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熟女罹紅斑性狼瘡 腳痛竟是骨壞死

熟女罹紅斑性狼瘡 腳痛竟是骨壞死#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女性來看診,走起路來一跛一跛,她是紅斑性狼瘡患者,去年底右腳開始疼痛,起初以為是扭傷,後來才發現是骨壞死,骨科醫師說是長期吃類固醇引起。看她帶來的X光影像,右側髖關節是缺血性骨壞死第3期,左側是第2期。她因紅斑性狼瘡曾併發心肌炎、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醫師建議若要手術應謹慎評估,以免有不可預期的危險。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明原因誘發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許多種自體抗體,這些不同種類的抗體會攻擊不同部位,被侵犯的器官會引起發炎反應,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治療上大多以抗發炎藥物、抗瘧疾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來治療,因為幾乎都會長期使用到類固醇,所以很容易引起缺血性骨壞死。長期服用類固醇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會因為使用的時間及劑量不同,引起體質上不同的偏失,例如肝腎陰虛、血熱夾淤,或是脾腎陽虛、痰瘀夾濕。這些變化會導致骨質微循環不良、骨小樑生成減慢、骨質新生不良,綜合起來剛好就容易產生缺血性骨壞死。加上紅斑性狼瘡最常出現的陰虛內熱、氣滯血瘀、熱毒熾盛、氣陰兩虛、心腎陽虛等變化,都容易加重骨質缺血的變化,更容易出現骨壞死。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骨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痺」、「骨痿」、「骨枯」的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刺節真邪》篇中提到「骨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正常的骨骼組織被破壞或者是被腐蝕。到了隋代太醫巢元方著作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缺血性骨壞死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久之則骨頭壞死。治療方面,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髓居骨中,骨賴髓以養。」認為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腎氣的充盈與否,正是決定骨骼強健的關鍵,而長期使用類固醇的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就必須優先調理來改正,適時加入滋養肝腎類的藥物,就佔了決定性的關鍵角色。依每個人體質加以不同調理,再搭配針灸治療,療效才會較明顯,像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滋補肝腎壯骨填精,清熱化痰和中通絡,清肝利膽瀉火通絡,益氣養血滋腎壯骨等方法使新生的骨小樑數目增加,骨質越來越強壯、骨量越來越增加,骨壞死問題就可以先緩解,之後再逐步改善。經過幾個月調理,她的疼痛開始減緩,「回診時,醫師說骨壞死的情形已經改善了,我的疼痛也減少很多了,這樣應該可以不用手術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血栓還是心肌炎?認識不同疫苗的副作用

血栓還是心肌炎?認識不同疫苗的副作用#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接種新冠疫苗的各種副作用令人不安,「聽說打莫德納比較好?」「打AZ擔心會血栓?」「會不會嚴重過敏、心肌發炎、猝死?」醫師表示,大家要先有一個觀念,台灣每年打600萬劑流感疫苗,根據過往統計,約每100萬劑,有一個人產生嚴重副作用,甚至是死亡,因果關係有時很難100%肯定,但打疫苗這件事本來就沒有絕對安全。急性免疫反應造成不適 引發慢性疾病急性惡化「打疫苗目的就是要誘發免疫反應,然免疫反應確實會產生不適感,有時造成身體血行動力學的變化,有可能讓慢性疾病突然間的急性惡化,進而造成死亡」,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說。由於老年人罹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所以許多國家優先從高齡、高風險的慢性病患者開始施打,很可能因為急性免疫反應造成的不適,引發原來慢性疾病的急性惡化,才導致許多接種疫苗後三天內的猝死案例,國內外皆有相同的情形發生。無論哪一種疫苗,注射後30分鐘內,是有可能引發急性過敏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這也是接種完要在原地觀察30分鐘後,才可以離開的主要原因。打完疫苗後的三、四天內,施打部位可能有疼痛、紅腫、疲倦、頭痛、發燒、肌肉痠痛等不舒服的副作用,輕重因人而異,很難完全避免。AZ不良反應為「靜脈型態血栓」然而,AZ疫苗、莫德納疫苗的典型副作用型態是不同的。AZ疫苗典型副作用引發的不良反應為「靜脈型態血栓」,醫學上靜脈型態血栓包含腦部靜脈竇栓塞、下肢靜脈栓塞、腸繫膜靜脈血栓以及肺動脈栓塞。然依據疫情指揮中心說明,目前資料顯示,在下肢、肺部靜脈的血栓報告和疫苗可能沒有相關,但有些更罕見、因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廣泛血管栓塞(一個是發生在腦部靜脈竇,一個是在腸繫膜的靜脈栓塞),從國外的報告在打疫苗後的發生率似乎有上升趨勢。莫德納不良反應為「心肌炎、心包膜炎」莫德納疫苗典型副作用會引發的不良反應則是「心肌炎、心包膜炎」,心肌炎是心肌細胞因各種原因引發發炎現象,可能會使心肌細胞受傷、損壞,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有時也會誘發心律不整,甚至心臟的跳動受影響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心包膜炎則是心包膜的臟層與壁層的急性炎症,症狀通常是胸痛,尤其呼吸時更加嚴重,可能合併躺下時呼吸易喘、發燒、心悸、腹瀉及嘔吐等症狀。據國外統計,會出現的年齡層多半是年輕人,而且男性的發生率較高;但據外電報導,美國疾管中心已經統計打完輝瑞/BNT疫苗與莫德納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案例,除及少數案例,絕大多數人都能康復。由此可知,AZ、莫德納兩種疫苗所引發的副作用型態是不同面向,無法直接評估疫苗之間孰優孰劣。施奕仲說,若問到是否接種疫苗?答案是肯定的,全世界的專家一致認為「利」還是遠大於「弊」。他表示接種疫苗是「權衡」下的選擇,建議民眾依照政府安排,及早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施奕仲提醒,打完疫苗後務必要多喝水,若有症狀,吃點緩解症狀的藥物也很適當。如果四天到一周後,每天持續頭痛、胸悶、胸痛、異常的肚子痛、肢體瘀青腫脹疼痛、甚至呼吸會喘、呼吸急促等症狀,就要立即反應、就醫,並告知醫師疫苗接種史,接受後續的治療與觀察。

單車健將暴肥20公斤 竟是心衰竭引發水腫

單車健將暴肥20公斤 竟是心衰竭引發水腫#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4歲郭先生是自行車運動好手,100公里騎3個多小時,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還曾經多次成功挑戰武嶺。但他在短短20天水腫了20公斤,體重從75公斤暴增至95公斤,卻不覺得不舒服,在鄰居催促下才就醫,哪知一到醫院檢查,就住進加護病房!心臟內科醫師指出,這是嚴重心衰竭引起的水腫,再晚點發現,恐怕生命堪憂。每天只睡4、5小時長達一年 導致病毒入侵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菁表示,一聽到水腫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腎臟問題,其實水腫也是心衰竭的標準症狀。造成心衰竭的主因和心肌炎、冠狀動脈阻塞有關,心肌之所以會感染而發炎,和喝酒、感冒、罹患糖尿病等有很大關聯,至於冠狀動脈阻塞則主要和高血壓、高血脂等原因有關。郭先生自述,罹病前每天只睡4、5小時達一年之久,長期睡眠不足都為了追求更高的運動表現,雖然也曾感冒、發燒,但總選擇喝熱水、服用保健品度過不舒服。楊菁認為,可能就是這樣導致病毒入侵,最後差點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結局。「十多年前心衰竭確診案例,治療結果和癌末患者差不多」他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目前心衰竭已經有很好的藥物,治療效果可以好到讓患者恢復常態,雖然「心肌已受損不可逆,但可回復心臟功能。」楊菁強調,心衰竭不是老年人才會得,最近收治四名正值壯年的患者,其中最年輕的才30歲,建議大眾應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並定期健檢。一旦停藥不僅病情會惡化 再恢復用藥效果也打折扣楊菁叮嚀,罹患心衰竭必須遵守醫囑終身服藥,一旦停藥不僅會讓病情惡化,更可怕的是即使再恢復用藥,效果也不如之前那麼好。心衰竭明顯症狀包括:下肢水腫及呼吸喘,尤其是晚上喘得更厲害、無法平躺,再加上運動耐受度下降,就要懷疑心衰竭可能已悄然上身。郭先生也提醒運動同好,體能訓練循序漸進很重要,光靠意志力忘我的超越身體負荷最危險。心衰竭症狀分期一期:不運動時很難發現(美國心臟學會將心血管疾病列為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屬輕微一期)。二期:運動達中度強度時即出現喘得要命的症狀。三期:稍為運動一下就喘到沒辦法承受。四期:連動一下都不行。

心肌炎症狀類似武肺 醫護冒險搶救

心肌炎症狀類似武肺 醫護冒險搶救#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9歲男性出現感冒常見症狀,看診服藥一個多星期沒改善,卻突然出現胸悶、盜汗、氣喘等,緊急掛急診檢查,發現嚴重肺水腫肺浸潤,且心臟變得肥大,和武漢肺炎症狀相當類似,院方立即採檢,但在結果出爐前為了把握搶救黃金時間,醫療團隊穿全套防護衣,以「放主動脈汽球幫浦手術」治療成功救回患者。送醫時嚴重肺水腫肺浸潤 心臟肥大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指出,該名患者送到急診時,嚴重肺水腫肺浸潤,心臟變得肥大,心電圖顯示心跳高達每分鐘130下,心跳波形變寬,可能出現致命性的心律不整,不排除心肌炎或有其他冠狀動脈症狀疾病,因患者在清明時節也曾掃墓到人多的地方,症狀加上接觸史,擔心疑似染上新冠肺炎。院方不敢大意,立即隔離和篩檢,但為了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醫療團隊在負壓隔離病房穿全套防護衣,以「放主動脈汽球幫浦手術」治療,加上內科部部長林宏、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胸腔內科主任梁信杰、胸腔內科醫師沈宜成和腸胃科醫師鄧冠宇及護理師全程待命,經過一個多小時搶救治療,患者比較不喘,生命跡象也穩定,在加護病房治療約一星期後轉入普通病房,已經平安出院。把握黃金期 全員穿全套防護衣救治患者妻子特別製作感謝卡給院方,提到「新冠肺炎結果出爐前,您竟然願意冒可能染疫的風險為外子施行幫浦手術,您的敬業和仁心,我們由衷敬佩。」也說「當我回神,我看見了7、8名著隔離衣的醫師和護理人員,辛苦您們了!」陳業鵬醫師回想,上次穿隔離衣治療是17年前SARS期間,17年後再度穿隔離衣,當然心理會掙扎 ,「但是遇到了,為了病人,還是義無反顧。」 很高興病人平安出院,他笑說,「自己也和家人主動隔離兩個星期。」等到病患二採陰,才終於又和家人見面。

以為流行性感冒 5歲童患心肌炎猝死

以為流行性感冒 5歲童患心肌炎猝死#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流行性感冒是病毒造成的呼吸道疾病,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通常在7天內康復。流感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續發性的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另外也可能導致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是神經系統併發症。台南一名5歲男童因發燒、嘔吐、腹痛等類似感冒與腸胃道疾病的症狀,有先到診所就醫,但半夜仍高燒不退,父母一開始先替孩子的肚子擦上藥膏,希望緩解腹痛,但因男童痛到睡不著,最後緊急送醫,沒想到在送往急診途中發生休克,強救無效死亡。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力瑋表示,懷疑是感冒病毒侵襲心臟,引發心肌炎;法醫相驗也認定與心臟有關。醫師提醒,心肌炎的症狀跟感冒很類似,臨床上不好分辨,現在正值流感季,大人小孩都要留意感冒症狀。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力瑋表示,心肌炎大人小孩都有可能得到,其疾病最可怕的地方,是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症狀很相似,常見會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等症狀,臨床上很難一開始就被診斷出來。感染心肌炎的早期,會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腹瀉等呼吸道或腸胃道等感染症狀,可能出現心悸、胸痛、氣促、紫紺、浮腫。嚴重時會突發心律不整,就會造成腦缺氧昏迷,甚至猝死。因此當急性期恢復後,仍可能留下心室擴大合併收縮不良的擴張性心肌病變後遺症。劉力瑋提到,心肌炎發作的前兆,唯一一項與感冒最不同的,是患者可能會出現心律不整,但不是每位患者都能及時透過心電圖被發現,因此在目前的流感高峰期,家中有幼童的家長,務必多加留意孩子的身體症狀,一有異狀最好趕快就醫。醫師提醒,勤洗手與呼吸道衛生如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要掩口鼻,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染病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飲食均衡、補充水分,適當運動及休息。有類似流感症狀儘速就醫。

妙齡女輕忽小感冒!併發心肌炎險送命

妙齡女輕忽小感冒!併發心肌炎險送命#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因感冒至診所就醫的26歲楊姓女子,原本不以為意,但5天後症狀不見好轉,且感覺胸悶、噁心想吐、肚子悶痛,因此轉往醫院治療,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感冒併發心肌炎」,經心臟內外科、加護病房合力救治並裝設葉克膜維持體外循環三天後,心臟功能逐漸恢復,讓楊女脫離險境。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小感冒,平時應加強自身抵抗力。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陳韋成醫師表示,楊姓女子持續低血壓與心律不整,於接受檢查與治療時,更發生心臟衰竭與休克等狀況,當下醫護團隊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及電擊、裝設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穩定心臟與血壓,再輔以連續性血液透析,才讓楊女生命徵象趨於穩定,在加護病房照護期間,醫護人員採集檢體並通報疾病管制局,由疾管局確認楊女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發炎。心肌炎多與病毒感染有關心肌炎的發生,大多與病毒感染相關,如:克沙奇病毒、腺病毒等,這些病毒可能會大量聚集在心臟,攻擊心肌細胞,導致心肌發炎、進而使心臟收縮及傳導功能受損,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心肌炎早期症狀可能出現嘔吐、臉色蒼白、精神不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也可能是一般感冒症狀。雖然心肌炎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但猛暴性心肌炎死亡率仍高達50~70%。感冒若有喘、胸悶症狀勿輕忽陳韋成醫師解釋,因感冒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炎,除非避免感冒,否則全年齡族群都可能發生,而且也與自身免疫能力緊密相關,建議除了從日常生活中把握健康飲食、作息與規律運動以提升免疫力之外,隨著秋冬季節到來,按時接種流感疫苗也有助預防流感、抵抗病毒入侵。另外,陳韋成醫師也提醒,如果罹患感冒,數日後出現胸悶、喘等不舒服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及早就醫了解病因,以避免錯過治療時機。

你是流感高危險群嗎?小心肺炎、腦炎

你是流感高危險群嗎?小心肺炎、腦炎#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冬季為流行性感冒的盛行高峰期,目前台灣已將「流感併發重症」列為第4類傳染病,烏日林新醫院一般內科暨感染科郭正邦主任表示,根據統計顯示,下列流感高危險族群一旦被感染,容易併發重症:65歲以上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另外本身若有氣喘、糖尿病、心血管、肺臟、肝臟、腎臟等慢性疾病或BMI≧30者,也要特別小心!流感與一般感冒 可從痊癒時間、症狀區分流感病毒共分為A、B、C型,其中A型和B型的流感病毒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流行,C型一般不會造成流行,以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如果想要區分流感和一般感冒,可以從痊癒的時間來區分,流感約需要1至2週才能恢復,比起一般感冒的時間長,且會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肌肉無力等症狀。高危險族群如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流感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臨床出現發高燒、頭痛、肌肉痠痛無力、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大多數人都能在1週內康復。但是流感高危險族群如果被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現併發細菌性肺炎、腦炎、腦部病變、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率很高,這時千萬不能錯過黃金搶救時間,需要緊急住院治療,否則恐怕危害生命導致死亡。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可使健康成年人達到7至8成保護郭正邦主任提醒,防範流感最好的方法為每年都接種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可達到70至80%保護,流感高危險族群更必須接受疫苗接種,才能防止感染流感引起併發症。日常生活首重勤洗手,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記得用手摀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染。外出或生病一定要戴上口罩,減少病毒感染機會。

感冒別輕忽 流感重症引心肌炎

感冒別輕忽 流感重症引心肌炎#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發燒、頭痛、肌肉痛,好怕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併發症嚴重,要平安的度過流感季節,不僅從預防做起,萬一不小心被傳染,也要留意自己的症狀,通報、盡速就醫。把握好幾個原則,就能避免流感造成嚴重病情。流感症狀 發燒、頭痛、肌肉痛流行性感冒是病毒造成的呼吸道疾病,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通常在7天內康復。流感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續發性的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另外也可能導致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是神經系統併發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流感主要透過感染者的飛沫傳播病毒,尤其密閉空間,但病毒亦可在低溫潮濕環境存活數小時,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亦會感染。嬰幼兒、老人、孕婦 重症高危險群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嬰幼兒、老年人、孕婦、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以及BMI大於30的肥胖者。一旦出現疑似重症症狀,如胸痛、呼吸會喘、連續72小時高燒不退、意識改變,建議立即就醫。台灣住院流感病患重症死亡率約2成,不可輕忽流感可能造成的傷害。顏正中醫師提醒,勤洗手,與呼吸道衛生如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要掩口鼻,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染病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飲食均衡、補充水分,適當運動及休息。有類似流感症狀儘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