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

聯醫元宵前夕探病童 憂開學流感再起

聯醫元宵前夕探病童 憂開學流感再起#開學

元宵節即將到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了給予住院病童關懷與支持,各院區院長將前往病房探視病童,並贈送造型可愛的金龍小提燈,希望每位住院病童,也能享有過節氣氛。 另外,北市聯醫提醒大家,近來氣溫變化大,各類病毒蠢蠢欲動,類流感疫情更於春節連續假期達到高峰,不少民眾紛紛前往醫院就診。近日疫情雖有逐漸降溫趨勢,但仍須提醒民眾,尤其家中有孩童的家長,下週開學後,恐又是一波小流行,包括流感及腸病毒等傳染病,請家長和孩童做都要好自我保護措施,除注意個人衛生外,若有呼吸道或其他感染症狀時,應即時就醫,並務必戴口罩,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避免疾病找上門。 

下週將開學 流感疫情緊繃

下週將開學 流感疫情緊繃#開學

依衛生署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疫情已於今年第二週(1月8至14日)達到高峰,目前門、急診類流感病人數已下降至去年12月底的程度,流感住院病例數亦由第三週(1月15至21日)的873人降至第四週的652人,目前持續下降中,已逐漸脫離高峰期。但疾管局提醒,民眾仍應注意保持健康習慣,以避免遭受感染及傳染他人,下週中小學將陸續開學,呼籲家長、老師注意學生應落實生病請假在家休養,待康復後再上學。另外,衛生署今日再確認四例流感相關死亡病例,分別為居住北部之62歲女性、南部85歲、80歲及60歲男性,陸續於今年元月上、中旬發病,並於元月中、下旬死亡。四人分別具有數種慢性疾病史,包括慢性B型肝炎、肝硬化、腎病變、高血壓、逆流性食道炎、慢性肺病、心臟衰竭及糖尿病。除80歲男性外,其他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感染病毒型別皆為B型,發病後分別因肺炎敗血性休克、急性腎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因素死亡。衛生署呼籲,民眾仍應持續自我防護,至人潮眾多處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並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並須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流感危險徵兆。

流感尚未退燒! 開學後是關鍵

流感尚未退燒! 開學後是關鍵#開學

台中市衛生局表示,九天春節假期雖然已經結束,但流感卻還沒退燒!根據台中市流感通報確定個案數統計資料顯示,一月第一週8位、第二週8位、第三週8位,直到第四週通報確定個案3名,通報率看似稍稍緩和,但接下來兩週碰上學生開學才是關鍵。根據疾管局類流感資料監測統計,台中市門診就診率第一週18.71、第二週20.64、第三週18.22,直到春節假期第四週又有增加趨勢24.29。截至1月30日止,目前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35例、其中死亡有3位,全國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33.1,死亡率為1.8。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春節期間龐大的車流量,民眾南來北往,流感找上門的機率大增。建議民眾避免出入擁擠公共場所、生病時戴口罩速就醫、時時勤洗手不摸眼鼻口民,若有類流感的情況出現,應該立即就醫。現有公費克流感抗病毒藥劑結存量仍非常充足,民眾只需找尋有懸掛紅色「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院所」,符合用藥對象就能夠使用公費克流感。

預防腸病毒 環境消毒可用漂白水

預防腸病毒 環境消毒可用漂白水#開學

隨著暑假進入尾聲,腸病毒疫情可能在開學後引發流行。醫師提醒,家長應多注意家裡孩童健康,並且養成勤洗手的習慣,以免感染腸病毒。日前嘉義縣通報一名腸病毒重症個案,是今年全台第四起腸病毒重症確診案例,今年四起腸病毒重症確診案例中已造成一名患者死亡。大林慈濟醫院小兒感染科王俊隆醫師表示,根據疾管局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雖然目前重症個案數和往年同期相比較低,但由於今年腸病毒疫情較晚,且暑假即將結束,開學後的腸病毒群聚感染不可不慎,提醒家長須密切注意家中五歲以下的孩童的情況。該如何避免感染腸病毒,王俊隆醫師強調,腸病毒是經由接觸或飛沫方式造成幼童感染,建議家長先洗手再抱小孩。此外,玩具也常是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絨毛玩具易提供病毒藏身的機會,容易在幼童把玩時,讓病毒有機會經由口鼻進入人體而感染,應加強絨毛玩具的清洗。成人患者通常都是無症狀帶原,容易在不自覺下傳染給家中幼童。延伸閱讀「預防腸病毒」: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968

小朋友怕開學,父母如何是好?

小朋友怕開學,父母如何是好?#開學

兩個月的暑假假期已經結束,這星期對部份學童而言,恐怕才是夢魘開始。尤其是準備進入新學習階段的小朋友,例如即將進入幼稚園,或者準備升小學三年級、五年級的學童,將要面臨一群完全陌生的老師與同學,內心難免都會有焦慮與擔心。尤其天生氣質就較內向退縮,或者本身較沒有自信、害怕接受挑戰,或者本身感覺統合功能並不好、感官知覺與動作協調有狀況的小朋友,更容易會出現調適新環境所產生的焦慮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說,兒童因為口語表達能力較不好,以及抽象概念尚在發展的緣故,常常沒有辦法像國、高中生或成人一般,可以適當地將自己的焦慮、擔心表達出來。因此,家長們通常只能由其情緒行為表現上,來察覺小孩子的焦慮情緒。陳政雄指出,兒童一旦有緊張焦慮時,很容易會出現的行為表現有:無來由的腹痛、腹瀉或頭痛等身體症狀。吸吮手指頭、摳手、咬指甲。容易鬧情緒、不可理喻,或者變得黏人。可能會去欺負小動物、更小的弟妹,或者喜歡搞破壞。飲食、睡眠變得沒有規律性。飲食、睡眠的量上出現增加或減少的變化。會怕黑、怕暗、怕妖魔鬼怪,不敢一個人睡覺。尿床。以上所舉的這些行為特徵,並不會全部都出現在同一個學童身上。但是如果家裏小朋友突然在開學的前一兩週,出現其中某一項或幾項狀況,那就是警訊與徵兆,家長就必須要小心注意,並且要適時介入協助。陳政雄表示,家長介入孩童對開學的焦慮所引發之情緒行為時,如果能掌握幾項原則,就可以幫助小朋友們很快調適,也不至於影響其在學校的學習與人際關係,他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不要試圖說服孩子沒什麼可怕,不用擔心;或者要求/期待孩子用意志力來克服。兒童還不具有這種能力,這種作法只會更增加其焦慮。面臨焦慮的孩童,可能會出現規律性混亂及行為情緒的輕微退化,家長要以耐心來包容,與孩子一同度過這段調適期。最忌諱心急或求取速效,會有反效果。有焦慮的孩童會希望父母親更多陪伴與縱容,可以多陪陪孩子:一起說故事,一起聽舒緩的音樂,一起作家事,一起遊玩,一起散步或運動。甚至原本可以自己單獨睡的孩子,會希望家長陪同一起睡覺時,也不妨允許一段時間。不用擔心孩子會因此而退化,只要過了調適期,孩子自然就敢一個人睡覺。至於要求縱容或違反重大原則(某些小孩會下意識地利用生病的角色來謀取不當利益),則盡可能設法轉移或予以忽略,而不要直接拒絕或斥責,免得讓其焦慮更為增加。切記莫因為孩子要求不遂,開始大吵大鬧而讓步,如此作法反而會讓孩子在心理上更加脆弱,更經不起考驗。發覺孩子有焦慮出現時,要更加注意孩子生活作息的規律性。不但如此,家長自己生活作息的規律性,也會影響小孩子的狀況,也要特別注意。在這期間,盡量不要帶孩子去參與他之前沒有作過的事情,或者沒有嘗試過的經驗,會容易增添焦慮。此外,有焦慮的孩童對環境警覺會變差,要記得把生活步調放慢,以免造成孩子壓力。擁抱可以讓焦慮孩子獲得安全感,適度擁抱也可以增加親子感情。對於年齡較小的哭鬧孩童,有一點力道的擁抱可以提早緩解其不悅情緒。對於年齡較大、體型較大的哭鬧兒童,則可以從其背後全身環抱(要有將孩童包裹的效果),也可以緩解其情緒。家長不妨多使用這帖免費又無副作用的處方。多補充抗壓飲食。多陪同孩子作舒壓活動。開始安排定期從事可以增加抗壓性的活動。陳政雄說,家長們如果依上述方法去處置孩子所出現的困擾,孩子的緊張焦慮就會在開學前逐漸改善,或者在開學後的一兩週內,對學校狀況逐漸適應後就能改善。如果發現經過這段調適期,孩子的焦慮情緒並未改善,甚至更為加重時,建議就要帶孩子找專業人員評估討論。家長可以考慮先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或兒童精神科就診,找兒童精神專科醫師諮詢,瞭解孩子是否有合併其他情緒障礙問題的可能性。通常兒童精神專科醫師會先對孩子的狀況作瞭解與評估,或者安排相關測驗來了解孩子的能力與特質,之後會給家長建議,並作進一步處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