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許多傷害,人們可能基於理性和外在要求,而說服自己將感受收斂、壓抑,但美國心理治療師大衛.里秋(David Richo)在《當恐懼遇見愛》一書中分析,阻止自己的情緒看似能免於痛苦折磨,其實卻陷入否定自我的惡性循環,鼓勵大家釐清「痛苦」,面對並承認痛苦,肯定自己的感受。以下為原書摘文:
過往許多傷害,人們可能基於理性和外在要求,而說服自己將感受收斂、壓抑,但美國心理治療師大衛.里秋(David Richo)在《當恐懼遇見愛》一書中分析,阻止自己的情緒看似能免於痛苦折磨,其實卻陷入否定自我的惡性循環,鼓勵大家釐清「痛苦」,面對並承認痛苦,肯定自己的感受。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習慣壓抑自己,壓抑自己的情感,把想要的都說成不要的,其實只是不習慣表達情感。超我、道德教條太高的人就容易壓抑,過分的壓抑就會產生心理的不平衡。敢怒不敢言,嘴巴說算了,但內心並不這樣想,壓抑得讓自己非常不輕鬆。不快樂,自我安慰的說無所謂,但內心卻不是真的無所謂。看似令人放心的人,往往只是壓抑情緒諮詢時有些媽媽常會問,最擔心的那個孩子,怎麼報告裡會比放心的那個孩子好呢?通常是這樣的,習慣壓抑不滿情緒的孩子,都被父母以為是乖的;而敢反抗的孩子不壓抑,卻被父母以為是脾氣差、不好管教。壓抑的人不是沒感受,只是這樣的人難以表達內心的欲求和情感,不習慣表達。「算了!」「沒事!」「沒關係!」是他們的口頭禪。例如:某天夫妻倆的諮詢,先生都是笑笑的不說話,問他有什麼想問的?也是看向老婆說:「還好吧!」但是看起來,就是心裡有話,但不想說。我低頭看著他的報告:壓抑,難以表達內心欲求和情感。果然是因為原生家庭父母太過權威,經常否定他,因此產生了壓抑的性格。難以表達的可能原因:不會說、不敢說、懶得說人之所以壓抑,通常是因為需求不被接受、被高壓對待,時間久了有話也不想說了。如果你習慣話到嘴邊就收回去的話,請試著釐清「不習慣或難以表達」的原因,然後面對他,勇敢地適時表達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不會說就是詞彙不足,不知道如何用適當的口語來表達內心感受。例如:我就是不知道怎麼形容⋯⋯我想說我的難過,但是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其實想改變不難,多閱讀、多學點形容詞,訓練表達能力就可以。不敢說不敢說出口的原因是,萬一我說出了真正的感受,對方生氣起來會打我,對我不利,因此不敢說。例如:小孩跟媽媽說:「我想吃餅乾!」媽媽生氣的回:「飯沒吃完,吃什麼餅乾!再吵,你試試看!」小孩跟媽媽說:「我想要抱抱!」媽媽很凶的回:「不行,要自己走!再吵要抱,我們就回家!」當一個人長期以來的情感需求,老是被嚴厲的拒絕,久了就會變成不敢說,會演化成自己想要的,卻說是別人想要的。例如:小孩自己想吃餅乾,會講成:「媽媽,弟弟說他想要吃餅乾。」其實是自己想要。懶得說因為說了也沒用。面對高壓、權威、專制的上位者(父母、老師或老闆),每當自己想表達意見時,就會被否定不被接納,想講的話就會懶得說,反正,說了也沒有用。曾經有次諮詢,媽媽問國中生兒子:「老師說你的報告很壓抑,但你是壓抑什麼?說出來,看媽媽有沒有什麼地方誤會了你、凶了你?!」結果這國中生抬起頭說:「啊!就是那個⋯⋯唉!算了、算了!」這就是懶得說,話都講過了,你們也不會改變啊!犧牲或壓抑自己,問題會有改善嗎?有個媽媽的報告書中,認知感受是:壓抑犧牲自己,追求不對稱的情感標的,經常發生情感挫折而自我傷感。她在生活中老是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犧牲自己的欲求,來避免與家人間的不愉快,但壓抑到最後,總是讓自己的情緒莫名低落了起來。跟另一半和小孩的相處,也總是力不從心、失去耐性,自己也不知道哪裡不對,心情就是悶悶的。「壓抑自己、處處討好別人,但你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有得到改善嗎?」我問她。她回答我:「沒有!我總是想著,如果整個家只有我一個人犧牲,而父母兄弟姊妹都能過得好就好⋯⋯」試著用「可逆性」來幫助自己換位思考於是我和這個媽媽套用王國和教授詮釋的皮亞杰理論:對一件事的思考觀點,試著用「可逆性」來幫助自己換位思考。例如:媽媽認為壓抑自己、犧牲自己,父母手足就不會再有衝突事件發生,那我們來反問一下自己。1. 要犧牲,才會好嗎?2. 不犧牲,就不會好嗎?3. 不犧牲,也可以好嗎?請問哪一個答案是肯定的呢?還是不一定呢?如果不是肯定的答案,那就代表我們執著的觀點並不正確。所以壓抑犧牲不一定能帶來幸福;不犧牲自己,也不一定會過得不幸福;不犧牲自己而能過得好,那需要「智慧」來面對。換個不一樣的角度來想事情,答案應該就有不同。思考層面要廣,才不會困住自己,才不會執著在單一想法裡,繼續壓抑自己、犧牲自己。人會壓抑的源頭,是因為需求不被接受、被高壓對待,時間久了有話也不想說。長期的情緒壓抑,容易引發全身痠痛不舒服,甚至產生慢性病,讓身心都不健康。你習慣壓抑嗎?習慣話到嘴邊就收回去嗎?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嗎?總是說自己沒事嗎?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YES,你可以嘗試一下用書寫方式來自我療癒。不習慣把話說出來時,可以試著把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寫出來,像是寫日記般的寫著。建議當書寫自己的情緒,要抱怨或者怒罵某個人時,用任何的字眼都行,但書寫發洩完情緒之後,記得在最後一段寫上感恩這個人,帶給自己的什麼幫助,察覺自己有沒有從這次的情緒當中,領悟到什麼?適度的壓抑可以避免衝動,但過度壓抑可就悶了自己!這樣的意義是,用書寫方式來自我療癒,給自己的內心做一次整理。(本文摘自/我心裡住著一隻刺蝟:看懂你的人生劇本與內在防衛機制,療癒各種人際傷/如何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情緒管理,是一種自我控制的修行,但絕不等同於自我壓抑。我們都不是聖人,很難做到完全不生氣。無論是刻意忽略情緒、或努力忍住情緒,表面上好像控制得很好,其實情緒被你壓到底層,累積成一座冰山,反而更危險。好人習慣忍氣吞聲 影響身體健康看盡人海沉浮,從身心平衡角度來看,我還真相信「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其實有它的道理。只因為好人習慣於忍氣吞聲,承擔太多超過自己能力負荷的壓力,影響身體健康。愛發脾氣、逞凶鬥狠的暴力分子,卻魯莽率性,不看人臉色,情緒通行無阻,活得比較長命。儘管這句話原意是:「做好事的人,常遭到壞人迫害,而不容易存活;到處做壞事的人,卻因不義之財多、人脈等資源廣,而能夠逃過法律制裁。」前面那種解釋,的確無法符合多數人的道德標準;但好人好到過度壓抑而影響健康,卻是不爭的事實。給予情緒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是人生的功課有些人活到中年,或許已經為人長輩,還沒有足夠修養,持續之前理直氣壯的氣勢、或即使理不直氣也要壯的莽撞,不斷亂發脾氣,確實非常失態,甚至被說是「老番顛」。年輕人輕蔑之餘,懶得跟他計較,他愈是要生氣罵人,試圖凸顯自己的地位與價值。對照組卻是:從少年一路忍氣吞聲到中年,已經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活到愈老,愈容易變成一個退縮而冷漠的人。不受控制的負面情緒,不斷爆發出來,絕對會傷害到別人;但是,太過度受控制的情緒,永遠被壓抑,就是更直接地傷害到自己。因此,學習如何辨識情緒,任它在心中升起,給它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降落,將會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學會了,不虛此行,你漸漸名符其實地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學不會,就只好繼續受困於負面情緒的暴起暴落,傷人害己。甚至,生生世世都要再回來重修。人生的學費,常是以青春為代價。年輕,付得起;年長,還不了。能趁早繳回考卷,就別再拖延。(本文摘自/人生,幾分熟?/遠流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次,我讓全班體驗,請他們當下那一分鐘不能想著「海綿寶寶」,結果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做得到的人不一定是誠實的),尤其是我特別大聲地強調「海綿寶寶」時,後來,我又要他們一直想著「海綿寶寶」,不能被其他想法干擾,大部分的孩子也做不到,簡單的體驗結束後,班上展開了一番深入的討論。情緒自主 從變動回到不變「老師,那我們就這樣被情緒控制了嗎?」一個孩子問。「當然不是,我們還是有情緒自主權。」我說。他繼續發問:「那要怎樣去找到這個情緒自主權?」「從一直變動的情緒回到不變的本體。」我回答。「不懂!」孩子一臉疑惑。一直不變的就是本體於是,我給大家看了幾段「物換星移」的影片,問他們什麼東西在動,什麼東西不動。「星星在動,攝影師的位置不動。」有人回答。接著我播放海浪、雲朵、瀑布的影片,繼續問大家:「什麼會動?什麼不會動?」孩子們的反應很熱烈:「海浪會動,海岸不會動。」「海浪會動,觀浪的人不會動。」「雲會變,但天空沒變。」「水在動,人在橋上不動。」「對了!這世上有些東西一直在變,有些東西一直不變。如果情緒一直在變,那麼,一直不變的就是本體。」找回本心 可從情緒中抽離「怎麼回到本體呢?」孩子很好奇。「請問你怎麼會知道海浪在動?」我反問。「因為我看到了啊!」他回答。「對了,就是你站在原地清楚地看到了!所以,當你在看動態的水和雲時,就處在不動的本體,老師教的覺察,就是幫你們找回自己的本體,也有人說是本心、本來面目,一旦體會到了人有本體,就可以從情緒中抽離。」情緒不需要管理 只要接納一直不太贊同情緒「管理」,因為情緒不需要管理,也不需要處理,只要面對、覺察、接納就可以,當別人叫我們不要去想某件事時,我們反而更會想個不停,有時愈是努力要持續想著某一件事,卻愈不容易專注,情緒思維是不容易掌控的,不要希望去掌控它。情緒是變動的,也是人之所以產生變動的特質,有時很精采有趣,有時很可怕猙獰,但是讓它來讓它去,不要太放逸也不要太壓抑,那麼,情緒就是讓我們人生更美好的特質。(本文摘自/全班都零分:以自我覺察喚醒孩子的學習力/寶瓶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變成「和平的日本」以後,對攻擊性的評價越來越低,也就是說,不論是什麼事情,孩子只要「溫順聽話」就是好的,而競爭心、鬥爭心被給予很低的評價,許多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說到競爭好像是仇人一樣,在歐美,競爭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他們所關心的是競爭是否公平,不會想要消除競爭。在等級次序體系中 盡全力往上爬在日本,雖然教導孩子「競爭是一種惡」,唯獨在考試競爭方面,卻要求孩子成為贏家,孩子們若因此發展出扭曲的性格,並不令人驚訝,只不過,這種考試的競爭是極度日本式的,它並不是讓一個個的孩子依據他們自己的個性,而是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把他們放在等級次序的體系中,要他們竭盡全力往上爬。在規定好的世界中爭奪勝利換句話說,雖然說是競爭,但並不是孩子個性的競爭,而是在被規定好的、均一的世界中爭奪勝利,這和人類本有的aggression是不同的,在日本的考試系統中力圖成為好孩子的孩子們,雖然處在慘烈的競爭當中,卻必須壓抑自己本有的aggression,習慣了這種態度的孩子就算進入「好大學」,將來也不會有甚麼創造性。尊重理解 實際是寵溺放任日本人排除攻擊性的想法,對親子關係也造成影響,戰後的民主主義,使得當父母的認為他們必須「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話雖如此,但因為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結果大家做到的只是表面樣子,實際上卻是放任孩子,父母寵溺,孩子驕縱。(本文摘自/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