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易感冒過敏 立冬就用首烏紅棗茶補腎

易感冒過敏 立冬就用首烏紅棗茶補腎#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這週五就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冬的到來代表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這時很多動物都會冬眠來養精蓄銳,而我們人也一樣。因此冬天的養生需以「養藏」為主,才能為來春的生機做好準備。扶原中醫郭大維醫師特別推薦大家可以在立冬的時候飲用首烏紅棗茶,很適合冬天容易感冒、手腳冰冷、呼吸道過敏的朋友們!冬季養生重點在補腎-首烏紅棗茶準備材料:製何首烏6克、紅棗5顆、防風8g、炙甘草8g、白芍8g。將1000毫升的水煮滾後,放入以上中藥材,煮沸5分鐘後就能裝壺飲用。製何首烏:能補肝腎、養血、促進頭髮生長、烏黑有光澤。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防風:能袪風固表、增加抵抗力。白芍、炙甘草:可以緩解冬天下肢因為天氣冷而容易抽筋的症狀。三大養腎穴位顧好腎扶原中醫郭大維醫師補充說明,冬季屬寒水,對應的臟腑就是腎,因此冬季養生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養腎」!幫大家整理出三大養腎穴位,可以在家多按摩,滋補元氣!(1)湧泉穴: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足少陰腎經的首穴。經常按摩湧泉穴,可活躍腎經內氣、固本培元、疏通腎經的經絡。冬天經常手腳冰冷的人,也很適合按壓此穴。(2)太溪穴: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原穴就是臟腑原氣經過的地方,按壓太溪穴可以活絡人體腎臟之水,達到滋陰補腎、修復先天之本的作用。(3)復溜穴: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作用,同時也是足少陰腎經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醫師分享,要迎接冬天的到來,除了茶飲和穴道按摩外,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多曬太陽以及睡眠充足也都能幫助陽氣的潛藏,陰精的蓄積,為身體打好基礎喔!

妙齡女輕忽小感冒!併發心肌炎險送命

妙齡女輕忽小感冒!併發心肌炎險送命#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感冒至診所就醫的26歲楊姓女子,原本不以為意,但5天後症狀不見好轉,且感覺胸悶、噁心想吐、肚子悶痛,因此轉往醫院治療,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感冒併發心肌炎」,經心臟內外科、加護病房合力救治並裝設葉克膜維持體外循環三天後,心臟功能逐漸恢復,讓楊女脫離險境。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小感冒,平時應加強自身抵抗力。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韋成醫師表示,楊姓女子持續低血壓與心律不整,於接受檢查與治療時,更發生心臟衰竭與休克等狀況,當下醫護團隊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及電擊、裝設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穩定心臟與血壓,再輔以連續性血液透析,才讓楊女生命徵象趨於穩定,在加護病房照護期間,醫護人員採集檢體並通報疾病管制局,由疾管局確認楊女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發炎。心肌炎多與病毒感染有關心肌炎的發生,大多與病毒感染相關,如:克沙奇病毒、腺病毒等,這些病毒可能會大量聚集在心臟,攻擊心肌細胞,導致心肌發炎、進而使心臟收縮及傳導功能受損,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心肌炎早期症狀可能出現嘔吐、臉色蒼白、精神不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也可能是一般感冒症狀。雖然心肌炎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但猛暴性心肌炎死亡率仍高達50~70%。感冒若有喘、胸悶症狀勿輕忽陳韋成醫師解釋,因感冒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炎,除非避免感冒,否則全年齡族群都可能發生,而且也與自身免疫能力緊密相關,建議除了從日常生活中把握健康飲食、作息與規律運動以提升免疫力之外,隨著秋冬季節到來,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也有助預防流感、抵抗病毒入侵。另外,陳韋成醫師也提醒,如果罹患感冒,數日後出現胸悶、喘等不舒服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及早就醫了解病因,以避免錯過治療時機。

維他命C能讓感冒快好?吃多少才夠?

維他命C能讓感冒快好?吃多少才夠?#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身邊親友出現喉嚨痛、鼻塞等感冒症狀,便會告訴他趕緊多補充「維他命C」,預防感冒變嚴重或縮短感冒病程。不少研究指出維他命C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形成,讓皮膚緊實有彈性、並促進傷口的癒合。根據衛生署的一項統計,維他命C是國人最常服用的第三種營養補充品,究竟這些這些保健食品真能讓身體健康嗎?考科藍合作組織(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曾統整了29個研究,統計超過1萬名受試者的結果發現,一般人攝取維他命C是無法預防感冒發生的。南投醫院家醫科許盛榮醫師表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現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喉嚨痛、疲倦等症狀,依病毒種類不同及每個人體質,所表現出的症狀有個別差異。治療的部分多以緩解症狀為主,較無法縮短病程,建議感冒的患者應多喝溫開水、多休息,大部分的患者多在一週後會自行康復。維他命C可增加免疫功能 但不能預防跟改善感冒症狀根據國健署的建議,成年人每天維他命C建議攝取量為100mg。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維他命C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發生,血液中的維他命C濃度愈高,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就愈低。根據研究,每天只要服用中劑量500mg的維他命C,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降低血壓。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表示,維他命C可以促進傷口癒合、燒傷復原、預防或治療壞血病及增加免疫功能,當民眾平時維持正常免疫功能,可防止病毒入侵身體。跟流傳所提及維他命C可以改善感冒症狀或預防感冒是有所不同的。不過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合成及血管彈性有關,非遭感染但卻經常性流鼻血的人,只要注意補充維生素C的飲食即可避免,維生素C的缺乏會導致鼻黏膜脆弱而容易出血。如果刷牙時,常有牙齦出血的現象,或者雖然沒有用力碰撞,但身上常見多處烏青、瘀血,這是維生素C不足的症狀之一。維生素C服用過量 恐增加結石風險蔡秀雯營養師說如果民眾想補充維他命C可從天然蔬果攝取維生素即可,芭樂、檸檬、柑橘等都含有維生素C。一般認知會以為奇異果、柑橘是維生素C含量最豐富的水果,但其實一顆芭樂含有維他命C150毫克,另民眾在購買維生素C營養食品則要留意劑量,大劑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頭痛、睡眠困難以及肌膚泛紅、增加結石等風險。院方也提醒要預防感冒平時就該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飲食和良好運動習慣,出入公共場所要勤洗手。

感染愛滋反覆發燒 易被當感冒而誤診

感染愛滋反覆發燒 易被當感冒而誤診#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愛滋病在20世紀之初,被喻為「世紀黑死病」,認為是一種絕症、這種病沒藥醫。不過現代醫學進步,愛滋病患如果接受治療且長期規律的服用藥物,愛滋病其實是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疾病」。根據統計,規律服藥的患者,在3至6個月後,體內的病毒數幾乎「零檢出」,且抵抗力明顯回升。而感染者可長期保持在健康的狀況下,繼續工作以及擁有正常的生活品質。關於愛滋病的迷思愛滋病毒(HIV)是專門攻擊人類免疫系統的一種病毒,主要經由血液、或含血的液體、或有高濃度愛滋病毒的體液,如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物、母乳的交換、和他人共用針頭,達到傳染的目的。並不會經由朋友、親人間的一般接觸或飛沫傳染。愛滋病的感染已跨越性別的界限,不論男女老少,同性戀或異性戀,皆有感染的風險。此外,現在網路發達加上性觀念開放,國內感染者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臨床發現,每25個愛滋病感染者就有1人年齡小於20歲,所以愛滋病議題並非小眾議題,而是需要全民共同關心。感染愛滋病毒後 容易被當作感冒而誤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在急性感染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等症狀,因常常會有喉嚨痛的症狀,所以容易被當作是感冒而錯過早期診斷的時機。急性期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因而造成發燒畏寒等症狀,也因抗體尚未形成,抗體檢查可能呈現陰性,此時可用RT-PCR(聚合酶連鎖反應)來偵測HIV RNA而早期診斷。一般即使沒有治療,當抗體漸漸產生,血液中的病毒下降,發燒也會退去(1~2週),進入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的無症狀期,時間可能長達5~10年,若中間沒有主動進行愛滋篩檢,疾病會繼續進展,下次發現恐怕是疾病後期的愛滋病發病期,這時期往往因伺機性感染而入院治療,病情重且危急,有失去生命的危險。雞尾酒療法 可控制愛滋病毒愛滋病毒(HIV)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AIDS)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一個人感染愛滋,會稱他為愛滋感染者或帕斯堤(Positive),但若到愛滋發病,變成AIDS患者,才會說他是愛滋病患。歐美國家及台灣已經把愛滋病界定為慢性病,雖然無法根治,但經由抗愛滋病毒合併療法(俗稱雞尾酒療法),可以有效控制愛滋病毒。雖然世界各地尚未研發出根治愛滋病毒的藥物,但是只要依照醫師的吩咐定期回診且按時服藥,可以有效抑制體內的病毒量,並且改善免疫功能,幾乎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預防愛滋上身應遵守避免愛滋找上門,應遵守應保持單一性伴侶、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若性伴侶無法提供安全性行為,就應拒絕與其發生性行為、不與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器具,如剃刀、刮鬍刀、牙刷、穿刺等,最好使用拋棄式空針、針頭、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學習保護自己、守護健康,讓愛滋遠離你。

感冒洗鼻子,洗出淚眼汪汪?

感冒洗鼻子,洗出淚眼汪汪?#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在懷疑「淚溢」的情況下,檢查前眼部結膜、角膜及眼瞼均正常,鼻淚管淚小孔開口正常,鼻淚管沖洗檢查也無阻塞。進一步詢問日常生活有無重大改變或接受手術、其他治療,張女士想起前陣子因感冒鼻塞常自行洗鼻子,內眼角濕濕的情況常在洗鼻子後出現。洗鼻子洗出眼淚?吳仁斌解釋,河川氾濫成災的因素不外乎上游雨量太大,而下游淤塞不通。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淚液(上游)會經由內眼角的淚小孔流經鼻淚管,最後進到鼻腔內(下游)。感冒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會導致鼻淚管下開口狹窄,使淚液流通不順暢容易有淚溢現象。再加上洗鼻子時,刺激鼻淚管下開口附近黏膜,可能使鼻淚管下開口更形閉塞,故出現短暫淚溢感覺內眼角濕濕的,這種生理現象在感冒康復停止洗鼻子後,通常會逐漸消失。不洗鼻子也會淚眼汪汪?吳仁斌說,臨床上造成淚溢(淚眼汪汪)的原因可簡單分為:1.上游淚液太多:大哭、外來異物、眼瞼內翻或外翻使淚小孔不在正常位置、慢性結膜炎而淚小孔狹窄…等。2.下游鼻淚管阻塞狹窄:老化、慢性鼻炎、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外傷結疤…等。淚眼汪汪如何治療?治療方面,依據淚溢發生原因治療,感冒或洗鼻子引起,待痊癒會自然好轉;眼瞼內翻或外翻、鼻淚管阻塞狹窄,可能須手術矯正;角結膜炎則以藥物治療。吳仁斌進一步提醒,眼睛持續淚眼汪汪,應就醫檢查是否因疾病所引起,倘造成淚溢的原因是鼻淚管阻塞、淚小孔狹窄,應儘早治療,以免引起淚囊發炎、眼睛周圍結膜及皮膚浸潤發炎,嚴重時甚至會在眼眶周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氣候多變易感冒 中醫調理預防有撇步

氣候多變易感冒 中醫調理預防有撇步#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清明後穀雨前,氣候多變,氣溫上上下下,不只感冒人數攀升,腸病毒也蠢蠢欲動。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表示,腸病毒是中醫溫病疫癘的疾病,屬於風熱型感冒,小孩或大人都可透過中醫藥食、茶飲與運動提早預防,增加抵抗力對抗病毒。腸病毒出現手、足、口部症狀 中醫調理食療中醫的溫病疫癘,主要受天氣濕熱或氣候轉變引發。陳建仲主任表示,這類病人常見高燒不退、喉嚨腫痛、口瘡、手足皮膚起紅疹和脫皮等,通常會造成全身性症狀,若小孩有類似症狀應當立即就醫。腸病毒與腸胃型感冒、一般感冒不同,腸病毒是急性傳染病,發病通常快又急,治療中醫會以風熱型感冒診治,主要瀉脾清熱、解毒透疹。陳建仲主任表示,如果小孩怕吃中藥可嘗試食療,如桑菊飲、薄荷茶、魚腥草茶、白茅根茶,加一點甜菊,兒童接度較高,如能搭配中藥可縮短療程,減輕小孩痛苦。調理體質提升免疫力 易上火體質別亂服補氣中藥陳建仲主任表示,平時可先調整身體才能有效預防生病。提升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一般人可先服用粉光參、人參、黃耆、紅棗等補氣中藥強化體質,但如果是容易上火體質的人,例如平時容易口乾嘴破、便秘,就不適合服用補氣中藥,最好諮詢合格中醫師協助調養。陳建仲主任補充,平時可觀察自己舌苔判斷是否為熱性體質。舌苔偏黃或舌頭偏乾、舌質顏色紅或是舌頭上有紅點,就屬熱性體質。依中醫「藥食同源」觀念,建議熱性體質的人吃清涼食物,如西瓜、香瓜、哈密瓜、苦瓜、白蘿蔔、白菜等寒性瓜果類食物,也可用薄荷、菊花、桑葉、魚腥草、白茅根等香草類植物泡成飲品,對於熱性體質有預防保健功效,燥熱食物如則要完全避免。中醫提倡治未病,養生保健方面,陳建仲主任提醒,平時按壓「合谷穴」、「曲池穴」,可清熱袪風。中醫八段錦養生操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攥拳怒目增氣力」3個動作,能促進身體呼吸道免疫與肺部功能,不妨多練習。

講座/扁桃腺發炎

講座/扁桃腺發炎#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導致扁桃腺發炎,70%是病毒感染。扁桃腺發炎症狀可輕可重,有些會出現輕微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有時扁桃腺腫得太大,會阻礙呼吸暢通,嚴重可能阻塞上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5(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衛教師李雯玲主講「扁桃腺發炎」。歡迎家長們或關心家庭保健資訊的的民眾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扁桃腺發炎時間:108年3月25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反覆鼻塞?睡覺環境NG 感冒悄上門

反覆鼻塞?睡覺環境NG 感冒悄上門#感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爸媽以為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反反覆覆不會好,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未必是真的過敏性鼻炎,只是反覆受風寒而沒發現而已。「醫師,我們是朋友介紹來的。他說你很會治小孩過敏性鼻炎。」媽媽說。「你怎麼知道弟弟是過敏性鼻炎呢?」我不解地問。「他每次天氣開始變冷,鼻子就過敏啊。」「有哪些症狀呢?」我追問。「他每天晚上都會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白天醒來,去學校以後,大概中午前就好了。我還帶去驗過敏原。」(這個媽媽很關心小孩的狀況喔)「所以你帶去西醫驗完後,過敏原是什麼呢?」我問。「就塵蟎稍微高一點……」「好吧!我來看看。」(五分鐘過後)「你這孩子很正常啊!就是常受風寒而已。」我說。「什麼?我們都很注意啊!衣服都穿夠,在家也都有穿襪子。」媽媽一臉驚嚇地說。「嗯……他有去幼稚園嗎?午睡是睡地板嗎?」「學校有睡網床,我們也有帶睡袋,連在家睡地板也都有鋪地墊。」(說到重點了)「鋪地墊?睡地板?該不會還睡靠近窗戶的位置,窗簾沒拉上,免得睡過頭?還是根本用百葉窗?」我劈哩啪啦說了一堆。「醫師,你怎麼知道,你來過我家嗎?我們家是用百葉窗耶!」「……」睡覺環境造就的「過敏性鼻炎」症狀你的孩子是不是常常夏天沒事,冬天就開始各種「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睡覺時就鼻塞,清醒時又沒事。之前我網路上的文章,也有很多爸媽留言問,明明自己已經留意很多事情了,為什麼孩子還是會受寒?確實,很多媽媽在孩子清醒時,完全練成了「避風如避箭」的內功心法。可是,百密有一疏,雞蛋再密也有縫。假使沒注意到睡覺環境的問題,小孩罹患的可以說是「風水性感冒」。如果你的孩子是睡地上(只墊個墊子),或是床在窗戶旁,或正對著門,即使家裡使用氣密窗,窗戶附近的氣溫跟室內比還是偏低。更何況普通窗戶一定會有微微的風不間斷地吹進來。孩子醒著的時候,機體活動旺盛,自然不怕這麼一點點寒風,可是睡著了以後呢?如果平常保護太周到,肌膚腠理疏鬆,睡眠時的這些風寒,自然會影響孩子,讓大人覺得這孩子身體好像很弱,老是在感冒。風寒無法擋 但環境可以調整天氣有四季變化,本來就有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現在除了冬天外,還有夏天吹不停的冷氣,所以很多孩子一年四季都在受風寒。但孩子是可以不受這些「風水性感冒」的,家長只要在環境上略作調整,就可以緩減這類症狀。在睡覺的臥室中,孩子的床請不要緊貼窗戶,窗戶最好用窗簾隔絕寒氣,冬天時當然睡覺不開窗;夏天呢?就少吹冷氣囉!我誠摯的建議爸媽要讓孩子睡在「床上」,所謂的床是架高的床,不是地板上的「墊子」。這些作法都能讓寒氣留在地板,減少孩子被寒氣侵犯的機會。很多上幼兒園的孩子會在學校午睡,也請家長盡量和學校溝通,不要讓孩子直接躺在地板上,最好要有網床或墊子,墊上再加墊被。不過中醫也常說「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意思就是不要吃太撐、包太緊。很多孩子的肌膚腠理疏鬆、容易受寒,都是因為平常包得太厚太緊,自然稍一受風就感冒。孩子穿得暖就行了,不需要過度「包裝」啊!(本文摘自/賴韋圳/中醫爸爸40個育兒神招,孩子少生病、超好帶:不打針、少吃藥,輕鬆搞定高燒不退、久咳不好等小兒惱人病/三采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