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8歲婦女,經歷了4次懷孕初期的流產,多次檢查後被診斷為不明原因的「反覆性流產」。後至醫院進行免疫學檢查後,發現她和丈夫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高度相符,可能是導致反覆性流產的原因。後續經過經驗性減敏治療後,她成功懷孕,順利產下了健康的嬰兒。
一名38歲婦女,經歷了4次懷孕初期的流產,多次檢查後被診斷為不明原因的「反覆性流產」。後至醫院進行免疫學檢查後,發現她和丈夫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高度相符,可能是導致反覆性流產的原因。後續經過經驗性減敏治療後,她成功懷孕,順利產下了健康的嬰兒。
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40歲是人生追求與實現夢想的黃金階段,但對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來說,因為疾病造成的失能,可能使得實現自我、追尋人生的道路更加艱困。多發性硬化症多好發於年輕女性,與個人免疫失調有關,為腦部或脊髓因為不正常的發炎造成神經髓鞘及軸突的破壞,進而導致神經功能異常。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解釋,多發性硬化症每次發作會引起不同症狀,症狀視發作的部位不同。若發作於視神經或腦幹,會造成視力模糊、複視等問題;若發作於脊髓,會造成手腳無力、麻木;若發生於腦部,會失去平衡感、顫抖、走路不穩等肢體問題、影響說話等。每個區域掌管著不同功能,當免疫系統攻擊到哪裡,就會造成該部位的影響。多數患者屬反覆發作型 未治療恐造成不可逆傷害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不明,年齡、性別及環境等皆可能為致病因子。張國軒醫師說明,依照病程進展可分為多種類型,大部分患者屬於反覆發作型,意即反覆、多次的發作,且病症皆為急性。患者經治療後會完全或部分恢復,且兩次發作之間,不會有疾病的進展。隨著發作次數的累積,會因長期發炎導致持續性的退化,即稱為次發性漸進型。一旦進入此階段,即便沒有發作也會持續退化,代表疾病正在惡化或控制的較差。此外,約有5%的患者屬於原發漸進型,此型的特徵為疾病一開始就不斷的退化,不會暫停與好轉,且會越來越嚴重。張國軒醫師表示,無論屬於何種類型的多發性硬化症,都應積極面對與治療,以阻止病程的進展!新長效劑型干擾素:施打次數、保存方式 大大提升用藥便利性!疾病急性發作時,會以類固醇等藥物來緩解症狀,而多發性硬化症長期的治療目標則是降低年復發率、減少腦部發炎性病兆的累積數量,以避免或延緩退化情況。張國軒醫師進一步說明,現在已有非常多的武器可以使用,其中干擾素為常見的多發性硬化症治療藥物。早期需頻繁注射,平均每週需注射3次,而現在已有新型長效針劑,將施打時程延長到只需2週注射一次,大大提升便利性。除此之外,新長效劑型對於溫度的影響較低,相較與早期干擾素,可短暫取出放置於室溫下,但仍建議正常狀況下以冷藏保存。注射時可能會出現紅腫痛的反應,但反應會隨施打次數越來越輕,其中短效型因施打頻率高要經常換部位,且容易重複施打到同一部位。長效劑型則可讓皮膚與皮下組織在注射後有足夠的時間得到恢復,對於患者生活品質、注射的心理壓力都得到改善!張國軒醫師表示,反覆發作造成的腦部受損是不可逆的,且會留下後遺症。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若出現忽然間的肢體障礙、複視、走路不穩等疑似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可至神經內科就診,與醫師諮詢討論。若能及早診斷發現、早期治療、降低復發次數,多發性硬化症就像慢性病一樣,只要好好的控制,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維持良好的身體功能與生活品質!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女士是一名受乾癬疾病折磨的低收入戶,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她必須身兼多職以撐起家計,但卻因為乾癬不雅觀的病灶使她四處求職碰壁,還接連著失婚、車禍受傷等打擊,沮喪的她索性斷髮求生,剪了個像小男孩般的超短髮,希望斷捨離種種困境。所幸她仍不放棄求診,聽從醫師建議後,接受最新生物製劑治療,約三個月後皮膚病灶清除,甚至有時會忘記自己得過乾癬,曾面臨乾癬失意、失業、失婚等三大打擊的陳小姐,現在不僅重拾自信留回長髮還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讓生活重回軌道,翻轉人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顯鎰醫師說明,乾癬為免疫失調導致的發炎性疾病,不具傳染力,臨床觀察患者男性多於女性,好發20-30歲或50-60歲左右族群,常見皮膚乾裂、痛、癢等症狀,還可能合併鮮紅斑塊、脫屑情形,嚴重者不僅病灶佈滿全身,患者還因乾癬常常會有白屑飄落因此常遭外界誤解是衛生不佳或傳染病,嚴重影響生活、職場、學業及人際關係,且這類患者未來罹患憂鬱症及三高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不可不慎。 (此為示意圖,非案例本人)乾癬雖常反覆發作,但可藉規律治療來控制疾病,現有傳統治療包含口服藥、外用藥膏及照光治療,其中,口服藥在定期監測肝腎功能下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療效,而外用藥膏則需每天塗抹使用,較為不便會影響患者持續治療意願;照光治療雖然溫和,但考量到需要頻繁回診照光,可能不利於學生或上班族群配合治療用以控制病情,若患者經服藥、擦藥及照光後都未見好轉時且病況嚴重時,現有健保給付生物製劑可提供治療。邱顯鎰醫師進一步解釋,生物製劑為「治療性單株抗體」,相較於傳統治療,是更為精準的治療方式,藉由每次的療程能有效緩解發炎症狀,改善皮膚病灶,有助於提升工作、人際關係及生活品質,日前健保給付一款最新生物製劑,藉調節免疫系統、阻斷特定發炎媒介,研究顯示,達9成患者可改善皮膚問題,約6成患者皮膚病灶幾乎可恢復乾淨,提供病友一個治療新選擇,總計已有八款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邱顯鎰醫師提醒,冬天日夜溫差大,不僅要慎防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傳播,又受日照減少影響使乾癬惡化,因此冬季常是乾癬患者的黑暗期,有些病友嘗試坊間泡鹽水、服用蟾蜍、用梳子狂梳頭皮、或沖超高溫的熱水澡等方式,甚至多吃薑母鴨、羊肉爐等補品,但是當心補身不成恐傷身反而誘發乾癬。邱顯鎰醫師建議,遵循醫囑及積極治療搭配規律生活習慣才是根本,秋冬可勤擦乳液保濕皮膚來保養,才能與病同行、穩定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中年婦女來看診,她伸出雙手喊痛,由於她的工作是畫畫,這已經讓她沒辦法好好握筆。仔細看,她的手腕關節、手指關節、指掌關節幾乎都出現紅腫、壓痛、變形的情況,這時我大概心裡有底了。她說:「我在大醫院檢查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用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副作用很不舒服,但是向健保局申請的生物製劑針劑沒有通過,免疫科醫師也說這樣就沒有好的武器可以用了,所以想要來找蔡醫師調身體,看能不能把免疫系統調穩定,不要亂攻擊…...」印象派大師手指關節變形 擠顏料需有人幫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疾病,簡單說就是體內免疫失調造成「自己人殺自己人」的情形,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三倍!失控的免疫系統,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他們最喜歡攻擊關節的滑膜,滑膜的功用在於產生關節的潤滑液,增加關節的活動度。被攻擊的滑膜會反覆發炎、變得越來越厚,到後來會逐步破壞關節附近的軟骨與硬骨,使關節喪失原有的形狀及功能。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就是被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苦,一代大師晚年時病情加重,多處關節嚴重變形,所以只能坐輪椅畫畫,尤其是手指關節變形,使他連洗澡和畫畫時擠顏料都需要有人幫。一直到現代,雖然醫藥發達,但是這個疾病還是很難治療。中藥調理 讓失控的免疫系統慢慢回歸正常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中醫是屬於「痺症」的範疇,「痹」就是凝滯不通之意。其內因為脾胃肝腎氣血陰陽不足,衛外不固,而外因為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以致氣血運行受阻,經絡氣血痺阻,臨床上常呈現虛實相兼,寒熱錯雜,痰瘀互結的情形。痹症,臨床上會再依不同症候,區分不同類型,通常可以分為四大類:1.行痺:主要是風邪重,肢體關節走竄疼痛,痛無定處,有時兼有寒熱,舌苔黃膩、脈浮。2.痛痺:主要是寒邪重,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稍緩,遇冷則劇,苔白脈弦緊。3.著痺:主要是濕邪重,關節痠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苔白膩,脈濡緩。4.熱痺:主要是熱邪重,關節痠痛、局部熱腫、痛不可近、關節活動障礙、可涉及單或多個關節,并兼有發熱、口渴、苔黃燥、脈滑數等症狀。在中醫古籍《素問.痺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清代林驪琴《類證治裁》提到:「諸痺,良由陽氣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滯,久而成痺。」由此可見,三氣雜至僅是外因,正氣虧虛,腎陽不振,才是內在的主因。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是因「病名」及「指數」來治療,而是依中醫特有的「證型」來治療,這是和西醫完全不同的。臨床上會依照每個人不同體質及證型,加以不同的調理,例如:散風宣痺法、祛寒通痺法、除濕蠲痺法、清熱通痺法、健脾益氣法、養血榮筋法、通經活絡法、活血祛瘀法,加上中醫特有的雙向調節方式,可以讓失控的免疫系統慢慢回歸正常,讓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做出正確的反應。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紊亂後的免疫系統就不會再失控了,當然胡亂攻擊的傷害就能停下來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衛教文章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滑膜發炎為特色的全身性的疾病,這種病變會侵蝕及破壞關節內的軟骨。其病原不清楚,但是最可能是由於某種不明的因素誘發滑膜組織的免疫系統失調所致。此症容易發生在四、五十歲女性身上,但也有在很年輕就發病的。這種關節炎常常是對稱發生,容易侵犯到手指、手腕、足部、足踝關節以及較大的關節像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肘關節。甚至頸椎也會受影響而造成神經或脊髓的障礙,相關手部關節炎,由台北榮總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黃德豐帶大家來認識。時間:4月21日(六)上午10時至12時地點:台北榮總中正樓3樓外科部會議室 (台北市石牌路二段201號 )洽詢:02-2873-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