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

我有「不孕症」嗎?醫師教你「2招」自我判斷

我有「不孕症」嗎?醫師教你「2招」自我判斷#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近期越來越常聽到適齡女性選擇「試管嬰兒」、「凍卵」作為傳承下一代的新選擇。而「白癡公主」、「理科太太」等知名KOL,近期也陸續傳出接受凍卵手術,就怕年過30後生育功能受影響,未來萬一有需要可以派上用場。關鍵35歲!不孕症2大判斷依據一般民眾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不孕症?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提出,主要有2大判斷依據:1. 小於35歲的男女沒有採取避孕措施,進行規律的性生活1年以上無法懷孕。2. 35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規律且沒有避孕措施的性生活6個月以上仍沒有懷孕。何信頤建議,若已知自身有不孕症的危險因子,舉凡如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皆應該提早接受評估。延伸閱讀:人工生殖擴大補助最高40萬 「好孕地圖」速查全台疫後世界「鬧嬰兒荒」!10大不生首因「給不起一個家」長期關注台灣生育議題的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也針對在疫情期間網路上的生育相關議題討論,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出網友們在疫情期間「10大不生原因」。結果顯示近1年以來,除了不想生之外,「健康狀態(不孕)考量」討論聲量亦迅速升溫,顯示晚婚趨勢下,年輕的網路世代也憂心「生不出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2年,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美、日等大國因疫封鎖或疫情嚴重,生育數創新低。台灣雖然沒有受到嚴重疫情影響,但「缺生情況」也不樂觀,不僅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數、「生不如死」的警訊。究竟影響民眾生育意願的原因是什麼?根據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委託網路大數據分析,「10大不生原因」排行包括:1. 買不起房不能給孩子一個家2. 低薪養不起小孩3. 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4. 沒時間照顧小孩5. 考量身體健康狀況6. 生育金補助少7. 不喜歡小孩8. 享受2人世界9. 工作比小孩重要10. 找不到安心的保母、幼兒園結果指出,「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網友不想「做人」首要原因。顯示若政府想要針對台灣網路世代「催生」,改善房價以及職場勞動條件仍是當務之急。晚婚不生,夫妻恐共同面對不孕風險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張帆表示,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女初婚年齡男性平均32.3歲、女性平均30.3歲。晚婚趨勢,造成青年男女結婚後生育黃金年齡相對有限。然而,除了晚婚不生之外,不孕風險也是夫妻婚後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張帆建議,若不想讓健康狀態影響後續生育計畫,不妨參考「30要知道、35要諮詢、40要支援」原則,依據女性年齡,進行不同的生育規劃。亦可善用婚後孕前健康檢查,進一步了解是否有家族不孕病史、或可能提高不孕風險的潛在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此次網路大數據分析,亦同時調查目前青年族群對於不孕症補助的關注議題。其討論聲量最高的5大議題為:「如何算是符合「不孕」資格?」「不孕症補助機構有哪些?」「一定要夫妻才能申請嗎?」「申請前需要做什麼檢測?」「做過試管失敗,之後再做也能補助嗎?」何信頤指出,只要是一般夫妻,一方為我國國籍,且妻子未滿45歲,並具不孕症診斷證明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民眾,都可以至全台逾90家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

健康與不健康的宗教靈性 如何判斷?

健康與不健康的宗教靈性 如何判斷?#判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秀娟於近期經精神科醫生診斷患有輕鬱症,醫生建議她服藥並 同時接受心理諮商。秀娟是個投入的基督徒,每週固定參加教會的 聚會,也維持個人每天讀聖經和禱告的靈修生活。當她在教會中分 享自己患有輕鬱症時,牧者與教會成員紛紛提供幫助,為她禱告, 並且常勸導鼓勵她應當更信靠上帝,憂愁自然消失。秀娟過去一直 視教會的幫助和關懷為重要的支持來源,然而在此時刻卻造成她的困惑與壓力,她開始責備自己對上帝的信靠不足而導致憂鬱,也懷疑自己尋求心理諮商的舉動代表沒有全然信靠神會醫治,結果導致 她難以全然投入在諮商中接受幫助。此案例中,諮商師面對如何判斷健康與不健康的宗教/靈性的挑戰。秀娟的宗教/靈性投入顯然對她有益,她從讀聖經與禱告中獲得平靜與安慰,參與教會活動使她得以維持例常性的社交互動,繼續與他人有聯繫,建立親近的人際關係;然而教會在她罹患與治療憂鬱症上的影響不全然正面,教會成員的一些語言帶給她困擾,使她陷入在懷疑自己的信仰有問題,懷疑去就醫及尋求專業幫助與對上帝的信心相違背,反而帶給她更大的憂慮、自責、壓力,也削 弱她求助於專業資源的動機。諮商師處理此案例時,如果為了尊重案主的宗教/靈性,選擇忽略宗教/靈性因素在案主目前的困擾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沒有任何反應與處理,將會有危案主福祉。相對的,諮商師也可能基於案主難以完全投入諮商,憂鬱情況沒有好轉,而斷定她的宗教/靈性帶來不良影響,進而去引導案主認為教會對於信靠上帝的教導並不健康,從而對案主的信仰與教會關係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案主減少投入教會與信仰生活。諮商師若這樣做,則是忽略了宗教/靈 性對案主的重要支持功能,也可能導致案主因為教會與諮商師兩方的教導或引導不一致,使內在衝突感更為加深,如此一來也同樣危及案主福祉。根據維持專業身分與治療架構的倫理原則,諮商師不應扮演宗教師角色,也要避免告訴案主什麼才是較好的宗教/靈性實踐,但是諮商師可以作出評估與告知案主,她的宗教/靈性與實踐行為對她心理層面的影響。對於秀娟,宗教/靈性在此時刻,同時對她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諮商師可以協助她看見這樣的情況,並與她討論如何加強宗教/靈性的正面影響,而減少或轉化負面的影響。〈諮商中處理宗教/靈性議題之初步指導原則〉第 11 條指 出:「當諮商師處理案主的宗教/靈性議題,認為出現失功能或不健康的狀況時,諮商師應保持合作與尊重的態度。對於這樣的個案,較合適的治療目標,是引導案主在信仰上採取更適應與合適的 方式去面對,而不是去貶低案主的信仰。」(Hathaway, 2011, p.72-73,I-11)。基於此項原則,諮商師對秀娟的宗教/靈性實踐帶給她的負面影響,可以協助她採取更適應的與更合宜的方式去面對,例如鼓勵她與教會領袖討論該項教導的認識和如何應用在她的處境;諮商師也可以與教會領袖合作,在向案主說明與獲取知後同意之後,聯絡教會牧者,了解他們認為秀娟的相關信仰觀點與應用是否正確,並尋求與教會牧者、教會小組成員等,共同合作協助案主。筆者曾見過有些諮商師在認為案主的宗教/靈性屬於不健康時,會勸導案主離開自己的宗教,而轉向諮商師自身的宗教信仰;或透過揭露自身的靈性經驗,嘗試影響案主改變信仰。這樣的做法明顯的脫離了專業角色與治療架構,也有違反尊重與不強加個人宗教/靈性價值給案主之虞。(本文摘自/融入宗教與靈性的心理諮商/心靈工坊 )

幼兒典型柔韌性扁平足 2大判斷方式

幼兒典型柔韌性扁平足 2大判斷方式#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自從開始走路之後的一歲半小妤(化名),媽媽觀察到她的腳底似乎都是平貼著地板,抱起來觀察時卻又看得到小小的足弓,媽媽分不清走路搖搖晃晃的小妤是學步兒本身會有的狀況,還是小妤真的有扁平足的問題,趁回診所打預防針的時候詢問小兒科醫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小兒骨科江明弘醫師表示,扁平足(pes planus)、鴨母蹄在嬰兒和兒童中很常見,大部份的孩子被父母抱起時,可以看到腳底漂亮的足弓,然而站立時足弓卻是扁平的。這些「柔韌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的孩子多數在青春期才發展出穩定的足弓。柔韌性扁平足有二種判斷方式柔韌性扁平足被認為是生理性的正常發育過程,因為這些變形通常是柔軟的且無關節活動限制或僵硬性變形,孩子本身不會疼痛且不影響功能。判斷方式有二種:不站立時、或踮腳站立有足弓出現或典型柔韌性扁平足,站立時足跟向外傾斜,足跟塌陷。沒有疼痛的扁平足 矯正器可能造成孩童足底疼痛、適應不良江明弘醫師說明,雖然扁平足很普遍,但是目前對於小兒柔韌扁平足並沒有標準的定義,現有資訊沒有辦法分辨哪些孩童在成年後可能患有足部疼痛和功能限制。此外,對於柔韌扁平足而言,沒有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比較各種介入方法與其自然發育(不介入)的差異。目前的證據顯示,面對柔韌性、無症狀的扁平足兒童,單純的觀察而不介入是安全且適當的。對於本來沒有疼痛的孩童而言,強加的矯正器可能造成孩童足底疼痛、適應不良。不斷長大的腳需要不斷更換新的矯正器,對家長也會造成經濟上無謂的負擔。疼痛的扁平足 需物理或手術治療在極少數情況下,扁平足會變得疼痛或僵硬,這時就可能有潛在的病理因素。這些少數病理性、僵硬性的扁平足成因包括先天性垂直距骨(vertical talus)、關節炎或跗骨聯合(tarsal coalition)等。江明弘醫師指出,疼痛的扁平足可能需要專業醫師檢查,判斷孩童是否有病理性的扁平足或附生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介入方式諸如物理治療,足弓支撐或矯正器(orthotics),甚至骨科手術都可能有幫忙。足弓支撐或矯正器對於改變柔韌性扁平足的自然發育並無實證證據,但有可以緩解孩童的腳底板疼痛。一般接受保守治療後仍有症狀,或是病理性扁平足的患者,可考慮骨科手術治療,包括跟腱延長、截骨矯正(osteotomies)、關節融合(arthrodesis),或將矽膠或金屬帽插入跗骨竇(sinus tarsi)的距下關節限制術(subtalar arthroereisis)。對於一般民眾或兒科醫師而言,重要的是知道大部分的扁平足不需過度緊張看待,若有症狀或僵硬性的扁平足,請轉診給骨科醫師進一步安排詳細檢查與評估。

灌輸孩子「社會判斷」 恐忽略幸福

灌輸孩子「社會判斷」 恐忽略幸福#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從繭居族的家長口中聽聞這樣的事。孩子從中學三年級開始就不去上學了,一開始,家長會狂揍那個孩子,讓他去上學,「後來,演變成家長被孩子毆打了。」到處求助也找不到方法。孩子就這樣持續關在房間,晚上就到處找碴,不是把窗戶玻璃全部打破,就是大吼大叫,鄰居天天上門投訴。到了十九歲也都還是這樣,家長可以說是生活在地獄裡。父母灌輸社會判斷 恐怕忽略孩子幸福有一天,夫婦倆促膝深談。「孩子要繼續這樣閉門不出,我們好像也拿他沒辦法,而且好像也沒有特別的需求硬是要他離開房間。」「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兒子變了。當然,不是不當繭居族了。但是他開始有點開朗、變得溫柔了,白天還會走到廚房對我說:『媽媽,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嗎……』原來是我們一直在欺負兒子嗎?最後終於注意到這件事。」我被這對夫婦的故事感動到不行。家長對小孩灌注社會的判斷,社會判斷去上學的是好小孩,不上學的是壞小孩。根據這個判斷,因為我的小孩不上學,我必須想辦法讓他去學校。也就是說,目標是解決問題。但是這裡的「解決」,只是單純的跟從社會判斷,並不是真正的解決。真正的解決方法是什麼?那肯定是讓兒子感到幸福吧!因為兒子幸福了,爸爸媽媽才會幸福。但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只是強將社會的判斷灌注在兒子身上。事情總會變好的 不要受其他眼光侷限另一方面,兒子其實知道這個社會判斷。他知道根據社會的判斷,自己必須上學。但是無法,所以他煩惱。簡單來說社會的智慧是根據社會判斷、透過社會判斷來解決問題,並且朝著這個方向尋求解決之道,因此也煩惱了。如果煩惱能結束也就算了,但問題反而更加複雜,搞到兒子自殺或是全家一起死的情況。又或是兒子在社會福利設施被殺死、被惡質宗教團體騙了一大筆錢。猶太人常說「ךפוה הז והשכיא」意思是「總會變好的」,我曾詢問猶太教的學者,「這是因為猶太人認為現在是最糟、最壞的狀態嗎?所以他們才會覺得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但其實猶太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是相信,事情都會越來越好的。那名學者這樣告訴我,這也是傻瓜的想法。一天或一個月,一年或十年,不去學校也沒關係。之後總會變好的,傻瓜會這樣相信。來當這樣的傻瓜吧!千萬不可以因為硬要讓兒子去上學而讓全家陷入地獄般的不幸。(本文摘自/別再為難自己/商周出版)

關懷失智長者 朱立倫揪千人看電影

關懷失智長者 朱立倫揪千人看電影#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關懷失智症,新北市於假日電影院今天播放以失智老人與兒子互動為題材的真人故事電影「去看小洋蔥媽媽」,市長朱立倫邀請近千位新北市醫事人員、照顧失智症長者的家庭及市民,一起觀賞。  新北市衛生局瑞齡學堂學員楊奶奶,也和失智症先生一起來看電影,楊奶奶眼眶泛紅的說「我就像電影中洋蔥先生一樣,永遠記得先生對我的好,未來我們也要笑著一起走下去」。朱立倫說,多數失智症長者都是由家人照顧,壓力之大也往往使照顧者成為家中隱形第二病人。因此,新北市近2年來廣設公共托老中心,也開辦專為失智症長者及家屬設計的瑞齡學堂課程,針對失智症個案藉由參與團體,增加社會互動機會並減緩疾病退化之速度。另針對失智症個案家屬,辦理家屬支持團體讓家屬有紓解壓力之機會。新北市430診所  守護失智老人  衛生局表示,今年號召新北市中、西、牙醫師公會,與臺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成立瑞智友善診所,現在已經有430家診所加入,建立社區互助照護網,專業的基層診所對失智者適時伸出援手一同守護社區長者。

恐怖「紀念品」 食指大水蛭藏鼻逾月

恐怖「紀念品」 食指大水蛭藏鼻逾月#判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24歲的背包客李薇拉妮(Daniela Liverani),日前到東南亞旅行時,在越南帶了一個紀念品回國,那就是一條長達8公分的水蛭,且在未取出的這段時間內,都生長在她的鼻子內,以血液為食。水蛭像凝固鼻血 她差點忽略掉它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李薇拉妮在返國前2週開始流鼻血,但她曾因騎機車而跌倒,所以,都以為只是摔車受傷,導致血管爆裂所致。當她返回愛丁堡後,雖然鼻血止住了,但卻發現有東西從鼻子內伸出來,原以為是凝固的鼻血,因此,想伸手去把它處理掉,但卻又快速縮回,使得她無法將它清除所以做罷。直到後來某次洗澡時,看到它伸至下嘴唇,照鏡一看,李薇拉妮才意識到她的鼻子裡存在著一種生物,嚇的她趕緊就醫檢查。若為及時將水蛭取出 它已經跑到腦中當她被送進治療室時,醫護人員用手電筒、鉗子與鑷子進行處理,只要醫生一抓住它,李薇拉妮便能感受到水蛭在鼻子裡掙扎,歷經一個半小時後,突然間她的鼻子不再疼痛,水蛭已被醫師拔出來了。醫師表示,水蛭的大小有如食指般長,拇指般粗,且若沒有及時就醫,它可能已經跑到腦中了,後果將不堪設想。而美國水蛭專家Mark Siddal表示,李薇拉妮之所以受到水蛭入侵,可能是因為她在越南游泳,或飲水時不慎吸入。

吳淡如節目閃避法規 醫師隔空問診條件多

吳淡如節目閃避法規 醫師隔空問診條件多#判斷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知名作家吳淡如所主持的廣播節目中,邀請到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宏信醫師,主講關於耳鳴相關的醫療知識與教育,當中開放民眾call-in電話,由工作人員蒐集問題後,再由醫師回答。原本是一個不錯的互動,但是卻遭到主管機關的關切,讓主持人吳淡如氣得在節目中開砲,說此舉根本就是剝奪聽眾的權益。主管機關則認為,醫師沒有親自問診、判斷,是不能給予任何處方或是解決方法,否則就會觸犯醫師法。根據台灣醫界雜誌一篇「新世紀醫療革命—遠距醫療」的文章表示,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遠距醫療正日益走近我們的現實生活。「遠距醫療」顧名思義就是結合醫療、通信和電腦科技,使病患的資料及醫師的專業知識能跨越時空的限制,進行遠距診斷、遠距會診、遠距治療、居家照護及臨床教學、醫師繼續教育等,其目的是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將醫學中心的醫師和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提供給偏遠及離島地區的民眾、醫師和護理人員,以提升基層醫療品質、均衡醫療資源。但是該文章也表示,在台灣有幾個遠距醫療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令問題,目前現行的醫療法規當中,醫師只能夠針對山上、離島偏僻地區或有特殊、急迫情形,為因應醫療的需要,可以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的醫師,以通訊方式詢問病情,進行診察、開給方劑,並囑由衛生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助產人員執行治療。也就是說,如果要隔空問診,目前只能限定在遠距離的地方,如山上、離島,或是在急救的時候,而且必須要由當地政府所任可以的醫師才行。至於吳淡如小姐所開設的節目,遊走在醫療法規邊緣,當然被主管機關警告。小腸卡子宮寬韌帶破洞 產婦險送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5&HN_Yr=0&HN_Mon=0打完玻尿酸別泡溫泉 以免影響療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8&HN_Yr=0&HN_Mon=0婦人車禍重度昏迷 兩次手術挽回生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2&HN_Yr=0&HN_Mon=0

「熊貓眼」是因有慢性疾病?醫師:要多觀察才能判斷

「熊貓眼」是因有慢性疾病?醫師:要多觀察才能判斷#判斷

黑眼圈時常困擾著愛美的人,不僅影響美觀還讓人看起來沒精神,大陸網站報導指出,黑眼圈可能也是人體某些疾病的信號。開業中醫師鄧正梁表示,黑眼圈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致,一般人出現黑眼圈又沒有其他症狀伴時,就不是什麼大病,民眾不用過於緊張。鄧正梁醫師表示,不應該單用黑眼圈作為判斷是否罹患慢性疾病的依據,還要審視伴隨而來的病象,才能夠決定是不是有疾病。比如肝病患者還會有口乾舌燥、臉色發青等症狀;慢病胃病患者會胃痛;過敏性鼻炎的人,容易一早起床打噴嚏與流鼻水等。鄧正梁醫師提醒民眾,並不是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會出現黑眼圈,也不是所有的黑眼圈族,都有慢性疾病。特別是很多人認為鼻竇炎的人一定會長黑眼圈,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大該只有三成的鼻竇炎患者會有黑眼圈。鄧正梁醫師說,失眠、喝酒也是造成黑眼圈的原因,只要是單純的黑眼圈而沒有其他病症就不必過於擔心。他提醒,血液循環不好除了容易有黑眼圈,還可能引起各種疾病,像是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病,除了黑眼圈,如果舌頭呈紫色或有紫斑黑斑產生,腳表面皮膚出現網狀紋路,都是血液循環不良的徵兆,要特別小心。中醫美白護膚保健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1015聚左旋乳酸療程拯救淚溝困擾?畢業生改頭換面增自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164美國哈密瓜驚傳遭感染 疫情已致13人死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8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