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大、呼吸困難,一吃東西就容易嗆到,可能是甲狀腺疾病造成!48歲的王先生因為妻子罹患甲狀腺癌,自己也安排了甲狀腺相關檢查,卻發現右側甲狀腺有一個約1公分的結節。
頸部腫大、呼吸困難,一吃東西就容易嗆到,可能是甲狀腺疾病造成!48歲的王先生因為妻子罹患甲狀腺癌,自己也安排了甲狀腺相關檢查,卻發現右側甲狀腺有一個約1公分的結節。
一位35歲女性,先前就有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又稱甲狀腺高能症)的病史,服用藥物後自覺改善便終止用藥,但近期又因出現怕熱、心悸、體重減輕以及近端肢體無力等症狀,才趕緊至新陳代代謝科門診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甲狀腺疾病作祟,恐致卵巢早衰、難孕、流產!一名35歲女易焦慮、失眠、月經不順,原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所致,殊不知因長期不孕問題就醫,竟意外被診斷出卵巢功能低下,35歲卵巢年齡已達45歲!根據統計,台灣甲狀腺亢進盛行率近3%,目前全台20至40歲女性約有312萬人,換句話說,將近10萬名適齡女性可能潛在甲狀腺問題,且女性好發率高於男性,主要的症狀包括失眠、心悸、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造成月經不規律,出血量減少。月經不順伴隨失眠焦慮 可能是甲狀腺疾病引起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彥秉解釋,甲狀腺疾病在過去較難與不孕產生直接聯想,卻可能成為阻礙懷孕、導致不孕及重複流產的隱形陷阱,不可小覷。該名女子為了順利懷孕,長期以麻油、燒酒雞等方式調經、養體質,檢查後才發現不孕是甲狀腺疾病惹的禍。免疫性甲狀腺問題會讓體內產生抗體,有較高的機會異常攻擊卵巢,造成卵子庫存量下降、卵巢早衰,引發女性難受孕、胚胎不易著床,甚至是早期流產的機率。但因症狀不易察覺,可能讓不孕悄悄發生卻不自知,導致發現時為時已晚。備孕女性應正確就醫 揪出不孕關鍵對症下藥何彥秉表示,不論是否正在備孕,若女性發現自己有月經不規律、經血少,合併易疲倦、焦慮等症狀,應即早到專業的生殖中心找醫師進行卵巢功能、卵子庫存量評估。如發現有潛在甲狀腺問題、卵巢功能低下跡象或曾被診斷有甲狀腺疾病,但尚未完成生育計畫,更需特別留意自己的卵巢功能,應盡早與醫師討論,避免落入不孕、重複流產的陷阱中。何彥秉提醒,現代女性常見的焦慮、失眠、月經不順等問題,千萬別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所導致的文明病,這些問題可能已是甲狀腺疾病的徵兆,不應輕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829年時,巴黎的一位醫生尚‧魯格爾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魯格爾碘溶液」的碘劑,是用5%的碘和10%的碘化鉀與蒸餾水混合而成。這種碘劑很受歡迎,最初用來治療肺病,但後來就變成萬用的方子,從淨化水質到治療甲狀腺疾病,無所不包。就這樣,在19世紀期間,碘逐漸成了「醫界的瑞士刀」。碘溶液 可淨化水質還可治療甲狀腺疾病根據法蘭西斯‧凱利在1961年「皇家醫學會會議記錄」中所寫的一篇文章:「早年醫生們用碘劑來治療的疾病多得令人驚訝,包括痲痹、舞蹈症、淋巴結核、淚管瘺、耳聾、脊椎彎曲、髖關節的毛病、梅毒、急性發炎、痛風、壞疽、水腫、紅斑、甲溝炎、凍瘡、燒傷、燙傷、格魯布性喉頭炎、鼻黏膜炎、氣喘、潰瘍、支氣管炎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疾病。」據他指出,在1820到1840年間出現了許多專門討論碘的用途的刊物。治療梅毒的碘化合物處方高達好幾千種我們往往會忘記19世紀後期歐洲有50%的人口罹患梅毒。當梵谷也染上這種疾病時,他曾經寫信給他的弟弟泰奧(Theo),告訴後者碘對腦子和脊椎的效果。我們不知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居住在法國的梵谷當初用的是哪種形式的碘劑,但我們知道當時在美國的藥局可以買到碘化蟻酸鉍化合物,用來治療梅毒所造成的傷害。對於較晚期的梅毒,之前一直是用含有毒性的汞來治療,到1840年時才被碘化鉀所取代,此後人們便一直使用碘化鉀,直到1929年盤尼西林被發明出來為止。我在查閱那個年代藥局的記錄時,發現當時的醫師為了治療梅毒的病變而開立的碘化合物處方居然達好幾千種之多。(本文摘自/缺碘大危機/柿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