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

武漢肺炎防疫!這二事比戴口罩更重要

武漢肺炎防疫!這二事比戴口罩更重要#口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董氏基金會呼籲,與其一窩蜂搶購口罩,正確的洗手時機和洗手步驟,是預防普通感冒、流感、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和傷寒等呼吸道症狀和感染性腹瀉,還有易造成不孕症的塑化劑等環境賀爾蒙,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平日就應確實注意以下洗手時機,以減低病菌、病毒和環境賀爾蒙危害,防疫期間尤為重要:1.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2.如廁後:洗去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3.進出醫院前: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4.接觸嬰幼兒前: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5.外出返家時: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洗手不是隨便搓二下而已洗手步驟應牢記濕搓沖捧擦,搓洗範圍包括手掌、指頭、指縫、手背和手腕,至少20至30秒,差不多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並擦乾雙手。許惠玉強調,生病的人務必戴口罩,並優先提供口罩給醫護人員、服務許多民眾的第一線人員,才能有效隔絕病毒飛沫散布,大幅降低傳播風險。一般健康民眾與其一窩蜂搶口罩、花大錢嘗試各式各樣的偏方,不如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是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自保良方。

騎車40年不戴口罩 夫婦皆罹肺腺癌

騎車40年不戴口罩 夫婦皆罹肺腺癌#口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7歲的牧師王武聰與64歲的牧師娘陳女士,平日生活簡單,以機車代步在台中市東區穿梭拜訪會友;夫妻倆平日注重健康,且每年都做高階健康健查,但過去騎車不戴口罩的習慣,近四十年來如一日。雙雙檢出肺腺癌,王牧師右上肺葉有一0.85cm結節,2年後增大至1.18cm,經醫師使用3D影像單孔胸腔鏡進行手術,術後病理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早期」。王牧師呼籲有肺癌家族病史的家庭,尤其父母親曾檢出肺癌的家庭是高危險群,子女務必定期接受肺癌相關篩檢。所幸經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外科主任王秉彥醫師表示,衛福部公布2017年最新癌症死亡人數統計,肺癌死亡人數為9235人,死亡率高居所有癌別第一,連續8年居冠,儼然已成為新國病,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是藉由健康檢查發現,若沒有健檢習慣的人,發現罹癌時已是晚期肺腺癌。王秉彥指出,小於1公分的結節雖然定期追蹤即可,但檢查時如有發現結節變大或長厚、型態改變,就需更加留意其變化,屆時手術就可能是需要的治療手段。從電腦斷層掃瞄定位到手術 可一氣呵成王秉彥指出,現在醫學發達,手術品質也大幅提升,目前彰化基督教醫院有高端複合室手術室,有多軸式機械手臂、精準的導航系統、滑軌式電腦斷層掃瞄儀192切、高品質智能化操作介面,量身訂作不同的掃描參數,病患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先進行電腦斷層造影,精密算出定位的位置,定位完成後,直接銜接手術。減少病患在檢查室、病房至手術室,轉移過程中的風險與等待時間、疼痛度小。再搭配現在院內使用的3D影像單孔胸腔鏡手術,使手術更精準,出血量甚小,手術後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速。有肺部慢性病與肺癌病史 應定期做肺癌篩檢王秉彥表示,牧師夫婦倆人都在複合室手術室定位造影,再進行3D影像單孔胸腔鏡手術,順利切除肺內的病灶,手術結果非常順利。王醫師也特別提醒,吸菸民眾、曾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者、長期暴露空汙菸害等致癌環境,或者有肺癌家族病史者,都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這類民眾應自主定期接受肺癌篩檢。 王牧師夫婦在手術過後,不但彼此提醒騎摩托車出入要戴口罩,也特別呼籲肺癌高危險群民眾要定期接受檢查,尤其是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如果發現有腫瘤也不用緊張,平常心看待,聽醫師的話接受手術治療,不但順利而且無痛苦!若出現咳嗽、咳血、胸痛、背痛、發燒不退、體重減輕等症狀,且症狀持續三週以上,就應立即就醫確認是否罹患肺癌,以便及早發現治療。

敏感族群防空汙 4招戴對口罩

敏感族群防空汙 4招戴對口罩#口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空氣汙染濃度偏高時,宜減少在戶外活動。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敏感族群 透過空氣品質監測網防空汙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空氣汙染嚴重時,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要防空污對身體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正確佩戴平面口罩 完全防護4口訣國民健康署建議,挑選符合經濟部標檢局CNS 15980檢測標準口罩,同時配戴口罩時必須時時注意是否密合。不正確配帶口罩,防護能力會隨之下降。正確的配戴口罩才能發揮效果。口罩要戴好的關鍵為儘可能與臉部密合,以一般平面口罩為例,正確配戴步驟如下:1) 開/打開包裝並檢查口罩是否有破裂或缺陷。一般設計為有顏色為外層,此面朝外,且鼻樑片應在最外層上方。2) 戴/將兩端鬆緊帶掛於雙耳,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口罩完全攤開拉至下巴,若必要可打結調整鬆緊帶長度,維持臉部密合度。3) 壓/雙手食指均勻輕壓鼻樑片,使口罩與鼻樑緊密結合。4) 密/可透過鏡子輔助或觸摸確認口罩是否正確配戴,包含內外側、帶子鬆緊、鼻樑片方向及形狀等。

騎車防空汙別戴棉口罩!口罩3大迷思

騎車防空汙別戴棉口罩!口罩3大迷思#口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市售口罩款式百百種,活性碳就真的比較好嗎? 耐用又可水洗的棉布口罩過濾效果好嗎?相關的迷思與誤解,請陳保中教授來解答!戴棉布口罩騎機車,有過濾效果嗎? 棉布口罩花色多,耐用又可水洗,戴上它騎機車,鼻孔都不會變黑,所以應該是有幫助的吧?這是很多機車族的疑問,但沉積在鼻腔的微粒大於十微米,棉布口罩約可濾掉百分之八十,機車族會覺得鼻子比較乾淨,但它對真正會深入肺臟、與多種疾病相關的細小微粒,過濾效果其實很有限。添加活性碳,口罩過濾效果更好?機車族、義交、路邊停車收費員……等長期身在車陣中的人,如果擔心交通廢氣,除了過濾微粒,考慮廢氣中會包括有機溶劑,可以選擇含活性碳的口罩。多了一層活性碳,隔離微粒的效果不變,更可以吸附有機溶劑及氣味,適合在騎車、噴殺蟲劑或刷油漆時使用,隔離微粒的效果不變,但會影響透氣性,增加呼吸阻力,所以,如果重點只是預防懸浮微粒,不建議選用含活性碳的醫用口罩。要注意的是,活性碳接觸空氣、吸附有機物質後會漸漸失效,購買時建議選擇單包裝,即開即用,同時要適時更換。拋棄式口罩可持續戴多久?每天換新的才能確保過濾效果?高汙染職場或是要避免病毒、細菌傳播的醫護人員和病人,一定要注意更換口罩,單純為了預防空汙戴的口罩可以重複使用;有趣的是,隨著吸附物增加,口罩的過濾效果會更好,但呼吸時的阻力也會隨著使用時間而增加。何時該換口罩,可以依個人使用習慣,但當口罩可能被汙染,有破損、變形、骯髒、異味、呼吸阻力增加,或鬆緊帶失去彈性等情形,就一定要換新口罩了。另外,愈來愈多光分解材質口罩,保存時要避免陽光長期直曬。戴兩層口罩防護力加倍? 戴多層口罩會影響口罩在臉上的密合度,而密合度是過濾效果的關鍵,所以, 多一層口罩不等於效果加倍,反而會更糟,同時也會影響呼吸(本文摘自/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PM2.5、霧霾威脅下,口罩族的求生指南/三采文化)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

隱形殺手奪5萬人命 6大建議自我預防#口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隱形殺手」PM2.5對人類危害甚鉅,已被確認為國人死亡第4大危險因子,並於2009年奪走進5萬人的性命。空汙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自我保護就是預防危險因子的,空污嚴重時避免外出,選購有認證、有效的口罩來佩戴,多喝水,並使用空氣清淨機以保護自己、增加生活品質。防空汙危害 6項原則要遵守台大針對影響國人死亡的危險因子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高血糖、抽菸、高血壓和PM2.5暴露是前四大危險因子,在西元2009年總共已奪走近5萬人的性命。其中PM2.5暴露是唯一的環境因素,它對人體的危害甚鉅,已有許多報導提及,因此對於這個健康殺手,真的要嚴陣以待、積極對抗。而我們除了透過能源和交通政策的修訂,以及交通、燃煤電廠和工業污染的改善等,國人又該如何自處?SNQ推廣中心副執行長陳宛蓉提出以下建議:1)  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2)  多喝水、多吃天然蔬果。3)  烹飪時多以蒸煮代替油炸和燒烤。4)  空污嚴重時記得關窗。5)  室內因二手菸、燒香或油煙造成空污時,一定要使用空氣清淨機。6)  出門前先查詢戶外空污程度,嚴重時應避免外出、運動,外出則戴口罩防範。選用醫療級口罩 食用百合、水梨、山藥可預防陳宛蓉副執行長表示,經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醫療級口罩優於一般口罩,目前市面上已有實驗證實可防PM2.5。此外,如處於秋冬季節,中醫師建議可食用百合、水梨或山藥等這類白色的食材,以養護我們的肺。口罩是阻隔空氣污染和細菌病毒的最直接物品,屬於防疫產品的一環。這幾年來官方和民間「SNQ國家品質標章推廣中心」已針對防疫產品建立一套審核機制,由專家針對「實用效益」、「品質管制」、「安全性」、「研發創新」等面向為民眾把關。

女童染麻疹 醫:自主管理18天

女童染麻疹 醫:自主管理18天#口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1歲女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檢查後經證實感染麻疹。該名女童於去年10月底隨家人前往中國大陸廣東,卻因為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在上月26日出疹, 3日感染麻疹。疾管署呼籲,曾於2月28日出入與個案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出現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疫情建議 這些國列為第一級注意疾管署表示,個案可傳染期間的活動史以中國大陸為主,同齡弟弟2月中曾因感染麻疹於中國大陸當地就醫,其餘接觸者皆未出現症狀,衛生單位針對符合免疫球蛋白及疫苗接種條件者陸續安排接種,所有接觸者也會持續追蹤觀察至3月18日。我國今年截至目前共1例麻疹確定病例(自中國大陸移入);去年共14例確定病例,其中6例國內感染、8例境外感染。鄰近國家以中國大陸病例數最多,今年1月病例數較去年12月呈增加情形。目前疾管署將中國大陸、印度、哈薩克、羅馬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獅子山及奈及利亞共7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疾管署呼籲,麻疹傳染力強,冬末及春季為好發期,約5至10%的患者可產生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患者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民眾自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流行地區返國,請留意自身及家中嬰幼兒健康,一旦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入境時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往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未滿1歲及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5要6不 趕跑高病原禽流感

5要6不 趕跑高病原禽流感#口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禽」擴張,致死率達7成!中國大陸禽流感疫情緊張,自去年10月入秋後累計2例人類H5N6流感病例,均於11月發病。而自2014年起累計17例病例,均為散發重症,分布於廣東省、湖南省、雲南省等8個省分,其中12例死亡,致死率70%,逾7成個案為20至49歲。截至上周疫情監測相關接觸者均健康截至今年2月17日為止,全國衛生單位針對高病原性禽流感(含H5N6、H5N2、H5陽性N檢驗中)疫情監測相關接觸者共353人,均健康良好,無人於接觸陽性禽鳥後出現疑似症狀,因應國內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疾管署持續強化相關因應措施,包括人員接觸狀況調查、衛教宣導、接觸者健康狀況主動追蹤等防治工作確保國人健康。5要6不 預防禽流感各縣市監測情形,以宜蘭縣75人(監測至2月21日)最多、台南市20人(監測至2月23日)最少,監測期滿已解除列管共計317人。中國大陸疾管署呼籲,預防禽流感,應遵守「5要6不」原則:‧ 5要/禽肉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鳥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  6不/中國大陸感染者逾8成具禽類或活禽市場暴露史,因此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禽鳥肉品、不接觸或餵食候鳥及禽鳥、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鳥、不將飼養禽鳥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才是保健之道。 

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

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口罩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本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PM2.5濃度偏高,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昨日金門及中部地區空氣品質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多加留意,另外,今、明2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仍有偏高現象。眼痛、咳嗽或喉嚨痛 避免戶外活動空氣品質越來越糟,除了分級制度由現有的四級改為六級之外,髒空氣導致的併發症也造成人心惶惶,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避免戶外活動及體力消耗。3策略 力抗髒空氣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ㄗㄤ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應避免體力消耗,尤其是避免戶外活動,有氣喘的民眾也請多留意,國民健康署也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3策略:1)  清潔衛生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暴露。2) 活動模式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規律作息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