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世

她罹癌,但直到離世都沒讓媽媽知道

她罹癌,但直到離世都沒讓媽媽知道#過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面對死亡,是每個人的難關,但最近,我的身旁有一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例子,更是讓人心酸。患者是四十四歲的女兒,她的主治醫師很遺憾地宣布,癌症進展到醫療也無能為力的階段,因此建議是不是開始考慮採取安寧療護。但長年來照顧患者的是七十四歲的母親。母女兩人都不想放棄,更捨不得對方,於是想方設法,要找找是不是還有再拚拚看的辦法。「我女兒死了,我女兒就這樣死了!」這讓我想起八十四歲的沈阿姨。沈阿姨有輕微的失智症症狀,特別在生病、失眠或是住院的時候,就特別容易發生譫妄和幻覺現象。回想起沈阿姨七十四歲那年,她頭一次來看我的門診時,這樣說:「我睡不著,需要安眠藥。」語氣彷彿述說「我口渴了,想喝水」那樣的自然。倒是我懷疑事出有因,於是問:「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原本態度平靜的沈阿姨突然淚流滿面:「我女兒死了,我女兒就這樣死了!」在沈阿姨邊哭邊講的過程中,我慢慢理解,原來沈阿姨和女兒兩人向來親密。女兒結婚成家後,每月還會定期找一天回老家,陪媽媽坐坐、聊聊天。沈阿姨從沒覺得女兒有什麼改變,但到最後的兩個月,女兒推託說家裡忙、走不開,人不來了,改用電話和媽媽講講話。女兒過世之後,沈阿姨才知道女兒罹患癌症。女兒沒出現,是因為治療效果不好,到最後,還是被癌症擊倒而離開了人世。沈阿姨的女兒想必是不希望深愛她的母親為自己擔心,可是,她這樣的離開方式對被蒙在鼓裡的沈阿姨來說,也是一大打擊。連跟女兒告別的機會,都沒有沈阿姨哭著說:「我好愛她,可是她好殘忍啊!她用她自己的方式來處理。自己做了決定,不讓我知道,從頭到尾都把我排除在外後,就自顧自地走了。我根本不知道她生病了,連要跟生病的她告別的機會都沒有。」沈阿姨接過我們遞給她的面紙,但眼淚卻是愈擦愈多。她說:「我女兒走了,每天我只要看到我女兒每次回家來習慣坐的位置,她帶回來給我吃的零食,我就會一直哭。「醫師啊,我好想她。我們家裡最能和我聊的人就是她了!幾年前,我先生過世後,我就開始自己一個人住,所以她定期回家陪我的時候,就是我每週最期待的時間了。可是她好殘忍啊,一個人承受治療的痛苦,一點都不讓我知道。打電話給我,故意讓我以為她只是忙,才沒有回家。然後,她就這樣消失了,我連抱抱她,跟她說再見,都沒機會啊。」沈阿姨持續來看門診,吃藥對她有幫助,但她每次來,每次哭泣,對她也有幫助。我們一次次聽她講心中的痛,直到她的憂傷漸漸減緩。讓她知道,總有人願意聽她說說話不過,沈阿姨的身體也很快地崩頹下去,特別是脊椎出現了問題。常因背痛苦惱的她,在神經外科醫師的協助下,三年裡開了三次刀。每回剛開完都有明顯的改善,但不知道為什麼,過沒多久,疼痛的老問題就又回來了。我很困惑在沈阿姨自己一個人住的日常生活中,怎麼會遭遇到導致她背部受傷的事情呢?聽我這樣問,沈阿姨幽幽地說:「和我那死掉的女兒有關啊。這幾年,她先生失業了,帶著孩子們一起搬到我家。我要準備大家的三餐。我這個女婿不認真找工作,每天就是吃飯跟睡覺,也不管孩子們不愛讀書的問題。我忍不住管一下,但每次我叫孩子們去讀書,他們就一臉不高興。老實說,我提供免費吃住,有時候還要借點錢給他們。這樣的生活,我覺得好累啊。」嘆了長長一口氣後,她繼續說:「回想起來,我這個女兒啊,個性和脾氣都太好,導致她先生和孩子們把很多事情都看成理所當然。你看,現在我當老媽子管他們,都被嫌棄了。可是到了這年紀,還有人像我做這麼多嗎?照顧孫子們還勉強說有道理,畢竟有血緣關係,可是,她先生呢?」說到後來,沈阿姨對我坦白:「醫生啊,我想把他們趕出去。讓他們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不能就想著靠我這個老婆子來過日子。」接著在幾次門診中,我們就是耐心聽她描述和女婿與孫子們之間的衝突。我們提供支持,讓她知道總有人願意聽她說說話。「我覺得很疲憊,大家也覺得我很難搞。」幸好沈阿姨也是有智慧的人,最終還是把事情解決。後來,我也因為職務調動而離開這個門診,本想再沒有機會遇見沈阿姨。沒想到,兩年後,卻又意外地在醫院相見。這回沈阿姨是因為暈眩、全身無力而來住院。住院後,做了全身檢查,我確定沈阿姨沒有中風等重大異常現象。推測她的暈眩問題或許和失眠有關。原來這幾年,沈阿姨持續到住家附近的診所拿藥。只要一不舒服,就是拿藥。一覺得沒效,沈阿姨就換一家診所。累積下來,藥物的分量太多,她搞不懂應該怎麼辦,就隨便亂吃,到最後,因為身體太不舒服而來住院。住院期間,我們幫沈阿姨調整用藥問題。她覺得身體舒服多了,於是順利地出院回家,改由定期門診,做後續追蹤。我們也就在門診中,接續起過往的緣分。可惜,這時的沈阿姨嚴重重聽。好幾回,我都要靠在她的肩膀旁,對著耳朵講,她才能聽得懂一兩句。這樣的對話方式很辛苦,需要雙方都拿出耐性和時間。沈阿姨感嘆:「當我愈來愈聽不清楚的時候,我只能看著大家滔滔不絕地說話,可是我一個字都聽不清楚。我都還沒有時間,搞懂到底在說什麼,大家已經說完,走了。我覺得很疲憊,大家也覺得我很難搞。但是啊,大家沒想到吧?我年紀大了,就算聽得懂,反應也很慢,更何況我從一開始就聽不清楚啊。我很慶幸住院時,能和你這樣好好說話。因為即使到門診,你病人多,像是在打仗,要慢慢談,可不容易呢。」我只能回以尷尬的一笑,心裡想著:「阿姨的另一個女兒,還擔心她失智呢。聽她講話這麼有條理,我看阿姨心如明鏡。很多的誤會,應該都是大家一開始就沒辦法好好溝通,導致雙方沒能確認對方聽到的意思和自己表達的意思,是不是有差異。」如果長輩聽不清楚,我們就靠在她耳邊,慢慢說話接下來幾年,我們持續在門診中見面。有時候沈阿姨住在台北的女兒會特別南下陪同看診,但大部分時候,是一位住在阿姨家附近的七十四歲司機陪同。這位司機長期搭載阿姨居住鄉鎮的年長者們來醫院。有時,也陪著看診和拿藥,之後再把長輩原路送回家,賺點小錢,也幫長輩們在外打拚的兒女們,分擔一些照顧工作。司機阿伯的出現,讓沈阿姨多一個聆聽的對象,稍微紓解她心中的憂愁。只是,人的身體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走下坡,後來沈阿姨因為胃出血加上泌尿道感染而住院。因為身體的不舒服,她出現日夜顛倒、意識混亂的現象,總是板著臉,不理人。醫師判斷是失智退化,以及急性意識變化。沈阿姨在台北的女兒南下照顧,也請我去看一下。我一踏入病房,一句話都還沒說,沈阿姨先開口了:「陳醫師,你來啦!我這次來是因為胃很不舒服,泌尿道又感染,我心情很差。可是看到你,我心情好些了。」見到媽媽心情變好,而且講話內容正確,沈阿姨的女兒明顯鬆了一口氣:「之前我媽或許是生氣了。」沈阿姨點點頭:「我是真的很生氣!因為你們都自己講自己的。話說完就走,沒人想聽我說話。我就看你們嘴巴一直動,但到底要說什麼,我都搞不清楚。」於是,我勸沈阿姨的女兒:「我沒有特別厲害。我只是知道要順著阿姨的個性與狀態來相處。當她反應比較慢,我們講話就慢一點。如果她聽不清楚,我們就靠在她耳邊,慢慢說話。」幾天後,阿姨結束療程,出院回家。離開前,她對我說:「我女兒走後這幾年來,我不好過啊,我很憂鬱,但也漸漸理解人生就是很多無奈。除了家人分別,我也漸漸老了,身體愈來愈不好。我知道,我身旁的人很努力地要陪我,只是,大家真的都好忙啊。」她心底最沉重的傷痕與缺憾我看著沈阿姨的神情,回想起這些年間,她點點滴滴的變化,最忘不了的,必然是一開始時,她提到的女兒因病去世,她卻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這件事。我了解這一直是她心底最沉重的傷痕,後續幾年的諸多變化,都和這個缺憾脫不了關係。                        

人生課題:其實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人生課題:其實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過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其實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對死亡的重要參考。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請尊重孩子表達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本文摘自/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麥田出版)

愛犬安樂死 「病態性哀慟」恐致心理危機

愛犬安樂死 「病態性哀慟」恐致心理危機#過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寵物是玩伴、是朋友,更有人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陪伴的力量能夠填補空虛、讓心靈得到滿足,根據行政院農委會2015年最新統計,全台家犬貓數量高達230萬隻,也就是平均每10個台灣民眾,就擁有一隻愛犬或愛貓。寵物突然死亡觸發飼主心理危機寵物的角色對於某些飼主而言相當於家人的關係,當寵物與飼主的親密關係及依賴性越來越高時,寵物的突然死亡可能觸發飼主的心理狀態不穩,過度哀働恐造成飼主自殺或心理危機。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他曾收治一名年約35歲的男性患者,將飼養多年卻不慎出車禍的柴犬安樂死,事後男子常無故情緒低落、不自主哭泣,也不願意出門,並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有試圖自殺的意念,症狀持續長達3個月,整個人暴瘦10公斤、神情憔悴不堪,被家人帶來求診,經確診為「病態性哀慟」(Pathological grief)合併發生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壓力指數如親密家族成員、配偶死亡 楊聰財醫師解釋,愛寵過世的變動事件對飼主所造成的壓力等級,如同親密家族成員或配偶死亡,一般哀慟反應只要在身邊親友傾聽陪伴、同理支持下,正向面對事實後,大多都能順利度過,但若合併患有PTSD的患者,通常會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阻礙了哀慟中哀悼過程的進行,無法適應失落後的新環境而使身心失調。學習走出失落愛寵悲痛 楊聰財醫師提醒,摯愛家人的寵物過世,學習調適失落情緒也是現代飼主一大重要課題,適當的哀慟反應有助於生者重整與死者的關係,發展出新的角色和自我概念後,能順利從傷痛中走出面對新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