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超夯台劇《模仿犯》以連續殺人案為主題展開,其中兇手戴著面具現身,狂笑自大、向檢警叫囂,甚至鼓動民眾情緒。在偵查過程中,劇中的臨床心理師也指出,兇手可能有「自戀型人格」,那現實中的自戀人格有什麼特徵呢?韓國心理輔導專家鄭熙靜於《今天也因為難相處的人而心累》一書中,解析10種人格障礙,提供不同情境、狀況的應對方法。以下為原書摘文:
Netflix超夯台劇《模仿犯》以連續殺人案為主題展開,其中兇手戴著面具現身,狂笑自大、向檢警叫囂,甚至鼓動民眾情緒。在偵查過程中,劇中的臨床心理師也指出,兇手可能有「自戀型人格」,那現實中的自戀人格有什麼特徵呢?韓國心理輔導專家鄭熙靜於《今天也因為難相處的人而心累》一書中,解析10種人格障礙,提供不同情境、狀況的應對方法。以下為原書摘文:
常聽到愛情使人盲目、戀愛鬼遮眼,指得是有些人在情感關係難以辨識自身處境,任對方予取予求。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全美暻在《你的愛情就像你自己》也談到近期非常熱門的「煤氣燈效應」提醒大家留意相處過程中,警覺自己是否被扭曲了思想與價值觀,落入自戀者的擺佈之中。以下為原書摘文:
或許很多人都熟悉這樣的場景:父母口口聲聲說為你好,但不太在乎你的感受。或者,你可能認識看似替人著想,但總是讓人不知不覺配合他的朋友。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教大家識破以「為你好」為包裝,其實是為了圖利自己的幾種人格特徵,看清楚誰在利用你,藉此釐清自己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的角色。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多數人一想到自戀型人格,就會聯想到一個趾高氣昂、目中無人、自私至極的傲慢傢伙,這樣的人,跟缺乏自信、情緒不穩、成天擔心被人拋棄的邊緣型人格怎麼會有共通性呢?說的更直白一點,兩者有什麼不容易區別的地方,值得用專文來敘述呢?事實上,人們對於自戀型人格的印象,諸如:自私至極、傲慢無禮、趾高氣昂等等,主要是建立在「自戀型人格疾患」的認知上的。然而,人格的表現從輕微變異的人格傾向(trait)到嚴重偏差的人格疾患(disorder)不一定只有「量性」的變化,還有可能存在「質性」的不同,也就是說:「人格傾向」不只是在偏差程度上比「人格疾患」來的輕微,也就是所謂的「量性差異」;「人格傾向」者更容易以一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來表現相同的人格特質,這種質性差異往往就是「人格傾向」者之所以能適應社會框架,符合角色期待,維持自身功能的原因。「自戀型人格傾向」者也不例外。在臨床上,並不容易見到趾高氣昂、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相反的,他們往往發展出長期憂鬱、孤單、空虛感、被剝奪感與缺乏安全感的樣貌,很容易跟邊緣型人格搞混在一起。至於反差為何會如此之大?這還得從學術上對於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定義講起,一步步推演,才能明白這整個看似荒謬卻又無奈至極的心路歷程。自戀型人格的9個特徵按照DSM-V(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的診斷原則,要成立自戀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必須包含下列9點中的5點(含)以上——1. 對自我重要性的自大感,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沒有相稱情況下期待被認為優越。2. 專注於無止境的成功、權力、顯赫、美貌、或是理想愛情等幻想中。3. 相信他或她的「特殊」及獨特,僅能被其他特殊或居高位者或機構所了解,或應與之相關連。4. 需要過度的讚美。5. 認為自己有特權(如︰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待遇或別人會自動地順從他或她的期待)。6. 在人際上顯得剝削(例如:占別人便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7. 缺乏同理心︰不願意辨識或認同別人的情感需求。8. 時常妒忌別人或且認為別人妒忌他或她。9. 顯現自大、傲慢的行為或態度。通常,自戀型人格疾患患者傾向於渴求於他人的稱讚,缺乏對別人的同理心,對自己的行為或能力有過度的誇大想像,也時常忌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忌妒他──讀到這裡,我想請問:您身旁最符合這些敘述的人,會是誰?本文獲「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授權轉載,摘錄自:自戀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