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 試試硬脊膜上藥物注射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 試試硬脊膜上藥物注射#坐骨神經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敏弘醫師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又缺乏運動,骨刺、下背痛與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機會越來越高。當脊椎神經受壓迫或刺激時,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下背痛,更甚者會造成臀部、髖部與下肢的疼痛、麻木或無力。一般醫師會以止痛消炎藥或肌肉鬆弛劑來舒緩症狀,當藥物治療無效時,即會施以手術治療。其實,另外有一種簡單而有效可以改善骨刺、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的方法,那就是採用硬脊膜上藥物注射。陳敏弘醫師指出,硬脊膜上藥物注射的原理就是將抗發炎藥物混合少量麻醉劑注入脊椎到達神經周圍(即硬脊膜上腔)以降低神經發炎反應,因此,可以達到解除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目的。在先進國家中,硬脊膜上注射是醫師用以處理脊椎疼痛與坐骨神經痛很重要的治療工具,往往在進行手術前會先考慮是否施行硬脊膜上注射就可以解決病患的問題。通常硬脊膜上注射只要採取門診約診方式進行,不需要住院。施行的過程只需要病患趴在床上,經過背部皮膚消毒與局部麻醉,醫師可以在X光機的引導下,很準確且迅速地將藥物注射到所需要的硬脊膜上腔,真正注射的時間通常只要5到10分鐘。通常在注射之後,會讓病患稍事休息15至30分鐘後即可返家。至於硬脊膜上藥物注射的效果如何? 陳敏弘醫師指出,大部份病患在注射後不會有不適感,但有些病患可能在注射後暫時會有腳麻的情形,通常在數小時內就會緩解。而背痛或坐骨神經痛通常可以在硬脊膜上注射兩、三天後逐漸獲得改善。硬脊膜上注射解除疼痛的效果一般可以維持數個月,也有些病患可以獲得長期的疼痛緩解。若因臨床症狀的需要,一般建議可以在一年內進行三次重復的注射。

坐沒坐相 當心垂足症上身

坐沒坐相 當心垂足症上身#坐骨神經

四十歲的業務員王先生,翹著二郎腿與客戶喝酒應酬推銷業務,酒足飯飽之餘頓時發現右腳麻痛無力、腳掌無法舉起,趕緊前往門診就醫。臺北縣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鄭仕程指出,這就是坐、跪、蹲的姿勢不正常,腓神經受到壓迫所導致的「垂足症」,可在藥物及復健的治療下恢復正常。所以,「坐,要有坐相」可是有醫學根據的喔!垂足症在醫學上又稱為「叉腿型麻痺」但最常見的原因是交叉腿或跨腿姿勢過久後,所引起的局部急性腓神經壓迫症,因神經失能而引起小腿外側麻痛,以及腳掌無法做向上翹起。另腰薦椎神經根病變、坐骨神經叢病變、多發性神經炎等,也會導致垂足症。鄭仕程醫師表示,垂足症常見於工作或生活上有交叉腿坐姿的習慣,例如上班族、守衛或者檳榔西施等。而未加注意的過久膝蓋彎曲的姿勢,如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或打麻將等也容易引起。通常是在翹二郎腿的姿勢過久後,因長時間的姿勢不正確,以致起身時翹高的小腿外側有痠、痛、麻痺的現象,嚴重者甚至足背無法翹起。也有人是走路時,經常會單側腳上的涼鞋或拖鞋等鬆動掉落,或是有一腳總是容易不自主的踢到東西、扭傷或絆到等情形,有時則會發現有一邊鞋子的鞋底比另一邊磨損更厲害的現象。垂足症的診斷有賴醫師臨床神經學檢查及詢問病史,加上小腿與足部的電氣生理學檢查,以決定病灶位置與疾病嚴重度。對於合併有足踝內翻無力的患者,則會建議進行腰薦部的影像學檢查,以排除腰薦椎神經根病變與坐骨神經叢病變的可能。治療的部份,適當的神經保護劑與肌肉鬆弛劑,可以促進受傷神經肌肉組織的恢復,以及消除疼痛麻痺感。另外適當的足部護具,以保持垂下的踝關節及腳掌在正確位置,避免行走時因不慎碰撞再次受到傷害。至於肌肉電刺激及低能量雷射等儀器治療,對於肌肉力量的恢復與減輕麻痛感也有相當好的療效。本文作者:臺北縣立醫院/護理長 蔡沁筠

腳部血管阻塞 易發心血管疾病

腳部血管阻塞 易發心血管疾病#坐骨神經

一位50多歲病人走路100~200公尺,兩側臀部、大腿及小腿肌肉即會緊繃酸痛,停下來休息一陣就恢復,重新走路症狀又會出現,這種情況持續了二、三年,看過骨科、神經科、復健科都沒效,最近因右腳小腿受傷,一個多月傷口都沒好,才到門診就醫,結果發現兩側足部脈搏相當微弱,於是安排進一步周邊血管壓力檢查及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檢查,才確定是兩側大腿動脈完全阻塞,在進行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治療後,目前病人走路、跑步都沒問題了。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科蔡貴嶔醫師指出,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疾病其實並不少見,只是常常被誤診。因為走路酸痛,常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等,這種毛病常見的症狀就是漸歇性跛行,也就是每走一段距離,下肢就會疼痛,休息一下就好,重新走路症狀又出現。酸痛部位大都是大腿、小腿,及足部的肌肉。如果血管阻塞太嚴重則會產生慢性潰瘍傷口或腳指頭壞死,很多病人因而需要截肢,一般檢查就會發現病人腳部容易冰冷且脈搏微弱。測量足部動脈壓力即可發現明顯低於上臂壓力。蔡貴嶔醫師表示,針對前述案例,大部分人以為只是腳的問題而已,其實下肢阻塞只是全身血管動脈硬化的一部分表徵而已,大部分患者其心臟及腦部血管也有病變,醫學研究發現近一半的病人在5年內會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及預防更是重要。至於腳部症狀的治療,除了藥物外,就是最新的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術或是傳統的血管繞道手術,由於導管治療傷害性較小、安全性高,所以大都優先選擇,如果太嚴重沒辦法用導管治療,才會選擇開刀繞道手術或截肢。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關係著患者將來心血管發作的可能性,所以蔡貴嶔醫師建議,(1)年齡50-69歲且有抽煙或糖尿病患者(2)年齡大於70歲(3)走路腳會痛或行走困難者(4)評估心血管有危險性時以上皆應作週邊血管動脈壓力檢查,以期儘早發現,提早治療。

關節僵硬、痠麻無力 當心長骨刺

關節僵硬、痠麻無力 當心長骨刺#坐骨神經

什麼是骨刺?這個名詞經常出現,但也常被誤解。所謂骨刺,就是在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所產生的贅生物,在X光片上看起來就像一個尖刺突出物一樣,因此稱之為骨刺,英文稱之為(bone spur)。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什麼會「增生」呢?所謂關節,是指骨骼與骨骼相接的地方,彼此之間有軟骨做為襯墊。天主教聖功醫院骨科-李彥興醫師表示,當關節之間的軟骨因為長期負重、承受壓力,導致軟骨磨損,於是關節變得不穩定,關節邊緣的骨質為了因應此一變化,於是增生出骨贅,以增加關節之間的穩定度。由於骨刺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增生出來的,所以負重的關節比不負重的關節容易長骨刺,例如膝關節就比肘關節容易長骨刺;活動度大的關節比活動度小的關節容易長骨刺,例如腰椎就比胸椎容易長骨刺。另外有些情況,則是誤用了骨刺這個名詞。李彥興醫師指出,例如椎間盤損壞造成背痛,會被稱呼為腰椎長骨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會被稱呼為骨刺壓到神經;足底筋膜長期發炎出現鈣化,會被稱呼為足底長骨刺;肩膀棘上肌肌腱長期發炎出現鈣化,也會被稱呼為肩膀長骨刺。這些都是誤用骨刺一詞的情況,只是用久了積非成是,原本的定義就被混淆,也就得不到正確的診斷。骨刺會有什麼症狀?因為骨質的增生是為了增加關節的穩定度,相對的便減少了關節的活動度,所以骨刺增生以後,關節會變得較為僵硬;骨質的增生會佔據原有的空間,如果周圍正好有神經通過,就會被骨刺壓迫到,造成痠麻無力甚至肌肉萎縮等神經症狀。由於骨刺會增生是因為軟骨已經被磨損,所以也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如何避免骨刺的增生?隨著年齡增長,關節在長期負重使用之下,都會增生骨刺。李彥興醫師提醒,但我們可以注意下列事項,以減少骨刺的增生:1. 維持適當的體重,不要過胖,以減少關節承受的重量。2. 適度的運動,不要過度激烈或時間太長,以避免軟骨的磨損。3. 保持正確的站姿及坐姿。彎腰駝背,坐姿不良,都會增加脊椎的受力,長期下來將引起脊椎骨刺增生。開車時可在腰部加墊,讓腰椎保持正確的曲度。4. 避免提重物。尤其是彎著腰提重物時,脊椎承受的負荷更大。必要時可穿著束腰輔助支撐。5. 枕頭不宜太高。勿長時間低著頭或歪著頭做事。以減少頸椎的受力。6. 上下樓梯及蹲下站起等動作,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進一步引起骨刺的增生。必要時可穿著護膝增加穩定度,以避免骨刺增生。

林森開幕多樂活 中西聯手護健康

林森開幕多樂活 中西聯手護健康#坐骨神經

位於中山區林森北路、民權東路口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於10月2日上午由市長郝龍斌、衛生局長邱文祥、聯合醫院代總院長陳潤秋及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共同主持開幕啟用典禮,同時舉辦多項慶祝活動。未來民眾至林森院區就醫,不僅在診間就可享悠遊卡刷卡繳費的便利,還能接受全國首創的中西醫聯合門診服務,以標本兼治的方式,鎖定肝炎、睡眠障礙、疼痛、代謝症候群等國人常見疾病對症下藥。林森院區為原臺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自94年聯合醫院成立後,即逐步由專科醫院轉型為社區型的地區醫院。為提供市民更完善的醫療服務,甫完成門診區及住院病房整建,未來將朝中西醫結合醫療照護的方向發展。此外,並於臺北市各醫院中率先引進悠遊卡小額繳費功能,未來民眾在本院區各診間看診後,可以直接在診間持悠遊卡感應繳費,再到專屬櫃檯領取收據及領藥,將能節省不少等候批價繳費的時間。捷運新莊線通車營運後,大臺北地區民眾可僅持悠遊卡搭捷運輕鬆至本院區就醫,將進一步落實「一卡在手,方便生活」的目標。鑒於主流醫學與替代輔助醫學的合作已是國際潮流,加上國內民眾常有自行併用中西醫藥治療的情形,因此林森院區的發展是在既有的基礎上,「結合實證與經驗醫學,兼容現代與傳統特色」,以中西醫聯合的醫療照護模式,逐步開辦中西醫聯合門診、中西醫聯合住院照護以及中西醫聯合健康檢查。首先推出的中西醫聯合門診是由中、西醫相關專科醫師針對特定疾病共同診療,期能在明確診斷之下加強療效,並提升安全性。10月起首先開設週一下午的疼痛特別門診、週四上午的肝炎特別門診以及週五下午的戒菸特別門診;未來還將陸續增開代謝症候群、睡眠障礙等中西醫聯合門診。享有「一次就醫,雙重服務」的便利性。年底前開辦的中西醫聯合住院照護以雙軌並治取代目前西醫住院會診中醫的方式。其特點在於中、西醫並無主次之分,主治醫師透過迴診與定時討論方式對病患施以最佳的診療照護。開辦初期將以腦血管疾病後遺症、肝炎、嚴重退化性關節炎或嚴重坐骨神經痛,且無法或不願手術治療者為收治對象。林森院區目前已提供老人健康檢查及一般體檢服務,如將西醫生化、血液、尿糞、影像等「形質」的檢查,加上中醫望、聞、問、切等「功能」的檢測,未來還將加入中醫現代科技儀器檢查項目,如經絡能量儀、脈診儀、舌診儀等,將能夠提供民眾更全方位的身體資訊,並落實「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精神,與養生保養概念,提供全方位的診治。

疏通太陽經脈 改善坐骨神經痛

疏通太陽經脈 改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

大部分的人都有下背疼痛的經驗,大多數是因姿勢不良或過度勞累造成肌肉緊繃或肌腱發炎,經過休養及藥物治療,幾乎所有患者都可以獲得改善,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有持續性的下背疼痛及下肢疼痛,通常都是由腰部、臀部開始,向大腿後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呈「針刺」、「觸電」樣疼痛,甚至造成腿痠麻無力,此即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部陳婉菁醫師表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頗多,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是腰椎間盤向後突出,造成神經根的直接壓迫,此症狀即稱椎間盤突出症。除此之外,腰椎退化症、腰椎狹窄、腫瘤等原因也會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而產生症狀。坐骨神經痛,屬中醫"痹症"範疇,多數為外邪侵犯膀胱經和膽經,針灸及用藥以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為治則。陳婉菁醫師解釋,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以疏通太陽經脈,驅邪外出,通經活血,行氣止痛,或驅風祛濕、溫通經絡、止痛消腫。每次針刺加電針,留針15~25分鐘。臨床可以針灸搭配藥物增強療效,中醫針對不同之病因用藥如下:1.散寒除濕法臨床表現爲發病前有受寒史,身體下半部酸痛或不靈活,數日後出現沿坐骨神經部位疼痛。在持續鈍痛的基礎上,可有陣陣刀刺樣疼痛,夜間尤甚,舌淡苔白膩,脈弦緊。2.活血化瘀法臨床表現爲下肢沿坐骨神經部位疼痛,屈伸不利,活動受阻,尤以夜間疼痛更甚,痛處拒按,或患肢麻木,舌紫黯,脈細澀。3.溫陽益氣法臨床表現爲下肢疼痛經久不愈,肢體不溫,怕冷,患肢喜溫喜按,勞累後疼痛加重,常反復發作,舌淡苔白滑,脈沈弱無力。4.養血柔筋法臨床表現爲下肢沿坐骨神經部位綿綿作痛,時作時止,易抽筋,麻木不仁,伴隨面色蒼白,唇甲無光澤,甚則肌肉痿縮,舌淡紅,脈細弱或細數。

認識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

認識經皮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坐骨神經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是脊椎最常見疾病之一,造成脊椎神經的壓迫,病人常感到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其疼痛會因彎腰、咳嗽、提重物都會使疼痛加劇,躺著時會較為舒服,嚴重時會出現足部麻木、下垂無力之症狀。輕微的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可藉由藥物及復健治療獲得症狀的改善,然而在較嚴重的情況或經過治療,仍有持續性的坐骨神經痛症狀,就須評估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把突出之椎間盤切除使神經減壓,傳統的腰椎椎間盤手術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需撥開脊椎旁的肌肉、並咬除部分的脊椎骨板,對組織的損傷頗大。術後下背部會留下約5~10公分大的疤痕,並約需住院5~7天,需要數週的休養期,三個月內需穿背架並避免劇烈活動。傳統的腰椎椎間盤手術後較易造成腰椎不穩定,組織、神經瘢痕沾黏等後遺症。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是在內視鏡下進行手術,可在螢幕監視下直接達到病灶處,僅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組織,而不減少中央髓核組織,具有確實之療效,亦可保持椎間高度及脊椎穩定度等之優點。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不須經全身麻醉,只需做腰部之局部麻醉,傷口為約0.8公分的皮膚切口。醫師在即時X-光透視機的導引下,將內視鏡放進椎間盤內。經由脊椎內視鏡及影像系統可以直接看到椎間盤,藉由椎間盤切除器械,可以切除及夾除突出之椎間盤組織。目前更配合光纖雷射系統,可以直接將不易刮除及難以夾到的椎間組織直接加以氣化去除。另外,輔以雙極射頻機組之使用,產生止血的功能,所以出血極少。合併使用這多樣的先進科技設備,順利的將突出之椎間盤切除。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為微創手術,傷口很小,因此術後沒有難忍之疼痛,可以不必做術後之疼痛控制。手術前的不適症狀通常可迅速獲得改善,術後恢復時間可明顯縮短,手術的成功率可達90%以上。藉由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病患可免除以往接受傳統手術的心理恐懼,而改善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造成的不適症狀。但並非所有椎間盤突出症都可以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來治療,手術前須經由核磁共振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詳細的評估臨床症狀,確實且慎選病患才可以成功的將椎間盤突出部分切除,如病人併有其他腰椎病變,例如脊椎狹窄、滑脫、多節椎間盤突出,嚴重退化及變形等,都不適合此微創手術。總括來說,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的優點是傷口小、侵襲性低、不須全身麻醉、恢復所需時間短;但如其他脊椎手術一樣,都可能有其併發症,如神經受損或傷口感染等。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手術後的感染率,據國內外之統計發生率約為1%左右,而神經受損之併發症極少,由有經驗之專科醫師執行,機率遠比傳統開刀低的多。進行腰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是不直接進入椎管,所以神經組織不易被拉扯,不至於產生組織、神經瘢痕沾黏之缺點,萬一日後仍須進行脊椎傳統手術亦不受影響。因腰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是採用遠側手術,手術視野及器械操作空間受限,故較傳統脊椎手術更為困難,因此執行此種手術之醫師,必需經過專精的訓練及具有相當之經驗,方可順利為病患完成手術,改善病患之不適。

減輕下背痛,自己能做什麼?

減輕下背痛,自己能做什麼?#坐骨神經

要了解下背痛其實是一種「症候群」,一些症狀同時發生的統稱。包括可找出特定原因的疾病,但有更多是無法作單一疾病診斷的疼痛症狀,它可能受多重因素誘發影響。包括機械性因素:姿勢不良,長期過度使用,懷孕,急性、慢性脊椎及周邊支持組織之拉傷、扭傷,脊椎先天及後天結構不穩,下肢肌肉骨骼之病變;以及非機械性因素:精神壓力、內分泌等。台東基督教醫院 洪樂堯醫師表示,許多下背痛會受到這許多因素的影響,若病人能告訴醫師更多詳細病史,包括外傷病史,疼痛分布範圍,疼痛的性質(刺痛、鈍痛、麻痛、酸痛、抽痛),何時、何種動作或姿勢最常用到(坐、站、彎腰),疼痛發生在一天中哪些時段,職業、工作性質,精神及壓力狀況,還有哪些動作特別容易誘發疼痛。如果病人能詳細告訴醫師這些資訊,將會比照X光片得到的資訊對病情的診斷更有價值,讓醫師與病人共同找出哪些因素是造成疼痛的。  有許多下背痛是很容易復發的,而成為慢性疼痛。因此病人如果沒有特殊確定診斷的慢性下背痛(許多檢查X光、MRI、CT都是正常),除了藥物及物理復健治療之外,預防下背痛復發最重要的乃是平常對正確姿勢的習慣建立,維持背部、腹部、下肢的韌帶、關節柔軟,肌肉的強化訓練,減少過度疲勞和壓力。有些運動如游泳、走平緩步道、騎自行車(低手把不適合),有助於減緩下背痛的復發。  總之,下背痛在許多病人確實是困擾很久的問題,原因也非常的多。因此病人若能主動提供重要的線索給醫師,幫助醫師在這些線索中抽絲剝繭,找出造成致病的各種因素,並在治療中積極耐心的參與並改變生活方式,讓下背痛終有一日遠離你的日常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