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出借手臂當女友枕頭 睡醒後竟「不舉」

出借手臂當女友枕頭 睡醒後竟「不舉」#神經

很多男性為了表示溫柔體貼,很喜歡將手臂當作枕頭,讓另一半的頭可以安心放在上面,但是這個看似貼心的小動作,其實會造成一些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禎表示,曾經有一位男子因為手臂麻目前來求診,經過醫師診斷之後發現是因為手部壓迫過久,才導致神經麻痺,只要休息幾天就沒事;這時候男子才告訴醫師,這是因為摟著女友入睡,以手臂當女友「枕頭」的結果。王毓禎醫師表示,曾有另一名33歲男子,將右手當作枕頭,在客廳的沙發上睡了一夜,沒想到隔天起來以後,手腕跟手指都無法動彈,以為自己是不是中風導致手部癱瘓,嚇得趕緊到醫院治療,經過醫師診斷之後,發現到並不是中風,而是因為長時間壓迫神經,引起手部橈神經麻痺,如果沒有發生骨折的情況,只要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王毓禎醫師表示,這兩名患者同樣出現手掌與手腕下垂無力、虎口處麻木等症狀,但其他神經系統是正常,沒有任何異狀,所以判定為橈神經麻痺。在臨床上,會發生橈神經麻痺,通常是壓迫到腋下、肱骨或手肘所引起,最常見的就是共度一晚的夫妻或情侶、酒精及鎮定劑使用者身上,有些則由於外傷、骨折,或長期臥床壓迫造成。王毓禎醫師強調,如果只是短期壓迫的急性麻痺、沒有骨折的情況發生,只要病患不要持續壓迫,大多會自行復原;但若是深度完全無力及感覺喪失,就需要支架護具及復健,才能夠逐漸復原,若是嚴重麻痺且復健無效,大多是肌肉、骨頭的結構病變,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並且考慮施以手術治療,才有可能痊癒。優活推薦:飯後趴著睡 小心導致腦缺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010有中風嗎?看「笑笑殭屍會說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3開車耍帥得肘隧道症候群 左手變「鳥爪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27

電腦族隱性殺手!28歲工程師 頸椎退化神經病變

電腦族隱性殺手!28歲工程師 頸椎退化神經病變#神經

電腦族要小心了!因為長時間錯誤的姿勢和壓迫可能會讓你年紀輕輕就未老先衰,必須靠人工關節度過餘生的命運!台中縣一名年輕的陳姓工程師,每天至少須操作電腦十個小時,由於長時間駝背作業姿勢不良壓迫頸部,28歲就因頸椎關節退化以及脊髓病變,必須進行手術置換人工關節。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指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常讓人腰酸背痛,透過休息絕大部分都會好轉,但這位在擔任工程師的年輕男性就沒這麼好運了。因為工作需要,陳先生每天大半時間幾乎都在電腦前度過,但由於姿勢不正確,常常駝背、仰頭寫程式,一年前開始頸部痠痛、手麻不止,接受復健治療仍然不見起色,上個月才到光田神經外科就診。醫師安排X光以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陳先生第4、5、6節的頸椎都已明顯出現退化,連帶神經也受到壓迫造成病變,病情已無法透過藥物或復健來改善,若拖延下去恐怕嚴重影響活動力,造成視覺、平衡感以及四肢反應上的問題,因此必須進行手術置換人工關節。由於陳先生還年輕,未來可能需要從事各種活動性高的事情,加上他本人也希望能儘快回到工作岡位,因此選擇進行新式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術」。程久俊醫師表示一般健保給付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術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其關節面活動度低,且可能影響上方關節,造成退化的問題。而新式的「頸椎人工關節置換術」耗材不同、傷口較小、技術更先進,手術歷時3小時,出血量不到20CC,術後也不用帶著笨重的「頸圈」。陳先生第二天就下床趴趴走,1周內即出院,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醫師提醒民眾,關節退化脊髓病變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如果長期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運動姿勢錯誤等,都可能導致病症的發生。尤其現代人操作電腦的時間長,建議要選擇有扶手的椅子,別讓手部懸空增加肩頸負擔。看螢幕的角度以俯視18∘的角度為佳。除了保持正確的姿勢外,最好每小時都要起身休息或更換姿勢,這樣才能預防頸椎關節病變的發生。

飯後趴著睡 小心導致腦缺氧

飯後趴著睡 小心導致腦缺氧#神經

文/養生保健學會理事長楊思標、秘書長李春興從小學起,各級學校就有強制午睡制度,要求學生午餐後趴桌小睡半小時或一小時;長大後進入職場,許多上班族仍習慣午餐後趴在辦公桌上午睡片刻。短暫午睡固然能有效補償體力及腦力消耗,但長期趴桌午睡卻易因不當睡姿,在不知不覺中壓迫耳朵、眼晴、臉部、頸動脈、頸椎、肺部、心臟、胃腸等部位,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輕則使身體不適,嚴重的可能導致其病變。這幾年趴桌午睡的安全性屢受醫界質疑,前一陣了也傳出有中年上班族因趴桌午睡而致頸動脈剝離中風的不幸。國內知名中醫師、養生專家莊淑旂,很早就開始呼籲學童午休趴睡影響健康問題,常在各種演講場合提醒學校老師:千萬不要硬性規定學生飯後趴著午休。為什麼醫學專家不主張趴桌睡即伏案睡?這是由於長時間嚴重彎曲頭頸部及胸部,身體曲度增加,會壓迫到耳朵、眼晴、臉部、頸動脈、頸椎、心、肺、胃腸等器官,此不良睡姿對身體健造成的威脅,分析如下: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中午是人體全身血液循環最快時刻,趴桌午睡因嚴重彎曲頭頸部及胸部,會壓迫頸動脈、心、肺、胃腸等器官,增加心、肺負擔,加上午餐後,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來幫忙消化吸收,導致頭部血液供應不足,氧氣供應不足,引起呼吸不順,醒後會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大腦缺血缺氧症狀;加上午睡時心率逐漸減慢,流入腦部的血液減少,又加重腦部缺血,會造成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出現暫時性紊亂,導致頭暈、耳嗚、腿軟、腳麻;故對心、腦血管系統係一長期傷害,將來亦可能誘發這些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形成。呼吸道疾病:趴桌午睡使身體彎曲度增加,會壓迫肺部,增加肺部負擔,又因血液、氧氣供應不足,肺部不能好好舒展,導致呼吸不順,會影響呼吸功能,尤其在女性更會因壓迫胸部,還會誘發將來心臟或乳房等之疾病。消化道疾病:午餐後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道,來幫忙消化吸收,至少需一小時才能把胃部食物排空;若餐後隨即桌上趴睡,因身體彎曲度增加,胃腸會受到壓迫,增加蠕動負擔,又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道來幫忙消化吸收,易因心臟供血不足,不利於腸胃正常蠕動,降低消化能力,易造成胃腸氣脹,引發慢性胃炎,這可能就是東方人消化道疾病較多主因。眼睛疾病:趴睡時壓迫的眼球,使眼球漲大、眼軸增長,很容易損傷眼角膜和視網膜,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還可能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除了會影響視力,形成高度近視,增加青光眼發病率,很可能加速散光。這可能是台灣學生普遍近視原因之一。脊椎肌肉神經疾病:長時間歪扭頸部及壓迫上半身,會使頸部、肩、腰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形成肩頸部肌肉痠痛,造成頸椎及胸椎輕微變形。一個人長期保持低頭狀態,頸部的生理彎曲呈開口向後的「C」形狀,趴桌睡時,脖子前彎,違反了頸部生理,所以睡後常感脖子酸痛,手腳麻痹。又趴桌睡時,頭部扭向一邊,造成兩邊肌肉不平衡,一邊收縮,一邊拉伸,頸部的韌帶和肌肉加倍緊張,令頸部後面肌肉疲勞過度,將重力全部集中在頸椎的骨頭上,時間一久將造成頸椎骨椎盤突出,引發頸椎病。又因長時間壓迫上半身,會引發脊柱彎曲,出現腰肌勞損等症狀。手肘尺神經疾病:趴桌睡或手托下巴睡時,手肘需向外側彎,角度較大或倚靠桌面,而尺神經在肘部內側神經處非常表淺,僅介於皮膚與硬骨間,最容易因長時間壓迫而受傷,形成尺神經病變,或神經粘連,致使無名指與小指酸痛麻,即所謂「肘隧道症候群」,嚴重時會出現「爪狀手」。手臂橈神經疾病:趴在桌上,以手臂當枕睡,會因壓迫手臂橈神經,造成手臂神經麻痹,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及神經傳導,致使大姆指與食指酸痛麻,無法拿筷、筆,並導致肩痛、手臂酸痛等局部性神經麻痺。此外,趴桌午睡時,臉的顏面神經受壓迫、損傷,引發神經麻痺或臉部變形,單側頸動脈的血流量因趴睡姿勢而變小,易引發宿疾。伏案趴桌睡雖有上述七大缺點,但由於方便,在尚無有效改善方法前,至今仍為多數人採用。養生保健協會秘書長李春興博士表示,傳統趴桌午睡因其睡姿不良,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長期以往,不止個人需付出健康代價,也將增加政府及人民龐大財政支出;因而在此呼籲:國人及當局應正視這個小問題的大影響,倡導國人正確午睡習慣,睡出健康來。

女工職業病,連筷子都拿不住!

女工職業病,連筷子都拿不住!#神經

台中縣一名50歲的陳姓女工日前手掌及手指莫名痠麻疼痛,拖了幾個月後,竟連筷子都拿不穩,進食困難。經醫院職業醫學科檢查評估後,才知道是罹患了「腕隧道症候群」的職業病。目前婦人已得到妥善治療,因確認是職業病,所以還申請到勞保職業病治療免部分負擔的補助。醫師表示,職業醫學科門診中常發現民眾對職業病的概念不清楚,等到症狀嚴重時才就醫,如果身體有不適民眾有相關的問題或病症,建議可到醫院職業醫學科門診請專業的醫師評估檢查,才不會沒了健康又賠了基本權益。光田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施旭姿醫師表示,陳女士在紙盒工廠工作多年,每天都要包裝、手摺數百個紙盒。幾個月前,她發現自己雙手手指痠麻疼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晚上睡覺時還常麻痛到醒過來,早上起床時手指頭還感覺腫腫脹脹的,3、4個月後麻痛感更延伸到手掌,連吃飯時都握不住筷子,沒辦法好好進食。原本她想直接掛復健科治療,但醫院貼心建議她先看「職業醫學科」釐清病因,經過詳細的檢查後,確認是罹患了「腕隧道症候群」的職業病。施醫師指出,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是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造成的症狀,通常患者前四指會產生麻鈍、刺痛感。若症狀較輕微,只需要透過服藥或復健方式治療,若情況嚴重、神經受損時,可能就需要開刀治療。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和患者工作及日常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尤其廚師、美髮師、家事管理師、工廠作業員、電腦工程師等高度依賴雙手作業的民眾更是這種職業病發生的高危險群。醫師指出,一般勞工生病受傷達一定嚴重程度時都可向勞保局申請傷病補助,但經職業醫學科醫師專業評估,並申請通過勞保局鑑定確屬職業病的話,還會加重給付,除醫療費以及門診、手術、住院可免部分負擔,甚至往後因治療暫無法工作期間的薪資等都能得到部分補助。光田綜合醫院為了提供民眾即時的職業病診斷治療及諮詢服務,也特別成立「職業醫學科」,99年並成為行政院勞委會職業傷病診治網絡醫院,未來有機會幫助更多像陳女士這樣的職業病患者,為健康和權益把關。

如廁起身 啪!腰椎間盤突出!!

如廁起身 啪!腰椎間盤突出!!#神經

30歲原本從事汽車修理的翁先生(化名),為了替前女友還債,改從事日薪較高的鋪路工程,才做了幾天,某日如廁要起身時突然下背劇痛,讓他騰空維持原姿勢10分鐘才能直立,本來以為只是扭傷的他不以為意,直到一週後坐立難安、下肢強烈痠麻痛才肯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翁先生的腰椎第四、五節及薦椎椎間盤有二處突出,由於脊椎神經受到嚴重壓迫,必須開刀切除椎間盤及增生組織,經萬芳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洪國盛施以內視鏡手術後,翁先生在開刀房即可自行從手術台下床,因為內視鏡手術的傷口只有一公分,患者隔天即可出院回家休養。萬芳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任洪國盛表示,脊椎的功能主要是負責支撐軀幹,而椎間盤則如避震器般,負責緩衝姿勢改變或瞬間施力對脊椎所造成的衝擊,除了意外創傷以外,腰椎滑脫的主因可分為退化性及峽部裂兩大類,而椎間盤的位移大多是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脊椎受力不均及退化所造成,當椎間盤移位,身體為了避免脊椎互相磨損,韌帶會自行增厚,並增生異骨以減少摩擦力(俗稱骨刺),當新生組織壓迫到神經,造成脊椎狹窄時,患者會因壓迫而有不同程度痠、麻、痛等症狀。近年由於神經醫學的進步,脊椎滑脫或椎間盤突出的手術已可使用內視鏡方式,經由患者的側腹部開一個約1cm的傷口,便可至患部進行神經減壓、異骨增生的移除,由於傷口小,患者的疼痛因而減少,也使復原時間可縮短至三天以內,一般來說,患者於術後當天即可自行下床,是目前最新且對預後生活品質較好的選擇洪國盛主任表示,常有患者因脊椎疼痛而至一般診所進行自費雷射或冷熱凝療法進行治療,雖然可以達到暫時止痛效果,但可能維持不到幾個月症狀就會再度復發,且脊椎滑脫或椎間盤的病變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建議患者在肢體出現異常痠麻疼痛時應至醫院進行影像檢查,早期發現並加以治療。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神經

過去幾年來,臨床神經科醫師總不斷對患者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維持體重、保持身材、增加心血管的耐受力、讓心情愉快外,他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好理由:“預防失智症”。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尼克拉醫師正式在新一期的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神經內科 - 劉議謙醫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這是第一篇經雙盲、隨機分配來証實運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大多是臨床觀察的結果,證據力稍顯不足)。經過24星期,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因為加入研究的患者年齡層均較高,所以此規律運動以走路為主),參與研究的患者(加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自覺有記憶問題但仍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者)。在18個月後這些人都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明顯的降低。在其他心智功能,如執行功能、短期記憶、語言等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參與研究的患者、家屬、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都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那究竟運動這件事,到底是如何讓我們的腦子更健康呢?劉議謙醫師指出,腦科學專家們提出以下可能的假說。第一、運動時腦血流量的需求增加,長久以來會刺激腦內血管的增加,在這些側枝循環增加的影響之下就會讓腦子缺血的機會大為減低。第二、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運動可以加強神經的再生,也就是增加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的海馬迴神經元,其他假說還包含讓神經元更為健康,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等。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失智症的患者、或還沒得到失智症但相當憂心未來會得到的人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但,劉議謙醫師提醒,需注意的是,18個月的觀察期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仍然是太短,運動對於失智症的長期影響還待長一點的時間觀察。再者,對於已經被診斷出失智症或失智症中末期的患者而言,運動是不是還能提供這麼優良的成效也還是未知數。此研究採取的運動方式為走路,但是否有更好的運動方式(如很多老人家也很喜歡的晨泳),也能提供相似甚至更好的失智症預防效果呢?這些問題都仍待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答案,不過無論如何,在身體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多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絕對是多於壞處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