法,以確保AI在臨床使用具有持續可靠性。 第二類「臨床AI取證驗證中心」為衛生福利部資訊處和TFDA合作,旨在解決國內醫療AI軟體取證過程冗長及蒐集具臺灣人群代表性驗證資料集的困難,以往AI外部驗證機制缺乏跨層級醫院協作、系統性常設機構和專責人員,該類中心將預先組成醫院聯盟,常設機構和專責人員串接跨體系及跨層級之電子病歷資料,藉以協助廠商驗證AI模型,提升驗證速度以及在臺灣人群的準確性,促進產品商業化進程,幫助國內民眾更快速享受到高品質的智慧醫療產品。 第三類「AI影響性研究中心」為衛生福利部資訊處和中央健康保險署合作,旨在解決國內AI醫療應用爭取納入健保給付的挑戰,由於AI產品的價格無法依循傳統醫療器材從製造端進行成本評估,中心將建立跨體系、跨層級的臨床試驗機制,並由多專業團隊設計研究,進行AI臨床效益評估,確保AI產品兼具臨床有效性與健康效益,同時建立科學性的定價基礎。 三大AI中心的啟動象徵臺灣於智慧醫療領域前瞻且重要之進展,衛生福利部將繼續推動AI技術的應用發展環境,為國內智慧醫療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陪同賴清德總統,視察台中榮總智慧醫療運作模式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陪同賴清德總統,視察台中榮總智慧醫療運作模式#衛生福利部

賴清德總統今(9)日在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和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會嚴德發主委的陪同下,前往台中榮民總醫院視察智慧病房、遠距醫療及戰情中心,和全自動智能檢驗室,對於中榮能夠結合AI、資通訊與自動化等科技的智慧醫療,提升醫療照顧效能,讓醫護有更多時間照顧病人,感到欣慰。 賴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台中榮總平時除了是民眾健康的守護神,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是一肩扛起中部地區的防疫工作,他更驚喜榮總不管是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或再生醫療,很多項不是亞洲第一,就是世界第一,相信榮總的智慧醫療進步的模式,可以提供給全國的醫院做參考。 賴總統指出,全球智慧化時代已經來臨,他有心率領執政團隊將台灣打造為「智慧國家」,每一個城市都是智慧城市,不管食、衣、住、行都是智慧生活 至於智慧醫療或精準醫療,除可提升台灣人民的健康福祉,還可協助國家在國際上進行交流,他平常接待許多國際貴賓,對方都希望台灣能協助他們建置智慧醫療,包括電子化、智慧化。他也相信,應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不是只有半導體,我們的醫療水準可以幫助更多國家。 賴總統提到,由成大教授陳志鴻領軍的「健康台灣行動聯盟」,所提出的十項建議,在政府編列明年的預算中一一實現,包括「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癌症新藥基金、護理人員三班護病比、夜班獎勵金,甚至健保的永續發展,都有編列預算,希望能改善醫療人員的生活及工作條件,達到健康台灣的目標。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該院帶領全國醫學中心組成智慧醫療國家隊,也積極參與國家型重大智慧醫療計畫,從數位轉型到數位經營管理策略,目的在增進照護效率與品質。該院的智慧病房結合智能化設備及護理資訊系統,普及率達100%,能有效節省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還有智慧藥櫃,給藥準確率也達100%。另外,該院的遠距醫療及戰情中心,整合全院的遠距醫療相關設備,提供偏遠地區遠距醫療服務、急重症腦中風即時線上遠距會診,還有把醫院門急診即時動態、加護病房、手術室及病房床位管理等資訊管理,彙整成醫院管理儀表板,供醫療團隊做最適醫療決策。 邱泰源部長表示,台中榮總無論在軟體或硬體,都有長足的進步,例如門診化療個案數,中榮是全國第一多,可減少癌症病人住院率,第二個是急診滯留率是全國最低的。今天實地參觀臺中榮總推動各項智慧醫療服務,可謂是各醫院的楷模,期待它能成為台灣醫界的領頭羊。 邱部長說,中榮早在111年5月成立遠距照護中心,整合全院遠距醫療的計劃團隊,提供無縫醫療照護,例如透過遠距生理監測即時掌握病人身理狀況。另外,中榮擁有醫學中心首創的連結軌道系統,串聯各項生化檢驗項目,可以執行全自動化的智能檢驗室,大幅提升檢驗效率,所有的檢體都是零接觸流程,可降低感染風險,提供醫事人員安全的執業環境。 邱泰源部長強調,在賴總統的領導之下,台灣要邁向「健康台灣」的目標,除了讓世界擁抱台灣,衛福部的職責是要擁抱本土的民眾,讓全民更健康。 今天在台中榮總舉辦的智慧醫療展示活動,除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莊競程受邀前往,另有多名在地的立委也一起見證這項盛會,包括蔡其昌委員、何欣純委員、黃秀芳委員、楊瓊櫻委員等人,共同關心智慧醫療的發展。 圖/總統賴清德(中)9日至臺中榮民總醫院,對於中榮結合AI、資通訊與自動化等科技的智慧醫療,提升醫療照顧效能,讓醫護有更多時間照顧病人,感到欣慰。 圖/臺中榮民總醫院陳適安院長致詞時分享,院內導入智慧醫療,如:智慧病房、遠距醫療及戰情中心和全自動智能檢驗室等,增進照護效率與品質。 圖/總統賴清德(前排中)9日至臺中榮民總醫院,參觀智慧病房。 圖/總統賴清德(中)9日至臺中榮民總醫院,視察院內遠距醫療及戰情中心作業。

Novavax 16.5萬劑XBB1.5疫苗已抵台,年前供全台院所分配接種

Novavax 16.5萬劑XBB1.5疫苗已抵台,年前供全台院所分配接種#衛生福利部

秋冬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一波又一波,許多民眾餘悸猶存,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民眾不免擔心群聚、長途旅行、出入公共場所及聚餐等,恐提升感染風險,預防接種措施也成時下熱門討論。 考量COVID-19潛在的感染風險提升,為了讓民眾在過年前提升防護力,台灣衛生福利部在農曆新年假期前夕,引進超過16.5萬劑Nuvaxovid XBB1.5疫苗。 根據Novavax官方指出,目前此批疫苗已抵台,並已分配全台醫療院所供民眾接種,提供COVID-19高風險族群多一種非mRNA疫苗的選擇 根據Novavax指出,XBB.1.5 疫苗已正式抵達台灣,適用於12歲及以上對象,並且已由台灣衛生福利部分發,目前全國醫療院所皆可接種,除了將豐富台灣疫苗施打選擇,也可提供COVID-19高風險族群多一種非mRNA疫苗的選項。 數據顯示,新一代Novavax COVID-19疫苗可誘發免疫功能性針對 XBB.1.5、XBB.1.16 和 XBB.2.3 變異株的反應。其他非臨床數據指出,Novavax的疫苗誘發中和性抗體對變異株JN.1、BA.2.86、EG.5.1、FL.1.5.1 和XBB.1.16.6,以及對CD4+ 多功能細胞(T 細胞)反應對照 EG.5.1 和 XBB.1.16.6。這些數據表明 Novavax疫苗可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並可能誘發廣泛對於對當前流行的變種病毒的反應。  

守護民眾健康 臺中榮總與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簽署合作協定

守護民眾健康 臺中榮總與衛生福利部所屬醫院簽署合作協定#衛生福利部

臺中榮民總醫院與衛生福利部所屬中區六家醫院,於16日上午假臺中榮總舉行雙方醫療合作意向書簽署典禮,六家部立醫院院長也一同參與觀禮,包括:苗栗、豐原、臺中、彰化、南投醫院及草屯療養院,由陳適安院長、醫福會林慶豐執行長代表簽署,堅定雙方在醫療、教學、研究三方面之合作信念,為守護中台灣民眾之健康一同砥礪前行,並於簽署儀式後參訪本院之細胞治療中心及遠距照護中心。 自2007年起臺中榮總陸續與中部多家部立醫院有門診、手術、檢查等醫療支援,建立聯合訓練、建教合作及教學示範等合作方式,2022年支援部立南投醫院通過急重症評鑑,並與豐原醫院研究合作國科會及醫福會計畫案;本次經由衛生福利部醫福會之串聯,推動各區域醫療資源共享,結合部立醫院及輔導會醫療機構兩大公立醫療體系,肩負公醫使命,拓展合作範疇。建立更為暢通之合作管道,提供更為便民之綠色通道,開啟嶄新合作模式,持續深化於醫療人才、專業技術相互交流,教學、研究領域之共同合作,建立更縝密的醫療服務網絡,開啟醫療合作新篇章。 建立合作機制開創醫療服務新領域 臺中榮總擁有高水準醫療能量與醫療資源,包括:成立「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中心」,發展幹細胞及抗癌免疫細胞療法,聚焦在急、重、難、罕疾病的應用,與日本、美國多所大學合作多項臨床試驗,為國內再生醫學的先行者。另外,2022年成立「遠距照護中心」,提供榮民金字塔三級醫療照顧服務,偏遠地區心導管、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遠距醫療,榮家會診、健康監測,中榮領先全國設立專屬的空間與設備集中服務,更為即時也更有效益。 藉由此次雙方的合作協定,由臺中榮總為首之中部公醫聯盟,將協助部立醫院持續照顧偏遠地區的民眾健康,透過本院發展遠距醫療、智慧醫療及再生醫療之相關經驗,建立合作機制,突破地域限制,減少民眾舟車勞頓,提升醫療品質,並可同步應用於醫療教學及研究領域,擴展未來發展範疇,開創醫療藍海服務新領域,期待邁向更好的境界更美好的未來,建立以病人為中心之連續性照護服務,打造共享、共好、共榮的中台灣醫療聯盟。

國際肺高壓專家齊聚  帶來治療新曙光

國際肺高壓專家齊聚 帶來治療新曙光#衛生福利部

1名35歲的女子,原本以為是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等症狀,直到近日呼吸喘、雙下肢水腫,驚覺不對勁,赴醫院詳細檢查,才發現是患有罕見的肺動脈高壓,經醫師以相關藥物治療後,症狀得以減輕,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功能。 個案經由醫師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包括肺功能、心臟超音波、胸部電腦斷層、肺通氣及灌流檢查、血液檢查及右心導管檢查後,確診為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症狀 什麼是肺動脈高壓呢?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美音說,一般來說,心臟會經由肺動脈系統將血液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但是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因為肺動脈壓力太大,所以無法有效地將足夠的血液輸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而且心臟為了要輸出血液也要更用力才能將血液送出。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心臟負荷量越來越大,最後造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在疾病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可能會被誤認為其他疾病。但是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人氣體交換功能不足,就會產生呼吸困難、頭暈、慢性疲憊、下肢水腫、甚至暈厥。 由於肺高壓是一個困難診斷的嚴重疾病而衞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在新冠肺炎流行以來即擔任國門守護者的角色,值此新冠疫情漸趨平息之際,仍然不忘身負照顧桃園區民衆健康的責任,於2023年 3月25日舉行「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國際肺高壓研討會」。特別邀請韓國、日本、西班牙及本國專家學者根據2022年歐洲心臟學會及歐洲呼吸學會共同發佈之肺高壓治療專家指引探討並分享肺高壓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治療技術。 各國專家受邀參與 此學術研討會由會議執行長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陳美音醫師籌劃並邀請鄭舒倖副院長開幕。現場及線上共超過200位專家參與盛會。 首先由韓國首爾三星醫院肺高壓中心主任Dr. Sung-A Chang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group 1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醫院肺高壓中心主任Dr. Shiro Adachi分享肺高壓重症照護、癌症相關肺高壓PTTM及PVOD的治療經驗;西班牙肺疾病相關肺高壓(REHAR)登錄計劃負責人Dr. Lucilla Piccari 提出lung disease相關PH之診斷與治療的全新見解;最後由世界級大師日本國立岡山醫學中心肺高壓專家Dr. Hiromi Matsubara介紹CTEPH最新研究。多國專家分享實際案例的臨床特徵與治療方法,研討會現場與會來賓進行熱烈討論。陳美音醫師也在這次會議中向大家報告桃園醫院治療肺動脈高壓的經驗與成果。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威脅之下也不忘以照顧桃園居民健康為己任的初心。並且特別感恩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得以完成此次會議。最感人的是在會後數小時收到Dr.Lucilla Picarri來文對此超高品質會議及照顧肺高壓病患健康的用心,不吝給予肯定。 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很重要 陳美音醫師表示,肺動脈高壓分成五大類,治療方式大都以藥物為主,也有的類別可以開刀或是進行肺動脈血管氣球成形術。當所有的方法都沒有辦法減輕病人的症狀或者是病人的病況突然急性惡化,最後一道防線就是進行肺臟移植手術。但是現今國內器官來源匱乏,進行器官移植實屬不易。個案在使用相關藥物治療後,症狀得以減輕,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功能。醫師也提醒詳細、正確的診斷及規則治療,對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非常重要。 未來,桃園醫院將持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肺高壓醫療事業的發展以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2023 世界青光眼週 邀請民眾『ㄧ年一檢查』打擊視力小偷

2023 世界青光眼週 邀請民眾『ㄧ年一檢查』打擊視力小偷#衛生福利部

世界青光眼學會(World Glaucoma Association)訂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今年(2023)訂於 3/12~3/18,此次臺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選在青光眼週的第一天(3/12)共同響應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為世界青光眼週揭開序幕,一同關注青光眼的威脅,也因青光眼無前兆,只能透過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因此呼籲民眾,尤其是有家族史、40歲以上、眼壓高者、近視500度以上、或血壓偏低手腳冰冷的人要接受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讓視力小偷找上門。 青光眼是不可逆的視神經疾病 台灣已超過 34 萬人罹患 青光眼是世界第 2 大致盲原因,也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致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 34 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成長速度讓人心驚,主要伴隨著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以及 3C 產品長時間使用,讓青光眼患者也不斷成長,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對國人的視覺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臺北榮總眼科部部主任級醫師劉瑞玲表示:「不只台灣,全球罹患青光眼的人數也正在快速地增加中,因此盼望藉由一年一次青光眼週,舉辦衛教講座,帶給民眾最全面的青光眼衛教資訊,以提升大眾眼睛保健的意識。」 青光眼是一種眼部視神經病變的疾病,臨床上會呈現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神經纖維減少及視覺功能受損,視神經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視覺功能喪失。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級醫師陳美如分享,在門診時,有許多病人會問「醫生說我有青光眼,可是我沒有任何症狀啊!」。其實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等到察覺異狀時,視神經已遭明顯破壞,視神經纖維可能喪失多達 40%,因此有「視力小偷」之稱,為了不讓視力無聲無息就被偷走,陳美如醫師說到:「若能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則可以延緩疾病進展速度,減少青光眼對視覺功能的損害。」 破除青光眼治療迷思 醫師傳授有效治療方法 依據此次會前報名進行測驗調查顯示,認為青光眼只能靠點眼藥水做治療 的人不在少數,約 10%,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張毓帆說: 「點眼藥水的確是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作用機轉為減少房水分泌或加速 房水排出。」,但現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除了點眼藥水降低眼壓,當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忍受時,可以透過雷射或青光眼手術達成眼 壓的控制;此外,針對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周邊虹膜造口雷射是治療計畫中很重要的一環,而選擇性小樑網雷射塑型術也可以是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 那麼,青光眼開刀只會更糟嗎?聽到必須手術時,有許多患者的反應是無法接受或者是害怕惶恐,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柯玉潔醫師幫助現場民眾解答心中疑惑,柯玉潔醫師表示:「適時的手術介入有助於達成更低的眼壓或更平穩的眼壓控制,減緩疾病惡化速度,也可以減少長期用藥的副作用,甚至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品質,藉此呼籲不要因為畏懼手術而錯過黃金治療期,導致不可逆的視覺功能損傷甚至是失明。」 依照醫師叮囑 甩開青光眼致盲的恐懼 為何青光眼是「視力小偷」?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裡,人們都很容易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正在一點一滴的偷走我們的眼睛健康,而青光眼正是這一類的 5 慢性疾病,但是雖屬於慢性疾病仍然有治療的機會。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任級醫師劉瑞玲提醒:「面臨青光眼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在確診後按時治療及定期追蹤,最後要保持理性心態面對,與青光眼共存。」 對於青光眼患者的日常保養建議事項,首先要有規律的生活型態、日常適度地做一些有氧運動、養成優質的睡眠、在飲食上適量補充新鮮且自然色彩鮮豔的蔬果,並以正向理性的心態去面對,增加擊敗視力小偷-青光眼的勝算。 做好六大措施 對抗『視力小偷』青光眼 青光眼雖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沒有特效藥可治癒,也難以事前預防, 但可以透過下列方式,來降低青光眼所帶來的風險或是延緩疾病進程: 定期眼科檢查:定期的眼科檢查對於早發現青光眼疾病是至關重要, 尤其是高風險患者,例如:青光眼家族史者、高度近視 600 度以上、高眼壓、心血管疾病或血壓過低者,如果從來不曾或已經幾年沒有檢 查過,請近期內找時間就診。    青光眼患者與醫師配合儘量達成合宜且平穩的眼壓控制。   規律的生活形態與優質睡眠以減少眼壓之波動。   保持運動習慣:適度的運動,如快走、跑步、騎自行車或跳舞,可以增加視神經血流灌注,並且運動可以緩解沮喪、焦慮,進而改善睡眠。   慢性病患者良好控制:糖尿病或高血壓控制不好不利於青光眼的控制、低血壓患者是青光眼高風險族群,平日應遵從醫師囑咐,按時服用藥物,並且做好血壓及血糖的管理。   做好眼睛保護:眼睛受傷不只容易青光眼,也容易造成其他眼睛疾病,例如: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黃斑部裂孔等等,因此如從事容易讓眼睛受傷的工作或活動,請配戴護目眼鏡,以保護好眼睛。 最後,要提醒大家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別讓孩子從嬰幼兒期就接觸 3C 產 品,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以避免孩子在成年時因為高度近視而增加罹患青光眼與視網膜病變之風險。 青光眼雖然是可能導致失明的疾病,但只要及早發現,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疾病、按時治療,與醫師同心協力運用可行的治療方式,儘可能穩定控制眼壓,並不必然會導致失明。定期回診追蹤檢查,掌握疾病的進程以調整治療策略,是青光眼治療必經之路,期望青光眼病友能以正向的心態與醫師共同努力守護視覺。 現場超過200人出席參與,希望透過青光眼週衛教講座,呼籲大家一年一次眼科檢查的重要性,青光眼無明顯前兆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第四屆「健康樂齡論壇」 :  「公私協力 · 打造身心智健康樂齡社會」

第四屆「健康樂齡論壇」 : 「公私協力 · 打造身心智健康樂齡社會」#衛生福利部

台灣與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一樣,正面臨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的挑戰 ;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訊,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打造身心智健康樂齡社會刻不容緩。 健康樂齡論壇 聚焦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與失智照護主題 台灣美國商會今年再度與美國在台協會合作,於12月初舉辦2022第四屆「健康樂齡論壇」,主題為「公私協力 · 打造身心智健康樂齡社會」,包括美國在台協會柯傑民代理處長、台灣美國商會吳王小珍副會長、魏立安執行長、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次長、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心理健康司諶立中司長、長期照顧司吳希文副司長以及其他衛福部官員和學術界專家及相關產業領袖,聚焦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與失智照護主題,一同探討如何延伸政府高齡化健康政策以提升樂齡健康照護品質,期盼政府更加運用公私協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推廣疾病認知、加強早期偵測、針對疾病風險因子採取積極介入及控管措施,並提升醫療或照護資源可近性,為樂齡社會的需求超前部署。 心血疾病佔健保支出約10%  需要加強疾病的篩檢與風險評估 在臺灣,心臟疾病已高居國人第二死因多年,每年健保支出約10%花費在心血管疾病相關治療。而WHO指出8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預防的,首要之務為加強疾病的篩檢與風險評估,推動精準化預防保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次論壇邀請美國哈佛大學Rifat Atun教授進行專題演講,透過「策略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文獻及全球指標性案例研究以及與醫療保健領導者進行的訪談等,提出針對心血疾病可行的因應策略及方法,例如國家必須有整合的行動,除了將醫藥衛生部門整合,也要將其他部會聯合起來,不僅要解決健康的下游影響,還要解決健康的上游決定因素。 圖1: (左至右)前衛福部次長現任高雄醫學大學何啟功教授、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李貽恒教授及台灣諾華麥芳蘭總裁,共同探討「如何透過公私協力,扭轉台灣心血管疾病威脅的挑戰與機會」。 此外,高雄醫學大學何啟功教授亦在論壇當中與健保署李伯璋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李貽恒教授及台灣諾華麥芳蘭總裁進行綜合座談。何啟功教授呼籲政府重視心血管疾病防治,尤其是高血脂問題對民眾健康的衝擊正快速升高,應有更積極的作為,並且整合國健署和健保署等跨司署資源,加強疾病防治。對此台灣諾華麥芳蘭總裁回應,公私協力過去在能源和交通領域已可見,應積極導入醫療保健領域,諾華期望和政府、醫師、專業醫學會以及病患團體,在未來展開更密切的合作,訂定共同的目標以及績效指標,共同推廣心血管疾病的衛教與防治,扭轉該疾病對台灣老齡化人口造成的威脅和經濟負擔。

「數位疫苗證明」如何申請、怎麼使用?6大QA一次看

「數位疫苗證明」如何申請、怎麼使用?6大QA一次看#衛生福利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灣「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於今日(28)上午8點開放民眾下載使用。欲申請的民眾,只要前往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申請網站,透過3步驟「身分驗證、選擇項目、取得證明」即可下載QR code證明,未來前往歐洲就能加速通關,縮短入境查驗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歐盟於22日起,承認台灣「數位疫苗接種證明」。只要持台灣數位疫苗接種證明於國際旅行,即可方便快速入境歐盟等60多國。且「數位疫苗接種證明」不僅可下載QR code證明,也可列印紙本保存。不論彩色、黑白列印,或是存放在平板、手機備忘錄中,都可以驗證QR code。指揮中心表示,無論是「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之資料欄位、數位簽章、防偽機制、個人資料保護、QR Code顯示與電子驗證等,均依照歐盟標準。尤其是個人資料保護完全依據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之最小使用、自行攜帶、可被遺忘等原則,民眾可安心使用。數位疫苗證明提供所有於國內接種疫苗或進行PCR檢驗者自行下載,初期限持有有效護照者,申請方式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只要「3個步驟」即可取得證明:(「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圖示。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數位疫苗證明」申請3步驟步驟1. 身分驗證(各3種方式擇一辦理):國人:(1)身分證號+健保卡號+有效護照號碼(2) FIDO(為安全且便利的生物辨識方式,提供指紋或臉部辨識登入)+有效護照號碼(3)自然人憑證+有效護照號碼外來人口:(1)統一證號+健保卡號(2) 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3) 統一證號+護照號碼步驟2. 選擇項目: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並輸入出生年月日。步驟3. 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檔案格式為PDF,提醒要先保存於行動裝置或電腦硬碟中,再視個人需要列印紙本。無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者,可於申請成功畫面選擇超商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製超商取件條碼或取件編號,請自行攜至超商付費列印。指揮中心提醒,實際使用時,出示紙本或行動載具中的QR code都是可接受的方法,查驗人員掃瞄QR code後會出現不同顏色的號誌表達接受與否。但各國或不同場所仍可能有不同方式驗證,請民眾特別提醒留意。本數位證明優先提供民眾出國使用,至於國內何時開放使用,再由疫情指揮中心另行發布。詳細系統操作方式,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官網數位證明專區。(「疫苗接種數位證明」相關申辦流程一次看。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常見「6大QA」一次秒懂Q1.誰可以申請數位證明?A:不管本國人或外國人,只要是在國內接種疫苗或進行PCR檢驗者,而且持有有效護照者,均可下載。如果是在國外打疫苗就無法下載。Q2.接種高端者可以申請嗎?A:可以,但各國對於疫苗廠牌認證標準有所不同,因此民眾在出國前仍應留意入境地最新規定。Q3.採檢/施打疫苗後過多久,可以申請到數位證明?A:疫苗部分建議接種後隔2日以上申請;檢驗部分建議核酸檢驗紙本報告取得後隔日申請。Q4.請問申辦護照後多久,可以申請到數位證明?A:民眾至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領取護照時,該局電腦始作「發照」,新護照資料尚未傳送至申請平台,故民眾領照後建議隔日上午10時後可至該平台確認。Q5.施打1劑疫苗可以申請數位證明嗎?A:目前系統規劃疫苗施打1劑、2劑都可以申請疫苗接種數位證明,系統會自動提供最新一筆接種證明,內容顯示接種疫苗的完整劑數及目前的接種劑次,另核酸檢驗亦可申請檢驗結果數位證明。Q6. 在國外接種過疫苗也可以申請嗎?A:目前國外接種疫苗無法協助開立證明,只會登錄於國內施打的紀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