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癌醫中心

六旬翁骨痛纏身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三合一療法燃起希望

六旬翁骨痛纏身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三合一療法燃起希望#台大癌醫中心

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1]顯示,為男性十大癌症中年增率第二高的癌別,每年超過七千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 臺大癌醫中心分院泌尿腫瘤科呂育全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臨床約有三成病患在開始診斷時就已是第四期,可能會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等症狀。若有其他器官轉移,如骨轉移,可能也會有骨頭疼痛等現象。 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現況 由於男性荷爾蒙可能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以全身性荷爾蒙治療為主。傳統的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平均約兩年後就會出現抗藥性而失效,變成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過去台灣患者平均總存活期僅38.4個月[2]。呂育全醫師說 明,過去這些已轉移的攝護腺癌病患,使用傳統荷爾蒙療法,5年存活率約只有3成。[3] 「直到七、八年前,晚期攝護腺癌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之外,臨床還會加上化學治療或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近期的研究結果發現,三者合用效果更好。」呂育全醫師說,傳統荷爾蒙治療加上化學治療,已比過去單用傳統荷爾蒙治療再延長近17個月存活期。「若再加上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死亡風險可下降32.5%,疼痛進展的時間也能顯著延緩,並可延緩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的產生。」 目前以三合一療法(傳統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治療)治療晚期攝護腺癌,4年存活率可達63%,5年存活率可提升至5成以上。 趁體力耐受力好 及早積極治療有望延長存活期 好消息是,自今年五月一日起三合一療法即納入健保給付。病患若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之二,即可申請三合一療法給付: 格里森分數大於或等於8分 骨骼掃描出現4個(含)以上病灶,且至少有一處為非中軸骨及骨盆腔轉移 內臟轉移 呂育全醫師分享一名60歲男性由外院轉來臺大癌醫中心就診,主訴排尿不順且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 ( PSA ) 過高,同時併有左側髖骨疼痛。患者接受切片檢查後,病理報告為格里森分數8分之攝護腺癌,全身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有多處骨轉移及淋巴結轉移。入院時PSA值為169。配合積極治療之下,4個月後PSA降至0.3,目前疾病獲得控制且仍在持續追蹤。 呂育全醫師提醒,「及早使用三合一療法可延緩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的產生,對治療效果有一定幫助。治療目標是將患者總存活期拉長,隨時代演進,新藥也會不斷開發問世,仍有機會為患者爭取更多存活時間。」 點我看更多衛教資訊:https://pse.is/65zm2m

疫情常態化”這群人”風險仍在!近5成癌友確診後曾延誤或中斷治療

疫情常態化”這群人”風險仍在!近5成癌友確診後曾延誤或中斷治療#台大癌醫中心

2023年5月8日—繼指揮中心於5月1日走入歷史後,新冠疫情限制正式告終,但對於少數免疫低下族群,新冠病毒仍有嚴重風險。據研究,「免疫低下患者」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較低,若確診,住院風險較一般人高2.57倍 ,建議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再次加強,政府為此族群也數度放寬「長效型單株抗體」的公費施打條件。為提高民眾與病友對於免疫低下族群的防疫認知,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以及臺灣病友聯盟特別舉辦「生命兩難展」,邀請Duncan、囂搞等五位人氣插畫家聯合開展,展期即日起至5月24日止,藝人黃子佼更獻出兩幅蘊藏兩難故事的手寫字收藏展出,以圖像衛教民眾給病友多一點同理,也呼籲免疫低下病患莫輕忽,應主動諮詢醫師給自己完善保護。 不是怕確診? 擔心的是影響原有的治療! 近五成癌症病患因確診而延誤或中斷治療  全世界約有 2 % 的免疫低下病友,如:器官移植、惡性血液腫瘤、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先天性免疫不全、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HIV陽性以及洗腎患者等七大族群 。其中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即時且精準的治療攸關癌友的預後與存活。然根據研究,近五成的癌症病患確診後曾延遲或中斷原有癌症相關治療 ,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科邱柏儒醫師表示:「隨疫情鬆綁,我們也希望病人能夠回歸常態專心治療,不再因疫情的干擾而擔心回診或外出等,但針對正在或正要接受治療的病人,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無法同時承受抗癌治療與新冠病毒的攻擊,就必須考慮先治療哪一個,這也是為什麼目前衛福部仍將免疫低下病患列為追加劑施打與外出配戴口罩的族群之一。」 根據《臨床傳染病》期刊中 亦強調免疫功能低下者應予以個別化預防方法,一般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抗體有效反應可達約92%,反觀免疫疾病患者與惡性腫瘤患者抗體反應為79%、血液惡性疾病患者為50%,甚至器官移植者僅31%。考量此情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 4 月7日起擴大單株抗體公費施打對象,用於預防新冠,呼籲適用的病友都應主動諮詢醫師申請施打。 七大類免疫低下病患染疫後重症風險高 病毒不易清除 住院風險升2.57倍 新冠病毒對癌友的威脅除了影響既有療程之外,對於所有的免疫低下病患而言,住院風險上升2.57倍,住進加護病房提高1.4倍,而院內死亡風險也達1.87倍。邱柏儒醫師說,「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長期處於低防禦的狀態,無法有足夠的抗體對抗新冠病毒,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有滿多病患陽轉陰的時間都比一般人還長,這時候若病情不穩定,住院、併發重症的風險就會升高。」 除了癌症病患,先天免疫不全者與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藥物的病友也需多加留意,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說,「有免疫疾病的患者,因為需長期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等,免疫系統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也是感染性疾病好發的族群,包含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與僵直性脊椎炎等。」建議無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是單株抗體,都應該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安排適切的時間施打,給自己多一點保護。 61歲白血病友不慎確診 竟六個月才轉陰因而延誤移植手術 邱柏儒醫師說,去年就有一位61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確診新冠後不幸白血病又復發,且新冠病毒竟六個月才轉陰,預計要進行的骨髓移植手術也因此推遲兩個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呼籲,免疫低下病友仍應謹慎防疫,除了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追加劑之外,也需要「被動免疫」的單株抗體,將有作用力的抗體注入體內,可直接產生保護力,臨床研究中,施打後追蹤 6 個月可發現感染 COVID-19 相對風險降低 83% 。 「免疫低下跟你想的不一樣,生命兩難展」現正展出! 5位人氣插畫家Duncan、囂搞、消極男子、李白、狗與鹿,將線上創作搬到實體展出,藝人黃子佼也提供兩幅蘊藏兩難故事的收藏獻給病友,歡迎前來一睹他們對生命兩難的獨特詮釋! 日期: 即日起~2023/05/24(三),週一、週二公休 地點: boven cafe(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1樓,捷運忠孝復興站步行5分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