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硬塊

摸到乳房硬塊是腫瘤嗎?真空抽吸切片更精準

摸到乳房硬塊是腫瘤嗎?真空抽吸切片更精準#乳房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南投一名40歲劉姓婦女,洗澡時摸到左側乳房裡有個小腫塊,一個月後腫塊未消,她有點擔心,就醫檢發現有一顆約1.7公分腫瘤,經真空抽吸切片檢查,所幸是良性纖維腺瘤,僅需定期追蹤觀察即可。生理期、哺乳期間也可能摸到硬塊許多女性摸到硬塊時會擔心是不是乳癌,衛福部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指出,當觸摸到乳房硬塊時,不一定會是腫瘤,月經期間、產後哺乳期間也有可能摸到疑似硬塊,另外,良性腫瘤的機率也很高。乳房纖維腺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形狀完整、平滑、規則,大多呈現橢圓形,通常持續追蹤即可。黃信傑醫師表示,為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若發現乳頭凹陷、乳房皮膚變化、摸到腫塊,應盡早就醫,醫師會依據患者狀況安排乳房超音波等檢查。而有些早期乳癌是觸摸不到腫塊的,因此定期接受乳房篩檢也相當重要。當懷疑腫塊是惡性時,會進一步安排切片檢查,來獲得病理組織,當做後續治療的依據。目前常見的切片檢查種類有傳統手術切片、粗針切片及真空抽吸切片,種類不同,適用的範圍、傷口的外觀也不同,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檢查方法。上述患者接受的乳房組織真空抽吸切片,是使用超音波導引,藉由超音波設備,在儀器上看到即時影像,進而穿刺切片。而切片針因為有附加真空抽吸的功能,故具有真空抽吸及切取的雙重功能,能夠取出更多倍的檢體量,而且傷口約0.5公分,比傳統手術切片的傷口小,取出的檢體比粗針穿刺切片的量多。良性腫瘤也要定期追蹤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第一位,死亡率佔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除了自我檢查發現外觀異常外,許多觸摸不到的腫瘤或異常的病灶,可藉由篩檢而提早發現。醫師提醒,不要輕忽乳房腫塊,就算是良性腫瘤也應定期追蹤。

男性也會得乳癌!確診大多晚期又轉移

男性也會得乳癌!確診大多晚期又轉移#乳房硬塊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55歲的陳先生,平日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作息正常,一個月前發現右乳頭有小硬塊而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就醫,當時診斷可能只是良性脂肪瘤,因此未在意。近日因硬塊變大且有壓迫感,轉往另間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硬塊雖只有1公分但密度高且邊緣不規則,疑似惡性腫瘤,經切片檢查後確認為罕見的男性乳癌。醫師進行全乳房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除後,發現竟是有轉移到淋巴的第三期乳癌,因此後續安排化療及荷爾蒙治療。男性脂肪組織較少 癌細胞容易轉移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多數人認為只有女性會得乳癌,其實男性也有乳腺組織,也可能出現癌細胞變化而導致乳癌。雖然男性發生機率是女性的百分之一,但因為缺乏警覺性,所以一旦確診時多數都已晚期,加上男性脂肪組織較少,癌細胞容易轉移,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主要關鍵。一般常見的男性乳癌症狀包含:乳頭凹陷、皮膚有脫屑或紅疹、乳頭有異常分泌物、乳房硬塊等。高風險族群為:1.家族有乳癌遺傳基因、2.幼年時曾接受胸部放射線治療、3.抽菸、4.罹患肝功能疾病、5.飲酒過量、6.肥胖。像陳先生無不良嗜好且作息正常卻罹患乳癌,實屬少見。有家族史等高危族群 應定期自我檢查馮啟彥提醒,男性尤其是乳癌高風險族群者,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平日裡應該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並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一旦出現乳癌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斷治療,才不致延誤病情。

乳癌化療一次就狂吐 中醫助熬過療程

乳癌化療一次就狂吐 中醫助熬過療程#乳房硬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奶奶由孫女攙扶著走進診間,慢慢地坐下來。孫女說:「蔡醫師,我奶奶剛做完化療,很不舒服。」她把病歷摘要遞給我看,一邊補充表示,奶奶大約4個月前發現乳房有硬塊,大醫院確診是乳癌,醫師評估要先做化療把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但做完化療奶奶非常疲倦、吃不下、吐、嘴巴破、還有點發燒,一起化療的病友介紹來找蔡醫師,那名病友在蔡醫師這邊調理身體,她整個化療療程都很順利。」年邁又有糖尿病及高血壓 身體難負荷看著病歷摘要,左側乳房有3公分的不規則腫塊,左側乳房組織水腫,合併腋下淋巴轉移,雌激素接受器(ER及PR)陰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型(HER-2)陽性、組織分化程度達3級(Grade III),加上71歲還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算是很複雜的病情,醫院建議先化療縮小腫瘤再手術,也是合情合理,只是沒想到才做第一次化療,身體就受不了。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乳癌又稱乳腺癌,中國古代稱之為「乳岩」、「乳巖」,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南宋.陳自明在其所著《婦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而南宋.楊士瀛的《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二》則提到「癌」的特性:「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帶青,由是簇頭,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裡,男子多發於腹,女子多發於乳……」並首度稱為乳癌。在中醫古籍《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卷四十九.乳症門》,有提到乳岩證治:「乳岩之證,初起結核如圍棋子大,不痛不癢。五、七年或十餘年,從內潰破,嵌空玲瓏,洞竅深陷,有如山岩,故名乳岩。」在中醫的病因病機,認為是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而成。或沖任二經失調,氣滯血凝而生。所以在治療方面,不管是診斷後直接來、或是目前大部分經過西醫治療後才來的,都是依照基本的病因病機變化,加上每個人不同體質、不同證型、不同病程,加以辯證論治。中醫調理提高治療有效率 減少復發機率尤其是做過西醫治療的患者,體質上的偏失更明顯,大部分會在原本常見的證型,例如肝鬱氣滯型、脾胃氣虛型、肝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氣血兩虛型,之外有會因為化療藥物的不同,造成新的傷害,導致新的體質偏失,例如正虛毒熾型、陰虛內熱型、氣滯血瘀型、濕阻中焦型、肝胃氣逆型、陰陽兩虛型、濕熱內蘊型等,透過針對性的體質調理,不但可以加速患者身體的復原,有助於堅持度過難熬的化療放療,也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並減少復發機率。「蔡醫師,奶奶剛做完醫院的大檢查,醫師說情況不錯,腫瘤有順利縮小了,身體的各項機能也都不錯,沒想到奶奶可以這麼順利度過整個化療療程,真是太好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摸到硬塊不就醫 拖到潰爛已乳癌3期

摸到硬塊不就醫 拖到潰爛已乳癌3期#乳房硬塊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56歲的婦人,4年前診斷罹患乳癌,她當時不願意接受治療,也一直不敢告訴家人罹癌,日前因右乳流血惡化才不得不就醫。她表示因武漢肺炎又忍了一段時間,經檢查確診為乳癌末期,她沉重說如果早點就醫就好了。許多人怕染疫 拖到最後一刻才就診疫情期間,不少民眾都盡量避免進出醫院,擔心細菌或病毒感染,但如果有必要性的醫療需求,仍建議盡快就醫勿拖延。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吳玉婷醫師表示,最近在診間發現,許多人紛紛說受疫情影響不敢就醫,等到狀況嚴重無法忍,才拖到最後一刻來看診,不斷安慰自己可以忍沒有關係,但卻造成病情惡化。另一名32歲的上班族,曾在一年多前摸到乳房硬塊,當下沒有及時就醫,最近發現左乳不斷出血且無法止血,因疫情關係忍耐了好幾天,但仍無法自行處理只好趕緊到醫院,經由醫師做完切片檢查後,確診為乳癌第三期,同時轉移至淋巴結,必須切除乳房及接受化療。會痛的腫塊才是乳癌?醫師:謬誤吳玉婷醫師表示,大部分乳癌硬塊不太會痛,許多人以為會痛的腫塊才是乳癌,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如果婦女摸到乳房硬塊,應盡快就醫,透過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可以偵測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若懷疑為惡性腫瘤則可透過切片檢查來確診,越早治療預後越佳。若未及時治療,可能轉移至淋巴或其他器官,治療會更棘手。

乳房硬塊是腫瘤嗎?青春期女性別驚慌

乳房硬塊是腫瘤嗎?青春期女性別驚慌#乳房硬塊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女性會因乳房有硬塊而感到恐慌,且有些青春期女性在發育期中,不乏有觸摸到乳房硬塊的經驗。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碧芳表示,事實上,百分之八十的乳房硬塊並非是癌症,但因為乳癌愈來愈常見,有些人甚至會誤認乳房硬塊就是癌症,其實大部分是在月經來前二個星期,就會發現乳房腫脹,且摸到一些疼痛的硬塊,但是在月經來時,硬塊又會自動消失。這多是因為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醫師表示,最常見良性乳房腫塊是纖維腺瘤。纖維腺瘤的表面平滑、堅硬且會移動,但絕大部分無壓痛感。青少女罹患乳房硬塊被診斷為纖維腺瘤的比例約佔百分之80~90。典型的纖維腺瘤都是單側單發性,少數是兩側多發性,常被發現於乳房的外側上方位置。 纖維腺瘤觸摸起來的形狀,為卵圓形或圓形,與周圍組織界線分明、硬度適中,表面光滑,與皮膚並不相連,觸摸時不會有疼痛感,其生長緩慢,直徑大約在2公分以下,某些乳房纖維腺瘤會在青春後期便會自然消失。其次常見的乳房硬塊是「乳房囊腫」。一般俗稱為「囊泡」或「水泡」,屬於多發性,大部分觸摸起來有疼痛感覺,感覺上類似海綿,雖「纖維腺瘤」以及「囊腫」是青春期女性最常見可以觸摸的硬塊,但隨著月經週期的變化,或者逐漸發育成熟,有四分之一的纖維腺瘤會變小,而一半左右的乳房囊腫會消失。其餘良性的乳房硬塊,包括有因乳頭感染而形成的乳房膿瘍、脂肪瘤、外傷所導致的血腫。所以發現乳房有異狀時,千萬不要亂服成藥或胡亂猜測,應找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對於無法確定診斷乳房硬塊,除了定期追蹤檢查之外,最值得推薦的診斷工具就是乳房超音波掃描,由超音波掃描可以分辨出屬於實質性的纖維腺瘤,或呈現空泡狀的乳房囊腫,醫師根據超音波影像特性必要性,進行針吸細胞學檢查,或乳房硬塊切片組織病理檢查,是最直截了當而安心的乳房硬塊的診斷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