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照護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推動輔助醫學進入主流醫療體系 倡導全人照護與芳香療法應用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推動輔助醫學進入主流醫療體系 倡導全人照護與芳香療法應用#全人照護

根據統計,70%的台灣民眾在罹患重大疾病後會尋求現行醫療體系之外的治療方式。然而,缺乏科學依據的偏方不僅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機,還讓許多患者上當受騙,健康受到威脅。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陳韜名醫師指出:「除了傳統的打針吃藥及手術治療之外,輔助醫學治療方法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選擇。」 然而,由於現行的醫療法規限制,許多醫師對於輔助療法的探討受到限制,醫院也因此不敢輕易採取輔助醫學相關措施。坊間業者良莠不齊,導致民眾健康缺乏有效的把關。政府各部門推動了許多政策,如長照3.0,但成效有限,許多慢性病患者和亞健康長者未能得到應有的照護,資源錯置和浪費的問題也愈發嚴重。 針對此現象,陳韜名醫師表示,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正努力將一些具療效的輔助治療方法進行實證化與科學化,爭取將其納入現行的醫療體系中,成為醫院的「專科門診」。一旦符合相關法令規範,醫師可以開立處方箋,指定經過認證的民間業者或專業培訓過的「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指導士」來施行這些輔助治療,以此填補醫院人手不足的情況,確保患者在不增加健保負擔的前提下,獲得專業的照護,提升生活品質。 醫學會同時也在研擬法案,敦請勞動部成立「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指導士」這一新職能,推動產業發展,形成健康產業聯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此外,醫學會已與佛光大學、輔仁大學及仁德醫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並推動「漢方草本芳香照護」系列課程,由RACA蘿亞迪芳香照護美學學苑承辦。 人類使用芳香精油的歷史由來已久,傳統上主要用於放鬆肌肉、緩和情緒及達到殺菌除臭效果。近年來,芳香精油逐漸被應用於醫療體系中,尤其在安寧照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治療師及志工的輕柔按摩,芳香療法可以有效地減緩病人的疼痛、焦慮和恐懼,讓患者身心靈獲得安寧,勇敢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 然而,這種有潛力的療法目前尚未得到醫療法規的全面支持。為了推動芳香療法的普及,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特別邀請RACA蘿亞迪教育學苑的林錚苑博士主持系列課程,涵蓋失智症應用、安寧照護、疼痛管理、傷口照護及身心靈療癒等五大領域。這些課程竭誠歡迎醫護人員、安寧緩和團隊、長照居服人員、芳療從業者及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學生報名參加。 林錚苑博士擁有豐富的國際經驗,她曾走訪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中國及東南亞各國,探索芳香療法的古老奧秘。由她領軍的課程將結合醫學專業知識、芳香體驗及按摩技術,組成強大的師資團隊,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將持續推動輔助醫學的實證化與科學化,並積極與各界合作,以促進輔助醫學進入主流醫療體系,提升台灣整體醫療品質及患者的生活福祉。期待更多人關注輔助醫學的發展,為健康產業注入更多新的活力與可能。

全人照護提升FAP患者生活品質 專家呼籲台灣醫療政策改進

全人照護提升FAP患者生活品質 專家呼籲台灣醫療政策改進#全人照護

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 FAP)是一種罕見的顯性遺傳疾病,會造成嚴重失能的神經病變,合併嚴重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FAP病情惡化速度非常快,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患者可能在5年內從初期症狀進展到無法自理生活。面對這樣的困境,專家建議,台灣應積極推行「全人照護」的理念,提升FAP患者生活品質。 目前,台灣健保只給付FAP第二期病患的治療藥物費用,但很多病友在早期就已經有症狀,卻因為健保限制,無法及時獲得治療。如果能在早期診斷後及時治療,FAP病患的生活質量會有明顯的改善,不必等到病情嚴重才開始用藥。因此病友希望適度放寬健保給付範圍,讓所有需要治療的病友都能夠得到應有的治療和支持。 FAP初期症狀易被忽視 有家族病史應定期檢查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劉祐岑醫師表示,FAP雖進展迅速,但早期症狀不易察覺。患者一開始可能會出現手腳麻木症狀,但與一般腕隧道症候群或其他神經病變不易鑑別;或是不明原因的腹瀉、體重減輕,一直要到出現明顯肢體無力時,才被確診。臺北榮總也由神經內科、心臟內科、耳鼻喉科等組成跨領域、多專科的治療團隊,以期能對FAP的病患提供更完整全面的醫療照護。劉祐岑也提到,FAP的預防措施也非常重要,所以對於有FAP家族病史、30歲以上的成年人,建議進行基因篩檢,若是帶有基因變異,可定期接受神經科醫師的評估,以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的。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體檢對於預防FAP也相當重要。 目前,FAP的治療主要依賴某些藥物來減少類澱粉蛋白的產生與積累,減緩神經和器官的損傷。然而,這些藥物的高昂費用和台灣健保給付範圍有限,使得許多患者無法及時獲得治療,這對許多患者來說是一大挑戰,尤其那些已經發病的早期患者,他們仍無法受惠於健保的補助,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這種狀況迫使許多家庭陷入財務困境。劉祐岑醫師也建議健保應考量早期治療可以減少末期重症的大幅醫療支出,也能減少因病患失能,家屬及社會所要付出的隱形成本。 全人照護提升FAP患者的生活品質 台灣仍有努力空間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指出,除了藥物治療,國際上也特別重視「全人照護」的醫療模式,有別於以往傳統醫療往往只注重對特定疾病或器官的治療,這種照護模式包括心理輔導、社會支持、營養建議和物理治療等方面的綜合服務,有助於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生活滿意度,比如醫師應該預留更多的時間與病人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心情,並提供相應的心理支持,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病人重拾信心,與家人更好地配合,共同面對疾病。 然而,台灣在推行全人照護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吳彥雯建議,應該建立多學科的醫療團隊,包含神經科、心臟科及遺傳諮詢等專業人員,共同為患者提供綜合性的治療和照護。由於台灣的遺傳諮詢師資源較為有限,這對於遺傳疾病的全面諮詢造成了一定困難。因此,在醫療體系這一端,希望能透過政策推動,更努力提供更全面的諮詢服務,也鼓勵更多醫療機構參與全人照護的實施。 吳彥雯最後強調,全人照護不僅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醫病之間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而台灣想要建立完善的全人照護體系,還需要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的共同努力。 FAP患者及家庭面臨的巨大挑戰 需要更多資源與治療選擇 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指出,FAP的診斷對於患者和家庭來說,往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由於病情進展迅速,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從正常生活轉變為需要他人全日照顧,這不僅對患者自身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也對家屬帶來巨大的照顧負擔和經濟壓力。許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生活質量大幅下降。 因此罕病基金會經常透過舉辦病友活動,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讓患者和家屬能夠分享經驗,互相支持,建立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患者和家屬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也獲得實用的資訊和資源,包括最新的治療方法和照護技巧,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 FAP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遺傳疾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隨著新藥的問世和全人照護理念的推行,FAP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望得到顯著改善。通過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和綜合性的社會支持,我們可以幫助FAP患者和家庭在面對疾病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樂觀的面對未來的挑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