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

衝擊健康台灣!《法白》調查曝:加味菸禁令恐助長社會健康風險

衝擊健康台灣!《法白》調查曝:加味菸禁令恐助長社會健康風險#電子煙

國健署去年8月公告包含禁止菸品使用27種添加物的「加味菸禁令」,包括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風味添加物,希望藉此達到降低吸菸率的目標。而此公告一出,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湧入破萬則公眾意見,其中不乏對黑市問題、政策緩衝期以及健保與長照財源的疑慮,顯示此項政策影響範圍甚廣。 對此,《法律白話文運動》委託第三方國際市場調研機構單位進行「加味菸禁令消費者反應研究」,結果顯示,在禁止 27 種添加物、禁止加味菸風味的兩種情況下,逾四成吸菸者會考慮從非法管道取得菸品。 《法白》指出,此結果與先前全面禁止電子煙時,被提出擔心交易「黑市化」的風險相同,若產生此結果,將使政府更難監管菸品市場,甚至可能導致違法交易增加。從美國國務院等機構的報告中也顯示,禁止加味菸可能大幅增加非法貿易。 加味菸禁令恐讓四成民眾轉往黑市 新興菸品氾濫恐雪上加霜 同時,《法白》的研究中也顯示,在禁止 27 種添加物、禁止加味菸的兩種情境下,加味菸吸菸者最常考慮的行動是選擇改抽替代尼古丁非法產品,如含風味的電子煙或加熱菸。《法白》指出,這些非法產品的健康影響評估仍未完全確定,也將造成新的健康問題和社會成本,如近期衍生為社會安全事件的「喪屍煙彈」問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特聘教授康照洲就曾表示,禁令雖然大原則是不希望造成更多的吸引力,但禁止物質添加是否務實、合理,仍需要更多探討,特別是如果添加物是天然的,政策端就需要評估在什麼樣的量與情境下使用具備安全性。 而總統賴清德上任後積極推動「健康台灣政策」,喊出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願景,而肺癌連續13年盤踞國人癌症死因第1位,更是防治重點。加味菸禁令若因評估及配套討論不周,反而無法達到政策目標,亦將民眾置身更大的健康風險中。 美國證實薄荷菸更易上癮 使未成年消費者增長 美國無菸青少年組織研究指出,薄荷醇的輕微止癢止痛效果會降低菸對呼吸道的刺激,致使吸食者的尼古丁依賴性增加,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證實,「薄荷菸會使未成年人的消費者增長」。 「真相倡議(Truth Initiative)」主席兼執行長柯佛(Robin Koval)更指出,菸品中加入薄荷會增強尼古丁作用,加重戒斷症狀,導致更容易上癮、更難戒菸,曾經嘗試吸菸的年輕人中,半數便是從薄荷菸入門開始接觸菸品。 此外,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在非裔美國成年吸菸者中,超過 85% 選擇薄荷菸,顯示其對特定族群的影響更為顯著。專家強調,禁止薄荷菸不僅能有效減少年輕族群的菸品接觸,也能縮小菸草產品對弱勢社群的健康危害。 漸進調整可降低衝擊 先禁止涼菸確保政策有效性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亦曾表示,禁止加味菸與菸品添加物是國際趨勢,需要有科學根據,跟隨世界的趨勢與潮流採「逐步擴大」作法。在《法白》的研究調查中也顯示,與禁止加味菸的情境相比,在涼味禁用的情境下,可將轉向非法管道的加味菸吸菸者比例顯著地降低至24%,相較禁止27種添加物情境減少約17%。 (圖片擷取自法律白話文運動網站) 《法白》表示,當法規對於人民的權利與自由進行限制時,須考量比例原則,以避免對於人民造成過度的限制,其中需包含去考量限制的方式是否能夠有助於目的達成、是否選擇對於權利侵害程度最小的手段,以及評估限制造成的損害有沒有與希望達到的目的顯失均衡。 《法白》認為,或許可以比例原則選擇,採取漸進式禁止的手段,以比例原則先禁止目前市售加味菸中佔比最大的涼菸,並同步觀察市場變化、積極評估成效,比較符合「手段帶來的損害」與「達成目標的利益」均衡的情況,已確保政策的有效性,才是較為適宜的規範方式。

孩子偷吸電子煙的10個徵兆!焦慮、體力變差⋯「身上有甜味」也算

孩子偷吸電子煙的10個徵兆!焦慮、體力變差⋯「身上有甜味」也算#電子煙

放寒假了!隨著孩子閒暇時間變多,加上過年領紅包,有閒有錢恐接觸電子煙。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神經系統危害,尤其對發育中的青少年更會受到影響。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依法行政,家長也要注意孩子吸食電子煙的徵兆,才能防患未然。

僅靠呼吸器度餘生!罹肺阻塞9成皆因吸菸、二手菸

僅靠呼吸器度餘生!罹肺阻塞9成皆因吸菸、二手菸#電子煙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年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在全球掀起波瀾,許多業者更運用搶眼包裝及水果等多種特殊口味煙油,吸引民眾吸食電子煙。世界衛生組織已發表聲明,所有形式的菸品及新興菸品,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不論是電子煙或是傳統加熱菸,除含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等有毒及致癌物質。癌症死亡30%為吸菸及使用新興菸品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許多國內、外研究已證實吸菸是導致癌症、心血管與肺部等疾病之危險因子,所有癌症的死亡有30%與吸菸行為有關。長期吸菸及使用新興菸品,更嚴重傷害肺部及身體健康。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7項(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與吸菸有關;而屬於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於病人的呼吸系統、工作能力及生活品質,將會造成長期嚴重影響。吸菸致死達9成 成肺阻塞元凶台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憲林說明,肺阻塞是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阻塞,造成呼吸困難,影響體力的疾病;且患者中約有9成個案由「吸菸」及暴露於「二手菸」環境引起,因此預防肺阻塞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及早戒菸與遠離菸害。吳憲林進一步闡釋,肺阻塞起初症狀並不明顯,通常在運動時才發現體能變差,一段時間後變成爬樓梯,甚至連走路、吃飯都會喘。有些患者在確診肺阻塞後就插管接呼吸器,直到終生都無法脫離。北市府部分負擔 助癮君子及早戒菸且絕大多數的肺阻塞病患是因長期吸菸所造成,少數病患因在職場、家中暴露二手菸與空氣污染,或因呼吸道感染、氣喘引起。另外,若是吸食電子煙也會造成呼吸道慢性發炎與多痰症狀,增加肺阻塞罹患風險。為幫助吸菸者減輕戒菸負擔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已結合台北市超過350家以上合約醫事機構,專門提供戒菸治療與衛教服務,每次就診僅需負擔掛號費及最高200元部分負擔藥費,呼籲有吸菸的市民朋友們多加利用,及早成功戒菸,享受健康人生。

電子煙及加熱煙自治條例 新北將開罰

電子煙及加熱煙自治條例 新北將開罰#電子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電子煙不屬於菸害防制法所定義的「菸品」,且民眾常誤以為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但其實電子煙甚至比傳統紙菸還毒,且具爆炸危險性。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近來電子煙逐漸在校園氾濫,電子煙填充液五顏六色,誆稱具有水果、咖啡、香氣等多種潮口味,容易讓學子誤以為是在追求流行,在不知不覺中成癮,簡直就是糖衣砲彈。為此新北市衛生局擬定「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希望透過自治條例立法,健全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措施,維護兒童、青少年及國民健康,營造全市無菸清新環境。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 將有更嚴格的條例規範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最近國外有多篇新聞報導,美國傳出千餘件疑因吸電子煙導致肺部疾病的案例,還導致數十人死亡。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民眾不要吸食電子煙。另加熱式菸具亦含有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質,對身體危害甚鉅。為弭補現行法令不足,新北市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管理自治條例草案全文共計11條,明定本市禁菸場所全面禁止吸用、聞嗅使用或啟動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並針對供應未滿18歲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具及其零組件、可供其使用之物品等菸害防制法未規定事項訂定罰則。未來法定禁菸場所及新北市公告13,766處禁菸場所,將禁止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未來18歲以下持有或使用 將處以2千到1萬元罰鍰陳潤秋說,自治條例通過後,從校園內的禁止提升到18歲以下的都不得使用與持有,違反者就要送戒菸教育,否則將處2千到1萬元罰鍰並按次處罰;另外提供電子煙、加熱菸相關菸具、零件給未成年也都能處1萬到5萬裁罰。

戒菸方法對了嗎?對抗菸害知多少

戒菸方法對了嗎?對抗菸害知多少#電子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歲的陳先生菸齡13年,尼古丁成癮度4分,為中度成癮。因想戒菸,聽聞朋友建議近2年開始改抽起電子煙,試過很多牌子電子煙,也有試過抽不含尼古丁成份。想嘗試戒電子煙,反而更加依賴,上網查了許多資料,發現電子煙其實不合法,加上成分不明,故來戒菸門診尋求協助。電子煙仍含有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質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戒菸個管師王生婷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我國105年18歲以上成人吸食電子煙比率為0.5%,約10萬人使用。在青少年中,每10名青少年吸菸就有4名使用電子煙,因設計新潮、酷炫,吸引年輕族群使用,對青少年的智力發展更是危害。電子煙產品外型像筆細長,內含一瓶補充液,使用電池或充電加熱,利用電能驅動霧化器產生大量煙霧,成分仍含有尼古丁及焦油,甲醛、丙二醇、菸草生物鹼、加味劑、重金屬等致癌物質。易成癮,亦造成呼吸道刺激、皮膚敏感,引起肝、腎功能異常,且易吸食過量。一瓶30ml補充液含有約180mg尼古丁,相當於200支紙菸,消費者不易控制吸食量,導致中毒,且因是加熱產品,在溫度升高過程中,有爆炸的風險。不抽菸但暴露在二三手菸環境 仍會增加罹癌機率電子煙在我國不合法,未來政府積極推動《菸害防制法》修法,加強電子煙管制、禁止加味菸、擴大禁菸公共場所範圍等,提升國人菸害健康識能。除了一手菸外,二手菸是分布最廣且最有害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可說是PM2.5來源。電子煙霧一樣含有PM2.5及尼古丁、丙二醇、甘油等物質,易造成氣喘及口乾舌燥。三手煙為環境中殘留的汙染物,像家中窗簾,身上衣物皆會殘留,即使使用空氣清淨機仍無法有效代謝,不抽菸暴露在二三手菸環境仍然會增加罹癌的機率。王生婷個管師強調,唯有戒菸才是最好的辦法,歡迎吸菸或使用電子煙者能善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愛惜自己也愛護家人,給大家一個無菸環境。

電子煙也會成癮!尼古丁檢出率直逼9成

電子煙也會成癮!尼古丁檢出率直逼9成#電子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吸菸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事實,許多人為了戒菸試遍所有方法,甚至選擇使用電子煙,然而國民健康署指出,大多數電子煙仍含成癮性物質。根據食品藥物檢驗署檢驗結果,其尼古丁之檢出率為88.1%。部分甚至含有毒品成分,並已發生多起嚴重爆炸事件。宣稱幫助戒菸 仍含有尼古丁國民健康署指出,電子煙並非合法藥物或菸品,多數含有尼古丁,在國內外亦曾多次查出含有其他有害物質,包括:安非他命、大麻、甲醛、乙醛等,亦有發生爆炸之風險。電子煙可直接吸食到肺部,若含有害成份,將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造成直接傷害,呼籲民眾不要輕易嘗試。各地方政府衛生局也將持續加強稽查。為防電子煙含有尼古丁、毒品等成癮物質,政府已跨部會動員,依查獲事實,從嚴處分。若查獲之電子煙含毒品,則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處理。若含有尼古丁,則屬偽劣假藥,依藥事法處理。若電子煙外型似菸品形狀,則違反菸害防制法第14條規定。倘電子煙產品宣稱具「幫助戒菸」、「減少菸癮」或「減輕戒斷症狀效果」等醫療效能詞句,即使不含尼古丁成分,亦違反藥事法有關廣告之規定。另,海關已加強辦理電子煙及相關產品邊境查核,杜絕相關產品進入國內。政府對於電子煙檢舉案件,皆會函轉由地方政府前往稽查,若查證屬實依相關法令處置。電子煙依藥品規範管制民間團體建議將電子煙視為菸品,以菸害防制法管理。健康署則表示,若將電子煙視為菸品而非藥品,會產生罰則較輕、管理較鬆的狀況。依各國經驗,凡視為菸品,僅以菸害防制法管者,使用情況都大幅擴大,易放難收。因此,在社會有共識之前,尚不宜輕言放寬。電子煙已經是國際討論最熱烈議題之一,透過跨國跨區網購,以及各種時尚、創新作法,吸引消費者,也衝擊現行法令的灰色空間。各國對電子煙之管理,寬嚴落差極大,但世界衛生組織仍採嚴謹態度,國健署也表示,將審慎收集各界意見,作為政府後續政策參考。

不合法!86%電子煙檢出尼古丁

不合法!86%電子煙檢出尼古丁#電子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市售電子煙總標榜或讓人誤認有戒菸療效!對此,食品藥物管裡署表示,電子煙目前仍屬非法產品,一旦檢出尼古丁或被發現宣稱療效,將以藥事法處分。食品藥物管理署102年統計指出,網路販賣、夜市及海關送驗的電子煙檢體一共36件,其中31件檢出尼古丁成分,檢出率高達86%,呼籲民眾,切勿購買來源不明的非法電子煙,以免傷身;此外,電子煙產品亦不得宣稱具有「幫助戒菸」、「減少菸癮」或「減輕戒斷症狀效果」等醫療效能的詞句。電子煙安全性有待確認!電子煙是一種外形類似菸品的產品,通常由鋰電池、霧化器、卡夾煙彈或補充液所組成,使用電子煙吸入氣流時,即可啟動霧化器,將煙彈內的液體打成霧氣,產生類似吸菸的效果;目前電子煙的安全性、品質均未經確認,也沒有足夠證據可以證實具有戒菸療效,食藥署提醒民眾,勿購買使用來路不明之商品,以免吸入更多有害物質,花錢又傷身。目前衛生福利部尚未核准電子煙等產品,若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者,違反藥事法第20或22條,將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若未經核准擅自販賣、供應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則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業者需小心勿觸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