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中元普渡,家家戶戶焚香燒金紙拜拜,小心空污警報!焚燒紙錢恐產生PM2.5懸浮微粒,吸入體內恐危害人體皮膚、呼吸道、中樞神經、心血管健康,甚至致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提醒,「自救3秘訣」避免暴露在空氣污染中; 此外也要特別留意,不可露天燃燒紙錢,小心觸法行為可處罰鍰。
農曆七月中元普渡,家家戶戶焚香燒金紙拜拜,小心空污警報!焚燒紙錢恐產生PM2.5懸浮微粒,吸入體內恐危害人體皮膚、呼吸道、中樞神經、心血管健康,甚至致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提醒,「自救3秘訣」避免暴露在空氣污染中; 此外也要特別留意,不可露天燃燒紙錢,小心觸法行為可處罰鍰。
一名46歲IIA期女性肺腺癌病患,在術後接受標準化學治療後,第二年腫瘤指數不斷攀升但始終找不到任何轉移,後來因發現走路不太平衡、講話不順,經檢查後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腦膜。醫師表示,腦膜轉移是肺癌預後相當差的狀況,所幸此個案之後透過EGFR基因檢測找出因應的標靶藥物治療,且持續透過標靶藥物治療及定期回診,將病情即時控制,至今預後情況良好。藉此個案得知,若能再更早發現癌症及其突變基因,並提早開始使用因應藥物,即可避免腦轉發生。 台大醫院癌醫分院胸腔科吳尚俊主治醫師表示,肺癌在最新的癌登報告中顯示,45~50歲肺癌發生率比上年度高出7個百分點,但不是只有青壯年才會得到肺癌,他分享曾在碩士班新生體檢當中,發現年輕人有肺癌腫瘤的案例,這表示肺癌的發生似乎有年輕化趨勢。 醫建議40歲以上民眾將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列入健檢項目 吳尚俊醫師說明,以往肺癌的症狀包含久咳不癒、體重減輕、呼吸困難急促、食慾下降、反覆感冒與咳嗽症狀、肺炎等,但事實上很大一部份的民眾是沒有症狀的。他建議民眾只要咳嗽超過1、2週一定就要照X片進一步詳細檢查,特別是長期抽菸者、有肺癌家族病史等民眾,更應該加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才能及早發現癌症警訊。但他也提醒,不抽菸不代表就不會得肺癌,特別是台灣女性肺癌患者有9成是非吸菸者,原因可能與長期空污、家族病史、或有過肺結核有關,因此無論是誰都需多加留意。 早期篩檢不僅能提早抓出肺癌病兆,同時手術效果也較佳,不過,常規X光對於1公分以內的腫瘤敏感度不足,為避免此特性致使病灶沒有被發現,國健署推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是目前國際公認最精準有效的肺癌檢測儀器,小於1公分的結節都能被照得清清楚楚,更不會因為病灶被骨骼或器官遮擋而無法偵測到,因此他也建議40歲以上民眾,若自身經濟許可,可以將LDCT列入定期健檢項目。 吳尚俊醫師表示,以肺癌病人來說,由於復發率高,國際診治指引都會建議第二期之後的個案,術後要追加輔助性治療如化療或放療來減少病情復發,但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普及,這幾年發現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標靶藥物能輔助減少復發機會並延長存活率。 第三代標靶治療可助患者降約8成復發風險 吳尚俊醫師說明,肺癌在第IB、II、III期術後分別會有45%、60%、75%的復發機率,對第三期病人來說,在4人當中就有1人會在5年內會復發,復發風險相當高,因此肺癌病患術後絕對必要搭配輔助性治療。根據臨床資料顯示,目前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比沒有帶基因突變的病人復發率或腦轉移機率還要更高,對此吳尚俊醫師也指出,台灣肺腺癌5~6成的病患幾乎都帶有EGFR基因突變,因此若能在術後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身是否帶有EGFR基因突變,對於後續的精準治療有相當好的助益。 對帶有其基因突變的治療方式,吳尚俊醫師表示,若術後能搭配第三代標靶藥物進行治療,不僅能減少77%復發風險,也能降低51%的死亡風險,特別是針對更容易復發的第三期病患,他認為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最後他也呼籲,肺癌幾乎已經是台灣人的新國病,不管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都建議能夠將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作為40歲以上族群健檢的項目之一,針對高風險族群之民眾國健署也給予篩檢補助,如果是早期肺癌病患,特別是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個案,現今研究指出,在術後以第三代標靶藥物輔助治療,對存活率有相當好的效果,建議患者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計畫,如果能將疾病控制好,享有更長的存活期,對生活品質與心理壓力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許久不見的患者來看診,他無精打采地說,前陣子空氣污染嚴重,氣喘發作,嚴重到要住院,他稍微喘了幾下後,繼續說,「好不容易出院了,雖然持續用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控制,但是症狀還是時好時壞,好像沒完沒了,該怎麼辦?」氣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也是慢性咳嗽常見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全球超過3億人患有氣喘,隨著空污越來越嚴重,盛行率只會越高。氣喘的成因是來自於免疫反應所引發的呼吸道慢性發炎,這些發炎反應造成了一連串的症狀,從最輕微的癢癢咳,到嚴重的呼吸困難都有可能,其他像是喘鳴呼吸聲、咳痰、胸悶、疲倦等都很常見。治療方式依發作期及緩解期區分中醫方面,氣喘在歷代醫籍中名稱很多。在被稱為中醫聖經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了許多和氣喘相關的紀載,像是「喘滿」、「喘呼」、「上氣」、「極息」、「肩息」等名稱都可是常見的名稱。《黃帝內經‧靈樞‧五邪》中提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喘動肩背」,更是清楚表現出急性發作時的症狀。另外,中醫對於氣喘的辨證,首先在於鑒別虛實,明朝的醫學名著《景岳全書.喘促》提到「氣喘之病,最為危候,治失其要,鮮不誤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證而已。所謂二證者,一曰實喘,一曰虛喘也」,明確指出了氣喘辨別虛實之重要。實喘的特點是病勢急,呼吸深長有餘,呼出為快,氣粗聲高,脈數有力;虛喘的共同特點是病勢緩,呼吸短促難續,深吸為快,動則喘息更甚,氣怯聲低,脈微弱或浮大無力。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中醫治療方面,可依發作期及緩解期來區分。發作期:以症狀來分寒熱治療。1.寒喘:喘憋氣逆,呼吸急促,喉中有喘鳴聲,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稀薄白色有泡沫,面色黯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初起多兼惡寒發熱。治療:溫肺散寒,化痰平喘。2.熱喘:咳嗆陣作,氣粗息涌,喉中如痰鳴吼,咳痰黃黏,咳吐不利,胸膈煩悶,汗出口渴,面紅口苦,不惡寒而口渴喜飲。治療:清熱軒肺,化痰降逆。緩解期:以體質不同來調理。1.肺氣虛:喘促短氣,語音低微,自汗出,怕風怕冷,痰清稀色白,面色白。治療:補肺固衛,益氣平喘。2.脾氣虛:喘咳痰多黏稠、咳吐不順、痰鳴,胸脘滿悶、噁心納呆、大便軟糊。治療:健脾化痰,降逆平喘。3.腎氣虛:喘促日久,呼長吸短,動則喘息更甚,形瘦神疲、心悸腰痠、畏寒、自汗、面色青。治療:補益腎氣,納氣平喘。中醫除了發作期的症狀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加上緩解期的調理,依照肺、脾、腎等臟器的寒熱虛實,用來減少復發,並能鞏固療效,更可以根本治療。(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一年市長選舉,兩方陣營都對台中市的空氣污染重視了起來,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為主軸的挑戰者贏得勝選。最近好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診,幾乎都是抱怨空氣污染,造成小孩鼻子過敏發作。有爸爸說,「去年入冬開始的空氣污染加上最近開始換季了,兒子鼻子過敏得很嚴重,一早起來就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晚上則是鼻塞嚴重。」媽媽說,「換了市長,空氣有沒有變好不知道,但是,過敏還是一樣嚴重,兒子吃抗組織胺會很累,上課很難專心。」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 每4人就有1人根據統計,台灣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大約25~35%左右,也就是每3~4人就有1人,是很常見的疾病,因為台灣天氣潮濕而且空氣污染嚴重,會加重鼻腔對於過敏原的刺激過敏反應,像是天氣變化、藥物、花粉、灰塵、蟑螂、塵蟎、貓毛狗毛、化學香料、香水、化妝品或是其他特定過敏原,在接觸或是吸入之後,呼吸道的黏膜免疫球蛋白IgE會引起肥大細胞放出組織胺,就開始一連串過敏反應。治療上,西醫常用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抗鼻充血劑、類固醇,其中以抗組織胺為治療第一線藥物。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在中醫是屬於「鼻鼽」的範疇,古醫書又依其症狀描述為「鼽嚏」、「鼻流清涕」等。是由內因加上外因兩方面而成的症狀,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外因多為感受風寒,異氣之邪而致,臟腑功能失調以肺、脾、腎之虛損為主,其病主要在肺,但與脾、腎關係密切。在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鼽者,鼻出清涕也。」即清楚描述了最常見的症狀。古人經過觀察之後,發現四季變化對人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提到「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黃帝內經.素問.氣交大變論》也提到「歲木不及⋯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乃屈,其穀不成,咳而鼽⋯」各種冷熱變化、或是氣候異常,都會造成鼽的產生。調理體質後再遇到過敏原 可以近乎和平相處中醫認為的內因,多與自身體質有相當密切的關聯,臨床上以肺、脾、腎三臟虛損為多見。加上外因,就是各種環境變化及過敏原的接觸所造成,因此治療原則為固護正氣,調整恢復其各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全身達到協調統一的平衡狀態,培養足夠的免疫力以抵禦外邪入侵,並促進鼻黏膜的修復,進而緩解鼻部症狀。中醫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是依照其病因病機來加以調理,常見的證型有:風邪犯肺、寒飲痹阻風邪犯肺、熱飲痹阻,氣陰兩虛、風邪犯肺,脾肺虛損、衛陽不實,肺腎虛損、陽虛水氾。等急性期症狀緩解之後,就開始進入體質調理的階段,調整身體內不平衡的地方,讓身體對於過敏原不要做出過度反應;調理體質後,身體再遇到過敏原,可以近乎和平相處,不會再有過度排斥反應,也就不會出現惱人的過敏症狀。(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尚小家電不炸不烤很健康?最新研究指出,開啟抽油煙機的情況下,在密閉空間使用氣炸鍋烹調香腸等油脂含量高的食材,空氣中的微粒濃度竟比一般油鍋高出13倍,若關閉抽油煙機,濃度甚至會暴增到1525倍,還沒吃到健康的食材就先傷害呼吸道。密閉空間不開抽油煙機使用 空污暴增1525倍社團法人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公布「2020 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結果,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張振平指出,在所有中式料理中,最常見的料理手法有蒸、煮、炒、煎、炸,其中以油炸的油煙濃度最高,可達空氣品質指標AQI的紫爆等級。至於其他烹飪方式,碳烤、快炒時的PM2.5(細懸浮微粒)中的有機碳與元素碳比值,也高於車輛排氣,蒸煮則是油煙濃度最低的烹調方式。張振平表示,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另使用氣炸鍋跟一般炒菜油鍋,在精密環境的模擬廚房中烹調高油脂的香腸與豬肉,結果竟有驚人發現。同樣在運轉中的抽油煙機下方烹煮,使用氣炸鍋的油煙產量最高時,產生的微粒濃度竟比油鍋煎香腸高出13.15倍;若在密閉空間使用氣炸鍋,且不開抽油煙機情況下,微粒濃度更暴增至1525倍。張振平指出,上述兩種烹調方式皆會產生PM0.3與PM0.5微粒,這兩種微粒的肺泡沉積率均高於PM2.5,對於呼吸道的影響不容忽視。家中若無抽油煙機 可在陽台使用氣炸鍋減低空污張振平提醒,正確使用抽油煙機,能有效降低烹調時的空氣污染物,烹調應在開啟抽油煙機下進行,若使用氣炸鍋時家中無抽油煙機,可將鍋體置於陽台或窗邊以降低室內油煙濃度、幫助揮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空污問題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飆高,屢屢達到「紫爆」,對大眾的健康造成相當危害!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將PM 2.5歸類為一級致癌物,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也可能大部分都與PM 2.5有關;因此,醫師提供民眾5項自我保護方法,減少對健康重大危害。空污除了是造成國人呼吸道過敏、氣喘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其實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死因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加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且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一般口罩擋不住 肺癌風險恐大增值得注意的是,奇美醫學中心家醫科謝依儒醫師說, PM2.5可穿透一般口罩,直達肺部進入體內,增加各種心血管疾病和提高癌症與死亡率的風險。近年來也有研究慢慢發現PM2.5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嫌疑犯之一。因此,PM2.5對健康危害這麼大,而主要自我保護方式有幾種:1)減少PM2.5產生行為,不要露天燃燒、戒菸、減少燃燒金紙、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種植花草樹木、減少使用油性有機溶劑等。2)保持室內清潔,減少開窗、燒香的乾淨處理等。3)空氣品質不良時避免出門,尤其是高危險族群者。4)使用口罩。5)使用空氣清淨機。高危險族群加強預防 紫爆減少外出而謝依儒醫師也提醒, 兒童、長者、心血管疾病病人、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孕婦、肥胖者,皆是易受懸浮微粒影響的高危險族群,更應該做好預防措施,盡量避免暴露在高PM2.5汙染的環境中,以免誘發相關的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假接近尾聲,民眾可能會利用最後的假期,到戶外走走踏青,然而國健署表示,昨日部分地區因受到大氣擴散不佳影響,斗六、新營、善化、安南等測站即時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已達10級,為紫爆等級,國健署呼籲,敏感族群如需外出,可隨時注意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並作好自我防護措施。咳嗽、過敏不適 應減少體力消耗PM2.5是種空氣中的隱形殺手,由於顆粒小於2.5微米以下,所以,可在空氣中飄浮更久、更遠,甚至能直接穿透進體內堆積,長久累積下來,就會誘發呼吸道或全身性過敏,常見的是久咳不癒、鼻子過敏、眼睛乾澀、皮膚搔癢、氣喘等。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應減少體力消耗,另敏感性族群如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國民健康署也特別提醒,民眾若要出門,記得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PM2.5之暴露。國健署提醒民眾空污自我保護措施:1)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2)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3) 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4) 建議適當關閉窗戶。5)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人普遍談癌色變,認為癌症即是絕症,在防癌部份更面臨大環境的威脅,如PM2.5、黑心食品、工作壓力、生活作息,甚至遺傳基因等等,似乎更讓國人感受到束手無策的窘境。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推動「全民練5功」,透過健康生活型態的5原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一年近10萬人罹癌 醫療費用可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癌症已經連續33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根據國健署最近的統計數據,2012年癌症新發生病例高達9萬6694人,換算成癌症時鐘則每5分26秒有1人罹患癌症,而2014年整年度健保支出和癌症相關的醫療花費達500多億,目前國內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癌症患者人數亦超過50萬人,對國人健康及國家健保支出都是一大負擔。全民練5功 防癌就輕鬆賴基銘醫師呼籲,「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推廣「全民練5功」整合性防癌觀念,促降低國人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他進一步說明,主要是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肥胖、菸害有密切的關聯,1/3的癌症可以因為減少飲酒、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而得到預防,而遠離菸害,則可以預防約30%的癌症,因此推動「全民練5功」,指的就是健康生活型態的5個原則:攝取足量且多色蔬果的「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以及定期篩檢,過實踐健康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60~70%的罹癌風險。賴醫師強調,台灣的癌症篩檢政策已經領先全球,完善的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提醒國人應該善加利用,且許多腫瘤都有自己獨特的「信號」,只要早期篩檢,治癒率都相當高,以乳癌為例,1期的治癒率達95%、早期大腸癌治癒率也超過8成、而肺癌在1公分以下手術切除,治癒率亦高達85%~95%。因此,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癌症,是提高癌症存活率的重要且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