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

咳痰、易喘、呼吸困難?判斷肺阻塞「爬樓梯就能知」

咳痰、易喘、呼吸困難?判斷肺阻塞「爬樓梯就能知」#咳痰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日氣溫變化大,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盛行及惡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高達10%,對於病人及家屬需同時面對呼吸困難、反覆入院治療等問題,不僅在經濟上造成耗損,對於身心理負擔更形成莫大的壓力。因此,如何提升病人的存活率且增進其生活品質,是一項考驗胸腔科醫謢人員的重大任務。 癮君子長咳不止、呼吸困難 恐罹肺阻塞彰基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維表示,肺阻塞的成因多為胸肺吸入有毒物,癮君子佔患病大宗,其它則為室內空氣污染、職業粉塵及室外空氣汙染等因素;且40歲以上風險族群,更不能輕忽肺阻塞的診斷,常見可能症狀包括間段性的「慢性咳嗽」、任何形式之「慢性咳痰」、以及漸進式或活動劇烈時持續觸發的「呼吸困難」。 「不動就不喘?」2大指標判斷輕重度肺阻塞有些病患認為「不動就不喘」,容易忽略肺阻塞的嚴重性。那要如何評估「喘」?林俊維指出,可透過改良呼吸困難指標(mMRC)或慢性阻塞性病人評量測試(CAT)2大指標,評估症狀的嚴重程度。 mMRC分成0-4級:0.在劇烈運動才會呼吸困難1.平地快走或走小斜坡會呼吸短促2.平地走路因為喘,而走得比同年齡慢或需要停下休息3.走路約100公尺就要停下來喘氣4.無法外出、生活困難 CAT則有以下8項評判標準:咳:咳嗽痰:痰量悶:胸悶喘:在爬坡或爬一層樓梯喘的情形限:居家活動是否受到限制出:是否有信心外出睡:是否睡得安穩活:是否活力旺盛 肺阻塞治療2大目標 降低致死率與疾病共存林俊維進一步指出,若病人呼吸道症狀的急性加重,且需要增加藥物治療,通常可定義為肺阻塞急性惡化。急性好發原因包括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汙染、溫度變化等,另外有三分之一原因不明;而處理方式依輕度、中度到重度,使用短效氣管擴張劑、抗生素或口服類固醇、急診或住院治療。 須知肺阻塞治療2大目標,一是「減低症狀」,緩解症狀、改善運動耐受力及健康狀態;二是「降低風險」,預防疾病進展、急性惡化與降低致死發生率。除了藥物治療可減緩COPD症狀外,亦可搭配流感、肺炎疫苗接種、肺部復健等非藥物治療;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以上目標僅於降低急性惡化的頻率與嚴重度,改善健康狀態與運動耐受力,卻無法避免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補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症包括憂鬱、肺癌、氣管擴張、高血壓、糖尿病、睡眠中止症、心血管疾病、肌肉無力、胃食道逆流、骨質疏鬆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若能透過病友經驗分享與互助學習,提供身心支持的場所和機會,將更有益治療期間的身體與精神健康;讓病友能夠自在呼吸、強化獨立執行日常活動,進而幫助病友對於疾病的適應與共存,更能享受愉快自信生活。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咳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不少老人家都有痰卡在喉嚨咳不出來,使盡全力、咳得臉紅脖子粗,一口痰卻依舊卡住,相當不舒服。65歲以上老人有半數死於肺炎,而痰咳不出來就是原因之一。肺部分泌物黏稠或量多者、長期臥床或固定不動者及咳嗽能力差者,可能需要他人輔助拍痰。但如何幫老人家拍痰?是有拍痰小技巧的喔!痰咳不出,細菌、病毒也容易存在肺部清不掉,很容易造成發燒、喘、肺炎,嚴重者必須住院治療。然而拍痰與叩擊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空氣振動原理使積在肺部的痰液鬆動,再應用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將深沈痰液咳出,除去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功能,能改善支氣管炎、痰多、肺擴張不全病患症狀。當痰液太多或太過黏稠,不易咳出時,可配合服用化痰劑及蒸氣吸入;若患者沒有水腫,也不須限制飲水,每天應喝2000至2500cc的水(包括灌入),使痰液變稀,會比較容易咳出。正確拍痰動作:弓形手勢空心拍將手掌呈弓形,五指併攏,手掌以空心拍打背部,聲音聽起來「啵啵」的聲音。不會用手拍的人可至醫療器材行購買拍痰杯當作工具。正確地位置應該拍在肩胛骨以下、肋骨下緣往上10公分處,從肺臟下方往上扣拍,拍痰1次約5分鐘,每分鐘約100下,拍完維持側躺15分鐘。8個拍痰注意事項1、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內不能拍痰,避免嘔吐或被食物嗆到。2、執行者站的位置,應面向病人的臉,以便隨時觀察病人。3、拍痰部位燙傷、有傷口、皮膚傳染病,不可拍痰。4、執行拍痰時注意勿拉扯或壓迫鼻胃管、點滴注射管路及其他傷口引流管路。5、執行拍痰時病人如出現胸悶、心悸、嘴唇發黑、嘔吐、意識不清、出血等狀況時,請立即停止拍痰,並立即告知醫護人員。6、胸骨、脊椎、肝、腎、脾、乳房等處應避免叩擊。7、清醒者可鼓勵深呼吸及下床活動,臥床者每2小時翻身以增進肺部功能。8、不可拍痰的時機:惡性腫瘤、皮膚病、血栓靜脈炎、乳房切除並以矽質植入患者、咳血或棕色痰、胸部外傷、脊椎骨折、肺出血、肺血栓症、嚴重支氣管痙攣、肺膿瘍。清醒者拍痰後鼓勵病人以鼻子慢慢深吸氣,可用(吸-停-吸-停)的方式反覆吸氣2-3次,最後一次吸飽氣後閉住氣,按住腹部用力把痰咳出,可協助呼吸道有效排出痰液。

沒有感冒還一直咳?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

沒有感冒還一直咳?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咳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咳嗽或咳痰是身體對外在侵入的塵埃或細菌,做出自然防禦的反應。每咳一次約消耗二千卡熱量。由此可見咳嗽、咳痰是件消耗體力的事,所以如果長期一直咳不停時,請務必就醫接受檢查。咳嗽或咳痰時,通常一定會先自我反應「是不是感冒了?」。別擔心!下列幾個情況提醒各位什麼時候一定要接受醫師檢查:● 沒有感冒,但是一直咳。● 過了一週仍咳不停。● 出現高燒。● 胸部及背部疼痛、呼吸不順、痰呈黃色˙褐色˙綠色˙黏糊的膿狀。● 曾罹患肺病及心臟病。如何自我照護?懂得如何自我照護,也可以讓情況紓緩些喔!待在溫暖的房間內靜養。太過乾燥容易咳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溼度。吃有營養的食物、喝溫熱的茶水以保水分充足。呼吸乾冷空氣也會引發咳嗽,冬天外出應戴口罩。香菸、排氣瓦斯的氣味容易致咳,不要吸入。不要自作主張到藥房買止咳藥,應接受醫師診治。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 一定要呼叫救護車噎到而不停地咳疑似支氣管有食物或異物跑入。處理方式:馬上將異物從支氣管取出,進行緊急救護(請參考「誤飲毒物」單元)。無法自行取出時一定要呼叫救護車(小孩及老人要特別注意堅果類、糖果、餅乾等容易堵塞食道)。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有痰+有心臟病疑似心力衰竭。處理方式:採容易呼吸的姿勢。夾雜血液的粉紅色泡狀的痰疑似肺水腫(有心臟病的人要特別注意)。最近黃褐色的痰越來越多+發燒+胸痛+氣喘吁吁可能罹患肺炎、肺化膿症(肺膿瘍、肺壞疽)、肺結核、黃疸、心臟瓣膜症等嚴重疾病。咳嗽+呼吸時胸痛+高燒疑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即使沒有發燒,胸痛時應表示有重病的可能)。疑似氣胸應盡快採用容易呼吸的姿勢痰無色透明、黏性少+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疑似支氣管哮喘(呼吸困難時應緊急就醫)。咳嗽+胸部及背部劇痛+呼吸不順疑似自然氣胸。處理方式:採容易呼吸的姿勢,並盡快到醫院治療。需盡速接受治療的症狀:咳嗽+呼吸不順+發熱:疑似胸膜炎,應看內科。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白色透明的黏痰:疑似感冒或支氣管炎,應看內科。無其他症狀、持續咳嗽:疑似呼吸器官之慢性疾病、結核、心因性咳嗽。咳嗽、咳痰+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疑似感冒或咽喉炎。連續數日無好轉時應看內科醫師。季節交替時早晚咳不停+呼吸困難:疑似支氣管哮喘。應至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治療。夾雜鐵鏽色的痰或黏糊的膿狀痰:疑似副鼻腔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重病。如果胸部疼痛,應盡快至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治療;若是副鼻腔炎則看耳鼻咽喉科。咳嗽沙啞+好像狗在吼叫:疑似格魯布性喉頭炎(CROUP)症候群或急性喉頭發炎等支氣管及喉部之疾病。應看耳鼻咽喉科。長期出現很多黃色、黃綠色的痰:疑似支氣管擴張症、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應看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帶黑色的痰:疑似受香菸及煤煙之影響。如果改善環境品質後依然無好轉現象,應至呼吸器官內科就醫治療。(本文摘自/圖解家庭醫學輕百科/山岳出版社發行)

一笑就喘咳?肺阻塞可自我檢測

一笑就喘咳?肺阻塞可自我檢測#咳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年64歲的何先生,曾經是菸齡30年以上的老菸槍,6年前開始出現嚴重咳嗽、咳痰,連走路都會喘。即便戒菸成功,這些症狀都沒有消失,甚至持續惡化,嚴重到每講兩三句話就猛咳嗽、走短短十公尺的路就會喘,甚至一笑起來就會開始喘咳,咳到無法入睡,生活品質越來越差,甚至因為害怕異樣眼光,連社交場合也都放棄。雖然嘗試控制病情,經過治療卻沒有改善。因緣際會下接受肺功能復健,服用肺阻塞專屬藥物後,症狀改善許多。正確治療配合適量運動 有效控制病情正確的治療很重要!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監事暨自在呼吸健康網召集人林慶雄醫師表示,肺阻塞雖然無法痊癒,但是透過正確積極的治療,配合適量運動,就能有效控制病情。現在何先生不僅擺脫咳嗽,更養成每天爬山的習慣,讓他的『第二人生』不再氣喘吁吁。全球每10秒鐘,就有ㄧ人死於肺阻塞(COPD)!WHO 2011年報告指出4大非傳染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佔全球死亡人數63%,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簡稱肺阻塞)為全球重要的致病與致死原因。民眾可藉整合網站自我檢測風險肺阻塞(COPD)是慢性呼吸道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因空氣中的有害微粒,如吸菸、空氣汙染、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引發肺臟與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全台有超過百萬人罹病,患者多為中壯年、以男性居多。為了有效防治,透過政府、專業學會與民間共同推動,才能成功防治肺阻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打造大型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的整合型醫療網站(http://www.asthma-copd.tw/)。內容涵蓋疾病基礎認識、診斷、治療、照護等資訊,民眾可自我檢測以自身是否有罹患肺阻塞(COPD)的風險,若為高風險者應盡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