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風

冷到聽不清楚?天冷耳鳴患者增

冷到聽不清楚?天冷耳鳴患者增#耳中風

天氣變冷了,不只打噴嚏、鼻水猛流,有些人更是冷到聽不清楚,有耳鳴現象出現,根據耳鼻喉科醫師表示,氣溫驟降,也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季節,最近這類病例就爆增了3~4成,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是持續一天出現突發性耳聾、耳鳴症狀,就要盡快就醫,以免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造成遺憾。聽不清楚?耳朵出現嗡嗡嗡的聲音,竟然是因為天冷而引起的,根據醫師表示,天氣太冷,流鼻水、打噴嚏,鼻黏膜腫脹,就會造成中耳耳咽管和外耳壓力不平衡,會耳鳴聽不清楚,尤其是鼻子過敏的人更容易好發,另外因天冷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病毒會趁虛而入,侵入內耳耳蝸旁邊的聽神經,引發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這些都與天氣變化、過敏體質相關。因此根據光田綜合醫院衛教文章中提到,首先睡眠要充足,因為睡眠不足會讓耳鳴惡化,而高雄長庚醫院衛教文章則指出,治療方面可做一些生活上的改變,像是音樂治療,放鬆治療、針炙、瑜珈、坐禪,或是試試自然醫學療法,攝取維他命A、C、E、B、銀杏、鋅等,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平時多吃溫補的食補,天冷就戴上耳罩、毛帽做好保暖耳朵的工作,以防天氣太冷冷引起聽力損害。

長期噪音傷害導致「內耳中風」

長期噪音傷害導致「內耳中風」#耳中風

腦中風是眾所熟知的疾病,常因腦部血管病變造成病患半身不遂,甚至癱瘓。而內耳也會因其血管病變造成內部組織傷害。輕者眩暈或耳鳴,重者重聽甚至不能自身平衡,如不治療,長久發病會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身體健康,甚至家庭幸福。內耳是由蝸牛體及半規管所構成。蝸牛體主司聽覺,其血管發生病變時,就會產生耳鳴,重聽如不治療會造成耳聾及失聰。半規管則是由三個不同方向、相互垂直的管狀器官所構成,當病變發生影響其功能時,則會產生頭暈目眩的症狀,嚴重時會嘔吐、身體失去平衡,甚至不能起床,患者苦不堪言,此類眩暈的病患,發病常無預警徵候,若在馬路上行走或騎駕車輛時發病則非常危險。內耳中風除少部份因外傷或長期噪音傷害所導致,絕大部份是因為內耳循環不良,使其神經萎縮而產生的。其病理作用與腦中風雷同。長年耳嗚、眩暈及重聽是其主要的病徵及後遺症。而導致內耳血管早期硬化、阻塞及循環不良的原因,一般來說是用腦過度睡眠不足,太過勞累及情緒長期緊張等。而中老年人因為血管老化常會造成內耳循環不良產生病徵,因此有人說耳鳴是老化開始的現象。臺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李宏信表示內耳中風的治療原則有三,其一是使用清血的藥物,打通內耳血路,其二給予神經活化營養劑,使受損傷的內耳神經再生,恢復功能,其三阻止血管過度收縮,以免內耳缺血營養失調。此外,尚須注意身體保養,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其他疾病,也須一併治療。最重要的是內耳中風必須長期治療,服藥最少持續半年以上,直到病症完全消失為止,病人必須要有耐性,而醫生與家屬必須合作,鼓勵病人接受治療,幫助病人長期服藥。內耳中風最忌早期不治或治療無恆心,往往造成嚴重的重聽失聰或眩暈,是非常可惜之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