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器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1歲3個月的幼兒器捐,幫助兩名女童擺脫終生洗腎的痛苦,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8歲的許小妹因先天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去年接受腎臟移植後,重拾正常生活;4歲的李小妹為國內最小血液透析個案,去年獲得新腎後,還出現嚴重抗排斥反應,所幸經過醫療團隊長達數月的悉心照料,成功熬過危險期,腎臟也在體內平安長大。創下國內最低體重大愛器捐 台北榮總外科部與兒童醫學部團隊合作,完成兩顆腎分別植入不同受贈者的新紀錄,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受贈者體重僅12公斤與18公斤。在移植後一年,兩人均脫離透析之苦,連活力也變好了。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腹膜透析是兒童慢性腎衰竭的治療首選,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史或反覆腹膜感染,導致透析效果不佳,需改以血液透析替代。另受限於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透析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多重因素惡性循環,易產生致命的併發症,病童身心發展也受影響。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指出,最理想的腎臟移植,除了血型與組織吻合外,器官大小選擇也極為重要,腎衰竭病童植入年紀相近的腎臟,能夠有效好地適應,進而達到較佳的腎功能。由於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另一方面,受限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因此幼兒可以盡早獲得腎臟移植的機會不高。2童重生 腎臟長大身高也長高蔡昕霖說明,移植手術並非移除舊腎臟後安裝新腎,而是在腹腔安裝「第三顆腎」,植入新腎與腹腔主動脈、下腔靜脈做吻合,再與輸尿管和膀胱做連接,不過,兒童腎臟血管較細,移植團隊在歷經18小時努力,終於完成高難度手術。許小妹術後恢復良好,腎臟馬上發揮功能,恢復期後也脫離洗腎,一年內長高了8.5公分,腎臟也從5.8公分變成8公分。但4歲的李小妹術後卻出現急性抗體排斥現象,後來接受12次血漿置換移除血中抗體,用了兩次免疫球蛋白後才穩定病況。術後一年也長高7.5公分,腎臟更長大到10公分,接近成人12公分的大小。

護理師等不到換肺 臨終器捐化作千風

護理師等不到換肺 臨終器捐化作千風#器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猶記得2020年因公殉職的員警楊庭豪,在執勤過程中遭無照騎士撞上,搶救後仍腦死,但最後在家人與警局同仁的送別下,進入手術室捐贈器官,幫助超過10組以上的家庭。楊庭豪母親表示,她現在還戴著庭豪車禍時的手錶,雖然事故後手錶的時間停在當下,但現在已將手錶修復,象徵庭豪的人生雖短,但這21年沒有任何遺憾,媽媽會戴著庭豪的時間繼續往前走。受捐者健康活著 最是撫慰家屬心中思念受疫情影響,許多大型典禮和集會活動紛紛取消,但亞東醫院每年定期舉辦的「懷恩節」器官捐贈追思活動,為了讓許多想見到器官受贈者的器捐家屬如願,亞東醫院今年舉辦線上直播,讓許多器捐家屬能透過視訊,見到受惠於他們家人器官的受贈者。昔日的患者現在平安健康活著的模樣,就是撫慰家屬心中的思念的最大回饋。「我走了,但我會成為天使守護你」。亞東醫院在15日透過線上直播舉辦2021年懷恩節器官捐贈追思紀念活動,數百位器官捐贈者家屬與受贈者,透過線上直播齊聚一堂,為「天使們」遺留的大愛,表達最深的懷念與感恩。亞東醫院林芳郁院長表示,亞東醫院將每年5月的第3個星期六訂為「懷恩節」,數字536取諧音自「I Thank You」,象徵祝福與感謝。雖然摯愛家人已離去,但他們的精神與大愛會留下來,重獲新生的受贈者便是家人成為天使最好的證明。器官的捐贈與移植,是一種生命的延續與連結。本職藥師的韓先生,平時健康的很卻突然確診末期腎衰竭,經歷洗腎的煎熬後,幸運的他獲得腎移植的機會,現在已經可以遠離與機器、藥水為伍的日子,也繼續以藥師的專業協助更多需要幫忙的人。家屬:媽媽只是到國外,還在身邊守護我們身為捐贈者的蘇子翎女士罹癌時仍想著有什麼能留下給需要的人,於是在臨終前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蘇女士的女兒表示,很慶幸有在媽媽生命最後一程,返台陪伴媽媽,幫媽媽使用精油按摩的記憶、跟媽媽妹妹在病房一起聊天的記憶,彷彿媽媽沒有離開,只是到國外去,媽媽好像還在身邊守護著她們。接受器官移植能為病人開啟一扇重生之門,但許多病人可能窮極一生都等不到這個機會。身為產科護理師的吳貞宜女士,直到重病臥床前都仍站在第一線照顧新生兒。但她因罹患先天性的間質性肺病,需要換肺才有機會生存,苦等不到捐贈源的她,在生命的終點選擇將自己的器官捐贈出去,希望其他人獲得她當初等不到的機會。吳女士生前三等親就已全部過世,告別式甚至是由摯友和遠親一手包辦。從一名等待者轉變成為捐贈者,吳女士遺囑裡希望她的喪禮能播放「化作千風」,只可惜沒能好好交代,而沒能實現。亞東醫院為圓滿吳女士的遺願,原預定邀請板城教會設立的「小蜜滴兒童合唱團」蒞臨合唱「化作千風」曲目。遺憾的是受到疫情影響,現場活動臨時取消,因此亞東醫院社工室特地製作了短片「守護」。用以紀念吳貞宜女士與所有的器官捐贈者,謝謝你們永恆的大愛。

21歲警遭撞腦死 母含淚器捐「愛你」

21歲警遭撞腦死 母含淚器捐「愛你」#器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任務結束!新北市樹林分局警員楊庭豪2日凌晨執勤途中遭無照少年撞擊導致腦死,家屬忍痛器官捐贈,今天執行器捐手術。下午2點警察弟兄列隊在加護病房門口敬禮致意,高喊:「庭豪兄弟,謝謝你的大愛!」一路陪伴的楊父、楊母更是泣不成聲,楊母淚崩說:「你很勇敢,媽媽愛你,你是最棒、最優秀的!」幫助庭豪完成助人心願 遺愛人間21歲的楊庭豪因腦部受創嚴重,經治療狀況仍不樂觀,昏迷指數僅有3,腦幹功能喪失,亞東醫院醫療小組兩次判定腦死,家屬悲痛之餘決定器官捐贈,幫助楊庭豪完成助人的心願,遺愛人間。今天下午2點醫療團隊將楊庭豪從5樓加護病房推至3樓手術室,一路上楊父、楊母以及親友們陪伴,楊庭豪身旁播放佛經音樂,楊母幾乎哭癱,楊父也哀痛地不發一語,楊母哭喊:「Jerry,你很勇敢喔!你的任務結束了」,場面令人鼻酸。捐心臟角膜等8部位 10家庭受惠亞東醫院醫學研究副院長鄭國祥代表院方向家屬致謝,鄭國祥表示,庭豪的犧牲奉獻救了很多人,捐贈的心臟、肺臟、胰臟、肝臟、腎臟、眼角膜及血管等8部位,預估有10個家庭受惠,遺愛人間,庭豪把這份愛發光發熱,非常偉大,院方會努力把手術做好。家屬表示,雖然庭豪受傷了,但身體還是很強壯,如果捐贈器官可以幫助更多人的話,相信這是也從事警職的庭豪最重要的心願。立委葉毓蘭在表示,將推動立院提案修法,希望無照致死傷可比照酒駕修法,提高刑責,另對未成年無照追究家長及車輛所有人責任,「楊庭豪不能白白犧牲」,並保證會修「楊庭豪條款」,不要讓更多的庭豪媽媽在暗夜中哭泣。

陳時中拚漲健保 花最兇第一名竟是它

陳時中拚漲健保 花最兇第一名竟是它#器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衛福部長陳時中計畫調漲健保費前,健保已經連三年虧損,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至2019年即虧損超過700億元,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花健保約522億元,第二名是口腔及唾液腺疾病,第三名則是糖尿病。洗腎蟬聯健保支出首位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資料, 2018年健保支出最高的10大疾病排行為慢性腎臟病,就醫人數約38.9萬人,醫療費用約522億元。其次是口腔及唾液腺疾病,就醫人數約1163.9萬人,醫療費用約456億元;第三為糖尿病,就醫人數158.5萬人,費用約318億元。其他疾病依序為高血壓、腫瘤治療、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流感及肺炎等。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慢性腎臟病蟬聯健保支出10大疾病首位,包含洗腎及還未洗腎但腎功能已經不好的患者。據統計,2018年有9萬人曾經洗腎,目前還有8.3萬人持續洗腎。慢性腎臟病支出高居不下的原因,蔡淑鈴副署長指出,高齡社會人類壽命延長,腎臟功能可能會退化,加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如果控制不當,也會增加腎臟功能負擔。洗腎患者中,前期有半數都有糖尿病問題。換腎5年存活高於洗腎 唯器捐風氣不盛蔡淑鈴副署長提醒,預防慢性腎病的關鍵是要從飲食控制,少鹽、少油、少糖,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加上運動,有助讓腎功能維持更久。要減少洗腎人口,換腎也是路徑。不過,蔡淑鈴副署長表示,換腎後的5年存活率雖比洗腎高,但因器捐風氣不盛,活體加上大愛腎臟一年僅300、400人,遠遠趕不上換腎需求,鼓勵器官捐贈還需要長期努力和突破。

器捐人數供不應求 義消猝死捐器獻愛

器捐人數供不應求 義消猝死捐器獻愛#器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7歲黃姓義消,平日熱心助人,今年三月突然暈眩倒臥家中浴室,緊急送醫後發現是顱內出血,經搶救後仍不治,家人討論後,決定讓他遺愛人間,捐出心臟、肝臟及腎臟,並將兩個腎臟指定捐贈給長期洗腎的表妹及表哥。黃姓義消的家屬以「指定捐贈」方式,將器官捐贈給兩名親友,這也是成大醫院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大愛捐贈,不僅讓親屬間有更深一層連結,也能讓洗腎長達十多年的親友再也不用受折磨,相當令人動容。器捐人數供不應求 打破腎捐贈之迷思根據器捐中心統計資料,目前有效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有9,973人,居於首位的是腎臟需求有7,781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治張勝勛醫師表示,台灣器官捐贈風氣並不盛行,願意捐贈器官的人數,遠遠不如等待人數,尤其是遭逢意外時,家屬在當下願意將親人器官捐贈出去的更是少中之少,很多病患在無法及時獲得適合的捐贈器官下而失去生命。根據衛福部107年移植統計,台灣等待腎臟移植人數為7,460人,大體腎臟捐贈移植為181例,親屬間活體腎臟捐贈移植為163例,合計為344例,其中活體腎臟捐贈移植比例雖有逐年提高之趨勢,但仍有數千名等候移植者。然而,活體腎臟捐贈手術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有巨大的風險。由於目前台灣主要的腎臟移植手術皆以腹腔鏡為主,很少會有傷害到內臟的狀況發生。執行腎臟移植手術的張勝勛醫師更指出,民眾欲捐出腎器官前須無糖尿病、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或其他慢性病,經歷嚴謹的檢查項目,包括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病毒檢查、惡性腫瘤篩檢及排斥風險等評估,因此即使體內僅剩一顆腎臟,經過定期回診追蹤、遵守醫囑、調整生活作息、遠離菸酒,飲食方面注重少鹽少油及規律運動等術後保養後,腎功能可恢復到原本的75%,幾乎對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腎臟移植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 助洗腎患者享腎利人生張勝勛醫師表示,目前腎臟移植仍是末期腎衰竭最好的治療方式,成功的腎移植可以使受贈者的腎功能恢復到似乎正常人一般。根據2018年台灣腎病年報指出,校正年齡、性別、高血壓及糖尿病後,台灣2007-2011年末期腎臟病患者腎臟移植後的5年存活率為89.6%,生活品質也較好,但若只以洗腎治療,5年存活率則僅有57.3%。對於末期腎衰竭患者來說,洗腎雖能清除體內部分毒素,但也只是「治標」,體內仍會累積毒素,影響心臟、神經、骨骼,長期洗腎患者多半會伴隨貧血、不寧腿、噁心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事實上,台灣移植患者五年存活率(2007-2011:89.1%)高於美國屍體移植(2011:76.8%)與活體移植(2011:84.1%);此外亦高於歐洲屍體移植(2007-2011:87.7%),但低於歐洲活體移植(2007-2011:94.1%)。同時,捐贈者也不需要對於少了一顆腎之後過度擔心,因為根據國外文獻提供的數據顯示,捐贈者在術後15年預估需洗腎的機率為0.16%;20年的機率則為0.34%,除非民眾在手術後並未遵守醫師的衛教宣導,過度使用止痛藥、抗生素、顯影劑、偏方等藥物造成腎毒性增加傷害到腎臟,否則洗腎的發生機率是非常低的!台灣有洗腎王國的名稱,蟬聯十大疾病首位,今年台灣洗腎人數更衝破9萬人大關。其實腎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衰竭最好的治療方式,成功的腎移植可以使受腎者的腎功能恢復到似乎正常人一般,移植後會變得更充滿活力,擺脫洗腎的陰霾,提升生活品質,享受彩色「腎利人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器捐意願低!每天有8千人受等待煎熬

器捐意願低!每天有8千人受等待煎熬#器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雖然有很多疾病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與控制,但對於某些器官衰竭病者來說,器官移植仍是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只是,礙於捐贈器官的來源供應有限,以致台灣每天都有接近8500多名病者及其家家屬焦急地在苦苦等待,病者還要每一天忍受著與死神搏鬥的煎熬。更遺憾的是,有不少病人因等不及適合的器官,便離開這個世界,因此,為著縮短病者等候的時間,使他們能及早重獲新生,民眾積極支持器官捐贈,實在很重要。積極推動器捐 只為讓更多人的生命得到永續為積極推動器官捐贈,屏東醫院除了開課宣導外,也利用醫院空間宣導患者及家屬加入捐贈同意名冊之行列,如有遇到適合病患,更積極展開媒合作業,像是去年就有位50歲男性,突然有天清晨昏迷不醒,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腦內出血及嚴重腦水腫且狀況危急,經與家屬討論及說明相關之治療方式與風險後,家屬決定不進行手術,並捐贈器官,遺愛人間。醫院獲知個案家屬意願後,除了感恩外,也立即與合作醫院聯繫器官捐贈事宜,經瞭解與評估後,也隨即將個案接回完成器官摘除等程序,個案捐出肝臟、腎臟兩枚及眼角膜兩個,順利完成家屬心願,也讓個案大愛永續流傳。經兩次腦死判定 才能進行器官捐贈屏東醫院鄭裕民院長表示,器官捐贈指的是當ㄧ個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腦死,基於個人生前意願或2位近親家屬之書面同意,經二次腦死判定後,以無償的方式,將自身仍可用的器官及組織捐贈給等待器官移植的人,以挽救其垂危的生命,讓生命得以延續。

器捐遺愛人間 男童換腎獲新生

器捐遺愛人間 男童換腎獲新生#器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遺愛人間,讓一個即將消逝的生命,將愛延續下去,受惠給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日前,長庚醫院舉辦了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其中一位受贈者6歲的蘇姓小朋友,在出生時就被診斷出腎臟發育不完整,需終身洗腎,所幸在去年時,他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重獲新生,也因此,這天在媽媽的陪同下,像捐贈者家屬獻花致意。捐贈者的無私 才使更多生命重獲新生長庚在每年清明節前夕都會舉辦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而去年長庚共有48位捐贈者,包括34位器官捐贈者及14位大體老師。像是器官受贈者蘇姓小朋友,在出生15天時被診斷出腎臟發育不完整,需終身洗腎,由於家長無法接受也不忍心讓他受這個苦,因此,就這樣定期的追蹤檢查、觀察了5年多,並因併發症接受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手術。一直到2013年時,醫師診斷他的腎功能愈來愈不好,必須要開始洗腎,原先以為洗腎後,身體狀況會有所改善,但天不從人願,他並沒有如預期般進步,身體反而一直無法吸收鈣質,導致骨骼的生長板變形,甚至還曾因手術後鈣離子太低,心臟幫浦打不起來,令人十分不捨。所幸在接受10個月的洗腎治療後,在一次回診後的下午,他的母親接到電話通知有換腎的機會,並在醫療團隊的照護下,重新找回了健康。受贈小朋友重獲新生 媽:「感謝你們」蘇姓小朋友的母親葉怡君小姐,除了由衷感謝捐贈者與家屬在失去至親的同時,還能勇敢地做出遺愛人間如此偉大的決定外,也因為有他們的大愛與善心,才給了擁有一個健康的兒子,也使得他們的家庭重拾了久違的歡笑與溫暖,她也表示,往後將更加仔細照料兒子的身體,讓大愛長存,生命綿延,絕不辜負捐贈者與家屬的好心。

用愛接力!歐陽妮妮任器捐宣導大使

用愛接力!歐陽妮妮任器捐宣導大使#器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藝人歐陽妮妮上周於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所舉辦的記者會,與母親傅娟一同為器捐發聲站台,盼能透過名人站台的力量傳達器官捐贈的資訊,建立社會大眾的正向態度,積極倡導器官捐贈的觀念並化為實際行動。歐陽妮妮和器官捐贈互許終身  年僅18歲的歐陽妮妮擔任今年度宣導大使,雖然還不具有獨立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資格,但是爸爸媽非常贊同年輕的妮妮能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器官捐贈:「和器官捐贈互許終身」。也希望能讓更多的年輕朋友站出來支持器捐,一同傳達愛的理念!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李伯璋董事長說,依據民國102年針對5,004位一般民眾的調查及座談顯示,民眾往往擔心器捐會讓家人反對或難過而不願簽署同意書,甚至有部分捐贈者家屬,即便勇敢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事後卻受到親友責難,這些「為善卻得不到支持」的現象都對器官捐贈推廣造成負面影響。其實,目前器官的捐贈移植都是以公平、公正的平台進行登錄及分配,若捐贈者有五等血親、姻親或配偶正在等候器官且符合醫學考量,即可藉由「指定捐贈」讓親人優先獲得移植。但大多數的狀況下,捐贈者並無家人在等候器官,而且有些捐贈者的家人是在捐贈過後才因病需要器官,但此時也必須依序等候。李伯璋董事長也表示,未來器官捐贈不只是遺愛人間,不只是順應遺願,更是留給家人無價的禮物及重生的希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