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

分享育兒經驗走紅!百萬網紅認「虐待4兒女」遭逮稱:小孩被惡魔附身

分享育兒經驗走紅!百萬網紅認「虐待4兒女」遭逮稱:小孩被惡魔附身#虐待

美國YouTuber露比.法蘭克(Ruby Franke)以分享育兒經驗走紅,追蹤人數一度將近250萬,不料去年她因涉嫌虐待自己的小孩,遭到警方逮捕,所創立的頻道也正式解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親子時事,以此案例淺談嚴苛教養背後的隱憂,不當管教方式只是為了創造流量與吸粉,卻對孩子身心靈帶來偌大的傷害⋯

 虐兒案頻傳不敢送托保母?醫教「2招」判斷是否受虐兒:這部位最關鍵

虐兒案頻傳不敢送托保母?醫教「2招」判斷是否受虐兒:這部位最關鍵#虐待

台北市去年底發生一起嚴重兒虐事件,一名1歲半的男嬰經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後,疑似遭保母虐待,包括餵食餿水、拔光指甲、燒下體等,男嬰最終不堪凌虐而亡。近日曝光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遭受虐待而未於第一時間察覺。對此,醫師指出,除了檢視孩子身上是否有不明瘀青、傷口,家長也可從互動觀察異狀。

這幾種「為你好」請快逃!心理師教你看穿「誰藏私心」擺脫有毒關係

這幾種「為你好」請快逃!心理師教你看穿「誰藏私心」擺脫有毒關係#虐待

或許很多人都熟悉這樣的場景:父母口口聲聲說為你好,但不太在乎你的感受。或者,你可能認識看似替人著想,但總是讓人不知不覺配合他的朋友。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教大家識破以「為你好」為包裝,其實是為了圖利自己的幾種人格特徵,看清楚誰在利用你,藉此釐清自己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的角色。以下為原書摘文:

孩子「遺傳」父母性格缺陷將複製悲劇?心理師揭「1方法」打破魔咒

孩子「遺傳」父母性格缺陷將複製悲劇?心理師揭「1方法」打破魔咒#虐待

父母常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的學習模仿對象。人們隨著智識成長,或多或少認知到雙親的性格如何形塑甚至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命運,我們該如何擺脫在無形中承繼的缺陷,避免重蹈覆轍?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分析,儘管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影響無可迴避,但我們能夠從挫敗中意識到,並選擇改變、學習,掙脫宿命。以下為原書摘文:

控制你才不是因為太愛你!「9跡象」教你判斷情緒虐待

控制你才不是因為太愛你!「9跡象」教你判斷情緒虐待#虐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虐待對人的危害相當於身體虐待,而且經常更加嚴重。在肢體暴力的事件中,受害者可能會有實際的證據,例如瘀傷。他們也許有機會藉由提出控告,採取法律行動,或者藉由保護令來尋求保護。然而,情緒虐待是一種更為普遍的虐待形式,大多數都會在身體虐待與性虐待發生的前後出現。情緒虐待就是心理暴力!情緒虐待包含所有非身體的行為(包含明顯與隱晦的手法),會隨著時間以某種模式出現。這些手法包括批評(侮辱、謾罵、當成小孩對待)、敵意(吼叫、沉默以對、言語攻擊)、恫嚇(裝模作樣、威脅)、羞辱(利用他們對你的了解來使你難堪),以及騷擾(連續不斷的重複要求)。他們的意圖是要控制或支配受害者,這會導致自我價值降低、心理狀態出問題和自殺想法。情緒與精神虐待都可以統稱為:心理暴力。心理暴力的定義是以控制、否定與支配為基礎的行為和言語。這些關係中存在著權力不平衡的情況,所以在各種關係中都可能經歷虐待,例如親密伴侶、父母和子女,以及上司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是體貼還是控制?9種親密關係中的虐待跡象在關係剛開始時,了解你的新對象可能很有趣又令人興奮。但當新對象偶爾說出或做出讓你覺得不對勁的事情,有時我們會因陷入新關係帶來的新奇與興奮感之中,而想要忽視這些跡象,不過請特別注意你的直覺,花點時間仔細檢視並識別對方的話語、行為和意圖是否有以下9種跡象:1. 控制對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形式,可能有體貼、保護與照顧。然而,在虐待關係中,這些行為表示對方企圖從各方面控制你的生活。施虐伴侶經常會緊盯著你去哪裡和在哪裡,堅持隨時都要聯絡到你,告訴你可以或不可以見誰、應該穿什麼,諸如此類的事。施虐者可能會苛求或發怒,或是以比較溫和的方式提供「有用的建議」。這些要求之中,可能會帶有他們的批評,或者你會隨著時間注意到,如果不聽從他們的建議就會產生某些不良後果。2. 辱罵辱罵又稱為言語侮辱,目的在於贏得爭論、羞辱,或是控制你的自我價值感,這可以明顯表達出來,也可能以開玩笑或鬧著玩的方式掩飾。這麼做的意圖,絕對是要輕視並貶低受害者。當爭論的方向總會轉移到攻擊你的性格,那麼對方的意圖就只有控制你、削弱你的信心,以及支配你。例如:「你每次都忘記我要你做的事。你是真的笨,還是有什麼毛病?」3. 吼叫吼叫通常就是提高音量,不過施虐者會利用吼叫來使人順從。被吼叫者會因此而習慣聽從企圖以這種行為將意志強加於人的吼叫者。吼叫會磨耗受害者的精力,阻止他們表達意見。人的意志與尊嚴會隨著時間被削弱。4. 孤立施虐者會把你花時間跟朋友與家人相處這件事視為威脅,因此可能會設法孤立你。首先,他們也許會批評或貶低你跟朋友與家人的關係。例如,施虐者可能會說你愛的人對你很差或利用你,或者你跟他們相處的時間,影響了你和施虐者的關係。 有時候孤立你的意圖會更為明顯。施虐者也許會限制你的金錢、交通方式,或是限制你跟朋友與家人的聯絡。這種社交孤立產生的寂寞,可能會導致焦慮、憂鬱、物質使用增加,以及健康問題。5. 威脅威脅是一種表達方式,意欲造成你的傷害、痛苦或損失。這是施虐者的一種脅迫行為,暗藏著暴力的可能性。恐懼會變成強大的激發因素,讓你嘗試改變關係並配合施虐者。這種表達方式經常以你恐懼的事為目標:6. 懲罰懲罰是施虐者感到受傷、被拒絕,或是覺得被拒絕時,可能做出的任何反應。懲罰的形式可能是報復或制約。施虐者會為了報復而使你痛苦,並且引發你的制約反應,企圖改變你的行為。 7. 拒絕拒絕行為是拒絕承認你的需求與才能。這可能包含收回或拒絕付出愛、關注或情感。這種方式是要貶低你和你的付出,暗指沒有人想要或需要你。8. 忽視忽視是一種行為模式,目的在於消除關注與情感,並且剝奪你對歸屬感、愛及連結的情感需求。忽視包括了疏忽行為、不理會、對其他人反而表現出興趣,以及沉默對待。9. 財務虐待財務虐待包括限制取用資金、不提供財務資訊,或者完全控制資金,通常就像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在這種類型的虐待中,受害者經常不知道施虐者的收入情況,或者必須把自己所有的薪水都交給對方。「他是否有這5大特徵?」幫助你認清身旁的施虐者許多處於虐待關係中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注意到警訊,可是一開始卻沒看出來。虐待關係起初的情況大多是迅速投入、過度體貼、全神貫注在受害者的安全或幸福上,而且對關係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以下是10大情緒虐待者特徵:1. 不負責任施虐者不會承認錯誤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他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者留不住工作,那是因為他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如果他們對別人做出虐待行為,那都是受害者的錯,是對方讓他們生氣的。也許施虐者成長的過程很不愉快,或是酗酒,才會有那些行為。無論發生什麼,或是他們該負的責任有多明顯,都不是他們的錯。事實上,發生事情通常都是你或別人的錯。他們每次道歉時都會補一句話,例如:「要是你沒那麼做,根本就不會發生。」2. 缺乏情緒/缺少情緒自我控制施虐者可能會毫無情緒控制,或者對你的情緒痛苦做出冷淡疏遠的反應。健全人格的特徵是有彈性,並且能夠調節情緒。具有虐待型人格的人可能會過度調節情緒,表現出麻木的樣子。如果他們的情緒調節不足,可能就會敏感、暴躁或憤怒。受害者可能會覺得他們的伴侶/施虐者就像有「雙重人格」。施虐者誇張的情緒波動和過度敏感,經常使受害者感到困惑與不安。虐待型人格很脆弱,容易覺得受到侮辱或冒犯,而且通常有防衛心態。3. 生性嫉妒施虐者經常把愛當成嫉妒的藉口:「我會嫉妒是因為太愛你了。」然而,嫉妒跟愛毫無關係。它代表的是占有、控制,以及缺乏信任。嫉妒行為包括質疑伴侶的行蹤或意圖,而且會對事實錯誤解讀,藉此將控制行為合理化。施虐者可能會:質疑你的穿著。質疑你想穿給誰看。檢查你的手機訊息。檢查你的車子的里程數。頻繁打電話或傳訊息給你。要你立刻回覆。只要你沒立刻回覆,就把這當成你變心的表現,並且質疑你在說謊。4. 扮演受害者施虐者對特定挫折的反應,就像是受到了攻擊與針對,而且他們在對質時通常會改寫過去。他們會塑造自我犧牲的形象,並且形容你忘恩負義,或許還會說都是你得到好處,而他們在受苦。到最後,你會覺得自己沒有扮演好伴侶、孩子、朋友或員工的角色。5. 自負自負的人只重視自己的形象、成就、外表與素質。施虐伴侶可能會時常提起自己的素質與行為有多麼棒,而受害者能跟他們在一起有多麼幸運。施虐者可能會利用這種形象來控制對方的行為,威脅要是對方讓自己難看,他們就要離開。識別情緒虐待者的目的背後...其實是沒安全感、害怕被遺棄情緒虐待者的目的是持續控制受害者。施虐者想要掌握所有決定權,一切都占上風。為了操控你的想法與情緒,施虐者會破壞你的信心、削弱你的自尊,並且讓你懷疑自己的判斷和理智。情緒虐待者想要支配你,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創造適當的情境,藉此動搖你的自我效能感,或是讓你懷疑自己處理情況的能力。滿足施虐者的需求,藉以增加自己的重要性與優越性。不安全感、紓解壓力、害怕被遺棄,這些都是他們想要支配或虐待別人的可能原因。當你對自己發生的事以及受到的影響知道越多,就越能讓自己準備好擺脫情緒虐待的影響。知識就是力量。認識施虐者所利用的這些元素,能夠讓你更清楚明白「遭受行為虐待,並不是你的錯」。也突顯了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的這項事實。好好教育自己,這能夠讓你確認並明瞭自己經歷了什麼。(本文摘自/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脫心理暴力的惡性循環,重新走向自我復原之路/本事出版)

疫情加劇女性受暴風險 性侵案增1成

疫情加劇女性受暴風險 性侵案增1成#虐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台灣性侵害通報一年約9000名受害者,現代婦女基金會推估每年可能有超過15萬人遭受性侵,近期台南女大生遭性侵殺害,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顯現性暴力預防與投入資源的重要,現代婦女基金會邀請更多民眾透過實際行動終止性暴力,共同投入預防與協助性侵害被害者的工作。責備被害者就是助長性侵據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調查指出,65%民眾認為女生如果在行為上表現太開放,就應該承擔被性侵的風險;61%民眾認為受害者應為性侵害事件負責,顯示社會大多將性侵害的責任歸咎於被害者。而在性侵新聞事件下,經常可以發現許多責備被害者的留言,像最近的事件中,仍有許多網友嘲諷被害人長得很安全、不可能會出事等言論,都是對被害者的再度傷害。事實上,任何性別、年齡、社會地位,甚至外型的人都可能遭受性暴力的傷害。現代婦女基金會推動「only YES means YES沒有同意‧就是性侵」的觀念,期待改變民眾的觀念,因為責備被害者就是助長性侵文化,將影響被害者對外求助意願,讓加害者逍遙法外。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提醒,發生性侵害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加害者沒有尊重他人的身體和意願的犯罪行為,而不是被害者做了什麼或沒有自我保護。全球1/3女性一生曾遭性傷害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上半年性侵害受害通報人數為4752人,較去年同期多出531人,增加了12.6%。鄰近的日本4至9月的求助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5%,該國政府指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許多女性遭受性傷害,特別是透過交友軟體受害的情況增多。聯合國推估,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人口,也就是有10億婦女在一生中曾經受到性侵或暴力虐待。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失業、經濟困難、居家上班和學校停課等社會隔離措施,更增加了女性受暴的風險,包括透過網路和線下的性虐待及性騷擾,相關報告都顯示了對婦女和女孩的各種的暴力行為令人震驚地增加。范國勇表示,聯合國周邊組織將投入更多經費、行動支持反暴力預防工作,因應疫情帶來的不安全而加大對婦女及女童的暴力,希望讓被害者得到重視及保護,藉此呼籲社會採取終止婦女受暴的行動,不只是陪伴她們復原,也更應該預防未來的危險。

體罰如「心理暴力」 污辱孩子身心

體罰如「心理暴力」 污辱孩子身心#虐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近年來,日本在體罰這件事上,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體罰的行為也有減少的趨勢。然而,事實上仍有另一部份的人們強烈表示此舉「具有教育上的效果」。二○一二年,大阪市內某高中籃球隊主將因不堪受到教練頻繁體罰而自殺的事件,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二○一七年五月,仙台市也發生某國中生因不堪體罰而自殺的事件。男性教師發現學生打瞌睡而用拳頭毆打學生的後腦勺,女性教師為了制止學生聊天而以膠帶封住學生的嘴巴。仰賴「體罰」的暴力 將個人行為合理化教導孩子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永遠如預期一樣,能夠導正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反抗、頂嘴,大人往往會變得更生氣,甚至想動手打孩子。然而,這些行為真的能夠傳遞到孩子內心嗎?「體罰就是虐待嗎?」這個問題會因為思想或文化而有所差異,無法輕易判定是非黑白,然而有鑑於過度體罰導致兒童喪失性命的事件一直無法絕跡,我認為體罰即是不當管教,應想辦法使其消失。包含體罰在內,仰賴暴力行為的人往往有將個人行為「合理化」的傾向。對自己、對身邊的人都用「這是用來矯正孩子行為的正當管教」當藉口, 並且深信不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想辦法合理化這些事情,有些父母雖因為體罰造成孩子重大傷害,卻仍堅持「這是一種管教」。父母一心想矯正孩子舉止 無法冷靜面對自己的行為二○一○年,京都府宮津市發生一名母親與同居人共同對六歲長女施暴後置之不理,導致女兒陷入昏迷的事件。事件的體罰理由在於孩子吃飯太慢、沒有遵守「家庭規定」。京都地方法院於隔年宣判母親需入監服刑五年六個月,同居人需入監服刑七年。這些事件或許是一個過度極端的案例。然而,經由兒童諮詢所介紹、帶來我身邊的孩子很多都是受到「以管教之名的體罰」。試著進行談話後發現,父母往往只是想要努力矯正孩子的行為舉止,因而無法冷靜地面對自己的行為。體罰是帶有汙辱性質的「心理」暴力關於體罰,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身體的不當管教」同時也是對「心理的不當管教」。人類都會記得自己曾經遭受過比自己體格龐大者施暴的恐懼感。此外,即使沒有受傷,也會因為在他人面前被打或處於無法回手的狀況下,因而覺得受辱。在回顧自己遭受體罰的經驗時,有不少人都會說:「我無法接受自己明明沒做錯什麼事,卻要被打」。或者,有些人會覺得「好丟臉,我真是差勁」。比起身體的疼痛,深深殘留在心底的卻是被這種蠻橫無理的行為強迫至服從的「屈辱」、「恥辱」感。因此,我們可說體罰「百害而無一利」。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忘記這些「不當管教」不僅會影響身體,也會強烈殘存於大腦,影響心理發展。(本文摘自/你受的傷,大腦都知道:哈佛研究虐待、忽略與情緒勒索對腦部發展的影響/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