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腎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

1歲幼兒遺愛人間 捐腎助2童擺脫終生洗腎#捐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1歲3個月的幼兒器捐,幫助兩名女童擺脫終生洗腎的痛苦,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8歲的許小妹因先天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去年接受腎臟移植後,重拾正常生活;4歲的李小妹為國內最小血液透析個案,去年獲得新腎後,還出現嚴重抗排斥反應,所幸經過醫療團隊長達數月的悉心照料,成功熬過危險期,腎臟也在體內平安長大。創下國內最低體重大愛器捐 台北榮總外科部與兒童醫學部團隊合作,完成兩顆腎分別植入不同受贈者的新紀錄,也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受贈者體重僅12公斤與18公斤。在移植後一年,兩人均脫離透析之苦,連活力也變好了。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腹膜透析是兒童慢性腎衰竭的治療首選,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史或反覆腹膜感染,導致透析效果不佳,需改以血液透析替代。另受限於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透析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多重因素惡性循環,易產生致命的併發症,病童身心發展也受影響。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指出,最理想的腎臟移植,除了血型與組織吻合外,器官大小選擇也極為重要,腎衰竭病童植入年紀相近的腎臟,能夠有效好地適應,進而達到較佳的腎功能。由於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另一方面,受限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因此幼兒可以盡早獲得腎臟移植的機會不高。2童重生 腎臟長大身高也長高蔡昕霖說明,移植手術並非移除舊腎臟後安裝新腎,而是在腹腔安裝「第三顆腎」,植入新腎與腹腔主動脈、下腔靜脈做吻合,再與輸尿管和膀胱做連接,不過,兒童腎臟血管較細,移植團隊在歷經18小時努力,終於完成高難度手術。許小妹術後恢復良好,腎臟馬上發揮功能,恢復期後也脫離洗腎,一年內長高了8.5公分,腎臟也從5.8公分變成8公分。但4歲的李小妹術後卻出現急性抗體排斥現象,後來接受12次血漿置換移除血中抗體,用了兩次免疫球蛋白後才穩定病況。術後一年也長高7.5公分,腎臟更長大到10公分,接近成人12公分的大小。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

飛越9千英哩 非洲媽媽來台捐腎救子#捐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Taiwan Can Help再添佳話!西非甘比亞一名59歲母親,不畏新冠肺炎疫情及語言障礙,今年2月飛越9千英哩來台,捐腎拯救在台工作的40歲兒子。手術由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進行,過程順利,母子術後穩定出院,在她返回甘比亞前夕,長庚特別為他們舉行慶生會,祝福母子未來都有「腎」利人生。40歲的傑先生(Mr.Jarjusey)8年前來台念書,畢業後留在台灣工作,3年前發現有血尿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雙側多囊腎合併蛋白尿」,已進展到慢性腎病變第五期,在定期追蹤下腎功能仍持續退化,因此於去年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洗腎)。僅會說甘比亞方言 外交部找到留學生當翻譯傑先生洗腎後想繼續工作及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至林口長庚腎臟移植門診進行評估,了解目前法規及台灣移植水準,並與在非洲的家人商量後,決定接受親屬活體腎臟移植,並由傑媽媽捐贈一顆腎臟給他。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各國邊境封鎖,來台就醫不易,傑媽媽必須透過申請「特殊或緊急專案入台簽證」才能入境台灣。所幸在外交部及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與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的協助下,克服簽證申請、國際親屬關係證明等法律文件的跨國認證手續、新冠疫情隔離程序等問題,讓傑媽媽於今年2月抵台,並在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期滿後,前往林口長庚由腎臟科郭彥志醫師安排捐贈前評估。郭彥志醫師表示,依我國規定,腎臟移植需經過詳盡檢查後由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而捐贈前的單獨會談對於僅會說甘比亞當地母語「曼丁卡語(Mandi'nka kango)」的傑媽媽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國內翻譯社也未提供此語言的服務。最後在外交部亞非司協助下,找到在台北醫學大學就讀的甘比亞留學生擔任翻譯,克服語言難關。兒子腎臟功能穩定進步 下個月重返工作崗位3月中旬,由基隆長庚泌尿科主任劉冠麟以腹腔鏡手術摘取傑媽媽的左腎(有兩條腎動脈),同時由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臟移植科主任王敘涵進行腎臟血管顯微重建移植手術後,將腎臟移植給傑先生。手術後母子恢復順利,傑媽媽術後第2天即恢復進食及活動;傑先生於術後第13天出院,定期門診追蹤,每周抽血報告顯示腎臟功能穩定進步,目前透析管路已經移除,下個月即能返回工作崗位。劉冠麟主任指出,腎臟移植不僅摘取器官時為了減短缺血時間,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小心地保留腎臟及其血管輸尿管組織外,腎臟植入受贈者時也須非常仔細地重建動靜脈及輸尿管,盡快讓腎臟恢復功能。術後病患必須規律服用抗排斥藥物來預防排斥反應發生,在輸液平衡、感染預防、藥物濃度調整、血壓血糖控制、營養調整各方面都必須精準,需要結合內外科的專業。林口長庚近5年來,平均每年進行47例腎臟移植手術,佔全國腎移植數量的1/8,且腎臟移植後病患存活率為:一年95.5%、三年93.8%、五年92.4%;腎臟存活率為:一年90.3%、三年85.7%、五年81.9%,成績與歐美並駕齊驅。

鶼鰈情深!夫甩油捐腎救妻一命

鶼鰈情深!夫甩油捐腎救妻一命#捐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從越南來的阮氏錦秀,10年前嫁來台灣,連生兩個兒子後,因身體不適至醫院就診,結果發現她罹患了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且病情嚴重的程度,使她必須終身洗腎。從2007年起阮氏錦秀便開始洗腎,但因為先生在2008年時遭人打傷腦部,從此必須仰賴輪椅為生,在這不得已的情況下,家庭的生活重擔就落在她身上,透過打零工和低收入補助勉強支撐起家中經濟,白天照顧孩子、先生和公婆的飲食起居,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六點,她必須躺在床上以腹膜透析方式洗腎,只是,這樣的生活模式卻讓她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後來,先生為不忍妻子受苦,決定捐腎給太太,目前已順利出院,重獲新生。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嚴重者需洗腎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洪思群醫師表示,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是一種由淋巴細胞製造出的異常甲型免疫球蛋白,所引起疾病,而這些甲型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腎小球內,就會引發腎小球內的炎症反應。通常甲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的患者會有血尿、蛋白尿、和慢性腎衰竭的症狀,輕微時可予藥物及飲食控制,但嚴重者就必須洗腎了。由於腹膜透析尚無法將腎臟病患者體內毒素及代謝廢物清除到正常,且洗腎約10年左右,就會開始出現腎衰竭的現象,因此,接受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病人最好的治療方式,其中又以直系血親或夫妻的活體捐贈存活最好。

不忍她承受洗腎人生 夫捐腎救妻

不忍她承受洗腎人生 夫捐腎救妻#捐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想到後半輩子太太要過著痛苦的洗腎人生,就覺得捐個腎臟給她很值得!」昨天在彰化秀傳醫院有一場感人的夫捐腎救妻的畫面,妻子換腎後已重拾健康生活,夫妻甜蜜露出燦爛笑容。 56歲的李先生表示,太太生病後,六年多來全心全意負責妻子三餐及陪伴每週三次的洗腎,深感妻子洗腎的不便和痛苦,為了改善妻子的身體健康和全家生活品質,李先生選擇活體腎臟捐贈,且在身體檢查和血液配對結果符合之後(李先生O型、李太太A型),順利進行腎臟移植手術,讓太太能夠重獲新生。 活體腎移植 提高十年存活率李太太表示,先生主動提出要捐腎,一則感到感動,但心裡更多的是不捨和擔心。最後在醫師的仔細說明以及家人鼓勵支持下,安心接受移植手術,醫師技術很好,術後三天就不會痛、可以下床走路了;現在恢復狀況良好準備出院,夫妻感情也變得更加緊密。 目前台灣等待腎臟移植人數約六千多人,今年度接受腦死器捐腎臟移植僅95例,接受移植率僅1.5%。秀傳紀念醫院移植外科主任巫奕儒醫師表示,活體腎移植可減少屍腎移植的等待時間,而且術前可以有充足時間進行評估及準備,可大幅提高十年存活率。 

台灣萬人等腎 捐腎會影響生活?

台灣萬人等腎 捐腎會影響生活?#捐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的腎有兩顆,如果捐出一顆腎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影響嗎?在台灣,目前等待腎臟人數近6萬人,登錄等待腎臟移植的病人約6,200例,但每年僅能實施200例左右手術,每年新增的尿毒病人更高達3,600人,讓腎臟移植的需求更形迫切。台灣許多人等待腎臟移植迫切,因此親屬之間的腎臟移植則成了焦點。但事實上,根據統計,台灣親屬間腎臟移植佔腎臟移植裏頭,僅有兩成不到,而歐美則達到三成。另外,活體腎臟移植成功率,相較於屍腎大上許多。對此,新光醫院泌尿科林宜佳醫師說明,像是新光醫院在2年內做了5例親屬間活體腎臟移植,捐贈者有媽媽給兒子(1例)、兒子給媽媽(2例)、姊姊給弟弟(1例)、太太給先生(1例),這5位捐贈者術後約4-7天就出院,目前腎功能都在正常範圍,生理上、心理上及精神上都非常健康快樂。然而,親屬間腎臟移植台灣較少的原因,無非是害怕移植腎臟後,會對未來生活產生影響。外科部黃一勝主任則解釋,健康情況良好的成人,捐出1顆腎臟並不影響其日常生活,因為一個正常成人有兩顆腎臟,共約100萬單位腎絲球,進行日常生活排泄功能約需30萬單位(30%)的腎絲球在工作就足夠,其餘70%是在休息狀態,但有高血壓、心臟病史者應審慎評估,術後要留意油脂、鹽分勿攝取過量,少喝飲料多喝水,非必要不要亂吃藥,以減輕腎臟負擔。

腎臟移植成效佳 我術後存活率不輸美國

腎臟移植成效佳 我術後存活率不輸美國#捐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對於器官衰竭病人及其家屬而言,器官移植確能為他們帶來新生。健保局分析了從2000年到2011年十餘年間國內腎臟移植病人累積個案2734人次,發現接受腎臟移植人數呈現上升趨勢。而病人平均術後3年累積存活率維持在94%左右,5年與10年存活率約為92%與85%,不輸給美國。資料中顯示國內共有33家醫院提供腎臟移植手術,移植病人人數差異極大。以醫院別來看,手術量超過100例且病人接受移植手術後5年存活率大於90%,包含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台中榮總、奇美醫院、高雄長庚等6家醫院,這6家醫院移植量也占全部的58.63%,而且有較佳的病人存活率。移植病人存活率與「邊緣性捐贈的取捨」、「腎移植之相對禁忌症」、「腎移植前免疫評估」、「免疫用藥與感染症」、「腎移植慢性併發症」等議題有關,需要有經驗且穩定之團隊較能提供良好醫療品質,因此對於高風險的手術,手術量較大的醫院,其醫療品質也較佳。有鑒於器官捐贈來源十分有限與珍貴,健保局建議移植手術應該重點式發展,視團隊能力發展不同的器官移植項目,朝建立優質移植團隊之方向整合,以減少移植醫院家數過多,移植團隊不易維持穩定,產生醫療品質不確定的問題。

妹捐腎助兄 完成秀傳首例活腎移植

妹捐腎助兄 完成秀傳首例活腎移植#捐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雲林38歲的張先生接受妹妹捐贈的腎臟,昨天他順利出院,這是秀傳紀念醫院完成第一例活體腎臟移植,院方表示,器官移植也可以使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捐贈者不但傷口小、出血量少,而且疼痛少、復原快,提早回復正常生活。秀傳醫院器官移植小組巫奕儒醫師表示,張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痛風,更因糖尿病引起慢性腎病變,近幾年來身體容易疲倦、精神不佳,也因為代謝不好的關係,皮膚黑且暗沉,這種腎病變最終無法避免要洗腎,他擔心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怕洗腎影響生活。在和家人討論後,妹妹主動表示願意捐贈腎臟移植給哥哥,期望他能恢復健康。通過各科專業評估後,移植手術於3月底進行,因捐贈者雙腎功能差異很大,故決定摘取右腎,因捐贈者右腎血管較短,技術上有較多考慮,幸而手術相當成功,張先生和妹妹的恢復情況均良好,張先生在加護病房一天後即轉入普通病房觀察,腎功能指數逐漸恢復正常,妹妹也在手術後5天出院返家休養。巫奕儒醫師表示,秀傳醫院自97年開始進行器官移植,至今已完成21例移植手術,張先生是活腎移植第一例,由於醫院積極發展微創技術,所以這起捐贈者是以腹腔鏡的微創方式進行,有別於傳統的開刀,腹腔鏡手術傷口小、恢復快,且較不會疼痛,移植手術過程相當順利。張先生昨天要健康的出院,院方準備了蛋糕與張先生一起慶祝他的新生,張先生貼心的準備了鮮花送給器官移植團隊,他說透過器官移植團隊的醫術,妹妹的腎臟在他的身上幫助重生,創造美好的生命,真是太感動了。

「捐腎救母」金友莊出院 術後狀況良好

「捐腎救母」金友莊出院 術後狀況良好#捐腎

藝人金友莊因不忍母親長年受洗腎之苦,於3月13日捐出其一腎臟,並於昨日出院。她受訪時說,相當開心母親之後不用洗腎,生活能回歸正常。金友莊於12日入住雙和醫院,並於13日摘除左腎,手術進行相當順利。金友莊昨日傍晚出院,母親也預計本週可望出院。金友莊昨日下午出席記者會,分享手術前後的心路歷程。她說,對於只剩一邊腎臟,並不後海;因為母親長年受洗腎之苦,已洗腎十多年了,不趕快移植便會有生命危險,她很高興自己能完成這「捐腎救母」的心願。她也說,術後的第1天,全身非常痠痛,「像是被卡車輾過一般」比剖婦產時還痛!到了第3天這情況才比較好。其負責這次手術的,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信安表示,人只要一顆腎就能生活,而金友莊目前腎臟功能都在正常範圍內;其母親恢復狀況也良好,手術當天就有大量尿液排出,第2天腎功能就恢復正常,比預期還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