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夏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7、8月是中暑高峰期,面對大暑將至,氣溫逐漸攀升,老人是高危險群,專業醫師表示,面對熱浪來襲,75歲以上的老人因排汗反應較慢,發生中暑的機率為一般成人的3倍高,因此要格外當心。老人排汗緩慢 影響排熱功能易中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醫師鄭惟太表示,針對使用某些藥物的病患,有慢性疾病史,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等患者長期服用藥物,皆屬中暑高危險群。尤其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加上有有些藥物會影響身體排熱的功能應特別注意,特別應注意預防中暑發生。鄭惟太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當外在環境導致人體體溫上升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發號施令,命令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呼吸和心跳也會加快,幫助人體散熱,維持體溫平衡。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注意中暑鄭惟太醫師指出,當服用某些藥物時,藥物的作用可能會介入這個體溫調節系統的運作,因此使得人體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中暑風險也會增加。這類藥物包括減少排汗功能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抗膽鹼抑制劑;刺激新陳代謝而增加身體熱量的藥如甲狀腺素補充劑,安非他命,酒精飲品等。另外,利尿劑、三環抗憂鬱劑也都是風險藥物之一。穿淺色衣服、戴帽子 隨時補充水分鄭惟太醫師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避免在正午或烈日下曝曬,外出時穿淺色寬鬆衣服、戴帽子,謹記隨時補充水分。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上述藥品的患者也要提高警覺。只要一出現頭暈嘔吐等疑似中暑症狀,應儘快休息或就醫。

夏季先預防 三伏貼穴位敷貼改善冬季好發疾病

夏季先預防 三伏貼穴位敷貼改善冬季好發疾病#夏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是冬季好發的疾病,常因灰塵、塵瞞、刺激性空氣、油煙、氣候變化、環境改變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所誘發,為肺部系統的疾病。署立基隆醫院指出,根據中醫「春夏補陽」的原理,針對冬天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在夏季做預防性治療,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機率,像是「三伏貼」就是很好的預防性治療。「三伏貼」是在三伏日所做的穴位貼敷治療法,在三伏陽盛之際,於夏至後一個月,每隔10日,將具有減敏定喘及化痰止咳功效之中藥餅,三伏天這三天來門診各敷貼在適當穴位,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能疏通經絡,調節臟腑,達到扶正祛邪的功效。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療效顯著。尤更適用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三伏貼主要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及異位性皮膚炎,還有平時容易感冒造成反覆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氣喘、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也可以經由三伏貼來改善症狀。由於「三伏貼」是一種皮膚刺激療法,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如果是皮膚過敏者、臨近穴位皮膚發炎感染者、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病患、一歲以下幼兒、孕婦、年老體弱、發燒和咽喉痛、扁桃腺發炎者及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等,則建議避免使用。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自101年7月9日起提供「三伏天貼穴特別門診」,歡迎鼻過敏、氣喘患者多加利用,而今年三伏天為初伏(7/18)、中伏(7/28)及末伏(8/7)。署立基隆醫院於7/9、7/17、7/18、7/28、8/7、8/17共14診提供「三伏天貼穴特別門診」服務。

Menu